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旅游地理》答题模板(完整版).docx
- 文档编号:103522
- 上传时间:2022-10-03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29.56KB
高考地理总复习《旅游地理》答题模板(完整版).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旅游地理》答题模板(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旅游地理》答题模板(完整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旅游地理》答题模板(完整版)一、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
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
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体促进社会发展)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
a.促进文化交流(①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特色和吸引力②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
4.影响区域环境:
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低了旅游质量
二、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
第
页
31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
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
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交通位置及其通达度
3.客源市场:
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四、旅游景区规划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
(1)旅游景区的吸引物:
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
(2)旅游者:
主体地位
(3)旅游景区的服务业:
交通、食宿、娱乐、购物等。
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突出景观特色
(2)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
(3)维护生态平衡
(4)最佳综合效益:
最大限度的发挥景点的综合使用价值。
3.旅游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
(1)景区形象:
景观特色是决定性因素。
(2)功能分区:
常见的功能区有服务区、游览区和保护区。
(3)空间布局:
交通线、服务设施等要布局合理。
五、旅游景区规划中一般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与评估,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2.旅游开发没有形成特色。
旅游区形象不明,游客市场及产品定位不准
3.旅游区空间布局不合理,中心区过多的接待设施不利于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
4.景区开发建设中,城市化的特征过于明显,人工建设痕迹太多,对
背景环境破坏严重。
5.旅游建设项目缺乏科学的论证,人造景观重复建设、内容雷同,在当地缺乏文化根基。
六、旅游活动线路设计原则
1.突出特色
2.讲究韵律—保持兴奋度
3.“冷热”兼顾—以“热”带“冷”
4.发展创新—适应需求,安全可靠七、选择旅游线路要注意的问题:
1.突出主题
2.尽可能使景区串联,避免形成重复;
3.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
4.根据经济条件选择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八、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1.增强安全意识
2.消除不安全因素。
3.控制不安全行为:
限定游客活动范围,设置安全警告标志;加强巡视;及时获得天气预报,预防自然灾害;加强游客安全教育;
4.加强救援。
《环境保护》答题模板
一、土地退化的防治
1.土地退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全球变暖
(2)人为原因: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乱砍乱伐;水资源的不合利用;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污染
2.土地退化的表现——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质量下降
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西北地区:
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
北方地区:
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盐渍化,土壤侵蚀南方地区:
土壤侵蚀,污染造成的土地质量下降为主青藏地区:
寒漠化3.我国三大生态问题:
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
(1)石漠化
①发生地上:
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喀斯特地区)
②外力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③原因
自然:
坡度陡峻;土层浅薄;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人为:
过度砍伐;毁林开荒;陡坡开荒
(2)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
①黄土高原为例(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自然:
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人为:
植被破坏(过垦、
过牧、过樵);不合理地利用土地(开矿、无计划地修建窑洞)
②江南丘陵:
红色荒漠(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自然:
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地表起伏大,坡地水土不稳定;河流水系发育,侵蚀能力强
人为:
①毁林开荒;②滥砍滥伐,过度樵采;③人地矛盾突出
(3)荒漠化:
西北地区为例(外力作用——风力作用)
自然:
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的利用不当;工矿交
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人地矛盾突出
治理措施:
①合理控制人口数量②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③控制载畜量④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⑤开发新能源,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⑥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⑦合理利用水资源⑧设置沙障
二、森林的保护
1.森林的价值
(1)森林的生态价值:
①调节气候;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吸收噪声,吸烟除尘,释放氧气,净化空气;④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⑤保护农田;⑥美化环境
(2)森林的经济价值:
①制作家具;②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③森
林中还有多种药材;④重要的建筑材料等
2.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
(1)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沿海防护林——防御台风、海啸、海浪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境
(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4)平原农田防护林——防风沙、防盐碱
(5)城市绿地——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6)红树林——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3.森林破坏的后果:
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全球气温升高,物种灭绝
4.森林破坏的原因:
①过度的焚耕开垦;②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③商业性采伐;④采矿、水利、公路建设,城镇建设;⑤农业时代的毁林开荒,滥砍滥伐;⑥战争,森林火灾
5.我国森林保护措施
(1)加强法治,严禁滥砍滥伐
(2)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自然保护区(3)计划采伐,采育结合
(4)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5)鼓励保护性开发,改变山区经济结构(6)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三、草地的保护
1.草地的价值
(1)经济价值:
发展畜牧业的基地
(2)生态价值:
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
2.我国草地退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降水减少;③鼠害,虫害严重
(2)人为原因:
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乱采滥挖;④滥捕滥猎野生动物;⑤人工管理少;⑥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3.治理措施
(1)实行禁牧、轮牧制度
(2)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
(3)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4)建立饲草料基地
(5)优化畜群结构,合理放牧(6)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
四、湿地的保护
1.湿地的价值
(1)生态价值 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2)经济价值 提供丰富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矿物资源、能源、水运
(3)社会价值 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
2.湿地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②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
(2)人为原因:
①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②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
③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④引水灌溉、河流的改向,导致水量减少
⑤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湿地植被破坏,湖泊、海岸生态系统退化
3.我国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
产生的影响:
将使湖泊水体调节气候、调蓄水量、美化环境、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功能丧失。
湖泊面积缩减、水面缩小还往往导致湖水矿化度增加
4.几个案例
(1)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
①泥沙淤积;②围湖造田
(2)青海湖面积缩小的原因:
①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②引水灌溉,汇入湖泊水量减少
(3)中亚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①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②引水灌溉,汇入湖泊水量减少
(4)中国西部湿地比较少的原因:
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
5.保护湿地的措施
(1)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湿地
(2)建立自然保护区(3)退耕还湿地,退耕还湖
(4)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注意湿地保护(5)确定世界湿地日,国际合作,保护湿地
6.沼泽湿地的成因分析三江平原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河流较多,有凌汛现象,植被茂密;
③地势低平,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④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
青藏高原
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冰川积雪融水较多;③低洼地易积水,土壤中水分积聚多;④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①降水丰富;②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③地势低平,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
五、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物种灭绝的原因
(1)人类对野生生物的滥砍乱杀(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2)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外来物种入侵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禁止滥砍乱杀野生生物
(2)保护环境,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
染
(3)完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法律法规(4)建立自然保护区
六、土壤次生盐碱化
1.我国典型地区:
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2.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
(1)自然原因:
①地形低洼;②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③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
(2)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3.治理措施:
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生物措施;农田覆盖;
④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⑤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七、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地理 高考 地理 复习 旅游 答题 模板 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