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一日一题.docx
- 文档编号:1035447
- 上传时间:2022-10-15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85.78KB
焙烧一日一题.docx
《焙烧一日一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焙烧一日一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焙烧一日一题
焙烧工艺部分
一、填空填
1、炭阳极生坯在填充料保护下,(隔绝空气)进行高温热处理,使(沥青焦化)的工艺过程称为焙烧。
2、焙烧生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经过高温煅烧的(骨料颗粒),另一部分是粘结剂(煤沥青)。
3、碳制品生坯焙烧后,重量损失值(9-13)%,体积损失值为2-3%
炭素制品如果生坯糊料含黏结剂数量偏多,焙烧时容易出现弯曲变形。
4、升温速度对粘结剂的(析焦量)有很大影响。
在升温速度较慢的情况下,粘结剂的析焦量(增大),提高了制品的(密度)和物理机械性能。
5、煅烧的最高温度一般控制在1350℃,焙烧最高温度一般控制在1200℃
6、挥发分的排除,产品温度在(200℃)以前不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继续增加,温度在(350—500℃)之间最激烈,(500℃)以上排除较慢,大约在(1100℃)以后才基本结束。
7、当生制品从室温加热到200~250℃时,制品的粘结剂软化,制品处于(塑性状态),体积膨胀,质量不减少。
8、生坯排出挥发分最为剧烈的温度大约是(300~500℃)。
在焙烧过程中温度在450—500度时,必须(缓慢升温)。
9、当制品的温度升到800℃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制品的结构(更加紧密),制品的电阻率(继续下降)。
焙烧过程中,温度范围800—1000℃时,持续时间为20小时,其升温速度为每小时(10℃)
10、敞开式环式焙烧炉烘炉时,当温度达到300℃、800℃、1250℃左右时,需要对炉体进行(保温)。
11、从焙烧最高温度降低炉温时,初始降温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50℃以内,到(800)℃以下可任其自燃冷却,一般在(300)℃以下出炉。
12、当主控室火道温度显示框底色变红时,表示当前火道温度超过高限设定偏差值。
即(火道偏热);火道温度显示框底色变黄时,表示当前火道温度低于低限设定偏差值。
即(火道偏冷)。
13、炭阳极块焙烧达到最高温度后,至少要(15~20)小时,使炭素制品烧透,并使温度趋于均匀。
14、炭阳极焙烧的低温预热阶段,由于重力效应、温度梯度效应及沥青与糊料线性膨胀系数差异的毛细管作用,此阶段正是粘结剂(产生剧烈迁移)的时期,故此阶段的升温速度要快。
15、炭阳极焙烧时,为了使毛坯受热均匀,填充料的(热导率)是一个重要指标。
16、敞开式焙烧炉火道墙的设计运用水模型和计算机优化设计,火道墙最高加热温度保持在1200℃一段时间,就可以使炭阳极焙烧到(1180±20)℃。
17、在焙烧过程中,焙烧制品的(抗压机械强度)是先下降后上升。
18、焙烧过程中出现两种类型热解化学反应:
一种是(分解)或分子断裂,另一种是(分子的化合)或合成反应。
19、焙烧预热区在燃烧系统的(1P、2P、3P)。
1P为低温预热阶段,2P、3P为中温剧变阶段,4、5、6P(为高温焙烧)阶段,7-13P为冷却阶段。
20、为稳定碳块冷却质量,要求鼓风机与冷却风机之间必须间隔(三)个冷却炉室,冷却风机未移动前,禁吸两侧顶料防止氧化、防止过冷裂纹
21、焙烧车间4P边火道温度一般要比中间火道温度高出(30)℃。
22、燃烧架控制柜通过每个火道中的(热电偶)测得火道温度,和设定值比较,根据偏差控制燃烧器的输入脉冲来进行温度控制
23、焙烧炉火道墙上每一块砖都留有立缝,以利于(沥青挥发份)溢出,完全进入火道墙内燃烧。
24、一个料箱两边是(火道),火道里边流动(烟气)。
25、燃烧架吊运台指定部位后,其设备的支管、支架与燃烧孔和支撑点迅速接准对位,严禁(搭接和错位)。
26、焙烧温度曲线包括(焙烧过程持续的时间)、(温度上升速度)、(温度的最高值)及在最高温度下的(保温时间)。
27、焙烧炉炉温主要依靠(控制燃料供给量)和(空气量)及(负压)等进行调节。
28、焙烧炉热量来源:
(燃料燃烧)、(沥青挥发份燃烧)。
29、焙烧炉火道内的折流墙使烟气按(V形或W)形做上下曲折的流动,火道壁的部分砖砌筑时应做到能够(透气),以使料箱内炭坯逸出的挥发份能透过这些砖缝进入火道内燃烧。
30、炭阳极焙烧的低温预热阶段制品没有发生显著地物理、化学变化。
挥发份排除量不大。
30、焙烧可分为(低温预热)、变化剧烈的的中温阶段、(高温烧结阶段)、冷却阶段。
31、焙烧过程的影响因素有(温度)、(压力)和(填充料)。
32、根据产品在焙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制定焙烧曲线时,应遵循(两头快,中间慢)的原则。
33、焙烧操作管理严格执行两头快中间慢的工艺,控制控制关键是(中温速度)和(火道平衡)
34、预焙阳极炭块制品截面大,内外温差大,为减少裂纹废品,升温曲线要求(长),升温速度(慢)。
35、焙烧曲线制定时,不同的燃料要选用不同的曲线。
这要视燃料的(种类)、(性质)、(热值)、(压力)而定。
36、一般通过焙烧,制品的直径要缩小1%左右,长度要缩小2%左右,体积要收缩(2~3%)左右,使制品的(理化)指标得到改善。
37、焙烧过程升温时间(132)小时,保温时间为(48)小时,冷却时间为360小时,共计(540)小时。
38、预焙阳极炭块制品截面大,内外温差大,为减少裂纹废品,升温曲线要求(长),升温速度(慢)。
39、一级品率的电阻率是小于(55)欧姆.毫米2/米
40、预焙阳极在铝电解槽中的作用,一是作为(导电电极)使用,使电流导入电解槽,二是参与(氧化铝)的电化学反应。
41、每个火焰系统由焙烧炉、(冷却炉)、密封炉室、(装出炉室)、维护炉室组成。
42、(火焰移动周期)是指一个焙烧炉室内温度段上升到一个温度段所用的时间
43、焙烧周期指(两次火焰系统)移动之间的理论时间。
44、火焰系统的运行时间回零是依据(排烟架炉室号)变化来实现的。
火焰在火道内以(W)形状运行。
45每炉每料箱内装(3)层碳块,每层(7)块,每箱(21)块,每层两块碳块正反面交错放置。
46、当今冶金炭素工业采用的焙烧炉的两种类型:
(敞开环式)焙烧炉,(带盖环式)焙烧炉。
47、炭阳极在敞开式环式焙烧炉的中温炉室焙烧时,充分利用(余热),使挥发份在火道墙内(燃烧),节约了燃料。
48、敞开式环式焙烧炉在火道墙的设计上独具特色,因而(温度)分布均匀。
49、敞开式环式焙烧的燃烧装置和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焙烧炉预热区和焙烧区各料箱火道的(温度和负压)进行有效控制。
50、炭阳极敞开式焙烧炉火焰系统移动后应先恢复负压,然后点火燃烧。
51、敞开式焙烧炉可对焙烧品进行强制冷却,一般采用(鼓风)和(抽风)两种冷却方式。
52、焙烧二车间采用54室敞开式环式焙烧炉,每个炉室有(八)个料箱,(九)条火道。
每个料箱的标准尺寸为(5400mm(长)x5400(深)x780(宽)mm),火道墙的宽度为(530)mm,有(51)层耐火砖。
有三套燃烧系统,可采用的火焰周期为(28-48)小时。
53、焙烧一车间采用18室敞开式环式焙烧炉,每个炉室有(9)个料箱,(10)条火道。
每个料箱的标准尺寸为(5300mm(长)x5300(深)x720(宽)mm),火道墙的宽度为(500)mm,有(51)层耐火砖。
54、炼焦工业中煤焦油经过蒸馏得到的残渣便是(冶金焦)
55、焙烧填充料的焦结是由于焙烧炉燃气中生成(热解炭)的结果,填充料越细,焦结程度越差。
56、焙烧填充料具有一定的(粒度)和(孔度),因此挥发分可以从颗粒间的空隙中排出。
57、焙烧中填充料的吸附性(越强)和分散性(越大),则对焙烧炉内气体吸收得(越多),而且焙烧时制品重量损失也就(越大)。
58、我车间使用的填充料为(冶金焦),尺寸为(1—6)毫米
59、焙烧炉总体热平衡来看,热收入主要有(燃料燃烧),挥发份燃烧,(填充料)燃烧
60、炭阳极焙烧时,为了使毛坯受热均匀,填充料的(热导率)是一个重要指标。
61、焙烧用填充料粒度组成:
(0-1mm)占10%,(1-4mm)占85%,(4-8mm)占5%。
62、装完炉上面覆盖料不小于(300)毫米,以避免产品氧化,并对制品起保温作用。
63、填碳碗要求锯末和填充料(4:
6)比例混合的,压平后加盖纸板,距碳碗边缘保持20mm,保证装炉时不出现虚空和掉板现象。
64、底料厚度(100)mm和层间料厚度(50—70)mm
65、煤沥青是生产铝用阳极材料的(粘结剂)。
66、沥青挥发份析出后进入火道燃烧的三个条件:
(足够高的温度)、(足够量的氧气)、(挥发份与氧气混合良好)。
67、焙烧炭坯内部发生的迁移现象不是糊料的整体迁移,而是煤沥青的(选择性)迁移,其中煤沥青中(较轻质组分)优先发生迁移。
68、炭阳极生坯粘结剂焙烧焦化是在干料表面进行的,它不同于纯粘结剂或油渣的焦化,粘结剂焙烧焦化具有(脱氢)缩聚的特征。
69、炭素粘结剂焙烧焦化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的,它不同于纯粘结剂或渣油的焦化,认识和研究这一点非常重要。
70、碳阳极由(石油焦)和(沥青)混捏成型制得,阳极焙烧过程就是沥青粘结剂炭化的过程。
71、升温速度对粘结剂的(析焦量)有很大影响。
在升温速度较慢的情况下,粘结剂的析焦量(增大),提高了制品的(密度)和物理机械性能。
72、粘结剂焦化以后焦炭的数量即(析焦量),一般沥青中的含量为(50%)左右。
粘结剂析焦量越大,则制品的各项理化指标就越(好)
73、焙烧过程中,沥青粘结剂的变化是(物理)和(化学)变化。
74、成型后的生制品由焦炭颗粒及粘结剂两部分组成
75、焙烧成品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焙烧过程中(煤沥青)的变化
76、炭素制品焙烧过程中沥青性能的变化,是焙烧控制作业的理论依据。
77、挥发份中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氢。
78、挥发份充分燃烧的关键条件是:
(火道与阳极之间保持较大的温差)。
79、调整焙烧炉室负压的原则是在满足(升温条件)的前提下,负压应调整到最小程度。
80、焙烧过程中烟斗温度小于(300)℃,烟斗负压大于(900)Pa。
81、移炉结束后应先恢复(负压)后进行点火燃烧。
82、焙烧装炉顺序为:
(下料)、(平铺)、(放块)、(填充料)。
83、碳块装炉温度小于(60℃),碳块出炉小于(300℃)。
84、进行装出炉阳极和吊运物料时,天车必须严格听从地面的﹙专人指挥﹚,正确地配合地面人员共同作业。
85、出炉的顺序大致分为两个步骤:
吸出炭块周围的(填充料);(取出炭块)。
86、就焙烧过程而言,影响焙烧合格率的因素有装出炉质量、调温、炉体密封、填充料配比。
87、炭和石墨制品在高温下使用时,能经受(温度剧烈变化)而不开裂的能力,称耐热冲击性或抗热震
88、炭和石墨材料属于多孔物质,衡量多孔物质密度指标是(真密度)和(假密度)。
89、炭在自然界存在的形式分为(金刚石),石墨及无定形炭。
90、碳阳极一级品理化指标是灰分≤(0.5%)、电阻率≤55μΩ·m,体积密度≥1.50g/cm3,真密度≥2.00g/cm3,耐压强度≥(32)Mpa。
91、焙烧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的有:
(挥发份)、(比电阻)、(体积密度)、(真密度)、(抗压强度)。
92、熟块掉楞掉角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底层及层间料没有(铺平),碗缺主要是(炭碗)没有砸好。
93、我车间使用的重油牌号是(60),是按照(粘度)划分的。
98、燃烧架主要功能是控制(重油)的流量
99、预焙阳极的体密度要求在(1.50~1.60)g/cm3。
100、预焙阳极在铝电解槽中的作用,一是作为(导电电极)使用,使电流导入电解槽,二是参与(氧化铝)的电化学反应。
101、所谓着火温度是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物在(常压)下遇到火源被加热到开始燃烧的温度。
102、完全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有有足够的空气,并与燃料充分(混合)。
103预焙阳极的假比重一般为(1.60-1.70)g\c㎡.
104、烟气净化操作人员应随时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焙烧 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