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0335731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04KB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教案.docx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教案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教案
【文言基础知识】
1、字词解析
①注音释义
品士无贤不肖(xiao才能低的)
侯生摄敝衣冠(bi破旧的)
公子往,数请之(shuo多次地)
品公子姊为赵惠文王……(zǐ姐姐)
冠盖相属(zhǔ连续)
宾客辩士说王万端(shu劝说)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duo揣测,估计)
约车骑百余乘(sheng量词)
今有难(nan危难)
侯生乃屏人间语(bǐng使人退避。
jian秘密地,悄悄地)
椎杀晋鄙(chui动词用铁椎打)
矫杀晋鄙(jiǎo动词假托……命令)
品公子遂将晋鄙军。
勒兵……(jiang统帅。
lē文中作“检阅”讲)
嚄唶宿将(sujiang有经验,有威势的老将。
)
北乡自刭(jǐng用刀割脖子)
②通假字
直上载公子上坐好(“坐”能“座”)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
)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通“向”)
公子与侯生决(“决”通“诀”)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动词
品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
留军壁邺(营垒──驻扎)
如姬资之三年(资财──出资悬赏)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衣袖──袖里藏着)
B、形容词作动词好
不敢以其高贵骄士(骄傲──傲慢地对待)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使……高洁,使动用法)
公子从车骑,虚左(使……空着,使动用法)
为能急人之困(着急──能急救患,为……着急为动用法)
公子怪之(奇怪──感到奇怪意动用法)
C、动词的使动用法
品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
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
D、名词作状语
北救赵而西却秦(向北,向西)
皆谦而礼交之(礼貌──以礼)
2、句式解析
A、省略句
欲以(之)观公子(省介词宾语“之”代“直上载公子坐,不让”的作法)
遍赞(于)宾客(省介词)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之)俱(省介词宾语“之”代信陵君)
可使(之)击之(省宾语,“之”代朱亥)
B、倒装句
请救于魏(介宾短语后置)
何功之有(“之”字是动宾倒置的标志,等于说“有何功”)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主谓倒置,等于说“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
(“安在”是动宾倒置,等于说“在安(在哪儿)”)
C、判断句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异母弟也
D、被动句
赢闻如姬你为人所杀
3、难句解析
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所以……者”是固定句式,“……的原因”。
“以”,“因为”的意思。
全句译作:
(我)赵胜自动地攀附贵国结为姻亲的原因,(是)因为(我认为)公子有高尚的德行,能够急人之难。
②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具”通“俱”,“告”后省略“之”,代侯生。
“所以”表示“……的原因”。
“秦军”前省略“于(跟,同)”。
全句译作:
见到侯生,把(自己)打算同秦军拼命的(这种)情况的原因都告诉了(侯生)。
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所以……者”是“用来……的”意思。
全句译作:
我对待侯生的礼节够周到的了。
④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恨”字有“遗憾”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
句中带了宾语“之(我)”可以解释为“不满意”。
“恨之”就是“对我很不满意”。
“以是”是“因此”的意思。
⑤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求”字的宾语应该是“人”如姬想找到一个能帮她报父仇的人,但一直没能找到。
因此可以理解为“欲求极其父仇(之人)。
”
⑥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向刭,以送公子。
“行日”,行程日期。
“以”后省“公子”。
全句译作:
让我计算公子的行程日期,在你到达晋鄙军的日子,(我将)面朝北自刎,用(我的行动)报答公子。
【内容主旨】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
第二部分(3~4),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
其一为信陵君与侯赢的交往过程。
其二为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
第三部分(5~12段),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
故事发生(5~6段)秦兵围邯郸,魏王畏秦不敢求赵。
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而不能。
故事发展(7~8段)信陵君四见侯生
①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夹门,见侯生。
②信陵君见侯见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复见侯生。
③信陵君得虎符后,出发之前再见侯生。
④侯生推荐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发,过谢侯生。
故事高潮(9段)破秦救赵
故事结局(10~11段)信陵君得胜归来,侯生北乡自刭。
故事尾声(12段)信陵君留赵不归。
第一部分对信陵君的概括介绍突出的是他“仁而下士”的品质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具体描写他如何“仁而下士”,第三部分是他“仁而下士”所获得的成果。
第二部分,在结构上是后面“窃符救赵”故事的铺垫。
正因为信陵君“仁而下士”才得到了侯生与朱亥的帮助,使他得以却秦救赵,建功立业。
文中三个主要人物性格特点都很鲜明。
信陵君:
仁而下士,有义勇精神。
侯赢:
穷而志坚,有超人的才智与忠心。
朱亥:
有骨气,有义勇精神。
关于侯赢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刎一事,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理解。
战国时,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已者死”,信陵君能“仁而下士”,且“待侯生者备矣”侯生就会成为“为知己者死”的士。
文中朱亥说: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就是当时这一道德观念的反映。
第二,可以看作是侯生为激励信陵君,坚定他的意志而为。
因为当初侯生一讲出“夺晋鄙军”的计策,信陵君就哭了。
晋鄙是为国领兵在外的大将,下决心杀了他是要有大决心支持的。
侯生可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坚定信陵君的夺军信心。
第三,侯生为信陵君出此计,客观上救了赵国,也保住了魏国,但毕竟是欺君之举。
欺君是不忠的。
为了保住声誉,只有一死。
【写作方法】
1、对材料的处理上,精心安排详略。
所有的材料都是为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而设的。
为突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点,详细地记叙了他礼遇侯生的种种表现,特别是自迎侯生一节,尤为详细。
这里写得越详细,我们就越能理解后面侯生甘冒死罪为信陵君献上“窃符”“矫杀晋鄙”的计策。
与朱亥的交往写得略,身为公子的信陵君“数清”一个屠夫,本身就是“能下士”的表现,和“自迎侯生”的表现具有相同的作用,所以作略写处理,仅仅留下一个“公子怪之”的小悬念。
在“窃符救赵”这一主要事件中,侯生献策是详写,因为这不仅是救赵成功的关键,而且能表现人物的特点,又能反映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效果。
而领兵进击秦军的军事行动则一笔带过,因为与主题关系不大。
2、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物的性格。
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点时,除了直接写他的言行外,还通过其他的人物作侧面烘托。
如“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
市人对侯生的傲慢态度难以忍受,就从侧面烘托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真诚和难能可贵。
【资料窗】
关于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
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狞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
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
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好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
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
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四君,即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手。
要点难点
一学习要点首先是主人公信陵君形象的分析,其次是烘托手法的分析。
这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之中用了不少笔墨描写侯嬴,必须认识写侯嬴是为了写信陵君:
以侯嬴之故作傲慢烘托信陵君的谦恭下士,以侯生在紧急时刻独出奇谋并杀身相报烘托信陵君之“能得士”。
弄清这种烘托手法,有助于理解主人公的形象。
二学习难点是对信陵君窃符救赵行为的评价。
信陵君窃魏王兵符,然后“矫魏王令”“椎杀晋鄙”夺取兵权,有人认为是“目无君主”,只是为了个人姻亲而不是从赵魏利益出发。
对这个问题,要分析战国末期六国的形势,认识救赵既是救魏也是救六国,从而认识信陵君这一行为的正确性。
三对“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也可能难以理解。
侯嬴为什么要自杀?
要从当时的社会风尚和道德观念认识侯嬴是要以死报知己,并用这种行动激励朱亥小心在意务必成功,并坚定信陵君夺晋鄙军抗秦救赵的决心。
写作特点
以情缀文
鲁迅先生说,《史记》“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汉字学史纲要》)。
司马迁对信陵君礼贤下士、急人之难的侠义精神非常钦佩,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
“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
”在本篇中,他连用了一百四十多个“公子”,在公子身上倾注了真挚而又深沉的崇敬爱戴之情,文章中材料的取舍和剪削都从表现感情的需要出发。
文章主要写了信陵君一生中的两桩大事,一是救赵,二是存魏,因为这两件事最能表现公子的侠义精神。
其他的则一概剪去不提。
可是,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却兴致勃勃地讲了一个公子与魏王赌棋的故事。
说“赌棋”,却又不讲二人棋艺高低、赌注大小、胜负如何,很明显,这些与塑造公子的形象、表现作者的感情关系不大。
太史公紧紧抓住不放的是,在“北境传举烽”的危急关头,兄弟二人的神情动作。
尽管这个故事总共才一百来字,作者还是剥茧抽丝般地写了魏王的“释”、“恐”、“惊”、“畏”,公子的“止王”、“复博”和从实相告。
魏王的胆小无能、心胸狭窄,公子的贤能沉着、襟怀坦白,无不跃然于纸面。
全文不枝不蔓。
公子一死,文章理应结束,可是,作者却又横添上两节文字。
一节写公子死后,秦如何“攻魏”、“拔二十城”、“虏魏王”、“屠大梁”;一节写高祖对公子的敬佩,“常祠公子”,“为公子置守冢五家”。
这里形象地告诉人们:
公子是魏国的中流砥柱,公子又是光耀后代、万世景仰的一颗明星。
根据金圣叹的说法,这首尾两处分别运用了“弄引法”和“獭尾法”。
所谓“有一段大文字,不好突然便起,且先作一段小文字在前引之。
”“一段大文字后,不好寂然便住,更作余波演漾之。
”(《读第五才子书法》)作者所以运用这两种写法,则完全是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
开头的一个故事是公子的第一个亮相,寄寓了作者强烈的爱憎,鲜明的褒贬,为全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最后两节文字,是作者不可遏止的感情潮水的余波,是完成公子形象的最后一笔。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选出注音、解释有误的一项()
A厘(xī)俾倪(pini)同“睥睨”,斜着眼睛看使辙交驰(zhe)车行之轨
B北乡自刭(xiang)同“向”馁虎(něi)饿都督诸路军马宋代行政建制名称。
C嚄嚄(huoze)大笑大呼,指此威势勒兵(le)整顿、治理矫杀(jiǎo)假托王命
D韊矢(lan)箭筒和弓箭缙绅代指有官职或作过官的人留军壁邺驻扎
2注释加点的多义词3下列加黑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①公子往,数请之
②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③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④欲求将军报其父仇,莫能得
⑤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⑧而复请之,事必危矣
A①②⑤⑥B③⑧④⑦
C①③④⑤D①④⑤⑧
4选出“所”字用法相同的两顶()
A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C于众人广座之中,不宜有所过
D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二、语言运用
1翻译下列各句,并指出句式特点
①何功之有哉?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2解释加黑的词,指出用法特点
①公子怪之
②且公子纵轻胜
③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④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3古文中常用“曰”、“言”、“云”领起所说的话,据此,可在其后点冒号、前引号,再据文意确定后引号的位置。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
注:
“攘”,偷。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
1D(韊,盛箭的器具,不包括弓箭)
2
①头;方;理由;办法;正
②为……而急;使……急,逼迫;急难之事(形→名);紧急;急忙
③估计,考虑;考虑之事;尺码;同“渡”;量;法度
3D4BD
二、
1
①有什么用处呢?
宾语前置
②公子能够解救别人困难(的精神)表现在哪儿呢?
谓语前置
③你们认为廉将军与秦王(哪个更厉害)?
省略谓语句
2
①以……为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②轻视,形→动
③使……立,动词的使动用法④从袖中拿出,名→动;椎击,名动
3曰:
“者,曰:
‘道。
’曰:
‘之,鸡,年,已。
’义,矣,年?
”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陵君窃符救赵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