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教授高速铁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稿.docx
- 文档编号:10350316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4.79KB
朱教授高速铁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稿.docx
《朱教授高速铁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教授高速铁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朱教授高速铁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稿
附件二
高速铁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大类:
交通运输专业代码:
520201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1.专业名称:
高速铁道技术
2.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3.学制:
三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目标:
面向全国高速铁路线路施工及运营维护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铁路线路及其附属设施等工程施工与维护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高速铁路线路工程的施工控制、工务维护、组织管理、预算编制、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专业能力,具备团队合作、交流、组织、协调等社会能力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服务于高速铁路线路工程建设与运营维护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懂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形式;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道德修养及身心素质;
(2)掌握高速铁道技术领域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基本技能,如铁路施工企业基层生产单位的技术工作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4)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受到本专业的工程实际训练,具有较强服务、管理、协调和灵活应变能力,适应高速铁道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
(5)养成科学锻炼身体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6)在工作过程中,培养诚信、敬业的职业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肯吃苦耐劳,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适应本专业的岗位群和交叉领域的工作需要。
四、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分析
1、知识结构:
①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工程计算软件和互联网的应用知识;
②掌握工程材料的使用、选择、鉴定、储运保管的知识;
③掌握常用工程机械的使用和维护的基本知识;
④掌握铁道工程地质、土力学的基础知识;
⑤掌握铁路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⑥掌握铁路轨道、路基的设计、施工、维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⑦掌握基础工程设计、施工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⑧掌握工程监理及工程招、投标的基本知识;
⑨掌握劳动安全及保护、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
①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熟悉常用专业软件;
②能正确识读工程图样并能较熟练地应用CAD制图;
③初步具备常用工程机械使用维护的基本技能;
④能熟练操作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及其他测量工具进行地形测量、铁路轨道、路基等专业测量工作;
⑤初步具备铁路轨道、路基及其附属建筑物结构计算、材料实验检测的的技能;
⑥初步具备铁路轨道、路基及其附属建筑物施工、维护的技术作业技能;
⑦初步具备编制一般单项工程施工概预算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3、综合职业能力、素质结构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铁路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施工与技术管理、铁道养护与管理及概预算编制工作;
①能在高速铁道工程岗位上独立操作,达到中级工水平。
②在上一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能编制与组织高速铁道工程施工的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③具有对高速铁道工程设计的知识。
对主要机械设备、电器设备有选择、使用和维护的能力;
④具有对高速铁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检查与控制能力;
⑤初步具备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力;
⑥学生在校期间应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应用能力三级水平,并获等级证书;
⑦计算机操作应达到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Ⅰ级水平,并获等级证书;
⑧从事高速铁道工程设计的能力;
⑨通过测量仪器操作和材料试验操作技能的及铁道线路工(中、高级工)等级考试;
⑩具有较强的汉语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⑾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人际关系、公共、协同共事等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完整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能适应本专业艰苦的工作环境。
五、就业面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铁路施工企业基层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如施工员、质检员、技术员、安全员、资料员、预算员、试验员、材料员、测量员,监理企业监理员等工作。
六、专业核心课程
1、工程制图
主要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投影的基本方法,使学生熟悉工程制图规范,掌握铁路工程图及其它土建工程图的相关标准、规定,能正确绘制识读工程图样。
2、工程CAD
主要学习主流版本AutoCAD的基本知识、绘图方法、图形编辑方法和尺寸标注方法等,熟悉铁路、公路、土建行业的常用软件,获得实际应用的基本训练。
3、工程力学
学习静力学的基本知识,使学员具有对物体进行静力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学习杆件内力分析、刚度和强度计算的基本方法,掌握结构的组成规律,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内力图绘制,结构变形计算的基本知识。
了解超静定结构的特点及计算方法,具有一般结构受力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4、工程材料
掌握常用工程材料成分、基本性能和技术标准,具备质量检验和实验的操作技能。
掌握工程材料的选用、质量鉴定、验收保管和贮存运输知识。
了解新材料的相关知识。
5、工程测量
主要学习工程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基本测量技术、方法,熟练掌握常用仪器、工具的操作方法,掌握全站仪、GPS的基本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具备铁路、公路及其他大型土建工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施工放线测量的基本能力。
6、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主要学习土力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及常用基础的构造和计算方法。
掌握土工试验规程及方法,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基础计算及土工试验操作技能。
7、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
主要学习路基、桥涵、轨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组成及编制方法,学习铁路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方法、介绍大修工程预算的编制方法,使学生初步具备编制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概预算的能力。
8、工程地质基础
主要学习岩土的类型、构造和工程性质,地质现象、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为路基、桥梁、隧道及其他建筑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学基础。
9、铁道线路
本课程主要讲授铁路轨道构造、铁路选线、铁路路基强度及稳定性的概念,路基排水设计的原则和基本知识,路基设计原理和方法,路基的防护与加固,土质路基和石质路基的施工方法。
10、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
本课程主要讲授铁路轨道设计的基本原理、轨道的构造与敷设、轨道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11、高铁工务维护
本课程主要讲授高速铁路工务维护的基本理论知识、设计方法、常用的施工方法与操作技能、大型养路机械、钢轨探伤。
12、铁路工程管理
本课程学习铁路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工程造价的估算方法及施工合同的监督。
重点学习铁路工程概、预算的规定及其编制办法。
13、施工监理基础
本课程讲授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监理知识和方法,其中包括建筑材料(填方用土、基层材料、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砂浆、钢材、沥青材料及其混合料、石料、木材等)、路基路面、桥梁工程、公路附属工程等质量监理。
还学习FIDIC条款的基本内容。
14、铁路企业管理
本课程讲授铁路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建设经营管理、计划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机械设备管理、物资管理、劳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简介。
15、高速铁路施工技术
学习高速铁路轨道、路基施工技术及组织方法,掌握高速铁路轨道、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掌握路基工程、轨道工程施工中具体施工方法、先进的施工技术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16、实践环节(实训要求)
⑴测量实习:
学生在校学完测量理论课程之后,在校外集中进行的数周测量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测量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进行综合测量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际测量工作能力和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意志品质。
⑵生产岗位实习:
在学生学完主要专业理论知识和完成基本专业技能训练之后,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之间安学员到生产单位参加与本专业线、桥、隧、涵等工程施工或维修密切相关的测量、试验、施工或维修作业的内外业等主要岗位工作,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体验,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意识。
⑶职业技能鉴定:
在学生完成专业课教学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之后,对学生进行铁道线路工、工程测量员、试验员、预算员的职业技能鉴定,使学生获得一个或两个企业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
⑷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
在学生学完所有理论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之后,安排学生到顶岗实习单位或其他单位收集设计资料,然后选择设计题目进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的选题要尽可能结合生产实际,满足实用性、综合性的要求。
七、毕业资格
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毕业:
1、各科成绩及格,取得160(含选修课4学分)学分。
2、取得相应的计算、英语等级证书。
3、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铁道线路工、工程测量员、试验员、预算员等)。
八、总学时分配及教学进程表
1、教学流程安排表
专业名称:
高速铁道技术
学年
学期
教学进程周次
入学军训
教育
多证融通模块教学
社会实践
职业定位
顶岗实习就毕业设业
考试
学期
周数
合计
其
他
假
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第一学年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7
1
20
5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1
20
7
第二学年
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1
20
6
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1
20
6
第三学年
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1
20
6
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20
6
总计
2
74
19
20
5
120
36
符号说明
↑入学教育#军训*/※多证融通工学模块理实一体化教学⊙考试…假期
◇职业定位(技能培训)◎顶岗实习就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答辩
注:
公共素质模块教学贯穿于多证融通教学模块教学全过程。
2、教学进程表
专业名称:
高速铁道技术
序
号
课
程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
分
学
时
学时分配
学期周数及周学时数
考
试
考
查
理论
教学
课内
实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6周
18周
18周
18周
20周
18周
1
公共
课与基础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必修
3
48
46
2
3
1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必修
3
54
50
4
3
2
3
体育
必修
8
130
4
126
2
2
2
2
1.2.3.4
4
公共英语
必修
12
200
200
4
4
4
1.2
3
5
高等数学
必修
8
136
136
4
4
1.2
6
计算机应用基础
必修
4
68
34
34
4
1
小计
38
636
470
166
17
13
6
2
7
职业技术基础课
工程制图
必修
8
136
70
66
4
4
1.2
8
工程力学
必修
12
204
184
20
6
6
12
9
工程材料
必修
4
68
44
24
4
2
10
工程测量
必修
8
124
80
44
4
4
3.4
11
CAD工程绘图
必修
4
64
32
32
4
3
12
工程地质
必修
2
32
26
6
2
3
小计
38
628
436
192
10
14
16
6
13
职业技术核心课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必修
6
96
78
18
6
3
14
铁道线路
必修
10
156
98
58
6
4
3.4
15
施工企业管理
必修
4
60
56
4
4
4
16
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
必修
8
120
82
38
4
4
4.5
17
高铁工务维护
必修
6
90
66
24
6
4
18
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
必修
6
90
90
6
5
19
施工监理基础
必修
4
60
60
4
5
20
高速铁路施工技术
必修
6
90
66
24
6
5
42
762
518
148
12
20
21
职业
技术拓展课
专业英语
选修
2
30
30
2
4
22
管理学原理
选修
2
30
30
2
4
23
办公自动化
选修
2
30
30
2
5
24
应用文写作
选修
2
30
30
2
5
25
市场营销
选修
2
30
30
2
5
小计
10
150
150
26
职业定位顶岗实习课
工程制图实训
必修
1
28
1周
27
工程测量实训
必修
1
28
1周
28
测量实习
必修
4
112
4周
29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必修
1
28
1周
30
工程材料实训
必修
1
28
1周
31
地质实习
必修
1
28
1周
33
专业实训
必修
2
56
2周
34
施工组织概预算课程设计
必修
2
56
2周
35
顶岗实习
必修
12
336
12周
36
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
必修
8
224
8周
小计
33
924
2周
3周
4周
4周
20周
37
其
他
入学教育、军训
必修
2
56
2周
38
毕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必修
1
28
1周
39
期中期末考试
必修
1周
1周
1周
1周
1周
小计
3
84
1周
1周
1周
1周
1周
总计
164
3184
1652
524
27周
27周
28周
28周
26周
3、教学总学时分配表
序号
模块课程类型
学分
总学分
比例(%)
学时
总学时比例(%)
理论课时
总学时比例(%)
实践学时
总学时比例(%)
1
基本职业素质模块
公共课与基础课模块
(必修)
38
23.6
636
20.5
470
29.8
166
10.8
职业技术基础模块(必修)
38
23.6
626
20.2
436
27.7
192
12.5
2
职业技术核心课
(必修)
42
26.1
762
24.6
518
32.9
148
9.7
3
职业素质拓展模块
(选修)
10
6.2
150
4.8
150
9.7
0
0
4
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
(必修)
33
20.5
924
11.1
0
0
924
60.4
5
其它
3
84
合计
164
100
3182
100
1574
50.7
1530
49.3
说明:
本专业理论与实践学时比约为1:
1
4、实训项目教学时间安排表单位:
课时
序号
教学内容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备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1
工程制图实训
30
2
工程测量实习
30
3
概预算课程设计
30
4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30
5
地质实习
30
6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30
7
生产岗位实习(铁路隧道)
30
8
生产岗位实习(铁路桥涵)
30
9
生产岗位实习(铁路施工管理)
60
10
职业定位(技能培训)
432
240
11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192
合计
432
432
5、教学总周数分配表
学年
学期
周数
军训入学教育
课堂教学
课程设计
技能实训
社会实践
毕业设计答辩
复习考试
其它
备注
第一学年
1
20
2
15
2
1
2
20
17
2
1
第二学年
3
20
16
3
1
4
20
16
3
1
第三学年
5
20
19
6
20
18
2
合计
120
2
64
10
27
2
4
九、本专业教师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称
所学专业
承担主要课程
罗清海
男
42
博士
副教授
土建工程
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杨建明
男
50
硕士
教授
土建工程
路基路面工程
熊军
男
35
本科
副教授
铁路工程
铁道线路
谢朝学
男
55
本科
教授
建筑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
钱书琨
男
58
本科
教授
机械
高速铁路施工技术
符向桃
男
35
本科
副教授
建筑
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
朱永忠
男
43
本科
副教授
土建工程
道路养护技术与管理
毛江涛
女
32
本科
工程师
建筑
施工企业管理
吴观磊
男
28
硕士研究生
助教
铁路工程
高速铁道工务、钢轨检测与探伤
李侠峰
男
28
硕士
助教
建筑工程
道路勘测设计
杨启正
男
35
本科
工程师
模具设计与制造
道路工程制图及CAD
邹军
男
28
硕士
助教
土建
测量学
罗斐
男
35
本科
讲师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
工程力学
欧阳八生
男
46
本科
副教授
建筑工程
施工监理基础
十、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有关说明
1.实行学年学分制。
2.三年总学时:
3184学时。
3.平均周学时:
26学时。
4.集中实践周转换学时数:
26学时/周(实习、毕业设计周)。
5.本专业理论与实践学时比约1:
1。
6.教学总周数:
每学年52周,三年共计156周,假期三年38周,考试4周,入学军训教育4周,故实际教学总周数为110周。
7.基本学分、毕业要求最低学分:
160学分。
8.“双证书”:
毕业时要求同时取得专科学历毕业证书和一个劳动部门或本行业的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授 高速 铁道 技术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最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