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成自然叶圣陶.docx
- 文档编号:10365622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7.31KB
习惯成自然叶圣陶.docx
《习惯成自然叶圣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惯成自然叶圣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习惯成自然叶圣陶
习惯成自然(叶圣陶)
习惯成自然(叶圣陶)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后,两条胳臂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以致连贯下去,把要说的都说明白了,
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
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的意思。
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用的两种基本能力。
推广开来,无论哪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也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
心里相信这句话很有道理。
这当儿,我们还不是已经有了观察的能力。
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当儿,我们还不是已经有了读书的能力。
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民主的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句话很有道理。
这当儿,我们还不是已经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
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
要有做个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事认认真真去做。
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
到了真个去观察劳动的时候,“知”才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
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
比如说李四发表里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习惯养成越多,那个人的能力越强。
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件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
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为他看透了这个道理。
一些读后感
读叶圣陶《习惯成自然》
我在教育孩子时,经常提起培养习惯问题,让孩子养成某种好的习惯,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十分推崇良好习惯的培养。
在我们的生活与教育中,习惯成了一种神秘的支配力量,有时促使你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项任务。
好的习惯比如睡觉时看三十分钟的书,如厕时看一会儿书,醒来时听一会儿歌曲等等,把流逝的时间用在了刀口中,一生积累下来的时间就是人人所不见的半辈子,这个无穷大的时间令人咋舌。
又比如一个坏的习惯可以积羽沉舟,把一个人的品德搞坏了,让人瞧不起:
随地吐痰,这种坏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肯定是平时太不注意导致的一个坏习惯;又如,一个人烟瘾很重,这与他的心境有时不好,又喜欢在道上与朋友呑云吐雾,等等,不一而足。
我的成材观是十分看重习惯的培养的,习惯成就未来,习惯决定命运,一切成功和失败与习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果说我家的长女学习不好,就是因为习惯没有培养好,这是我们家长的责任,现在要改变她的一些习惯,太难了。
同样,令我欣慰的小子能够做一件事象一件事,学的功夫颇深,与习惯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
经常去爬山,睡
觉时听唐诗醒来时听歌曲,上学前看富兰克林学美语,放学后看三L英语成了他每天所必需的学习快餐。
两相对比,使我觉得叶圣陶先生说得太好了,习惯成自然,我们要追求的就是这种自然之道。
下面,请朋友们欣赏叶圣陶先生的美文《习惯成自然》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
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
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
什么叫做“成自然”?
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
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
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
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
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
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
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
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
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
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
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
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
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
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
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
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有感于《习惯成自然》
女儿考上大学后,很多朋友同事在向我祝贺的同时都会发出感叹:
“看看你家女儿多乖、听话有礼貌、学习好长得又好又考上了重点学校。
。
。
。
你怎么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快介绍经验~”每当这时我都是呵呵一笑:
“优秀谈不上只是合格而已,”说真心话不是我故意在拿姿态,这是我内心的真实的想法。
孩子有了好的习惯才会养成好的习性,有好的习性慢慢就会有好的品行,有好的品行才会有好的品质。
如此良性循环下去我想孩子就是走上社会以后做人做事也不会叫人有微词的。
我有一同事又一个班次相互共事了有6——7年了,彼此的孩子也算是看着长大的,每当大家在谈论孩子时她都会抱怨自己怎么养了个如此不听话让人不省心的儿子~让她头疼不已。
同事的孩子从他上小学到现在上初二我可以说是比较了解的。
其实怎么说呢,从我自身的感受来说:
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她儿子在上小学时经常是丢三落四,不是把书本忘在了学校就是把铅笔盒丢了,甚至有时下课出去玩忘记了书包等想起来,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我同事呢经常从上班这跑到学校去
(那时还是子弟小学)给它孩子拿这拿那。
我有时就会借机说她:
这样的毛病你不能惯他,学生学习的工具都不知道带回家还上什么学,你一定要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否则的话有你累的和生气的时候,可同事说“唉~没办法习惯了。
”我呢只能心里在叹息~“唉~习惯也是你给他养成的”~
孩子上了初中应该说大了有改进吧,可依然如故,经常是家长被叫到学校老师的办公室,然后灰头灰脸的回来在孩子面前大发雷霆,上班时又会因为孩子唉声叹气。
我听后都无话可说~:
我俩一个班,每天上班时孩子放学后你就看吧她那个忙啊,给孩子这个同学打电话那个同学打电话帮她儿子问每天要完成的的各项作业~我有时看不下去就会说她“喂~你搞错没有,上学记作业是孩子份内的事,怎么这个你都要包揽,你不累谁累,她呢无奈的回答我“没办法,习惯了,不给他问,他就不写,我们家长又要被叫到学要去,在那么多老师的办公室里被训斥真的很丢人。
只能这样了~”我在叹息一声再无话可说,心里很可怜她这当母亲的。
想想怎么会有你这样当母亲的,如此下去丢人的还在后面~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两口子都被请到了学校,老师说她孩子请病假了,一星期都没来上课了。
他们两人还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啊天天都早上背着书包走,下午背着书包回家啊,晚上还在写作业呢,老师让她回去好好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孩子又让家长没了脸面,她那个气啊~我只能在同情她的同时又感叹:
习惯成自然了,当时你惯他时用了多少劲,现在想要改过来就要费多大的力~否者的以后这毛病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的。
我给她讲了关于我孩子的事。
我女儿在小学时,有一次星期五下午放学回来要出去玩,我规定了时间。
孩子回来时晚了半个小时我当时没说她,她也自觉就去写作业了,写的时候突然她说了一句“我靠”我当时冲过去就一巴掌,打在女儿的嘴上,女儿立马就大哭反问我为何打她,我说你刚才说的什么,
是一个女孩子能说的话吗,她说不知道但同学们都这样说都觉得很酷,她也觉得好玩就随口在写错题时学同学说了。
我告诉她那是脏话不是一个女孩子能说得出口的脏话,还有你今天不守时,这两点就是打你的理由~知道吗,习惯成自然,如果不该掉这两点以后慢慢就影响你的生活。
女儿似懂非懂的不哭了。
不过后面再没听到她说脏话,做事也很守时。
其实孩子在不经意间说了做了,作为家长发现了一定要及时让该掉,纠正过来。
否则的话“习惯成自然,时间长了想改都很难~
说句不中听的话孩子的很多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身为父母是孩子最近最好的老师,有些习惯出于爱孩子给孩子养成的,孩子就是一棵小苗,需要家长浇灌(教管)和培育教养才能长成型,如果不教不管,坏习惯成自然后果可想而知~
习惯有好坏之分,但无论是好与坏,都会“习惯成自然”。
我们家有一只可爱又聪明的鸟,它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地。
笼子是它的卧室;阳台是它的运动场。
为了让它生活的更舒服,我老公便为它找来一个大树枝,为它设计一个模拟仿真的树。
它在上面栖息,快乐无忧~开始,每次打开笼子的时候,鸟儿不知道飞出来,仍在笼内享乐,只有帮忙它才肯出来,而且在阳台四处乱飞,似有恐惧心理。
可是,久而久之,它渐渐的熟悉了,发现我们并没有恶意,反而自己也摸出门道,只要笼门一打开,就乖乖的飞出来,在它的树上享受。
鸟都况且如此,何况人呢!
《习惯成自然》
在学校,我发现自己如果对学生三天没有笑容,那么第四天的时候
似乎已经不会笑了,连学生的主动问好的回应也显得牵强~在教室,学生每天机械的背诵、学习、记忆,忘却了思考、忘却了创造,似乎连玩都忘却了。
工作中,我们只知道麻木的服从,却忽略了思考的比重。
盲目的随从、随波逐流~在生活中,每天留恋在饭店、电视、麻将桌旁,渐渐的忘记了学习、忘记了反思、忘记了自己。
最后,只好平庸的度过每一天,甚至一生。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常试着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有哪些成功,又有哪些失败呢,在罗列出自己的好习惯与坏习惯,看看我们的成功与哪些习惯相关。
之后,我们会惊异的发现,好的习惯可以让我们取得成功,而坏的习惯则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还是让我们都一点点的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每天习惯性的读书;习惯性的做家务;习惯性的思考。
。
。
一但我们的习惯养成,我们就会享受到“习惯成自然”带给我们的好处~
《习惯成自然习惯成自然》读后感
向德荣先生的博文《习惯成自然》读后获益匪浅,撰此小文,作读后感,与博友、Q友交流,共勉。
《习惯成自然》仅有700来字,但却把人们的行为习惯的产生与形成、特点与作用、培养与改变以及人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命运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得明明白白。
真乃令人佩服之至。
“习惯成自然”是我青年时期就开始关注和践行的一个人生命题。
在
河南省焦作中学读书时,为了与同学们一起养成好习惯,避免和克服坏习惯,作为年级团支部书记,我曾在教室的黑板上抄写:
“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自然,自然日久成品质”,警示大家,并尽力提倡晨长跑,晚散步;坐立走,要正直;当日课,当日完等行为习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现役时期,一切行动都按照三大条例(《内务条例》、《队列条例》、《纪律条例》)进行,机务工作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但是,自由活动时间和日常生活中,还是有个好习惯和坏习惯的问题。
当时,我和河南籍的两位战友,约法三章:
一是不抽烟;二是不说脏话;三是不蹉跎岁月,自主掌握的时间学文化科学知识,不消耗在牌桌上。
约法三章成为习惯,一直坚持至今。
退休后,几度在自学考试辅导班、成人教育脱产班、国际合作教育、武术职业教育、成教专科与自考本科套读等院校,做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我执着地提倡养成大学生的行为习惯,这就是:
学习自主、时间自控、途径自选、心理自调、法纪自律、交往自谦、生活自理,还适时将“给你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种行动;给你一种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给你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给你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的名言,推荐给同学们,启发大家培养良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完成学业,陶冶性格,收获好的命运。
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任务是培养品学兼优建设人才,言教是教师的职业责任,身教是教师的本质要求。
基于这一理念,执教53年来,我严于律己,躬身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
这就是:
对于工作,敢、干、甘。
即敢干、实干、甘心干。
对于困难,韧、忍、认。
即坚韧、忍让、认规律。
对于人际,诚、信、实。
即心诚、守信、讲实在。
对于待遇,清、平、乐。
即清贫、平淡、永乐观。
在身体保健方面,
劳逸结合,劳为本;
荤素无忌,素为本;
喜怒适度,喜为本;
节制嗜好,拒为本。
形成了自己的个人形象:
好学、善思、勤耕、择善、拒恶、律己、谦和、容人。
影响孩子的36种习惯
习惯,方法,快乐,成功
第一个话题:
习惯。
萨克雷说: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
”
什么是习惯,先说习惯的字义:
习惯的习,习性,繁写的“習”字的结构是:
上面是羽毛的羽,下面是白色的白。
羽为翅膀,白为鸟头。
小鸟学飞是很危险的,要么成功飞向蓝天,要么遭遇不测而跌落地下。
由此可见,“习”有二重性,有成功的希望,也有失败的危险。
惯,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的状态。
“惯”字的结构是:
左边为竖心旁,右上为母,右下为贝,意为父母与宝贝孩子心相连。
父母与孩子心相连即为惯。
“惯”也有二重性,孩子能继承父母好的习惯,而父母过分溺爱被视为娇惯。
两个字连在一起称为习惯。
习惯具有二重性:
有良好的习惯,也有不良的习惯。
再说习惯的意义:
习惯是人们行为不断重复形成的规律。
早睡早起是习惯,预习、复习也是习惯;每天早读是习惯,晚上做作业也是习惯;乐于助人是习惯,举止粗野也是习惯;讲文明是习惯,说脏话也是习惯。
习惯总是与我们形影不离,好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你去做你“想”做的事。
孔子曰: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说的是习惯的养成好像是在不知不觉中自然生成的一样,自然而然。
第二,习惯对我们的影响。
古人云:
“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
就是说,行为的积累成为习惯,习惯的积累成为性格,性格的形成影响甚至决定其命运。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行为、习惯、性格、命运之间的一种逻辑关系,良好的习惯会对人生起到积极作用,不良的习惯会对人生产生负面影响。
好习惯将伴你走向成功、幸福,不良的习惯一旦积重难返,可能导致失败、痛苦。
如:
西晋祖狄,闻鸡起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成为一代名将。
汉代张良,下桥拾履,尊师重道,礼贤下士,成为一代良臣。
良好的习惯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不良的习惯则是一种深渊。
因此我们要避免坏习惯,形成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
第三,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
1、文明习惯文明应贯穿于我们的思
想中。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良的心,博爱的心,孝敬父母,善待他人。
文明应表现在我们的言语中。
不讲脏话、粗话,举止文明,谈吐高雅。
文明应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
保护环境,不乱丢乱扔,乱吐乱倒,乱涂乱画,乱刻乱写。
爱护公物,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以校为家,节水节电。
2、生活习惯按时作息,坚持锻炼,讲究卫生,学会调节。
高三初三最后阶段,要调整好你的作息时间,早起早睡,中午小睡,使兴奋点调到上午9点、下午3点,这也是科学的作息时间、良好的考前生活习惯。
3、学习习惯读书、预习、复习,思考、质疑、讨论都是习惯。
想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干净、判断得准确是习惯,犯低级错误也是习惯;能拿不丢是习惯,丢三落四也是习惯。
细节影响成功,习惯决定成败。
第四、习惯的养成与改变。
习惯是可知可见、可形成也是可以改变的。
科学家培根在《论人生》中说过: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
1、从细节做起,成就事业。
当你习惯于考虑细节,乐于做小事的时候,就是走向成功的开始。
须知,细节决定成败,当然决定成败不仅仅是细节,我们更应注意到细节背后那种锲而不舍的执着,那种卧薪尝胆的精神,那种坚忍不拔的毅力,那种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理念,那种拒绝平庸的意志,那种远离浮躁的心态。
这就是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养成一个个好习惯,成就一番事业。
2、从纠错做起,去伪存真。
人既要自以为是,也要自以为非,真理是在与谬误的比较、鉴别中得出来的。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应当准备一个纠错
本,需要时拿出来看一看,这样做才有可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不犯庸俗错误。
3、从实践做起,追求卓越。
人要学会改变,不断进步。
比如学习,选择一本好的参考书,每章每节先记下知识点,再做一部分典型练习题,最后将知识方法归纳总结。
这样学习,由点到面,形成系统,从理论到实践,加深印象,坚持下去,必有好处。
第二个话题:
方法。
今日的学习成败,不仅取决于勤奋、刻苦、耐力与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取决于我们的学习方法。
中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
“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一半。
”
毛泽东主席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
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的主要读书方法。
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划上一个圆圈做记号的习惯。
所以,在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两遍、三遍的圈记。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
他的写得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谬。
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
这种学习方法不是书上看的,也不是老师教的,而是自己在学习实践中摸索积累的。
诚然,老师也会教你一些学习方法,你也可以读一些成功人士介绍学习方法的文章。
但别人讲的和你看的再多,都不如你做的。
别人介
绍的一些学习方法,是他自己的体会,对他适合,对你不一定适合。
一种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仅与你自己的各科成绩、与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敏锐度,与你长期形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关。
比如,教你的老师水平如何,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的程度如何,学校在各科课程上的时间安排,你是住校还是跑校等,这些都是你调整学习方法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还有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体质状况,也都在你考虑的范围之内。
有些方法上的问题值得引起你的注意。
1、你一定不要在各门功课上平均使用时间。
一个人对某一课程的接受和理解记忆能力不同,决定了他在这门课程上所花的时间不同。
而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是整齐划一的,学校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个性。
如果这样,学校就不能组织教学了。
但学生的个性特征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你在学校安排的统一时间里,一定要根据你的个性特点,来安排好你的时间。
在中学阶段,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2、你一定不要把对老师的喜欢程度,转化成你在这个老师所教的功课上下功夫的程度。
这对你是非常有害的。
老师的学识、讲课的风格、个人的修养等,都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学生对老师的喜欢程度也是有差别的。
这一点,我作为校长也不用讳言。
不少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就在这门功课上很用功。
这种现象在学校是比较普遍的。
你一定要注意,你对老师的看法上的差别不一定就是很客观、很准确的。
我要提醒大家,只有你去适应老师,老师不可能来适应你。
当然,我并不是说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水平就不应该改进和提高。
我们对老师在
这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考评体系。
所以,作为你而言,要尽量从主观上找原因和下功夫。
如果你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好,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偏科。
3、你不要认为某门课难学就怕它,学习时就对它应付了事。
这是万万做不得的事情。
中学阶段的每一门课,特别是中考、高考时必考的科目,你都不能应付,而应该认真对待。
否则,你应付了它,反过来它就会应付你。
到时吃亏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它。
应该采取的方法是越难就越要在这门功课上下功夫,难的东西你弄明白了,就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更能享受到收获的喜悦。
4、你要努力培养自己对各门功课的学习兴趣。
这一点很重要。
中学的学习不是做学问,而是打基础。
基础讲究厚实,学问讲究渊博。
这两者的要求是不同的,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也自然就不同。
中学的各门基础课,一是为你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一个厚实的基础,二是它是你进入大学的一道门槛。
你在哪一科再出色,其他科你不用功,你就进不了大学。
因此,你无论先前对哪一门或哪几门课没有兴趣,你现在必须将对它的兴趣培养起来。
只有对它产生足够的兴趣,你才会自觉地努力学习它。
另外,要抓基础,加强交流。
最基础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最基本的方法是最有用的方法。
必须重视课本的学习,夯实基础,以课本为主,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
要提倡互助学习,加强交流。
少数同学认为与人交流会使自己辛苦
得来的成果失去其专利价值。
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
事实上,无论个人的经验多么宝贵,与其他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的经验比较起来,仍显微不足道。
古人说得好: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现代人讲得更明白,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两人交换一下,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两人各有两种思想。
同学们,习惯,方法,快乐,成功。
如果你有了好的习惯,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相信快乐和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最后,祝愿全体同学人人快乐,人人成功,人人都有一个辉煌的人生。
学记:
十七悟
感悟一:
成功源于强烈的期盼,孕育与痛苦的挣扎。
人要成功,就要有一种始终不渝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的强弱取决于你成功欲望的大小,你必须把这种欲望之火激到白炽状态。
感悟二:
勇于行动才可能成功,行动就要克服惰性,行动就要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迎接无数挑战。
有思想是一种能力,能行动是一种能力,行动才是对你是否真正具备自信心和勇气的严峻考验。
感悟三:
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是一种素质,能坦然而真诚的接受是一种自信,自信是一种能力!
让问题和缺点都露出来,因为只有这样我越来越完善!
感悟四:
人需要奋斗的,不然激情憧憬就会枯萎,首先在自己的心
里要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并有足够的勇气和准备去接受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想办法及时解决它
感悟五:
每一次成长都要付出代价,但没有人能预知关于人生的天气预报,学会宽容谅解和微笑,始终你会在一个属于你的天空里追逐阳光。
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