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名词解释概要.docx
- 文档编号:10344814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52.78KB
分析化学 名词解释概要.docx
《分析化学 名词解释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 名词解释概要.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概要
名词解释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准确度:
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误差表示。
精密度:
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偏差表示。
系统误差:
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包括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三种。
偶然误差:
是由某些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正负均不固定。
空白试验:
在不加入试样的情况下,按与测定试样相同的条件和步骤进行的分析试验,称为空白试验。
有效数字:
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
通常包括全部准确值和最末一位欠准值(有±1个单位的误差)。
t分布:
指少量测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
可采用t分布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置信水平与显著性水平:
指在某一t值时,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内的概率,称为置信水平(也称置信度或置信概率),用P表示;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之外的概率(1-P),称为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
置信区间与置信限:
系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时,以测定结果x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μ在内的可信范围,即μ=x±uσ,式中uσ为置信限。
分为双侧置信区间与单侧置信区间。
显著性检验:
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检验。
包括t检验和F检验。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滴定度:
是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或mg),以符号TT/B表示,其下标中T、B分别表示标准溶液中的溶质、被测物质的化学式。
TT/B=mB/VT,单位为g/ml或mg/ml
分布系数:
是溶液中某型体的平衡浓度在溶质总浓度中所占的分数,又称为分布分数以δi表示。
化学计量点:
滴定剂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的一点。
滴定终点:
滴定终止(指示剂改变颜色)的一点。
滴定误差: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完全一致所造成的相对误差。
可用林邦误差公式计算。
滴定曲线:
描述滴定过程中溶液浓度或其相关参数随加入的滴定剂体积而变化的曲线。
滴定突跃和突跃范围:
在化学计量点前后±0.1%,溶液浓度及其相关参数发生的急剧变化为滴定突跃。
突跃所在的范围称为突跃范围。
指示剂:
滴定分析中通过其颜色的变化来指示化学计量点到达的试剂。
一般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存在型体。
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
指示剂具有不同颜色的两种型体浓度相等时,即[In]=[XIn]时,溶液呈两型体的中间过渡颜色,这点为理论变色点。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由一种型体颜色变为另一型体颜色时溶液参数变化的范围。
标准溶液:
浓度准确已知的试剂溶液。
常用作滴定剂。
基准物质:
可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1)混合指示剂:
两种或两种以上指示剂相混合,或一种指示剂与另一种惰性染料相混合。
利用颜色互补原理,使终点颜色变化敏锐。
(2)滴定反应常数(Kt):
是滴定反应平衡常数。
强碱(酸)滴定强酸(碱):
Kt=1/Kw=1014;强碱(酸)滴定弱酸(碱):
Kt=Ka(b)/Kw。
Kt值越大,该滴定反应越完全,滴定突跃越大。
(3)滴定曲线:
以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对滴定体积(或滴定百分数)作图而得的曲线。
(4)滴定突跃:
化学计量点附近(±0.1%)pH的突变。
(5)滴定误差: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引起的误差,与指示剂的选择有关。
(6)质子溶剂:
能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溶剂。
包括酸性溶剂、碱性溶剂和两性溶剂。
(7)无质子溶剂:
分子中无转移性质子的溶剂。
包括偶极亲质子溶剂和惰性溶剂。
(8)均化效应和均化性溶剂:
均化效应是指当不同的酸或碱在同一溶剂中显示相同的酸碱强度水平;具有这种作用的溶剂称为均化性溶剂。
(9)区分效应和区分性溶剂:
区分效应是指不同的酸或碱在同一溶剂中显示不同的酸碱强度水平;具有这种作用的溶剂称为区分性溶剂。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
酸效应:
由于H+的存在,在H+与Y之间发生副反应,使Y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作酸效应。
稳定常数:
为一定温度时金属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形成常数,以KMY表示,此值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逐级稳定常数和累积稳定常数:
逐级稳定常数是指金属离子与其它配位剂L逐级形成MLn型配位化合物的各级形成常数。
将逐级稳定常数相乘,得到累积稳定常数。
副反应系数:
表示各种型体的总浓度与能参加主反应的平衡浓度之比。
它是分布系数的倒数。
配位剂的副反应系数主要表现为酸效应系数αY(H)和共存离子效应αY(N)系数。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以αM表示,主要是溶液中除EDTA外的其他配位剂和羟基的影响。
金属指示剂:
一种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配合物的有机染料显色剂,来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
金属指示剂必须具备的条件:
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颜色应与指示剂本身的颜色有明显区别。
金属指示剂与金属配合物(MIn)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配合物(MY)的稳定性低。
一般要求KMY'>KMIn'>102。
最高酸度:
在配位滴定的条件下,溶液酸度的最高限度。
最低酸度:
金属离子发生水解的酸度。
封闭现象:
某些金属离子与指示剂生成极稳定的配合物,过量的EDTA不能将其从MIn中夺取出来,以致于在计量点附近指示剂也不变色或变色不敏锐的现象。
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条件电位:
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态与还原态的分析浓度均为1mol/L或它们的浓度比为1时的实际电位。
其电位值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是一个常数,故称为条件电位。
第七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共沉淀:
当某种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时,溶液中共存的可溶性杂质也夹杂在该沉淀中一起析出的现象。
酸效应:
是溶液的酸度改变使难溶盐溶解度改变的现象。
同离子效应:
是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加适量构晶离子的浓度使难溶盐溶解度降低的现象。
第八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相界电位:
将金属插入含有该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在金属与溶液两相界面上,由于带电质点的迁移形成了双电层,双电层间的电位差称为相界电位。
液接电位:
在两个组成不同或组成相同而浓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互相接触的界面间所产生的电位差,称为液体接界电位,简称液接电位,又称扩散电位。
原电池:
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残余液接电位:
用“两次测量法”测溶液pH时,饱和甘汞电极浸入标准溶液与浸入待测溶液中所产生的液接电位不可能完全相等,二者差值即为残余液接电位,其电位值约相当于±0.01pH单位。
指示电极:
是电极电位值随被测离子的活(浓)度变化而变化的一类电极。
参比电极:
在一定条件下,电极电位基本恒定的电极。
膜电位:
跨越整个玻璃膜的电位差。
不对称电位:
在玻璃电极膜两侧溶液pH相等时,仍有1mV~3mV的电位差,这一电位差称为不对称电位。
是由于玻璃内外两表面的结构和性能不完全相同,以及外表面玷污、机械刻划、化学腐蚀等外部因素所致的。
酸差:
当溶液pH<1时,pH测得值(即读数)大于真实值,这一正误差为酸差。
碱差:
当溶液pH>9时,pH测得值(即读数)小于真实值,这一负误差为碱差,也叫钠差。
转换系数:
指当溶液pH每改变一个单位时,引起玻璃电极电位的变化值。
离子选择电极:
一般由电极膜(敏感膜)、电极管、内充溶液和内参比电极四个部分组成。
电位选择性系数:
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电极对X和Y离子响应能力之比,亦即提供相同电位响应的X和Y离子的活度比。
可逆电对:
电极反应是可逆的电对。
第九章光谱分析法概论:
电磁辐射:
是一种以巨大速度通过空间而不需要任何物质作为传播媒介的光子流。
磁辐射性质:
波动性、粒子性
电磁波谱:
所有的电磁辐射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波长或频率不同。
若把电磁辐射按波长长短顺序排列起来,即为电磁波谱。
光谱和光谱法:
当物质与辐射能相互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能级跃迁,记录由能级跃迁所产生的辐射能强度随波长(或相应单位)的变化,所得的图谱称为光谱。
利用物质的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称光谱法。
非光谱法:
是指那些不以光的波长为特征讯号,仅通过测量电磁辐射的某些基本性质(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变化的分析方法。
原子光谱法:
测量气态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原子光谱为基础的成分分析方法。
为线状光谱。
分子光谱法:
以测量分子转动能级、分子中原子的振动能级(包括分子转动能级)和分子电子能级(包括振-转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分子光谱为基础的定性、定量和物质结构分析方法。
为带状光谱。
吸收光谱法:
物质吸收相应的辐射能而产生的光谱,其产生的必要条件是所提供的辐射能量恰好满足该吸收物质两能级间跃迁所需的能量。
利用物质的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吸收光谱法。
发射光谱法:
发射光谱是指构成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受到辐射能、热能、电能或化学能的激发跃迁到激发态后,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以辐射的方式释放能量,而产生的光谱。
利用物质的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发射光谱法。
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末端吸收:
只在图谱短波端呈现强吸收而不成峰形的部分。
透光率(T):
透过样品的光与入射光强度之比。
T=It/I0
吸光度(A):
透光率的负对数。
A=-lgT=lg(I0/It)
吸光系数(E):
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及单位厚度时的吸光度。
根据浓度单位的不同,常有摩尔吸光系数ε和百分吸光系数
之分。
电子跃迁类型:
(1)σ-σ*跃迁:
处于σ成键轨道上的电子吸收光能后跃迁到σ*反键轨道。
饱和烃中电子跃迁均为此种类型,吸收波长小于150nm。
(2)π-π*跃迁:
处于π成键轨道上的电子吸收光能后跃迁到π*反键轨道上,所需的能量小于σ-σ*跃迁所需的能量。
孤立的π-π*跃迁吸收波长一般在200nm左右,共轭的π-π*跃迁吸收波长
>200nm,强度大。
(3)n-π*跃迁:
含有杂原子不饱和基团,其非键轨道中的孤对电子吸收能量后向π*反键轨道跃迁,这种吸收一般在近紫外区(200-400nm),强度小。
(4)n-σ*跃迁:
含孤对电子的取代基,其杂原子中孤对电子吸收能量后向σ*反键轨道跃迁,吸收波长约在200nm。
以上四种类型跃迁所需能量σ-σ*>n-σ*≥π-π*>n-π*
(5)电荷迁移跃迁和配位场跃迁
生色团: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π-π*或n-π*跃迁的基团,能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产生吸收的原子团。
助色团:
含有非键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与生色团或饱和烃连接时,能使该生色团或饱和烃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的基团。
红移(长移):
由于化合物的结构改变,如发生共轭作用、引入助色团以及溶剂改变等,使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蓝移(紫移或短移):
当化合物的结构改变或受溶剂影响使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
增色效应:
由于化合物结构改变或其他原因,使吸收强度增加。
减色效应:
由于化合物结构改变或其他原因,使吸收强度减小。
强带:
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摩尔吸光系数值大于104的吸收峰。
弱带:
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摩尔吸光系数值小于102的吸收峰。
吸收带及其特点:
吸收带符号
跃迁类型
波长(nm)
吸收强度(εmax)
其他特征
R
n→π*
~250-500
<100
溶剂极性↑,λmax↓
K
共轭π→π*
~210-250
>104
共轭双键↑,λmax↑,强度↑
B
芳芳香族C=C骨架振动及环内π→π*
~230-270
~200
蒸气状态出现精细结构
E
苯环内π→π*共轭
~180(E1)
~200(E2)
~104
~103
助色团取代λmax↑,生色团取代,与K带合并
计算分光光度法:
运用数学、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方法,在传统分光光度法基础上,通过量测试验设计与数据的变换、解析和预测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的方法。
第十一章荧光分析法:
拉曼光:
光子和物质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在光子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的同时,光子与物质分子发生能量的交换,光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物质分子或从物质分子获得部分能量,而发射出比入射光稍长或稍短的光,这种散射光叫做拉曼光。
选择适当的激发波长可消除拉曼光的干扰。
瑞丽光:
光子和物质分子发生弹性碰撞时,不发生能量的交换,仅仅是光子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这种散射光叫做瑞丽光,其波长与入射波长相同。
荧光:
物质分子接受光子能量而被激发,然后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基态时发射出的光称为荧光。
荧光效率:
又称荧光量子产率,是指激发态分子发射荧光的光子数与基态分子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
常用φf表示。
振动弛豫:
物质分子吸收能量后,跃迁到电子激发态的几个振动能级上。
激发态分子通过与溶剂分子的碰撞而将部分振动能量传递给溶剂分子,其电子则返回到同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的过程。
内部能量转换(简称内转换):
当两个电子激发态之间的能量相差较小以致其振动能级有重叠时,受激分子常由高电子能级以无辐射方式转移至低电子能级的过程。
荧光发射:
处于激发单重态的分子,通过内转换及振动弛豫,返回到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再以辐射形式发射光量子而返回至基态的任一振动能级上,这时发射的光量子称为荧光。
外部能量转换(简称外转换):
在溶液中激发态分子与溶剂分子及其他溶质分子之间相互碰撞而以热能的形式放出能量的过程。
体系间跨越:
在某些情况下处于激发态分子的电子发生自旋反转而使分子的多重性发生变化,分子由激发单重态跨越到激发三重态的过程。
磷光发射:
经过体系间跨越的分子再通过振动弛豫降至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分子在此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存活一段时间后返回至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而发出的光辐射。
激发光谱:
是荧光强度(F)对激发波长(λex)的关系曲线,它表示不同激发波长的辐射引起物质发射某一波长荧光的相对效率。
发射光谱(称荧光光谱):
是荧光强度(F)对发射波长(λem)的关系曲线,它表示当激发光的波长和强度保持不变时,在所发射的荧光中各种波长组分的相对强度。
第十二章红外吸收光谱法:
基频峰:
当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线,由振动基态(V=0)跃迁至第一激发态(V=1)时,所产生的吸收峰称为基频峰。
泛频峰:
将倍频峰、合频峰及差频峰统称为泛频峰。
伸缩振动:
化学键两端的原子沿着键轴方向作规律性的伸缩运动。
弯曲振动:
键角发生规律性变化的振动,又称为变形振动。
振动自由度:
分子基本振动的数目。
简并:
振动形式不同但振动频率相同而合并的现象称为简并。
红外活性振动:
能引起偶极矩变化而吸收红外线的振动。
红外非活性振动:
不能引起偶极矩变化,不吸收红外线的振动。
特征峰:
凡是能用于鉴别基团存在的吸收峰。
相关峰:
由一个基团产生的一组相互具有依存关系的吸收峰。
特征区:
4000~1300cm-1的区域称为特征区。
指纹区:
1300~400cm-1区域称为指纹区。
第十三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
是基于蒸气中的基态原子对特征电磁辐射的吸收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方法。
光谱项:
原子的能级通常用光谱项来表示:
n2s+1LJ
共振吸收线:
原子从基态激发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产生的谱线。
半宽度:
原子吸收线中心频率(ν0)的吸收系数一半处谱线轮廓上两点之间的频率差。
积分吸收:
吸收线轮廓所包围的面积,即气态原子吸收共振线的总能量。
峰值吸收:
通过测量中心频率处的吸收系数来测定吸收度和原子总数
第十四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核磁共振:
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具有磁距的原子核存在着不同能级,当用一定频率的射频照射分子时,可引起原子核自旋能级的跃迁,即产生核磁共振。
屏蔽效应:
核外电子及其他因素对抗外加磁场的现象。
局部屏蔽效应:
核外成键电子云在外加磁场的诱导下,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使氢核实受磁场强度稍有降低的现象。
磁各向异性效应:
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由化学键产生的感应磁场使在分子中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的核屏蔽作用不同的现象。
驰豫历程:
激发核通过非辐射途径损失能量而恢复至基态的过程。
化学位移:
质子由于在分子中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而有不同的共振频率。
自旋偶合:
核自旋产生的核磁矩间的相互干扰。
自旋分裂:
由自旋偶合引起核磁共振峰分裂的现象称为自旋-自旋分裂。
偶合常数:
由自旋分裂产生的峰裂距,反映偶合作用的强弱。
磁等价:
分子中一组化学等价核(化学位移相同的核)与分子中的其它任何一个核都有相同强弱的偶合,则这组核为磁等价。
13C-1HCOSY谱:
两坐标轴分别为13C和1H的化学位移的二维谱。
第十五章质谱法:
质谱分析法:
质谱分析法是利用多种离子化技术,将物质分子转化为离子,选择其中带正电荷的离子使其在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按其质荷比m/z的差异进行分离测定,从而进行物质成分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相对丰度:
以质谱中基峰(最强峰)的高度为100%,其余峰按与基峰的比例加以表示的峰强度为相对丰度,又称相对强度。
离子源:
质谱仪中使被分析物质电离成离子的部分。
常见的有电子轰击源EI、化学电离源CI、快原子轰击源FAB等。
电喷雾离子化:
电喷雾离子化是将溶液中试样离子化为气态离子的离子化方式。
串联质谱:
由两个或更多的质量分析器连接在一起的质谱又称为串联质谱。
分子离子:
分子通过某种电离方式,失去一个外层价电子而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用m·+表示。
碎片离子:
当分子在离子源中获得的能量超过其离子化所需的能量时,分子中的某些化学键断裂而产生的离子。
亚稳离子:
离子(m1+)脱离离子源后,在飞行过程中发生裂解而形成的低质量离子(m2+),通常用m+表示。
同位素离子:
质谱图中含有同位素的离子。
单纯开裂:
仅一个键发生开裂并脱去一个游离基,称单纯开裂。
重排开裂:
通过断裂两个或两个以上化学键,进行重新排列的开裂方式。
重排开裂一般脱去一中性分子,同时发生重排,生成重排离子。
重排开裂的方式很多,其中较常见的有McLafferty重排(麦氏重排)和逆Diels-Alder重排(RDA重排)。
第十六章色谱分析法概论:
理论塔板数(n):
保留时间与标准差商的平方,n=(tR/σ)2。
保留时间tR:
从进样到某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时的时间间隔。
死时间t0:
分配系数为零的组分即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组分的保留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tR':
某组分由于溶解(或被吸附)于固定相,比不溶解(或不被吸附)的组分在柱中多停留的时间。
相对保留值r2,1:
两组分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分配系数K: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
保留因子k: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之比。
分离度R:
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时间之差与两色谱峰峰宽均值之比。
分配色谱法:
利用被分离组分在固定相或流动相中的溶解度差别或分配系数的差别而实现分离的色谱法。
吸附色谱法:
利用被分离组分对固定相表面吸附中心吸附能力的差别或吸附系数的差别而实现分离的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
利用被分离组分离子交换能力的差别或选择性系数的差别而实现分离的色谱法。
分子排阻色谱法:
根据被分离组分分子的线团尺寸或渗透系数的差别而进行分离的色谱法。
涡流扩散:
在填充色谱柱中,由于填料粒径大小不等,填充不均匀,使同一个组分的分子经过多个不同长度的途径流出色谱柱,使色谱峰展宽的现象。
纵向扩散:
由于浓度梯度的存在,组分将向区带前、后扩散,造成区带展宽的现象。
传质阻抗:
组分在溶解、扩散、转移的传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称为传质阻抗。
保留指数I:
在气相色谱法中,常把组分的保留行为换算成相当于正构烷烃的保留行为,也就是以正构烷烃系列为组分相对保留值的标准,即用两个保留时间紧邻待测组分的基准物质来标定组分的保留,这个相对值称为保留指数,又称Kovats指数。
保留体积VR:
是从进样开始到某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时,所需通过色谱柱的流动相体积。
调整保留体积VR':
是由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的体积。
保留比R':
设流动相的线速度为u,组分的移行速度为v,将二者之比称为保留比。
第十七章气相色谱法:
检测限(D):
某组分的峰高恰为噪音二倍时,单位时间内由载气引入检测器中该组分的质量或单位体积载气中所含该组分的量。
D=2N/S
噪音(N):
由于仪器本身和工作条件等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基线起伏。
漂移(d):
基线在单位时间内单方向缓慢变化的幅值。
第十八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1)化学键合相:
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机基团键合在载体表面形成的固定相。
(2)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以化学键合相为固定相的色谱法。
(3)正(反)相色谱法:
流动相极性小(大)于固定相极性的液相色谱法。
(4)抑制型(双柱)离子色谱法:
用抑制柱消除流动相的高电导本底,以电导为检测器的离子交换色谱法。
(5)手性色谱法:
利用手性固定相或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分离分析手性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的色谱法。
(6)亲合色谱法:
利用或模拟生物分子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从复杂生物试样中分离和分析特殊物质的色谱方法,是基于组分与固定在载体上的配基之间的专一性亲和作用而实现分离的色谱法。
(7)梯度洗脱:
在一个分析周期内程序控制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如溶剂的极性、离子强度和pH值等。
(8)静态流动相传质阻抗Csm:
由于组分的部分分子进入滞留在固定相微孔内的静态流动相中,因而相对晚回到流路中,引起的峰展宽。
(9)键合相的含碳量:
键合相碳的百分数,可通过对键合硅胶进行元素分析测定。
(10)键合相的覆盖度:
参加反应的硅醇基数目占硅胶表面硅醇基总数的比例。
(11)封尾:
在键合反应后,用三甲基氯硅烷等对键合相进行钝化处理,减少残余硅醇基,即封尾。
(12)溶剂的极性参数P':
表示溶剂与三种极性物质乙醇(质子给予体)、二氧六环(质子受体P')和硝基甲烷(强偶极体)相互作用的强度。
用于度量分配色谱的溶剂强度。
P'越大,溶剂的极性越强,在正相分配色谱中的洗脱能力越强。
(13)溶剂的强度因子S:
常为反相键合相色谱的溶剂洗脱能力的度量。
(14)三维光谱-色谱图:
用DAD检测器检测,经过计算机处理,将每个组分的吸收光谱和试样的色谱图结合在一张三维坐标图上,即获得三维光谱-色谱图。
第二十章毛细管电泳法:
电泳电介质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以不同速度向电荷相反方向迁移的现象。
毛细管电泳(CE):
在散热效率很高的毛细管内进行的电泳。
电泳法利用电泳现象对物质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称之为电泳法。
电渗和电渗率电渗是一种液体相对于带电的管壁移动的现象。
单位电场强度下的电渗速度称为电渗率。
Zeta电势在电场作用下,固液两相的相对运动发生在紧密层与扩散层之间的滑动面上,此处的电动电势即为Zeta电势。
淌度溶质在给定缓冲液中单位时间和单位电场强度下移动的距离,也就是单位电场强度时的电泳速度。
有效淌度考虑离子活度系数、溶质分子的离解程度等影响的淌度。
表观淌度在电泳过程中,溶质除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泳以外,还受到电渗流的影响,两者的矢量和称为表观淌度。
第二十一章色谱联用分析法:
总离子流色谱图:
总离子流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色谱图。
质量色谱图:
某质量(m/z)的离子流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色谱图。
选择离子监测:
对一个或一组特定离子进行检测的技术。
单离子监测:
只检测一个质量的离子的选择离子监测。
多离子监测:
检测多个离子的选择离子监测。
选择反应监测:
监测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离子反应。
全二维气相色谱:
将分离机制不同而又相互独立的两根色谱柱串联起来,经柱1分离后的每一个流分都经过接口依次进入柱2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析化学 名词解释概要 名词解释 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