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优秀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10360552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29.66KB
雪孩子优秀教学设计.docx
《雪孩子优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雪孩子优秀教学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雪孩子优秀教学设计
雪孩子优秀教学设计
雪孩子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预设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品质。
2、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部首,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课前准备】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录像带或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前4幅图片,要求:
仔细看图,想想,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指名说说。
3、小白兔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学生自由想象
4、带着问题,边看图边听老师讲故事
5、你能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吗?
再看看编书的叔叔阿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什么名字。
6、板书雪孩子,学习孩字。
二、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看着图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注意读准生字词尤其是:
让、往、烧、知。
2、会读:
累、息、柴、救、却以及多音字着(zhao)
四、读读议议
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里去了呢?
⑴指名读读文中的句子
⑵指导朗读第八段(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⑶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
(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后形成云这一常识。
适当扩展:
衣服晒后干了,地面上水不见了都是水分蒸发的结果。
)
3、读读课文想一想:
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继续看课件:
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
五、朗读指导
1、你喜欢雪孩子吗?
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
2、把你的这种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六、续编故事
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再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七、字词练习
1、认记生字:
把所有的生字词写到卡片上分发给学生。
教师读一个词语,学生从卡片中找到该词语读一读。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⑴填写课后的词语。
⑵你能说几个这样形式的词语吗?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
文章文质兼美、极有意境、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获得真实情感体验,进而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课文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易于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便用教材。
本篇为首次出现不注拼音的课文,看图读文,让学生尝试着自己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三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知道“香”是多义词;“又”字连用可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2.理解重点词句,知道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而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
“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飞到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现象,对于刚刚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是极有难度的.。
所以教师要通过演示课件“雪化成水、水蒸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自然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四、教具准备
雪孩子剪影,生字卡片,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
五、学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
六、教学时间: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1、(出示“雪孩子”图形剪影)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雪孩子。
)
2、它可爱吗?
3、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这个可爱的雪孩子的非常感人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4、下面老师就让大家听这个故事,请同学们注意,要边听边观察幻灯片,同时思考这个故事讲了雪孩子的一件什么事?
(放配乐课文朗读录音,演示投影片:
①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个可爱的雪孩子。
②小白兔在家睡觉。
③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飞快地跑去救火。
④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美丽的云。
)
5、谁来说说,这个故事讲了雪孩子的一件什么事?
(抽学生讲故事内容。
)
6、同学们,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这节欣赏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雪孩子)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看图自读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座。
3、一边读课文,一边标画课文的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认字。
注意读准“让、往、烧、知”4个字的字音;“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变化来记忆;可以进行同音字比较“化——画,到——到,只——知,还——孩”。
2、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
瓜:
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
衣:
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从“横”中间起笔,最后“捺”低于右撇并与撇相接。
3、正音后同座互相朗读课文,互相评价。
四、朗读指导。
1、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
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休息的“息”。
2、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五、练习设计。
1、朗读课文。
2、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以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翻到第24页,默读课文第一段:
1、想象故事发生前天气是怎么样的?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雪下得大,下的时间也长呢?
(从“一连、好几天”看出雪下得大。
)
3、一齐来读读这段,大家重读“一连”、“好几天”这两个词语,读出雪下得很大,下得久的意思。
3、下了这么大的雪,屋外该是怎样的美景呢?
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雪景图,再说一说。
(多请几个学生描述。
可以各不相同。
)
3、这天,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办事去,可小白兔缠着妈妈也要跟着去,但后来小兔又不去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二)学习第二、三段。
1、兔妈妈要出门去,小白兔为什么要跟着去?
2、一起来朗读第二段,读出小白兔非常想跟妈妈出去的意思。
3、为什么小白兔后来又不跟妈妈去了呢?
(演示投影片)请大家看投影片,并联系课文说说。
4、这个雪人怎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让本来缠着妈妈要出去的小白兔也不再出去了。
我们来看看,兔妈妈跟小白兔堆的是一个怎样的雪人呢?
(出示雪孩子图形剪影,贴在黑板上)
(这个雪孩子的头上戴着一顶非常漂亮的金边绿帽子。
它的眼睛黑黑的,圆溜溜的。
鼻子红红的,尖尖的。
有一张红嘴唇的小嘴巴。
脖子还围着一条粉红色的围巾。
它还有一个胖乎乎的身子。
)
5、那小白兔和雪孩子在一起是怎样玩的呢?
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一边欣赏,一边展开想象,然后告诉老师,听了这段音乐,你好象看到了小白兔和雪孩子是怎样玩的?
他们玩得怎么样?
(抽学生讲述想像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的各种情景。
)
6、从哪儿看出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很开心?
(从文中找出体现“开心”的人物动作、神态及相关的词语。
)
7、理解又~又~: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8、说一说:
又()又()的词语。
9、读这一段时,你心情怎样?
那大家用高兴的语气来读第三段。
(三)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小白兔和雪孩子说完话后,他感觉到有点冷也有点累了。
请大家齐读课文第四、五段,看看小白兔干什么去了。
2、(演示投影片②)你们看,小白兔睡得真甜啊。
可是,就在小白兔睡得正甜的时候,在他身边却发生了一件十分危险的事。
这是一件什么事呢?
(放课文的第六段朗读录音,演示投影片③)这件事小白兔知道吗?
为什么?
3、这样一来,小白兔就有可能被大火——
这样一来,小白兔就有可能被大火——
(学生想像几种可怕的后果。
)
4、雪孩子这时也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家着火了。
那雪孩子的心情怎么样呢?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非常着急。
)
5、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抽学生读第七段)读出雪孩子非常着急的心情。
(四)学习第八、九、十自然段。
1、雪孩子跑到小白兔的家门前,面对滚滚的浓烟,熊熊燃烧的大火,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就在大火中,它是怎样做的呢?
(放录象:
雪孩子火中救小白兔一段)
2、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什么地方最使你感动?
3、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深受感动。
多好的雪孩子啊,面对将被大火吞没的小白兔,它不顾一切地冲进火海。
烟是那么呛人,火是那么烫人,它全然不顾,在大火中寻找着小白兔,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小白兔,它一把抱起小白兔向屋外冲去。
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情读读第八、九段吧。
4、由于雪孩子的舍身相救,小白兔得救了。
然而我们可爱的雪孩子呢?
(放录象:
雪孩子融化的一段)
5、小白兔得救了,然而,当他醒来发现雪孩子不见了的时候,小白兔心情怎样?
(五)学习第十自然段。
1、雪孩子离开我们了吗?
那它在哪儿呢?
(放课文第十一段的朗读录音。
演示投影片④)
(可爱的雪孩子在天上,它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
)
2、兔妈妈看着那朵美丽的白云会说些什么呢?
3、小白兔又会说些什么呢?
4、这节课学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喜欢这个可爱的雪孩子吗?
你们身边有想雪孩子这样助人为乐的人吗?
举例说说。
三、小结。
同学们,只要我们心地善良,从小事做起,处处为别人着想,让我们也成为一个个可爱的雪孩子。
四、作业设计:
1、把课文中的小故事讲给你的伙伴听。
2、把雪变成水,水蒸发形成云,云又变成雪的过程告诉你的好朋友。
3、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
五、板书设计:
雪孩子(剪影)——救小白兔——化成水——变成云
一、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品质。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三、课前准备: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
前置性学习:
1、读一读:
熟练拼读课文。
2、圈一圈:
把生字圈出来。
3、说一说:
生字组词,说一说。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前4幅图片,要求:
仔细看图,想想,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指名说说
3、小白兔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学生自由想象
4、带着问题,边看图边听老师讲故事
5、你能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吗?
再看看编书的叔叔阿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什么名字。
6、板书"雪孩子",学习"孩"字,
(二)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看着图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注意读准生字词尤其是:
让、往、烧、知
(2)会读:
"累、息、柴、救、却"以及多音字"着(zhao)"
(四)读读议议
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里去了呢?
(1)指名读读文中的句子
(2)指导朗读第八段(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3)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
(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后形成云这一常识。
适当扩展:
衣服晒后干了,地面上水不见了都是水分蒸发的结果。
)
3、读读课文想一想:
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继续看课件:
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
(五)朗读指导:
1、你喜欢雪孩子吗?
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
2、把你的这种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六)续编故事:
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再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七)字词练习
1、认记生字:
把所有的生字词写到卡片上分发给学生。
教师读一个词语,学生从卡片中找到该词语读一读。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1)填写课后的词语
(2)你能说几个这样形式的词语吗?
(八)指导写字
[石壕吏优秀课堂实录]石壕吏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解读一位诗人,他曾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来阐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他曾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进行创作,他也曾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他更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国恨家仇,他就是唐代诗人杜甫,今天让我们通过《石壕吏》走近杜甫,去一睹这位伟大诗人的现实主义的风采。
二、回顾学习方法:
师:
升入初中以来,我们学习了很多古文,同学们回忆一下学习
古文的方法?
生:
概括起来就是读、联、品、诵
三、新课讲解
师:
首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作者。
生:
介绍作者
师: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为了使同学们懂得这首诗,首先我
们来听读这首诗,请同学们听读,画出重音、停顿,注意情感把握。
播放录音《石壕吏》
师:
听完之后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师:
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诗
请同学们参看书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画出要识记的词语。
请同学们进行创造复述,师生互评。
教师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描述,作者把一幕凄凉的悲剧展现在了
我们面前,在这幕悲剧中我们看到了官吏之举,听到了老妇之诉,体察到了作者之情,下面我们就从这三方面进行赏析。
师:
请同学们谈谈官吏这举是怎样的?
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生:
正侧面描写体现。
师:
老妇之诉是怎样的?
从哪些语句中体现出来的?
生:
“悲苦”二男战死后,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出入无完裙。
师:
老妇之诉没有感动官吏,但老妇却有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
在这苦难的现场,作者又做了什么?
从哪些语句中体现的?
生:
“不能寐,侧耳倾听”。
师:
哽咽的仅仅是老妇一家人吗?
还有谁在忧咽?
生:
作者同情老妇遭遇,同情一家人的苦难,为天下百姓哽咽。
师:
作者为什么关注“安史之乱”中普通老妇的命运?
生:
作者是人民的诗人,关心天下民生。
师: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生归纳:
关心百姓,同情人民,对战争罪恶的控诉。
师生齐读全诗。
教师小结:
学完本课后愿我们共同祈愿,愿世界上不再有杀伐和战争,不再有暴力血腥,让罪恶的阴影从天空中散尽,让哀伤的面孔换成笑容,让幸福的人们在橄榄下放飞白鸽,让可爱的孩子在绿茵场上嬉戏玩乐,让我们携手并肩引吭高歌;让和平的阳光照亮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师:
很多同学都说杜甫的诗歌史“诗史”,写得好!
但是,有一个人评价的时候是这样说的,说(投影)“诗则即事生情(情感抒发),即语绘状(意象营造),一用史法(就是直陈实事),则相感不在永言和声之中,诗道废矣。
杜子美作《石壕吏》,每于刻划处以逼写见真,终觉于史有余,于诗不足。
”批评就来了,说“于史有余”,我们都体会到了吧;他讲的“于诗不足”,主要是哪一方面不够啊?
他说诗要善于抒发情感,要营造意象,现在杜子美善于直陈实事,但不在“永言和声”。
也就是他认为抒情及意象营造还不够,所以“于史有余,于诗不足”。
去年我跟同学们上我们自己的选修课《千家诗》,大家还记得老师怎么去欣赏一首古诗吗?
老师教大家从哪些方面欣赏一首诗?
生:
(齐声)音韵与节奏、炼字与遣句、意象与情境、风格与流派、立意与抒情。
【教师板书】
1.音韵上的沉郁顿挫
师:
那么这样好不好,我们看一看,是清人王夫之说的对,杜甫在这方面的确不够吗?
那么我们一项一项的来,首先把音韵与节奏找一找好不好?
这样,同学们再齐声读一遍,读的时候根据平仄声根据韵脚的转换做个记号,换一行就用三角号做个标志,换一个韵脚就画一个横线,老师稍微说一下,“老妇出门看”我们现在读普通话,唐代的时候,这个字不读“看”这个字读“kēn”,这样一个平声字,“独与老翁别”的“别”我们现在读平声,在古语里面它不读平声,是读“biè”,是仄声,这样两个讲完之后,我们边读边画。
稍微慢一点,《石壕吏》开始——
【生齐读,边读边画。
】
师:
好,由于我们学过《千家诗》的基础,这个不难的,换了几次韵?
生:
村、人、看,怒、苦、戍,至、死、矣,人、孙、群、衰,归、炊、绝、咽、别。
六次换韵。
师:
平仄声换了几次?
生:
平仄平仄
师:
为什么要让同学们把这个做一遍呢?
因为古时候有人批评《石壕吏》,就批评它换韵过多,说:
“以不换韵为佳”,我们先前了解“三吏”“三别”的其他诗也确实没换韵,那么这首《石壕吏》为什么要换?
是杜甫才气不足不得不换吗?
大家再注意看一下仄声韵和平声韵的内容,比如“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为什么用平声韵?
——来,这位同学,你说你的理解。
生:
因为一开始就是平淡的叙述,没有什么情感。
师:
对,事情还没有到非常紧张、激烈,我们就想起了《红楼梦》里的那句话:
王熙凤讲的“一夜北风紧,出门雪尚飘。
”王熙凤开头“一夜北风紧”虽然也“紧”,但她是平平而起,为后文铺垫,第二部分为什么用仄,我们知道仄声一般来形容什么样的心情?
生:
压抑的、难受的
师:
第二个为什么用仄声韵?
生:
老妇人讲述自己家人的遭遇,很多人经历战乱都有悲惨的境遇。
师:
好,然后讲完之后,为什么又用平呢?
生:
她的心情到这个时候稍稍平静了一些,但是到了“有孙母未去”的时候,又觉得十分难受,她的内心在做斗争。
师:
做完斗争之后呢?
生:
当她做好决心去的时候,又用了平生了,——老妪力虽衰,愿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师:
到最后呢?
诗人自己登场,为什么又用仄声?
生:
这是诗人早晨与老翁分别,看到家破人亡的情况,十分痛苦悲愤。
师:
同学们都说得不错,这种平仄相连,变换音韵的方式,用杜甫诗评价里面一个非常常见的一句话,以前教杜甫诗的时候也说过的,叫“沉郁顿挫”(板书)。
音韵与情感上的沉郁顿挫连在一起,是杜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批评杜诗的朱熹也说:
(投影)“杜甫初年甚精细。
晚年横逆不可当,只意到处,便押一个韵。
”意思是说,意思到了我就换一韵,我并不在乎他的各种既定的规矩。
朱熹这句话,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更多的是表扬,因为“横逆不可当”,我怎么理解都行,意思到了,该换我就换。
看过“石壕吏优秀课堂实录”的人还看了:
1.石壕吏--杜甫
2.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
3.杜甫石壕吏原文及翻译
4.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范文
5.石壕吏课文反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灯片,与诗歌相协调的音乐带一盒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板书)
二、解题知人,感受美
出示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
解题:
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
三、逐句解释,理解美
1、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释词
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
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
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
把“三月春风”比作什么?
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师启发:
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五、小结学法
六、布置作业:
⑴抄古诗试背
⑵选择学校中一种植物试作诗一首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古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学会4个生字,会认2个生词。
3,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感诗境——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
[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导入: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这轻快飞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柳枝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你看,这是什么?
(课件出示:
杨柳图)
3、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
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4、揭题解题:
柳树真美啊,唐朝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咏柳》。
5、欣赏配乐朗读,学生感受古诗节奏。
6、自由读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7、突显生字,指出这些字是今天所要学习的生字,再让学生读字。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品味美。
1、指导学习第一、二句。
(1)通过预习,你读懂了哪些词的意思,学生交流后回答:
(2)(放远看柳树的图片)大家预习得很充分,你们看到柳树像什么?
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
(3)多么婀娜的柳树啊,在诗人的眼中,她就像一位什么呢?
是啊,诗人感叹((4)指名读。
老师相机指导: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合作学习第三、四句。
(1)和同桌一起读三四句。
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一树碧玉,万条绿绦和数也数不清的细叶,原来是二月春风的杰作啊!
继而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相机提问:
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
哪里读得好?
你为什么这样读。
3、小结:
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
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
4、过渡: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
(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三、分组活动,熟读成诵——抒发美。
师:
大家都喜欢这首古诗,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创造、表现这首古诗,告诉老师,好吗?
(学生考虑、讨论,并纷纷说出自己喜欢的方式:
表演、朗诵、写作、(画画等)
1、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分成四组:
诗朗诵组、表演组、图画组。
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小组。
2、学生分组讨论、创作表演。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
3、分组展示表演。
(1)诗朗诵组;
(2)表演组:
(3)图画组:
(4)写作组:
4、师:
刚才同学们都运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了这首歌曲,我觉得大家都做得非常好,回家后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好吗?
四、总结写法,网络拓展——延伸美。
1、小结:
诗写得精彩是因为作者观察仔细,能抓住柳树的特点善于运用比喻手法,抒发真情,才使得我们对柳树,对春天的也产生了喜爱之情。
希望同学们也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灵,去观察身边的一切,领略身边的美景!
你还知道哪些歌颂、赞美其它事物的诗?
2、告诉学生相关古诗的网址拓展学生课外学习,并搜集。
3、作业:
画一幅春景图。
五、板书设计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教材分析: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
这首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孩子 优秀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