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京石客运专线培训大纲刘建亮.docx
- 文档编号:10399210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格式:DOCX
- 页数:66
- 大小:168.22KB
精品京石客运专线培训大纲刘建亮.docx
《精品京石客运专线培训大纲刘建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京石客运专线培训大纲刘建亮.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京石客运专线培训大纲刘建亮
京石客运专线培训大纲(刘建亮)
京石客运专线培训大纲
第一章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第一节地基处理
客运专线地基处理施工主要包括:
原地面处理,排水固结法的塑料排水板和袋装砂井施工,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砂桩和碎石桩施工,半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粉喷桩、搅拌桩和旋喷桩施工,土工格栅碎石垫层施工,CFG桩施工等。
一、排水固结法:
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控制好施工所用的材料、机械,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
2.铺设砂垫层并碾压到一定密实度,以保证正常施工,压实后的厚度约为30cm;
3.桩位布置检查;
4.排水板用量控制、袋装砂井的用砂是否符合要求;
5.施工中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
a.打入深度;
b.有无回带现象(回带超过50cm,需要重打);
c.禁止使用破损或有接头的排水板,砂袋灌砂是否密实;
d.排水板、砂袋长度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6.打完后及时用砂回填因打桩形成的空洞;
7.及时核对实际施工量是否符合设计,有无漏桩现象。
二、挤密桩复合地基:
砂桩、碎石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控制好施工所用的材料、机械,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
2.桩位布置检查;
3.砂(碎石)桩的用砂(碎石)是否符合要求;
4.施工中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
a.打入深度;
b.灌砂(碎石)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c.上拔速度不能太快;
d.加强反插(特别是在表层4m范围内);
5.根据桩位图及时核对实际施工量是否符合设计,有无漏桩现象。
6.通过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检查施工质量。
三、半刚性桩复合地基:
粉喷桩、搅拌桩、旋喷桩
(一)粉喷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控制好材料(水泥等)、机械(有自动记录装置),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艺;
2.做好试桩,针对试桩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3.对电子计量装置进行标定;
4.桩位布置检查;
5.施打时桩管的垂直度;
6.水泥用量控制(定期统计水泥进货量及剩余量,与施工桩数进行核对);
7.每天检查打印记录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保证桩长符合设计要求,复搅深度大于2/3桩长;
9.施工完毕后,清除桩顶50cm的一段(如桩头强度很高,用碎石回填压实;
10.及时核对实际施工量是否符合设计,有无漏桩。
11.通过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和钻芯取样检查施工质量。
(二)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控制好施工所用的材料(水泥等)、机械,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艺;
2.做好试桩工作,针对试桩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3.桩位布置检查;
4.施打时桩管的垂直度;
5.浆液配制,严格控制水灰比;
6.水泥用量控制(定期统计水泥进货量及剩余量,与施工桩数进行核对);
7.在钻搅施工中不得停浆,一旦断浆,立即将钻具提到断浆处上部1m处,再重新钻搅喷浆下进,严禁自断浆处续接,以保证成桩的连续性;
8.保证桩长符合设计要求;
9.施工完毕后,清除桩顶50cm的一段(如桩头强度很高,也可以考虑予以保留),用碎石回填压实;
10.及时核对实际施工量是否符合设计,有无漏桩现象。
11.通过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和钻芯取样检查施工质量。
(三)旋喷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控制好施工所用的材料(水泥等)、机械,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艺;
(2)做好试桩工作,针对试桩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3)桩位布置检查;
(4)施打时钻杆的垂直度;
(5)浆液配制,最好采用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水灰比;
(6)施工过程中水压、气压、浆压应经常检查;
(7)保证桩长符合设计要求;
(8)施工完毕后,清除桩顶50cm的一段,用碎石回填压实;
(9)及时核对实际施工量是否符合设计,有无漏桩现象。
(10)通过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和钻芯取样检查施工质量。
四、土工格栅碎石垫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材料控制(碎石、土工格栅等);
(2)土工合成材料和碎石之间设置5cm的中粗砂保护层;
(3)对出库的每卷土工格栅都由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检验并填写出库检验单,随材料一同进场,(按《验标》要求检查);
(4)施工中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
土工格栅的铺设、连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垫层的压实情况;垫层的外形检查。
五、CFG桩
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即cementfIying-ashgravelpile)。
它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和桩间士、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
CFG桩多用振动沉管机施工,也可用螺旋钻机。
而选用哪一类成桩机和什么型号,要视工程的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粘性土、粉土、淤泥质土采用振动沉管成桩工艺。
对存在的夹有硬土层地质条件的地区,使用振动沉管机施工,会对已成的桩造成较大的振动,导致桩体被震裂或震断。
对于灵敏度较高的土,振动会造成土的结构强度破坏、承载力下降,宜采用螺旋钻预引孔,再用振动沉管成桩工艺。
对于成孔要求质量高的地区,使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成桩工艺。
CFG桩可施工流程如图1-4-1所示。
图1-4-1 CFG桩施工流程图
(一)振动沉管灌注施工
1.机械按设计桩位就位。
2.振动沉管至设计深度。
3.搅拌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检查其坍落度。
向管内一次投放混合料,投放数量按试桩时确定的数量进行,投料后留振5~10s,拔管。
拔管过程中不允许反插,如上料不足,须在拔管过程时空中加料,不允许停拔再投料,拔管至桩顶。
施工桩顶标高宜高于设计标高50cm,浮浆厚度不超过20cm。
4.桩顶采用湿黏土封顶。
5.机械移位。
6.施打顺序可连续、间隔一根或多根。
(二)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施工
1.机械按设计桩位就位。
2.钻至设计深度,停钻。
3.搅拌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检查其坍落度。
向管内泵混合料,管内充满混合料时拔管,混合料的泵送量与拔管速度按试桩确定的参数执行,不得停泵待料,拔管速度均匀,拔管至桩顶。
施工桩顶标高宜高于设计标高50cm。
4.机械移位。
开挖表土,截桩。
不得造成桩顶设计标高以下的桩体断裂和扰动桩间土。
褥垫层压实宜采用静压法施工。
(三)施工控制
1.CFG桩的数量、布置形式及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2.桩长、桩顶标高及直径应满足设计要求。
3.褥垫层厚度和密实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4.CFG桩施工中,每台班均须制作检查试件,进行28d强度检验。
成桩28d后应及时进行复合地基、单桩承载力试验,其复合地基、单桩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第二节路基填筑
客运专线路基填筑主要包括:
路堤下部填筑,基床底层填筑,基床表层填筑,过渡段填筑,膨胀改良土施工,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等施工内容。
(一)基床底层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1.基床是路基结构中承受荷载的部位,其填料质量和压实度要求高于基床以下路堤,为监理控制的重点。
2.路堤基床底层填料采用A、B组填料,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改良。
3.路基基床底层压实施工时,按工艺试验确定的松铺厚度,逐层碾压,经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为了保证压实的质量,填料应在最优含水量的条件下碾压,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4.路堤与路堑结合部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5.土质条件不好,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土质改良。
(二)基床表层填料的质量控制要点
1.基床表层填料的种类、规格和质量。
2.基床表层每一压实层全宽必须使用同一种类且条件相同的填料。
3.填料的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
4.基床表层填料与基床底层填料的颗粒级配不满足D15<4d85时,应在两层填料间铺设粒径过渡层或无纺土工布。
5.填料的含水量应严格控制,施工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以内。
6.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的填料时,其质量和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应采用厂拌,监理工程师应对拌合场进行检查。
(三)基床表层填筑压实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1.基床表层的分层填筑摊铺厚度应符合工艺性试验确定的松铺厚度和压实工艺参数要求,并不得大于0.3m;按“四区段、六流程”工艺施工。
2.基床表层的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3.路堤基床表层的填筑层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有路拱与无路拱路基的连接,应在无路拱地段按设计要求削铲顺坡,长度不应小于10m。
5.基床表层干砌护肩应大面平整、咬接紧密、肩棱整齐、圆顺。
6.路基基床表层中线高程、路肩高程、中线距路肩边缘距离、宽度、横坡。
四、过渡段填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级配碎石材料、摊铺碾压机械、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
2.压实控制用核子密度仪、K30或灌砂(水)法,双控检测孔隙率n和K30值;
3.现场在结构物上做标志控制填筑层厚;
4.过渡段与相邻的路堤和锥坡应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填筑。
五、膨胀改良土施工
膨胀土是矿物质多为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的粘性土。
其体积随含水量的增加而膨胀,反之随含水量的减少而收缩,具有较强的胀缩性。
作为路基填料必须经改良处理后才能使用。
目前处理膨胀土的方法主要是化学改良,如掺石灰、水泥、粉煤灰、固化剂等,使膨胀土与之起一定的化学反应,改变膨胀土的胀缩性。
改良土施工工艺:
场拌法如图1-1-1,路拌法如图1-1-2。
图1-1-1场拌法改良土施工工艺
图1-1-2路拌法改良土施工工艺
六、路基施工检测
路基施工检测技术是指地基处理和路基填筑工程中的各种进行质量控制的检查方法。
主要包括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动力触探试验、钻芯取样试验、K30试验、核子密度仪试验等。
(一)K30试验
K30试验原理是在地基土上用直径30cm的刚性荷载板垂直分级加荷,测得下沉量S与荷载强度P的关系曲线,取1.25mm下沉量S1.25对应的荷载强度P1.25,计算K30值,即地基系数:
(二)变形模量试验
变形模量Ev1和Ev2试验也属于平板载荷试验,在试验装备上与地基系数K30是及其相似的。
主要差别在于操作步骤与资料整理和计算方法的不同。
该试验在一般情况下也采用直径300mm的载荷板。
先预压0.01MPa的荷载30s,然后分级加载,直到沉降达到5mm或荷载达到0.5MPa。
加载时,对荷载的增量没有作硬性规定,但规定加载等级不应小于6级,每级加载要在1分钟内完成,加载完成后经120s加下一级荷载。
利用下式计算:
试验经两次加载。
Ev1和Ev2分别为第一次加载和第二次加载时计算的情况。
(三)动态变形模量Evd试验
动态变形模量Evd试验是落锤施加冲击荷载的载荷板试验。
通常,载荷板的直径也为300mm,锤重为10kg,最大的冲击力为7.07kN,荷载脉冲宽度18ms。
试验记录落锤冲击时板的沉降。
在假定冲击力恒定和泊松比μ为0.21的情况下,由弹性半空间体上圆形局部荷载的公式计算模量:
(四)核子密度仪试验
核子密度湿度仪内部装有两种放射源。
一个是铯137γ源用来测量密度。
一个是镅241/铍中子源用来测量水分。
通过核子密度仪的试验可以快速检测到压实土体的干密度γd、湿密度γ、含水量ω,并可换算得到压实土体的压实度K、相对密度Dr、孔隙率n等物理指标。
路基压实土采用打孔透射式检测方法,可测试12英寸内的压实质量。
第二章桥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第一节概述
一、施工准备阶段
(一)熟悉设计文件及现场核对
1现场地形地貌、场地布置方案、桥址处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地方料供应情况、交通运输状况、电力、通讯、供水及施工期间可利用的或对施工有影响的既有设施。
2桥涵的结构、孔径、跨度及与其它建筑物的协调,桥梁基础的深度是否满足冲刷和抗冻的要求;上部结构特征;
3桥涵的平面位置、设计高程和主要结构尺寸;
4设计中考虑采用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
5采用的设计标准、结构细节的质量要求。
(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及审批
1工艺是否合理,施工方法是否安全可靠有效,施工平面布置是否符合现场的条件以及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要求;
2施工工艺是否满足客运专线桥涵施工指南的规定;
3预制梁场的场地布置、施工设备、材料供应、工艺流程等;
4施工进度安排,进场施工设备、人员、材料供应、检测设备等情况;
5质量保证措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措施等。
(三)工地试验室
试验室的资质和试验检测范围、试验人员、试验设备、管理制度。
如有外委项目,施工单位应提供其委托试验室的资质证明资料。
(四)进场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的检查
检查相关质量文件,并按规定抽样试验,经鉴定合格后,方准使用。
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和设施,施工单位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鉴定,经试运转合格后,方准使用。
监理工程师应对此监督,并要求施工单位经常检查,定期校核、标定。
二、施工现场检查及质量验收
(一)以下部位应重点进行现场控制:
①钻孔桩施工;②高墩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③支承垫石施工;④制梁场建设;⑤箱梁的预制;⑥箱梁的架设;⑦现浇梁梁体施工(含特殊孔跨桥梁);⑧桥面防水及预留预埋。
(二)桥涵混凝土耐久性的控制要求
1.桥涵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护筋性、抗裂性、耐腐蚀性、抗碱—骨料反应性、耐风蚀性等耐久性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的电通量应满足《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表3.3.2的规定。
2.胶凝材料的用量、水胶比:
(l)C30及以下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00kg/m3,C35~C40混凝土不宜高于450kg/m3,C50及以上混凝土不宜高于500kg/m3。
(2)不同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通过试验确定。
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大于30%时,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得大于0.45。
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处于冻融环境的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30%。
(4)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应满足《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表6.3.2.1的要求;素混凝土应满足表6.3.2.2的要求。
3.控制骨料的级配和粒形:
粗骨料应分级采购、运输、堆放、计量。
4.外加剂:
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引气剂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混凝土中应掺加适量符合技术条件要求的外加剂,优先选用多功能复合外加剂。
为此,在配合比设计和首盘混凝土检测中加入了含气量的内容。
5.强度评定:
早期强度愈高早期开裂的可能性愈大,不利于耐久性。
掺加矿物掺和料后,放缓早期强度对保证耐久性有利,故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蒸养混凝土按28d令期,其他均按56d令期标准试件评定强度。
6.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
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使用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保护层垫块的尺寸应保证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其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应有利于钢筋的定位,不得使用砂浆垫块。
当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4。
当采用塑料垫块时,塑料的耐碱和抗老化性能应良好且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
7.温度控制:
对拌和物入模、内外温差、拆模温度、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养护用水和混凝土表面温差控制也提出了要求。
(1)混凝土入模前,应采用专用设备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
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10~30℃。
(2)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
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梁体及截面较为复杂时,不宜超过1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3)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8.用于施工过程控制或质量检验的混凝土抽检试件,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
9.环氧涂层钢筋、钢筋阻锈剂。
(三)桥梁混凝土的实体强度检测
1.桥梁混凝土施工中,除按有关规定对混凝土的标准条件养护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外,每墩台、每孔(片)梁应按不同强度等级采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分别检测结构实体强度不少于1次。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取样、养护方式和留置数量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和规定。
2.按《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附录J的要求对实体混凝土质量进行检验:
(l)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实体结构表面是否存在非外力裂缝。
当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外力裂缝时,普通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最大宽度不得大于0.20mm,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得出现结构性裂缝。
(2)采用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当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有怀疑时,可采用局部破损的方法进行复核,复核结束后对破损部位进行及时修复),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3)依据TBl0426—2004对钻芯取样的具体要求,在现浇混凝土实体结构上随机钻芯抽取混凝土芯样。
依据附录A测定实体混凝土的电通量。
测定结果应满足设计或技术条件的规定。
(4)当设计对混凝土提出抗冻性要求时,应依据TBl0426—2004对钻芯取样的具体要求,在现浇混凝土实体结构上随机钻芯抽取混凝土芯样。
依据DL/T5051—2001测定实体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系数。
测定结果应满足设计的规定。
第二节桩基础施工
一、钻孔桩施工
(一)钻孔的质量控制
钻孔桩成孔方法一般有:
螺旋钻机成孔、正/反循环迴转法成孔、套管钻机成孔、冲抓钻机成孔、冲击钻机成孔等。
钻孔桩成孔工艺一般采用正循环和反循环施工工艺。
正循环工艺为:
泥浆从钻杆泵入,从钻杆底部流出,混杂钻渣从孔底向孔口流出,泥浆进入沉渣池,钻渣沉淀或分离,泥浆再循环,一般钻孔深度在30m以内,成孔效率较低,由于采用的泥浆比重较大,孔壁泥皮较厚。
反循环工艺为:
泥浆从桩的孔口进入,在气举作用下,混杂钻渣从钻杆流出进入沉渣池,钻渣沉淀或分离,泥浆再循环,钻孔深度可达到135m。
正循环钻孔设备主要有钻机、泥浆泵、泥浆池、沉渣池或分离器、当深度较大时还需配备取渣桶。
反循环钻孔设备主要有钻机、空气压缩机、风包、泥浆池、沉渣池或分离器。
1.桩位、护筒埋置的施工放样,确保钻孔位置的准确。
2.护筒的直径、埋设的深度、中心位置、倾斜度等,护筒应坚实不漏水、埋深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3.泥浆指标应根据采用的钻孔机具、地质条件确定,监理人员见证检查泥浆含砂率、泥浆比重试验。
钻进时应随时检查。
4.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核实地质情况,进行成孔检查:
(采用检孔器或成孔检测仪器等)孔径、孔深和孔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孔位中心允许偏差为5c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
5.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清底。
设计无要求时,沉渣厚度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用测砣量测,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
(二)钢筋笼
1.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钢筋骨架长度、钢筋骨架直径、主钢筋间距、加强筋间距、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钢筋骨架垂直度。
2.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接头的技术要求和外观质量应符合《混凝土验标补充标准》)的相关规定。
钢筋绑扎应符合规定。
3.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和数量。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的部位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应符合《混凝土验标补充标准》)的相关规定。
4.钢筋笼安装过程,检查钢筋笼的中心和桩位的中心是否重合,测量吊筋的长度,保证钢筋笼的安放深度和位置准确。
装吊过程中应注意声测管的保护。
钢筋笼吊装入孔后,应良好固定,固定点、支撑点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对于长钢筋笼,应尽量减少分节数量以加快钢筋笼安装速度,对于钢筋笼固定点、支撑点的强度,应考虑上一节钢筋笼安装时可能对其产生的作用力。
5.保护层垫块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垫块数量应不少于4个/㎡。
进入承台的钢筋宜采用泡沫塑料进行隔离,以便进行桩头清除作业。
(三)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
1.清孔、沉渣厚度检查。
2.混凝土拌制:
材料的称量偏差应符合规定;每工作台班抽查不少于一次,监理见证检验。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1次,监理见证试验,确认施工配合比。
3.见证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量不应少于1次,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合比的要求,偏差不宜大于±2cm。
见证混凝土含气量测试,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量不应少于1次,含气量应≥2.0%。
4.导管质量及埋深
(1)导管使用前应进行试拼和试压,试压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导管内壁光滑、密闭不渗水。
放入孔后导管底距孔底宜为25-40cm。
(2)首批封底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注,混凝土埋入深度不小于1m。
浇注过程应经常检测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确定导管的提升高度。
灌注中导管埋深宜为2-6m。
5.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桩身顶端浮浆应清理,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
检查桩位中心、桩顶高程和桩身主筋伸入承台的长度。
桩身顶端高程、桩体主筋伸入承台的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混凝土强度
1.水下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应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1.15倍,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在浇筑地点见证混凝土试块随机取样,检查施工单位的试验报告。
2.桩身混凝土全部进行无损检测。
采用超声波或采用小应变进行检测。
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承台施工。
对桩身混凝土质量有疑问和设计有要求的桩进行钻芯取样检测以及桩的承载力试验时,监理见证试验,并检查检测或试验报告。
二、桩基承台的质量控制
1.检查桩头沉渣及浮浆凿除情况、承台混凝土施工条件(应在无水的条件下浇筑)。
2.检查桩头与承台连接。
桩体埋入承台长度及桩顶主筋锚入承台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对于大体积承台,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温度控制措施,防止因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的裂缝。
4.承台施工完成后,检查承台尺寸、顶面高程、轴线偏位、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第三节敦台的质量控制
一、墩台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方案,重点是模板及支架的稳定性、混凝土运输和浇筑方法等。
(二)模板及支架安装质量:
1.模板的放线,墩台的中心线是否准确,预埋件及预留孔位置。
2.模板及支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表面应平整、洁净,不应有变形翘曲,应均匀涂刷隔离剂。
3.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桥涵验标暂规》表8.2.4的规定。
4.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2.5Mpa并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
拆模时芯部温度与表层温度,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不大于20℃。
(三)钢筋工程
1.支承垫石预埋钢筋位置应准确,插入深度、预留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
2.钢筋保护层垫块的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的数量不应少于4个/㎡。
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敦台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4。
当采用塑料垫块时,塑料的耐碱和抗老化性能应良好且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
3.墩底测试端子埋设焊接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
所测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全部检查。
第四节预制箱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制梁准备阶段
1现场制梁生产许可证等资质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客运 专线 培训 大纲 刘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