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docx
- 文档编号:10402025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6.60KB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docx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内容提要】人类文明的新旧交替、吐故纳新不是一个绝对否定、简单抛弃的过程,而是一个辩证否定、不断扬弃的过程。
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全面超越的必要条件。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吸纳各国文明成果,必须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实现对资本主义的全面超越。
【关键词】政治文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借鉴/超越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时代的政治文明有其不同的特点。
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明,由于其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各有不同,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也不可能是一种模式。
不同的政治文明之间,在当代世界,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之间,会相互影响,彼此借鉴。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就是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
本文拟依据政治文明内涵诸要素之间的历史和逻辑联系,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正确理解政治文明的科学涵义
“政治文明”这个概念,早在1844年时马克思就使用了,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马克思曾经计划就“集权制和政治文明”作专题理论阐述。
[1](P238)以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这个概念,但在他们的论述中具有很多关于政治文明的思想观点。
原始社会末期国家的出现,是政治文明的起始标志。
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它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并合法地压迫着被统治阶级,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使得政治统治有了“‘秩序’的范围”,通过缓和冲突,使“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
[2](P170)近代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也指出,政治“是和文学、商业等共同构成文明的一部分”,文明就是“形成一个国家体制”。
[3](P41、30)这些话包含了国家是政治的文明之义。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野蛮的、落后的、颓废的政治状态不能划入政治文明之列。
文明作为人类摆脱野蛮状态而逐步前进的产物和印记,是人类长期历史积累的结果。
政治文明不是抽象的概念或固定的状态,它具有丰富的时代特征和时代内容。
政治文明不同于政治文化。
狭义的政治文化是指政治意识(政治观念)层面,这与政治文明较容易区别开来;广义的政治文化除了包含政治意识以外,还包含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
因为政治制度总是人们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一旦成为一种稳固的规范,一种自然而然的规范,它就成为一种政治文化;政治行为也是如此,一种政治行为一旦成为人们惯常的行为,成为一种习俗,一种潜在的趋向,它也就是一种政治文化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的内涵是基本相同的。
但政治文化是个中性词,并不表示价值内涵――即不表示政治文化的进步与否;而政治文明是一个褒义词,它明确标识着政治的进步状态。
正确认识政治文明的内涵必须把关于文明系统的分析建立在对社会结构科学划分的基础上。
关于社会结构的划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4](P32)马克思的论述表明:
任何社会都不仅有其特定的经济基础,而且有其相适应的政治的、法律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因而任何社会形态都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统一体。
每一社会形态的结构既然是由这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相应地,社会的文明结构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及其相互联系构成。
在社会形态的内部结构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而文化则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政治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是因为它反映了政治上层建筑客观存在的状况。
同时,政治文明(政治生活)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的物质生活(物质文明)的生产方式基础之上并受其制约的,而且,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必然在观念形态(精神文明)上得到表达。
因此,考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就是搞清楚其经济基础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政治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系统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它本身表现为多层次的结构。
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对政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为我们研究政治文明内部层次结构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中,马克思阐释了“政治理智”、“政治精神”、“政治情绪”、“政治制度”、“国家制度”、“政治势力”、“政治行为”等政治现象。
[5](P282、284、479、488)根据这些论述,可以把政治文明分为三个层次:
政治思想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
政治思想在政治文明结构中居于第一层次,作为政治意识形态,它是社会政治生活、政治关系和政治现象的主观反映。
政治思想文明是政治意识的进步状态,是政治文明的观念形态,它对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起主导作用。
一定的政治文明,总是以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为指导,规制着政治文明的性质和方向。
政治制度在政治文明结构中居于第二层次,作为政治文明的实体部分,它包含国家的上层建筑机构、国家制定的制度、法律、政策及其运行方式。
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不同。
制度文明中的政治制度属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中的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不属于政治文明。
政治制度文明是指进步的制度成果,不能将所有制度成果都视为政治文明。
比如,外国历史上的贝壳流放法、宗教裁判制度、法西斯制度,中国历史上的专制制度、连坐制度、酷刑制度等,不能视为政治文明。
政治行为在政治文明结构中居于第三层次,作为政治文明的基础部分,它是指公民个人、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的政治实践活动。
在政治文明的内在结构中是不能没有政治行为文明的。
一切政治文明的成果,只有在人的行为中体现出来,它才是真实的,离开了人的行为,政治文明就成为空洞的理想或僵死的教条。
我们既要考察政治文明的理论形式和实体形式,即政治思想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还要考察其实践过程,即政治行为文明。
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归根到底要落脚于政治实践。
政治文明的稳定发展,要靠社会成员和社会团体政治行为的协调一致。
综上所述,所谓政治文明,就是人类改造社会的积极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它标志着人类政治活动的进步状态与发展程度。
从静态的角度看,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政治成果,它是由政治思想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从动态的角度看,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体现了人类政治逐步发展完善的总体趋势,它总是随着人类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在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上实现创新和飞跃,并通过这种创新和飞跃巩固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进一步提高人类在政治领域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政治文明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总是和一定的社会形态相联系,处在不断的演进之中。
新的社会形态的政治文明包括对旧的社会形态政治文明中的合理因素的积淀和借鉴,也是对旧的社会形态政治文明的更新和超越。
二、必须高度重视研究和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不断地积累、创新、发展、完善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总结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而且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
没有吸收和借鉴,就谈不上积累和创新,发展和完善就失去了基础。
社会主义要实现对资本主义的全面超越,就必须站在人类已有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立之初就吸收和借鉴了不少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成果。
巴黎公社的委员会制、苏维埃制、人民代表大会制等这些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制度,都不同程度地改造和吸收了西方议会民主制的某些积极的因素。
列宁指出:
苏维埃政权作为新型国家机构,就在于“它保证能够把议会制约长处和直接民主制的长处结合起来”。
[6](P30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完善更需要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因为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更艰巨、更复杂。
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7](P373)
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前提是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科学研究对其中的精华和糟粕作出实事求是的鉴别、评价。
借鉴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分析、有鉴别、有批判地消化吸收,为我所用。
要防止简单地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的思想方法。
例如,在认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问题上,长期存在两个误区:
一是不加分析地、简单地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看作是虚伪的、腐朽的、没落的。
只承认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工业文明的先进性,否认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进步性。
二是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泾渭分明,水火不容,是取代和被取代的关系。
结论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没有借鉴之处,也根本不可能借鉴。
事实上,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两重属性。
一方面,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总是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形态、国家制度、民族特点相结合,难免不同程度地被打上那个社会和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烙印,表现出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特征,具有历史的阶段性。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也不例外,从本质上讲它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和根本利益的。
另一方面,人类政治文明又是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民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内在的逻辑性和共通性,很难说是某一种社会形态、某一个国家所特有的。
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近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包含、传承和发展了人类以往的政治文明成果。
尽管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存在局限性和弊端,但是,相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政治文明来说,它更具有进步性和合理性。
政治文明是不断发展的。
新的政治文明对于旧的政治文明,应吸取其合理的成果,而去其糟粕。
当前,有效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在于,通过深入研究,科学地分析其可资借鉴、吸纳的内容。
1.应吸纳资本主义时代积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是政治文明的观念形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心理积淀和文化理念,它更能从本质上反映政治文明的特质。
这主要包括:
第一,近代西方理性主义学说所构建的价值规范,诸如理性、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正义、人道、独立等观念,一方面把人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确立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个人理性),另一方面,又突出了组织社会的重要性,要求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政府、社会与政府的关系(社会理性)。
这就开创了西方政治文明的思想革命。
第二,西方政治文明对知识、智慧、教育给予极大关怀。
文明社会应该具有启智功能,应以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知识增长为己任。
“一个在组织良好的政府治理下的国家不应当容许有一个人不受教育,只有君主制和贵族制的政府才需要用愚民政策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8](P310)第三,西方政治文明强调规范的制度是政治生活良性运行的保证。
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都认为,自由从来就不是绝对的,没有法律,就没有真正的自由。
在一个营造和谐生活的社会之中,任何自由都不是毫无限制的。
极端的自由就是走向不自由。
在自由与不自由的临界点,制度就应运而生。
人类社会的自由就是做制度、法律所许可或未作禁止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做了法律所不许可的事情,那他就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会有同样的权利。
第四,西方政治文明包含一些反映民主政治普遍规律的原则和精神,比如,“主权在民”的原则和权力制约的理论。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像“三权分立”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形式,但其中也蕴涵着权力的必要分工和权力制约的合理因素。
分工和制约是克服权力过分集中,防止权力滥用的必要和普遍的手段。
我们决不能照搬“三权分立”的模式,但可以借鉴它所包含的分工和制约的合理精神。
因为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需要分工、需要对权力监督和制约。
总之,“在人类历史上,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形成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的这些观念,又同它们有原则的区别”。
[9](P162)
2.应努力探寻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的具体的政治制度、体制和机制。
虽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但都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础之上,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实行共和国体制,都运用现代化手段管理国家,都主张民主政治,尽管民主的理念不同。
作为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一些合理的制度、体制、机制和经验,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
这主要包括:
第一,宏观经济调控、行政管理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方式、方法和经验。
西方的反映生产力属性,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方法,能提高效率,值得我们学习。
西方国家在维护公共秩序、维护社会治安、治理腐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各国面临共同性的经济、政治、社会、资源、生态和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国需要加强交流和合作,需要相互借鉴和吸收各自的成功经验。
第二,民主政治的某些具体制度。
资产阶级在巩固和完善其国家政权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民主管理制度:
普选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监督制度、公务员制度、人权的保障制度、退休制度,等等。
这些制度虽然与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紧密相连,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但不属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和核心制度。
它们有的是出于反封建专制主义而制定的,有的是按照“主权在民”的原则制定的,还有的反映了公开、公正、竞争等原则。
这些制度对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应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其中的某些合理的成分。
第三,依法治国的经验。
“法治”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社会“人治”的斗争中提出来的,是资产阶级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虽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但同时也包含着法治文明的合理内核。
一切以法律为准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独立、罪刑法定等原则和精神都是法治的共性,是任何国家厉行法治所必须遵守的。
实行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联系苏联的肃反扩大化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邓小平曾强调指出: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0](P146)第四,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
西方民主政治,按照程序运作,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而又精致的运行机制,包括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监督机制、法治机制,等等。
虽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民众无法对国家权力实现真正控制,这套运行机制实际表现为代表不同资产阶级集团利益的政客左右政坛,但它在训练公民参政议政评政监政的素质、形成社会政治生活的规范和秩序、提高国家管理的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也有必要借鉴西方政治运行方面的这些具体的有效率的机制。
3.在政治文明的实践方面,马克思主义历来肯定资产阶级民主观念取代封建等级观念、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取代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11](P274)列宁指出:
“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比,是在‘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步。
”[12](P109)他又说:
“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
”[13](P38)具体而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实践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有借鉴意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合理性体现在:
第一,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观念作为批判神权、王权、特权、等级、人身依附等封建观念的思想武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先导,对于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彻底肃清封建主义遗毒具有启示作用。
第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扫除了各种封建障碍,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第三,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法律规定的形式上的自由和平等权利,使他们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获得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14](P104)这就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着条件。
第四,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资产阶级民主是无产阶级政治成长的“孵化器”,它为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的政治觉醒、建立政党、开展解放斗争,都提供了某种有利条件。
[15](P54)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视角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历时性的取代关系;但在当今世界上,二者又是共时性的并存关系。
在两种社会制度和文明类型长期共存、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一方面,社会主义文明的优越性及其建设成就对资本主义文明产生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也给资本主义文明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以参照和启示,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发展。
英美等国在一战后的选举制度改革、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普遍实行普选制、当代世界范围出现的反独裁、争民主和保障人权的潮流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外部促进资本主义民主自我调整和改革的结果。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也一度出现了诸如苏联肃反扩大化和中国“文化大革命”破坏民主法制的极端现象,严重妨碍了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行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充满了复杂的矛盾、曲折和坎坷。
这表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既面临如何从失误和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的问题,也面临如何在与其对立面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竞争中吸取对方的积极因素而实现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的问题。
我们既要看到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阶级狭隘性和历史局限性,坚定社会主义在经历一个漫长历史过程后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信念,又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将长时期地处在同一个历史平台上。
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全面超越的必要条件。
总之,人类文明的新旧交替、吐故纳新不是一个绝对否定、简单抛弃的过程,而是一个辩证否定、不断扬弃的过程。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放眼世界,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吸纳各国文明成果,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领世界政治文明之风骚。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性超越
纵观阶级社会的历史,人类政治文明虽然也是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形态、由蒙昧向开明状态运行的,然而,以往政治文明的发展总是表现着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社会不平等、不公正对于社会平等、公正的价值主导格局,少数社会成员对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状态。
所以,尽管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更迭依次表现的是更高的政治文明层次,但政治文明的性质却没有由于政治文明演进中量的积累最终导致质的变化。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类政治文明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及以往政治文明的历史性超越。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否定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政治制度,使人类政治文明推进到了新的制度形态。
政治制度以及这种制度所反映的阶级关系的变化,是政治文明演进中的核心问题,因为“这一特殊物(即政治制度)具有规定和管辖一切特殊物的普遍物的意义”。
[5](P282)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种类型的政治制度的更迭,但这些更迭总是表现为一种剥削压迫关系代替另一种剥削压迫关系,一个剥削阶级统治代替另一个剥削阶级统治,维护的都是剥削阶级的利益。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破天荒地否定了体现人剥削人的社会关系的政治制度,它以一种区别于以往任何旧的政治制度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人类社会的政治舞台上,表现出空前真实的有物质保障的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在制度上的这种变化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它确定了一种同旧时代具有质的区别的崭新的政治文明模式。
由于这样一种模式的出现,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具有了新的选择,它不再总是沿着一种剥削压迫关系代替另一种剥削压迫关系的轨迹周而复始,而可以尝试跳出并且打破这一状态。
它揭示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即人类将最终趋向于剥削压迫关系的否定,无论这种否定会经历多少艰辛和曲折。
这就为人类追求和探索更高层次的政治文明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在动力。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适应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追求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否定了那种崇尚强权、张扬剥削和两极分化、表现人的异化和片面发展的政治理念,这就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价值选择,走向了表现社会进步的新方向和新道路。
在剥削制度下,几乎每一次文明层次的提升,都伴随着强权对于公理,剥削对于平等的胜利。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自由、平等这些为资产阶级视为珍宝的东西,虽然被赫然写就在人类文明的大旗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不能兑现。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对立)的结果是一部分人越来越富,另一部分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社会成员两极分化。
相反,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生产和占有的社会化的统一)的必然结果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仅将使生产力获得发展,社会财富极大增长,而且将消除人们在财富占有方面的不平等,使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从根本上不再分裂,使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力量。
这就为铲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创造了条件,从而培育起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真正确立起自由平等意识、集体主义意识、自主自律意识、顾全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服务人民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等进步的政治意识,树立追求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理念和价值标准,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它否定了社会政治生活中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公民权利的排斥,第一次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成为政治活动的主体。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
国家的权力和政治制度都是从人们的社会实践特别是从人们的社会生产和交往活动中产生出来的,是人们从事共同的社会生产活动、维护共同利益的需要。
人民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和生产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因此,人民群众应当成为国家权力的真正主体,谋求最大多数人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应当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以及衡量政治文明进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然而,在阶级社会历史上,无论统治者如何标榜自己所代表的是多数人的利益,政治文明的主体实际上总是由奴隶社会、封建制度中的身份隶属、血缘关系、世袭地位,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金钱关系所决定的一小撮人,人民群众一直没有能够成为国家权力的主体。
美国一些政治学家指出:
即使在被视为民主楷模的美国,“很清楚,只有少数人直接参与政治,而这个小集团比人民的影响更大”。
[16](P216)“治理美国的是精英,不是民众。
在工业发达科学昌盛的核时代,民主国家的生活和极权社会一样,也是由一小撮人决定的”。
[17](P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借鉴 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