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年级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docx
- 文档编号:10349866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1.87KB
培养中年级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docx
《培养中年级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中年级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养中年级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培养中年级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围绕这个目的,阅读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朗读、说话、作文诸方面的综合能力。
而理解语言又是运用语言的基础,只有理解准确、透彻了,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恰如其分。
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矗中年级学生在这方面,学过一些方法,但往往学了还不能灵活运用,独立的理解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时碰到一个句子不知从何着手。
我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扎扎实实地进行学法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教会基本方法,理解句子意思
要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学生首先应在文中找到这个句子读一读,把句子读通,这是最基本的方法。
比较简单的句子通过读就能理解意思了。
但是有些句子不是一读就能明白它的意思,我在教学中一般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句子。
第一,联系上下文读读、想想来理解。
有些句子单独理解较难明白,如果联系上下文就易理解了。
如四年级《杏儿熟了》,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
”这句话的意思究竟是说奶奶“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呢?
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就知道了。
原来,奶奶看到杏儿多很高兴,明知道杏儿多得数不清还逗我去数,这里奶奶既是笑我傻又是笑杏儿多,归根结底是笑杏儿多。
因此,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读,直至读懂意思,这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方法。
第二,通过演示动作来理解。
有的句子中有一个或几个连续动作的,教师可边读句子边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如三年级《又是你第一个到》课文中这一句:
“这位读者掸了掸衣服上的雪……”在读时,教师只要加一个动作演示一下,学生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三年级课文中这样的句子较多,教师应让学生多动动手演示演示,句子的意思也就知道了。
如《瑞雪》中的最后一句话:
“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奔跑着,追逐着,清脆的笑声传遍了山村。
”通过让学生动起手来,把这句话演示出来,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而且让他们更真切地体会到了大雪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第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来理解。
课文中有些句子,如写景写场面的,一般可以通过想象,联系生活中、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情景去理解。
如三年级《新型电影》中的一句:
“翠绿色的树叶相互交错着,金色的阳光透过这绿叶的空隙洒落在自己的身上。
”只要引导学生想象一下生活中的情节,就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句子的理解当然不成问题了。
学生们还可联想到电影、电视中的类似的镜头,脑海里马上绘制出一幅美妙的图画来,从而自然地进入到句子所示的意境中去。
第四,运用课文插图来理解。
不少句子内容是课文插图上有的,那就充分利用图画去理解。
如四年级《捞铁牛》一课中怀丙和尚指挥捞铁牛的句子,学生通过读还不能明白到底是怎么个做法,但只要仔细地看看插图,再去读读句子,意思也就明白了。
教师也应该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图片、幻灯、投影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突破理解中的重点、难点,化难为易。
如四年级《田忌赛马》中的有关比赛时出场顺序的句子较多,这些句子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课文的理解,是理解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做投影演示,也可与学生一起制作三种马的图片进行演示。
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孙膑帮助田忌巧妙地变换三种马的出场顺序与结果转败为胜之间的必然联系。
第五,引导理解关键词来理解。
学生不理解句子的意思,经常是因为句子中有不理解的字、词。
有时句子中并没有什么新词,而是因为句子中用了这个词的引申义或这个词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其特定的意思。
这时,理解这个词语就成为正确理解句子的关键。
那么,我们就要从关键字词入手,有时甚至要“咬文嚼字”地下工夫。
如四年级《当炸弹爆炸的时候》中毛泽东说:
“飞机呀,喧宾夺主,讨厌!
”这句话中“喧宾夺主”是个关键词。
首先,说说这里的“宾”是指谁,这里的“主”指谁?
然后,联系上下文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这样,通过对“喧宾夺主”这个词的理解、分析、结合课文再理解,最终达到对这个句子的正确理解。
因此,词语的理解,尤其是对于关键词语的理解,往往是理解一个句子的“金钥匙”。
二、结合教材安排,强化单项训练
语文新教材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对于学习理解句意的方法,也分别按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安排在具体的单元、课文中进行。
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学习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前后衔接,有的放矢地进行单项的强化训练。
三、四年级主要是通过读句子说说、联系上下文说说、学习提问题、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先回答问题再说说、学习比喻句、想想句子之间的关系、分析句子结构等方法来理解句子。
那么,这些学法的指导一定要落在实处。
尽管有的方法平时也一直在用,但学到了就应该重点地加以训练,一步步加以规范。
如学习比喻句的方法。
在一、二、三年级的课文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比喻句,学生一般都能判断这一句是不是比喻句,也知道用了比喻句文章写得好。
四年级上学期的《荔枝》一课中第一次出现了要求学生学习比喻句。
教师出示这一比喻句:
“漫山遍野的荔枝林,一片浓绿中挂着无数红艳艳的果子,好似迸跳的火星儿,又像一颗颗红宝石。
”首先,学生判断出这是一句比喻句。
然后,要求说出“句中把无数红艳艳的果子比作什么?
”最后,说说“通过打比方,说明了什么?
”教师归纳,学习比喻句就按这三步来说——这是一句比喻句;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通过打比方,说明了什么。
于是,教师让学生从这篇课文中,从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大量的比喻句,就按这三步进行大面积的强化训练,做到人人会说,人人会理解比喻句。
在以后学到比喻句或课外阅读中读到比喻句时再鼓励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去说说,去理解。
学习理解句子的意思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材的安排上也注意了这一点。
就如学习比喻句,四年级的要求是这样的,到了五年级,那就要在现在学的基础上加深,要求学生说说“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所以,教师应该知道每一个阶段的要求,掌握好尺度。
三、鼓励积累运用,进行综合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
“凡为教,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之所以要教学生理解句子意思的各种方法,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会理解句子的意思。
为了鼓励学生积累各种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我就采用综合训练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多种方法去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
如四年级《蝴蝶王国》中的一句:
“每天,太阳一出来,就可以看见数不清的色彩斑斓的蝴蝶,在树林花丛间,山石溪水边,翩翩起舞,把谷底的绿草和野花全遮盖了,真像仙女从空中撒下密密麻麻的花朵一般。
”学生们根据课后要求,通过理解句中划横线和浪线的词语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是说蝴蝶多而美。
接着,我就让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其它方法来理解。
这一下可热闹了。
有的用学习比喻句的方法,有的抓关键词来说,有的通过想象来理解,还有的做动作来说,思路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习任务在一种轻松、踊跃的气氛中完成了。
当然,还可以把综合练习设计成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对已学过的知识作一次回顾与总结,从而“温故而知新”。
学生知道了,理解句子的方法是很多的,一个句子有时有几种方法可以去理解,就看你方法运用得活不活,效果好不好。
一种方法不行就要换一种去试试,有时就得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去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
理解句子的意思是与课文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思活用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并加强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能力的灵活运用,综合运用。
传授学习方法是使学生在“课内得法”,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达到课外活用,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以上,我的一些做法一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以后的实践与研究中还要不断地改进与补充。
短文分析训练教材
编者的话
亲爱的小读者:
非常感谢你翻开这本小集子!
每次考试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短文分析没有把握呢?
如果是这样,当你阅读完这本小小的集子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牺牲的宝贵的时间是值得的,是有收获的,因为你在这本集子的指导下,短文分析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得到了提高。
愿每一位亲爱的小读者都能顺利地过好短文关!
请记住:
成功的花,人们只羡慕她现时的明艳,而当初她的幼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以这一句话与你们共勉吧!
祝你们学业进步!
你们的朋友沙鸥
10月25日于僰都
小学生短文分析训练教材
(1)
第一章分段与分层的训练
一、分段与分层的六种基本方法:
(一)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分段。
(二)按时间顺序分段。
(三)按空间位置变化(方位顺序)分段。
(四)按事物分绍的不同方面分段。
(五)按“总分总”的关系分段。
(六)按“活动前、活动时、活动后”分段。
二、提高短文分析能力的方法是:
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
第一节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分段
一、适用于什么种类的文章
这种分段方法适用于写事的记叙文,能清楚地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
二、分段方法
一般按“原因、经过、结果”分三段。
如果事情的经过特别长,要把“经过”分成“发展”和“高潮”两段。
那么比较长的记叙文就可以分四段。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划分。
三、举例说明
小学语文第七册《黄继光》
第一自然段:
概述上甘岭战斗的激烈
第二自然段:
讲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到了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
(这就是事情的原因)
第三到六自然段:
讲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指导员答应了他的要求。
(这就是事情的发展)
第七到十一自然段:
详细叙述了黄继光顽强战斗、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壮烈牺牲的经过。
(这就是高潮部分)
第十二自然段:
讲战士们在黄继光的鼓舞下英勇杀敌,占领了高地。
(这就是事情的结果)
因此这篇文章就应该分成四段。
四、独立完成《罗盛教》一文的分段练习。
(1)1950年冬天,罗盛教参加了志愿军,来到了朝鲜战场。
(2)有一天,罗盛教和战友从一条小河边经过,看见几个朝鲜孩子在结了冰的河上玩耍。
(3)忽然,冰上出现了一个窟窿,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冰窟窿里。
孩子们急得大叫。
(4)罗盛教听到叫声,飞快地向孩子们跑去,奋不顾身地跳进冰窟窿里。
(5)罗盛教在冰冷的河水里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那个孩子。
(6)罗盛教用最后的力气把孩子托出了冰窟窿,自己壮烈牺牲。
(7)孩子得救了,朝鲜人民永远怀念罗盛教。
请你现在把上面七个自然段的内容合理分段,并写出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二节按时间顺序分段
一、适用于哪种文章
这种分段方法适用于时间顺序十分清楚的记叙文,一眼就能看出时间词语很多,时间变化很清楚。
二、分段方法
首先,把表示时间的词语全部找出来,然后进行归类,这样就可以分了。
比如,把表示“早上”的时间归为一段,表示“中午”的时间归为一段,表示“晚上”的时间归为一段。
春、夏、秋、冬更是典型的时间顺序。
凡此种种都要按时间顺序来分段。
三、举例说明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我的战友邱少云》
第一自然段:
讲敌人控制的高地像一颗毒牙,楔入我军阵地。
志愿军决定在第二天黄昏发动突然袭击,攻占这个高地。
第二自然段:
讲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我军悄悄摸进高地下的一条山沟里,埋伏起来。
第三自然段:
讲太阳爬上了山头,我们在山沟里把山上的敌人看得一清二楚,我看到邱少云隐藏得特别好。
第四自然段:
在9点钟的时候,我们的炮兵炮击山头,我们巴不得快点天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第五自然段:
中午的时候,敌人使用了燃烧弹,我们周围的草丛着火了。
第六自然段:
邱少云被大火烧着了,他一动也不动。
第七自然段:
邱少云在烈火中被烧了一个多小时,纹丝不动,壮烈牺牲。
第八自然段:
黄昏时分,战士们高喊着为邱少云报仇,勇猛的冲上高地,消灭了全部敌人。
这篇课文,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决定在第二天黄昏、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太阳爬上了山头、在9点钟的时候、中午的时候、黄昏时分”,把这些词语简单地归一归类,就成了“决定在第二天黄昏时分发动突然袭击”、“第二天早上我军潜伏隐蔽在高地下的一条山沟里”、“中午敌人使用燃烧弹,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黄昏时分,我军攻占高地,战斗胜利结束。
”于是可以把这篇课文分成四个段落。
第三节按方位顺序分段
一、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文章
适用于写景的文章,尤其是写参观或游览的文章。
这种文章的地点变化十分的清楚。
二、如何分段
先把表示地点的词语都找出来,再进行归类,一个大的地点就是一段,地点变化了几次就分成几段。
三、举例说明
小学语文第七册《颐和园》
第一段讲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这是总写)
第二段讲游长廊。
第三段讲在万寿山脚下看到的景色。
第四段讲登上万寿山看到的景色。
第五段讲游昆明湖。
第六段讲颐和园很美,希望你去细细游赏。
(又是总写)
现在我们来看:
有四个地点出现——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
进行归类以后就成了三个地点: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三个地点就分成三段,再加上开头和结尾两个总写段,因此本文分成了5段。
四、练习题:
《海滨小城》
第一段:
讲海滨的大海的美丽景色。
第二段:
讲海滨的沙滩的美丽景色。
第三段:
讲小城的庭院的美丽景色。
第四段:
讲小城的公园的景色。
第五段:
讲小城的街道的景色。
请你把这篇文章分成两个大段,并写出段意来:
第一段:
第二段:
第四节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分段
一、适用于什么文章
适用于说明文,要说明某一种东西的文章。
二、如何分段
一般说来这种文章会从几个方面来说明一种东西,不同的方面就一定要分开,有几个方面就分成几段。
三、举例说明
小学语文第七册《新型玻璃》
第一段讲:
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第二段讲:
夹丝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第三段讲:
变色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第四段讲:
吸热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第五段讲:
吃音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这篇文章写了五种玻璃,按玻璃的五个方面,于是分成5段。
四、练习:
把下面这段文字用“/”分成三层,并写出层意来。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
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
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
鲁迅的父亲害了病。
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
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
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
“以后要早到!
”鲁迅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的刻在心里。
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第一层讲:
第二层讲:
第三层讲:
第五节“老三段”
一、适用于哪些种类的文章
适用于按“总分总”和“活动前-----活动时-----活动后”这种顺序进行写作的文章。
二、如何分段
第一自然段为一大段,最后一自然段为一大段,中间全部合为一大段。
于是分成三个大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三段”。
三、举例说明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桂林山水》
第一段讲: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来游桂林。
第二段讲:
桂林的水十分的美。
第三段讲:
桂林的山十分的美
第四段讲:
总写桂林山水很美,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
这篇文章就是按照“总分总”的关系来写的,第一段总写桂林山水美得不得了,中间分别写了桂林的水和桂林的山有好美,最后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确美得如同一幅画。
因此这篇文章就分成了三个大段。
四、练习
小学语文第5册《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一段讲:
小兴安岭是林海,一年四季都美丽。
第二段讲:
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
第三段讲:
小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景色。
第四段讲:
小兴安岭秋天的美丽景色。
第五段讲:
小兴安岭冬天的美丽景色。
第六段讲:
小兴安岭又美丽又富饶。
请你把上面这篇文章分成三段,并写出段意来。
第一段讲:
第二段讲:
第三段讲:
小学生短文分析训练教材
(2)
第二章如何写段意
一、写段意要注意些什么
写段意一定要用一两句话把这一段的大概意思写出来,不要写长了,写长了反而不好。
写段意一定要抓住主要的意思,不要面面俱到。
二、写段意的方法
1、直接在原文找出一两个句子来作为段意。
2、去粗取精法。
把主要的内容抓出来作为段意。
3、合并法。
把这一段的几个意思合并起来作为段意。
三、举例说明
1、《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段的段意“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就是直接从原文中找出来的,一般来说凡是总写句都可以拿来作为段意。
2、《珍贵的教科书》第三段写了“敌机疯狂轰炸”、“张指导员叫我卧倒”、“我被炸弹震晕了”、“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壮烈牺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只能抓住主要的来写段意,就是“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壮烈牺牲”。
这就是采用的“去粗取精”法。
3、《三味书屋》第三段的段意“‘早’字的形状、来历、意义”就是采用的“合并法”,把三个层次的层意合并起来就成了段意。
四、练习
在语文书上把每一篇课文分一分段,写一写每一段的段意吧!
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
!
第三章如何回答短文里的问题
一、注意审题
1、把题看清,看懂,这是下笔的前题。
2、短文至少要读三遍才能开始答题。
二、答题技巧
1、在短文里找到与思考题相关的内容,尤其是一些关键的词句,它往往在默默地告诉你,该如何回答问题。
2、回答的时候最好引用短文上原有的一些话来作答,记住一定要答完整。
3、多做一些短文练习,你一定会有好的手段、好的办法。
三、举例说明:
(一)理解短文中的词语:
1、用日常生活中的体会和经验来解释词语
例:
听了妈妈的批评,我惭愧极了,一张脸红得像关公一样。
如何理解“惭愧”这个词语?
上文和下文都没有可以引用的句子,那就用我们平常生活中的经验呀!
平时,我们惭愧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心里不好意思。
于是你就可以把这个意思写下来作为你的词语解释了。
惭愧:
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不好意思。
独立练习:
他穿了一件新皮衣,我十分羡慕他。
请你写出“羡慕”的意思来。
羡慕: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这是最重要的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
首先要找到这个词语,再看看它的上面和下面的文句,对它的意思就能有效把握了。
例:
他警惕地注视着前方,膝盖磕破了也毫不在意。
有人叫他下来休息一下,他说:
“一点小伤,不用放在心上。
”
如何来理解这个“毫不在意”?
看看上文,说他的膝盖磕破了,受伤了,本来应该去包扎一下伤口的。
再看看下文,别人叫他休息,他却说一点小伤不用放在心上。
“毫不在意”意思就是:
自己受伤了,但是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独立练习:
他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局势的发展,眼睛都不眨一下,只有他注意力高度集中,他看得太认真了!
请你理解“全神贯注”这个词语。
全神贯注:
(二)、理解短文中的句子
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短文中的句子是有一定难度的。
理解短文中的句子,一般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进行。
例如: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最后一句话:
“原来五彩的瑶池不在天上,而在人间”。
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呢?
想想课文一开头写了奶奶给我讲的神话故事,说天上有一个瑶池,水中有五种颜色。
天上真有五彩池吗?
没有,那只是一个传说而也。
但是我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却亲眼目睹了人间的五彩池是如此的美丽。
这下子你说说你对这个句子是不是理解了呢?
五彩的瑶池不在天上,而在人间——意思是:
天上是没有五彩池的,只有人间才有这样美丽的景色,流露出作者对五彩池的赞美之情。
独立练习: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大的皂荚树》最后一句话:
“皂荚树啊,你曾经自己淋着,给我们挡雨;曾经自己晒着,给我们遮阴;你曾经把自己化成洗手水给我们洗手;而今你又燃烧着自己给我们取暖……”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请你理解“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这个句子的意思:
(三)回答短文中的问题要注意:
1、把短文读懂以后才答题,短文至少要读三遍才下笔。
2、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审题至关重要。
3、尽量用短文中的原句来回答问题。
4、用自己的话来回答一定要言之有理,语言通顺。
举例说明:
小学语文第七册《海滨小城》有这样一个问题: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小城?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写小城的几个方面,不是叫你去找写海滨的几个方面。
书上的原句是这样说的:
“小城的庭院很美”,“小城的公园更美”,“小城的街道也美”。
好了,这下有办法了。
于是我们用简洁的语言来回答这个问题。
答案就是:
课文从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三个方面来写小城的美。
独立练习:
《我爱故乡的杨梅》: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杨梅果的?
(四)在短文中找出过渡句
在短文中找出过渡句,这并不难。
过渡句一般在段落的开头,少数在段落中间,更少的在段落末尾。
它十分明显地告诉你:
从一个地点转移到了另一个地点,或者从一个事情连接到另一个事情,从一个动作转化成了另一个动作……
我们来试试眼力吧!
1、在写景的文章中如何找出过渡句
这种过渡句一般在文段的开头一句,交待从一个地点来到了另一个地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非常好找的,你一定没问题!
例:
《颐和园》
长廊又长又美,微风从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又高又美,还金碧辉煌,真是美不胜收。
这两段文字讲了从“长廊”到“万寿山脚下”,地点发生了变化,过渡句在下一段的开头一句,就是“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
独立练习:
给下面这两段写景的文字找出一个过渡句。
站在万寿山上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景,好美丽呀!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石桥多,湖中心有一个小岛,好美呀!
2、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如何找出过渡句
这就要看前一件事与后一件事之间是用哪个句子连起来的,前一个动作与后一个动作是用哪一句话连起来的。
这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就是过渡句!
例:
《三味书屋》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
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
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
鲁迅的父亲害了病。
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
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
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
“以后要早到!
”鲁迅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的刻在心里。
这段文字说的是鲁迅刻“早”字这件事情。
先说“早”字的样子,再说“早”字的来历,用“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来作为过渡,自然地讲到了关于这个“早”字的一件事来,因此这段文字的过渡句就是:
“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
独立练习:
请你找出下面两段文字的过渡句(1个)
和尚做了四个准备工作:
潜水摸牛,备船装沙,并船搭架,潜水拴牛。
准备工作做好了。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
(五)其他
1、在短文中找出总写句。
你要记住,总写句绝大多数在段落的开头一句,少数在结尾那一句。
它起着“总起”或“总结”的作用,一般比较容易就能找出来。
2、在短文中给没有标点的句子打上标点。
这个内容就不在这里多说了,这些在平时的基本功训练中早就掌握了的,记住在进行短文检测的时候仔细一点就行了。
3、给划线句子划出动词。
(略)
4、在文中找出几组近义或反义词。
(略)
5、在文中划出比喻句或者拟人句。
(略)
6、根据短文的内容,提一个问题并进行解答。
这个项目是近几年才增加的,十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养 中年级 学生 理解 句子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