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宣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10388696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5.03KB
传染病防治宣传资料.docx
《传染病防治宣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防治宣传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染病防治宣传资料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怎样预防传染病
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形成的传播链。
为此,要切实做到: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3、按规定进展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穿插感染。
6、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宣传资料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
学校这种人员比拟密集、相比照拟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拟容易传播,会对广阔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
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冬春季寒冷,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这更增加了传染时机。
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1、流脑的预防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
该病的一般表现病症是:
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
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和爆发型。
爆发型起病急骤,常在24小时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因此,在流脑高发期,假设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症,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病症,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流脑有以下并发症:
脑及其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可引起第Ⅱ、Ⅲ、Ⅶ及Ⅷ对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等。
脑室间孔或蛛网膜下腔粘连可发生脑积水,后者又导致智能障碍、癫痫等。
经脑膜间的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后可形成硬膜下积水,多见于1-2岁的幼儿。
当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恢复期出现抽搐,喷射性呕吐,特别伴有定位体征,颅压持续升高,以及发热等即应想到硬膜下积水的可能。
化脓性迁延性病变有结合膜炎、全眼炎、中耳炎、关节炎、肺炎、脓胸、心膜炎、心包炎、睾丸炎等.
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
脑膜炎双球菌具有怕热、怕冷、厌氧的弱点,因此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
居室的温度要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适宜,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和地面,使室空气新鲜而湿润。
让孩子多增加户外活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最为适宜,以提高小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同时,在流脑好发季节,室还可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灭病菌。
2.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能力。
注意在流行期,与流脑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均应接种疫苗。
目前我国市场上供给的A+C群双价多糖疫苗,能有效诱导出抗体,免疫年龄在两岁以上的人群,次年不需要加强,3-5年后需加强接种。
3.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
在流脑流行季节,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咽喉痛等病症的病人,应提高警觉。
假设病人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应立即送医院检查,确诊者应隔离治疗。
病人污染的环境、用品等要严格消毒,以防扩散。
4.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要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5.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
初春时节,尽量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
流脑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五项
●加强疾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并及早就近住院医治病人。
●对病人密切接触者,立即进展预防性服药。
●假设流脑流行出现在过去未实施疫苗免疫或注射疫苗较少的地方,可对15岁以下未免疫的儿童应急接种疫苗。
●一旦发生流脑流行,应劝阻大型集会、串门访友或探视病人,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
●及时组织对疫点进展消毒处理,如疫情发生在学校等人群集聚场所,要做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保持通风。
2、水痘的预防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
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
患者以婴幼儿多见,集体儿童亦为易感人群,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等容易发生局部爆发流行。
水痘的平均潜伏期14—21天,多为15一17天。
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90%会传染发病,病初病症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
发热的同时或1—2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开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
水痘病毒可涉及多脏器,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严重并发症。
局部病人恢复后体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
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穿插感染。
2.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枯燥前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
4.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到达顶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3、腮腺炎的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对两至十五岁的儿童威胁严重,常在幼儿园和学校中流行。
腮腺炎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而通过唾液进展传播,少数也可以通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起病较急。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十六至十八天,主要病症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展,充塞于下颌骨和乳突之间,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并有轻度触痛,局部皮肤肿胀发亮,外表发热,但不发红,不会化脓,嘴、吞咽和吃东西时疼痛,吃酸性食物时局部更疼。
一般是一侧腮腺先肿,一至四天后另一侧相继肿胀,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因受累而肿大。
严重的还可见到下颌部、颈部甚至胸部前肿胀,这是由于舌下腺、颌下腺也受累的缘故。
患儿常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严重者伴有发冷、恶心、呕吐、嗜睡、颈部发硬、昏迷或抽筋等。
肿胀在三至四天可达顶峰,再持续四至五天后逐渐消退,六至七天后体温逐渐下降,经治疗,病症十天左右即可消失,并获得终身免疫。
腮腺炎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发现应用生丁、病毒唑,疗效显著。
中药可用紫金锭醋调局部外敷。
一旦发现孩子得了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煮沸或暴晒消毒,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病人要注意卧床休息。
给予流质饮食,不给过硬、过酸、过甜的刺激性食物,要多喝水,以利于毒素排出,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继发性感染。
如体温过高,可给予适量退热药,如出现并发症可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对症治疗。
预防腮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要在冬春季节注意孩子的营养、保暖,加强耐寒锻炼。
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也能起到预防作用。
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对流行性腮腺炎没有预防效果,应加以留意。
发病后可口服板兰根冲剂,并常用淡盐水漱口、冲鼻。
腮腺炎流行期间,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防止接触传染源。
4、流行性感冒预防
流行性感冒〔ing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常于冬、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该病潜伏期短,一般1~3日,最短数小时,最长4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临床病症为急起高热,全身病症较重,呼吸道病症较轻。
显著头痛、身痛、乏力、咽干及食欲减退等。
局部病人有鼻阻、流涕、干咳等。
查体可见急性热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及咽部充血。
肺部可闻及干罗音。
发热多于1~2日达顶峰,3~4日退热,其他病症随之缓解,但上呼吸道病症常持续1~2周后才逐渐消失,体力恢复亦较慢。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
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假设人群对变异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爆发流行,迄今世界已发生过五次大的流行和假设干次小流行,造成数十亿人发病,数千万人死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建立。
如何预防流感呢?
1、常洗手。
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个小时,所以你应经常洗手。
2、小心封闭的空间。
空气不好的办公室、教室等是很容易传染上感冒的地方。
因此我们应该做到每天让办公室教室等人多的空间多通风。
也可以用淡盐水使你的鼻子经常保持湿润。
3、大量喝水。
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你身上冲走,并防止脱水症的发生,而脱水症那么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
4、不要总揉你的鼻子。
揉鼻子容易把手上的病毒直接揉在你身上这个最易被传染上的地方。
5、别老坐着不活动。
每天进展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
如散步、骑车、跳舞,都可以极增强你抵御感冒的能力,防止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6、多吃维生素E和C。
维生素E在人的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当中,所以那些不爱吃肉、吃油的人摄入得少。
他们需要补充一些维生素E类的食品。
维生素C有减轻感冒病症及程度的作用,所以可以口服一些,但别过量。
7、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
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可用紫外线灯消毒,物理药片消毒或用熬醋熏蒸的方法预防流感,也可用中药预防,如口服板兰根等,据认为有一定效果,也有的吃点大蒜、喝点汤,也可能有预防作用。
8、流感病毒侵入机体以后是否引起发病,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容易遭受各种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的侵袭,因此平时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防止过度劳累,要有充足的睡眠,这是预防流感的根底措施。
9、一旦发生流感,主要是加强护理〔发病后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如发热、头痛时给予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防止出现并发症。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教室、宿舍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
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
定时翻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空气消毒方法。
建议各班指派专人负责教室及宿舍的开窗通风。
学校也会有方案的实施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
2、接种疫苗。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展方案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正确积极手段。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
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
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春天人体新代开场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
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展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5、生活有规律。
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细节要注意。
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假设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
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那么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
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7、切莫讳疾忌医。
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病症,易被无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病症,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展治疗。
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围扩大。
流感卫生常识宣传资料
专家解析
人们运用免疫学的原理,将相应的生物制品〔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接种于易感者机体,使其发生免疫反响,从而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抵抗力,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到达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的目的,这样的人工免疫方法称之为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四种:
〔1〕皮上划痕;
〔2〕注射,包括皮下、皮、肌肉注射;
〔3〕口服;
〔4〕喷雾吸入等。
?
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12条明确规定:
国家实行有方案的预防接种制度。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预防针〞就是注射用疫苗。
打预防针是一种预防由某些病原微生物而感染的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人类利用各种疫苗最大限度地控制疾病的传播,如牛痘疫苗出现后,天花病毒便根本被消灭了。
不可不知
不同的预防针,打的地方也就不同,常见的多数打在胳膊上,也有例外打在屁股上和头上的。
不可不会
2007年12月29日,卫生部印发了关于?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
的通知:
为贯彻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精神,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规和指导各地科学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制订本方案,自2008年开场施行。
你会量体温吗?
专家解析
一般成年人的正常体温,平均为37。
C,因测量的部位、方法不同而有差异。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
C,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0.4。
C,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0.5。
C。
人体温度相对恒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体温高于41。
C或低于25。
C时将严重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甚至危害生命。
对病人检查体温及其变化对诊断疾病有重要意义。
不可不知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
正常人在24小时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
C。
生理状态下,早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
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
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
C为低热,38~39。
C为中度发热,39~40。
C为高热,40。
C以上为超高热。
不可不会
测量体温常用特制的汞温度计,也可用热电偶、热敏电阻温度计和温度图仪等。
体温计也叫体温表,是测量人体温用的温度计,通常是在很细的玻璃管里装上水银制成,人用的体温计有口表和肛表两种,口表放在舌下或腋下测量,肛表插进肛门测量。
1.身体各局部的温度并不一样。
深部温度人体深部温度是相对稳定而又均匀的。
但是,由于代水平不同,各个脏器官的温度也略有差异。
肝脏温度最高可达38℃。
脑产热量较多,温度也接近38℃。
肾脏、胰腺及十二指肠等处的温度略低些。
由于血液不断循环,会使深部各器官的温度趋于一致。
因此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血液温度,它可代表身体部器官温度的平均值。
体表温度要低于深部温度,而且由里及表存在着明显的温度梯度。
体表具有一定的厚度,在体温调节中可起隔热层作用,通过它维持着深部体温的相对稳定。
皮肤外表机体各部位的皮肤温相差很大。
在环境温度为23℃时测定,额部的皮肤温为33~34℃,躯干为32℃,手为30℃,足为27℃。
2.体温的生理变异
昼夜节律人类体温具有昼夜周期性。
一天当中的体温,清晨2~6时最低,黎明后开场上升,整个白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下午6时达一日的顶峰。
这种节律的产生是源性的,受昼夜节律起搏点〔也称生物钟〕的控制。
性别差异女子的平均体温高于男子约0.3℃。
除性别差异外,女子体温还有月经律的特性。
成年女子体温水平随着月经周期发生波动。
测定根底体温〔早晨醒来,未起床测口腔温〕发现,月经前体温较高,月经来潮的同时,体温约下降0.2~0.3℃,到排卵时体温又降低0.2℃,此后突然升高。
临床上,可通过连续测定根底体温,以检验受试者有无排卵及排卵日期。
年龄差异新生婴儿和幼儿的体温调节机构尚未发育完善,应加强护理保温。
老年人代活动减弱,体温较青壮年为低,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代偿能力下降,不能耐受剧烈变化的刺激,要及时注意保温和散热。
体力活动与情绪肌肉活动使产热量明显增高,导致体温上升。
精神紧和情绪冲动也可使体温升高。
不可不做
1.在家里备好体温表,随时可用。
2.在启动应急预案后必要时,承受学校进展体温监测〔“晨检〞、“午检〞〕。
为什么要隔离病人?
专家解析
隔离为防止传染病病人传染他人,而将病人与其他人隔开的措施。
一般根据各种疾病传染性的大小和传播途径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隔离措施。
不可不知
对于传染性极强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等,采取严格隔离。
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等,采取呼吸道隔离。
对于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采取消化道隔离或床边隔离。
对于接触传播的疾病如皮肤炭疽,采取接触隔离。
对于昆虫传播的疾病如疟疾等,采取虫媒隔离等。
不可不会
隔离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该种传染病的最长传染期而定。
原那么上是以病人没有传染性不能再传染他人为度。
除传染病病人外,传染病病人的接触者也应隔离观察,称为留验。
留验期间如接触者发病那么应立即隔离、治疗。
假设接触者未发病,观察期满即可解除隔离。
观察期应按该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计算。
不可不做
对隔离观察的人员不可以歧视,相反,应当给予更多的关爱。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专家解析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因为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时机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一般起病急,有发热病症。
麻疹的病症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
水痘患者全身病症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开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
风疹的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病症轻。
流脑的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
肺结核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不可不知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
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不可不会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防止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病症,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安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不要自行购置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展预防接种。
不可不做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空气新鲜。
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和环境清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抗病能力。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防止着凉。
如何预防消化道传染病?
专家解析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病人的排泄物〔如呕吐物、粪便等〕传播的,是属于病从口入的疾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排出病人或携带者体外,经过生活接触污染了手、水、食品和食具吃入体而感染。
不可不知
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阿米巴痢疾、各种肠道病毒感染,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片虫病〕等。
不可不会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原那么是:
1.隔离病人和疑似患者直到无传染性为止。
接触者应留检一定时限。
凡疑似病人的餐具、茶具、生活用品要分开使用和保管。
在集体单位中的疑似病人也要做到宿舍分开、厕所专用、饮食隔离。
炊事员、保育员每年定期检查身体,当查出病人〔如患肝炎或痢疾等〕或疑似病人时,要调离工作岗位,待痊愈前方可恢复原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烫。
对不洁变质腐败食品制止上市。
搞好灭蛆、灭蝇、灭蟑螂、灭鼠工作。
加强水源管理。
设立无害化厕所,病人的排泄物消毒前方可倒入厕所,污染的衣物、便器也应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应定期进展预防接种〔如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伤寒、副伤寒疫苗等〕。
也可对相应疾病进展丙种球蛋白注射〔如预防甲型肝炎时〕或以中草药〔如大蒜、金银花、野菊花等服用以防止细菌性痢疾〕来防止流行。
不可不做
对法定传染病〔如霍乱、甲型H1N1流感、痢疾、伤寒、肝炎等〕一经明确诊断,即应立即上报防疫部门。
如何预防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
专家解析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简称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
与急性期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病毒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
不可不知
传播途径:
①母婴垂直传播:
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感染。
②血液或血制品传播:
被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后感染,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
③医源性传播:
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
④密切接触:
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感染的可能,病毒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
⑤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可传染。
不可不会
预防措施:
大力开展安康教育,普及安康知识,培养安康行为。
不可不做
对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
要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
还要加强对病人的治疗。
如何预防接触性传染病?
专家解析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
潜伏期约为5~12日。
通常侵犯双眼。
多发生于儿童少年时期。
多为急性发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很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
数周后急性病症消退,进入慢性期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睛容易疲劳。
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
但在慢性病程中,于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时视力减退。
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枯燥等,病症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爆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
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
本病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防治 宣传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