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美.docx
- 文档编号:10332077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638.30KB
形象美.docx
《形象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象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形象美
形象美"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而是客观存在的一定的物质形式.所谓形象美,是指电教教材具有一种能以具体美的感性形象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的特性
文献来源
2、形象美不仅是指外表美,而是形式和意象的有机结合所呈现出来的美,是护士内在美与外在美交相辉映的整体美.有资料显示,院内猝死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年青人少见,老年人多见,后者是防治的重点[2]
文献来源
3、所谓形象美是指自然景观和空间形式的美.黑格尔说过:
“美是形象的显现’”.自然资源必须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形象审美主体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南湖擅自然山水之胜首先即因为它有天然译成的秀丽、幽深、奇特的形象美
文献来源
4、所谓形象美,从修辞的角度来说,就是指具有鲜明、具三、寓意美 体、生动表现力的语言材料,给人以美的感受.谚语正是这高尔基说过:
“谚语和民歌都是简短的,可是它们所包样的语言材料
文献来源
诗的形象美与音乐美
艺术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总的看也只有两类,一类为形象的艺术,一类为声音的艺术。
文学、电影、戏剧、绘画、雕刻、舞蹈、建筑等皆为形象的艺术,吹、拉、弹、唱皆为声音的艺术,也可称之为音乐的艺术。
我发现,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有点特殊,形象和声音的特性,她都具有。
看来,黑格尔把诗歌定为“最高级的艺术”是很有道理的。
而其它艺术则不具备这一特征——形象就是形象,声音就是声音。
形象是立体而有形的,用我们的视觉去感觉它;声音波动而无形的,用我们的听觉去感觉它。
然而,诗歌的声音与一般的声音(音乐)又不一样,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眼睛和心灵去感觉(最终是心灵感觉),可耳朵也明明白白有感觉。
不知这叫不叫“通感”。
人们欣赏一首诗,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都得到了感受。
一首好诗的魅力真是大呀,使你的视觉和听觉都惬意起来,那心灵的摇撼和波动就更大了!
白居易的《琵琶行》里,写琵琶女弹奏的情节是形象和声音具佳的典型。
请品尝: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舳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人们读了这段诗之后,不得不承认,既仿佛看到了一个忧心愁容的琵琶女的形象,又听到了悦耳的令人心醉的琵琶乐曲。
可见,诗是一门很高级的“综合艺术”。
诗歌创作者在创作实践中应力图将形象的艺术和声音的艺术很好地结合起来。
要做到这点,还是要向古人学习。
古人创作了许多形象和声音结合得很好的诗。
如唐诗和宋词。
但也要看到,有的古人过分强调声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确太束缚人。
就是有的大师也太注重音韵而损害了诗歌的形象。
例如杜甫的“万古云霄一羽毛”(《咏怀古迹》),“白头搔更短”(《春望》)等诗句,都因为考虑音韵而削弱了一首诗的形象美(将诸葛亮比作“羽毛”明显不贴切,“白头”应为“白发”。
可这些地方为了照顾平仄,杜甫不得不用一些令人费解的字或词)。
今人创作新诗的状况正好和古人创作旧体诗词相反,偏立音韵太远。
许多新诗,读者不仅感觉到诗的内在的音韵美(指诗的旋律和节奏,因为今天的不少诗人喜作语句断裂、割裂似的创作),也感觉不到诗的外在音韵美(指句末的押韵)。
声音的特质是物体震动时所产生的能刺激听觉的“波”,这种“呈”线性的连续地运动,即作一系列的不间断地运动。
因此,声音在诗里的作用是将散漫的语句紧密地连结起来。
不讲究音韵的诗歌使人感到零散,不集中。
有人批评今天的新诗就是散文的分行排列,大概就是说的今人创作新诗忽视了音韵(当然还有字词句的锤炼等因素)。
还要强调的是,一首诗里的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
一首诗里,声音是诗人情绪流动的特征,声音是诗人情绪流动的旋律。
这个“旋律”就是一首诗的“音韵”。
我在《谈诗的内韵与外韵》里讲过,诗的音韵有两种,一种为内在的音韵(主要是诗歌呈现的旋律、节奏),一种是外在的音韵(指根于汉字读音而作的句末押韵),我现在仍然坚持这个看法。
把一首诗紧密地连结起来的是内韵而不是外韵。
从古代成功创作实践看,古人更加注重内韵。
古人的许多优秀的诗也有句末押了韵的,但也有少数句末不押韵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奇牕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这首《杂诗》就不押韵,还可以举出一些句末未押韵的诗。
特别是李白、李贺,他俩对诗的外韵的要求都不十分严。
由上看到,诗人创作诗有两项任务,一是“造形”(形象),二是“造音”(音乐),把“造形”和“造音”很好地结合起来。
一首诗所表现的形象如果达到了引起他人赞赏、共鸣的艺术效果,我们说这首诗是美的;如果这首诗的旋律和音韵也悦耳爽心,那么,这首诗就收到了双重的艺术效果。
这“形象”就可以说是形象美了,这“声音”,也可以说是音乐美了。
形象和音乐在一首诗里我以为也应分个主次,是形象是主要的,还是音乐是主要的。
我的观点是,形象是主要的,音乐是次要的。
当二者不能兼顾的时候,应当取形象而弃音乐。
因为诗歌的主要作用是表情传意,而“情”和“意”皆在形象之中。
就读者的要求看,“情”和“意”应该是比较明晰的,这也是诗人通过形象的描述可以办到的。
而音乐就达不这样的效果,音乐是一首“朦胧诗”,音乐的含意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人们只能根据声音的强弱、节奏和演奏前告诉给听众的题目来判断某一音乐所表达的中心意义。
所以,“熊掌和鱼不可得兼”的时候,应取形象为上。
《静女》描写远古时代少年男女的恋爱生活,通过三个场面的刻绘,塑造了两个性情各异、神态逼真的男、女主人公形象。
首先应该提及的是女主人公。
她活泼开朗,纯朴热情,对爱情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甚至是大胆热烈,对生活寄予了强烈的希望和美好的憧憬。
诗歌第一章写少男少女的约会。
时间大约是黄昏时候,地点选在行人少到的僻静墙角,女子先到,等待男子。
看看少年还未到来,姑娘有意躲藏起来,她是羞涩腼腆呢,还是好奇逗乐?
她是想考验、试探意中人呢,还是想给他一个出奇不意的惊喜?
……“爱而不见”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悬想,但正是这种别具心意的躲藏,表现出姑娘机智风趣、活泼顽皮的一面。
从后面一句“搔首踟蹰”,我们可以体会得到,男子的翘首四顾、神情茫然,男子的来回走动、焦急窘迫,男子的搔首抓耳、一筹莫展,无疑给躲在暗处的女子看得清清楚楚,她暗自高兴。
我们读到这儿,又何尝不为女子的机灵调皮而会心一笑呢?
约会像捉迷藏一样扑朔迷离,约会像恶作剧一样乐趣横生;试想,一边在暗处静观默察、喜形于色,一边在明处四下张望、心神不宁,你说好笑不好笑?
诗歌第二章写少女赠送信物给少年。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信物很简单,但情深义重,颇能昭示人物心灵。
男女相爱,情系“彤管”,不见金银珠宝,不问出身门第,不要父母媒说,不讲繁文缛节,足见他们私定终身,真心相爱。
这种爱源于世俗而又超越世俗语,纯洁美好,自由珍贵。
我惊讶,远古时代的郊外旷野竟有如此清新纯朴、芳香迷人的爱情;我叹服,美貌如花,娴静似水的女子竟有如此简单而真诚、随意而自由的胸怀。
一根红白柔嫩的茅草,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礼物,却见证了一对少男少女的忠贞爱情,更彰显出姑娘纯洁无瑕而又大胆热烈的爱心,难怪男主人公要说“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读到这儿,我们又何尝不为女主人公的真诚、纯洁所打动呢?
诗歌第三章侧重写男子接受信物之后的心理感受。
有一个细节不能忽视,“自牧归荑”,字面意思说这个姑娘从郊外带给我一根茅荑。
为什么是“从郊外”来呢?
这实际上是暗示了时间在黄昏以后,告诉我们,姑娘刚刚结束一天的劳动,就急急忙忙赶来约会,兴冲冲地把采摘的茅草赠送给少年,也许一天的劳动是紧张辛苦的,也许姑娘还不及回家修饰打扮,也许姑娘还没有调整休息一下,但是,她来了,而且提早到达,目的只有一个,早一点见到她的心上人,由此我们又不难了解到姑娘勤劳质朴、坚强能干的劳动本色。
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她们的爱总是和艰辛苦累的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爱的生活是浪漫的,有爱的劳动肯定也是快乐的。
《静女》三章不管是写男女约会,还是赠送信物,还是男子的心理感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姑娘处处主动,男子相对保守。
写约会是姑娘先到,等待男子,后来又躲藏起来,逗引男子;写赠送信物是女子送给男子,男子随声夸赞;写心理感受,是女子劳动归来,迫不及待地赠送信物,男子心花怒放,吐露真情。
由此可见,姑娘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胆泼辣、热烈火爆的性情,也可看出那个时代宽松自由,缺少束缚的社会风气。
要知道,中国社会的传统向来是男尊女卑,男主女次,男主动,女被动,而且附加在女性身上的清规戒律多如牛毛,这极大地限制了女性的活动空间和身心自由。
结合这个社会背景来看《静女》就更显得姑娘自由大胆、积极主动的品性的可贵了,也更可看出她对生活,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和坚强信心。
与姑娘的大胆主动、积极热情的性格相比,少年就显得要被动、保守一些。
他赶到城隅时,看不见姑娘的身影,我们却看见了他的窘迫难堪,一筹莫展;姑娘赠送信物时,他有说不出的激动和高兴,却不敢直接道谢,表白爱心,却转弯抹角的夸赞信物的闪光美好;姑娘劳动归来赶赴约会,他拿到信物后,还是先恭维礼物“洵美且异”,最后才情不自禁地倒出真情: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少年的情感发展有一个由焦急到激动再到高兴的过程,这种变化全是由姑娘的行为所引发的,当然,我们没有理由挑剔他对姑娘的爱,他应该是一个纯朴实在,重情重义的好小伙,他的焦急忧虑,他的兴奋激动,他的喜不自禁,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一种爱的曲折表达,情趣表达。
正是他的朴实本分,真诚愚拙,加上姑娘的坦率热情、大胆主动,才构成了《静女》咏赞的那个令人怦然心动的经典场面。
《静女》的歌唱,让我们明白:
有一种爱如郊野清风习习拂面,沁人心脾;有一种爱,如黎明朝阳冉冉升起,光芒四射!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百年红楼>论文精粹>2000-
论《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美
【作者】刘慧敏
在中国传统的美学中,美既表现为一种不可捉摸的飘逸,又表现为一种非常脆弱与敏感的物质,在更多情况下,美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文学作品的创作常常是通过艺术形象来感动人的,人物形象的成功与否是一部作品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就塑造了一系列鲜明动人的美丽而又薄命的女性形象:
诸如冰雪聪明的黛玉,八面玲珑的宝钗、豪放潇洒的湘云、敏捷干练的探春、泼辣狠毒的凤姐,还有刚烈的鸳鸯、俊巧的平儿、纯情的紫鹃、犀利的晴雯。
一个个莫不刻画入微,恰如其分,使读者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因此,有学者提出,《红楼梦》之所以能如此吸引广大读者,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为就是其中各种不同人物的鲜明性格,像磁铁一样吸引读者。
首先,多愁善感、好哭、爱使小性儿,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个艺术形象的最为突出的特征。
但仅此,是不能引起读者的美感的。
即便有,也是一种畸形的病态美。
然而在人们心目中,林黛玉的确又是美的,人们不能不感到在林黛玉的思想、性格中,确实蕴藏着一种别样的、更为深沉的、也更为本质的、超越时代的美。
正如白盾先生在《红楼梦》中所分析那样,在大观园里,黛玉同宝钗的八面玲珑、面面周到不同,她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爱恼就恼,爱说就说,我行我素,一往纯真,毫无矫饰。
即便在贾母、王夫人前也从不说一句言不由衷、阿谀奉承的话。
如果说,宝钗令人不舒服的一点就是处处“做面子”、“徇人情”的“伪”的话,那么,黛玉个性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从不“做面子”、“徇人情”的“真”。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宝钗可以说是最精通“关系学”,她善于收敛自己的情感,应付各种关系;而黛玉却一窍不通,还不屑于去学,表现出率真、任性的态度。
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历来是“馋人高张、贞士无名”。
脂砚斋也曾感叹“世人原宜假不宜真也。
谚云:
一日卖了三个假,三日卖不出一个真。
信哉!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林黛玉性格上一往纯真的“真”,尤为可贵。
评者说她是“善刚”、“率直”、“任性”、是“绝尘埃”,是“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因此,“真”是林黛玉性格美的第一个特征。
再者,黛玉不慕名利,不追求时尚的虚荣,是宝玉身边的女子中唯一不劝他读“时文八股”,走“仕途经济”道路的人。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竟对“仕途经济”不感兴趣,这是需要莫大的思想勇气的,这同样是她性格纯真的一种表现。
她强烈而执著地追求纯真的爱情,感情的真挚和态度的坚定,超越了同时代的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情是女性的最大美德之一。
因此,和率真相联系的不带任何杂质的深情,是林黛玉性格美的第二个特征。
另外,便是她那堪和文姬比美的赋秉颖异、才华横溢的诗才。
她的《葬花词》,将花拟人,又将人拟花,达到人花交融、人花合一的纯美、纯诗的境界。
正是这些地方,显出了她的思想美和心灵美,构成了她那“冰雪砌来露为魂”的“如兰”的“气质”,“如仙”的“才华”。
诗是美的升华,美是诗的结晶。
只有高尚、温柔的心灵,才能吸取美,才能写出美的诗篇。
所以,林黛玉形象的“美”的实质就是“真”,是来自那秀丽的外形、率真的个性、坚贞的爱情和优异的诗才及颖慧的赋秉相联系的言词锋利、吐属不凡。
如果说,在林黛玉的思想、性格中,确实蕴藏着一种别样的、更为深沉的、也更为本质的,乃至今天的读者仍然能够欣赏的一种美的话,那么,在薛宝钗的身上,就应该也存在着一种超越时代的、至今仍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美。
因为薛宝钗是封建社会士大夫心目中标准的“淑女”形象,但实际上薛宝钗的典型性还不仅仅局限于此,还有着更深层次的一种东西。
在那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大观园里,薛宝钗“罕言寡语、装愚守拙”,对那种种矛盾、层层纠葛,也总是抱着一种可介入又不介入的态度。
可介入,保持着一种弯弓欲发的有利形势;可介入而又不介入,又给人一种与世无争、与人无争的感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争。
”在她参与的一切场合里,她都严格地掌握了这样的原则和分寸。
如果说,黛玉报人以真,凤姐御下以威,宝钗则挟“德”与“术”令人归化。
所以,在那明争暗斗、风波迭起的大观园里,进退裕如,获得了贾府上下的一致称颂,整个大观园无不在其“笼络”之中。
这里,薛宝钗的形象已越出了一般封建“淑女”的极限,显出了一种大伪若真、大巧若拙。
从思想特征而言,这已经不是纯粹的儒家思想所能囿限的,其待人接物的诸多行为,更合乎道家那种“以退为进”的阴柔之道。
正像白盾先生所指出的,在这外表温婉多才的封建“淑女”身上所能够有的极深的思想修养和那个时代的人们心目中的最高的“美德”,是中国封建道德、封建文化的最高结晶,也是最理想的性格。
她既有“处则为真儒”的涵养,又有着“出则为王佐”的才能。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薛宝钗的形象反射出了传统的“三教合一”的折光,是儒家理念和道家权术的最完美结合。
所以,脂砚斋称她是“大贤大德”;小说中也称她为“山中高士”。
直到今天,仍有人赞美她是“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古贤”,其“志行的高洁、人格的完美”,像“白雪的纯洁,美玉的坚贞,幽兰的静穆”般的有“高贵气质”的“完人”。
薛宝钗那高度的文化教养、温柔敦厚、典雅大方的风度,乃至藏而未露的“经世之才”都成为后人所欣赏的美的典范。
每一个真正的文学形象都应该有他独到的美学价值,都应该体现出自身的完整美。
如果说,林黛玉的美是神韵美,其美根于心,华于情,实于韵,读者只可神会而不能言及;薛宝钗的美则是外在的妍丽与内在的深沉的矛盾统一。
那么,史湘云这一形象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其美的内涵是什么?
史湘云的个性决定了她的完整美以豪放率真为特点。
正如崔子恩先生指出的,史湘云最让人难忘的,是他性格的“简断爽利”和“英豪阔大宽宏量”。
不论环境如何恶劣,她诚挚活泼、开朗大方,乐以忘忧,豪爽不羁的性格始终放射着熠熠光华。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意味着史湘云没有个性,她也有和人生气的时候,最典型的莫过于因其心直口快,一语捅破黛玉象戏子从而引起她与宝玉、黛玉三人之间一场小小的风波。
她一气之下,甚至打定主意第二天就离开大观园—“明儿一早就走。
在这里干什么?
--看人家的鼻子眼睛,什么意思!
”但她也只不过说说而已,她并没有真正的离开。
而且,就在纠葛尚未完全结束,她就已经早释前怨,当宝玉面对黛玉关于禅锋问题的追问无言以对时,湘云立刻站在黛玉一边,拍手笑着说:
“宝哥哥输了!
”--可以说,史湘云即使生气、发脾气,也带着一种直率与豪爽,不会让人感到压抑,相比之下,“宝钗没有她直情,黛玉没有她宽厚”。
她的真挚、坦白、心地纯正的确是令人难忘的。
其次,是她那横溢的才华,“盈盈”的美态。
在大观园的几次诗社活动中,她的诗才和黛玉、宝钗也可以并驾齐驱。
和《海棠咏》,填《柳絮词》,吟《菊花诗》,无不显示了其“偏拎豪快,得句惊钗黛”的文思。
她可以“一心兴头”着不去聚思凝神构思,“一面只管和人说着话”,就做出了咏白海棠的“压卷”之诗。
她和黛玉的心心相印,令她们唱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那样杰出的脍炙人口的诗句。
前句潇洒、豪爽、飘逸,有如史湘云的风格;后句冷峻、飘渺、清丽,又是林黛玉的象征。
而她那“香梦沉酣,芍茵睡软斜阳处”的一幕,尤为众多读者难忘,被称为是《红楼梦》中“无数个美丽的瞬间”中的“绝美一幕”。
人品美,才情美,性格美,表现在独具特色的史湘云的身上,就构成了她独特的艺术美。
她虽身处俗世,却一洗世间尘俗,出淤泥而不染地保持着一片水晶似的天真未泯的“童心”,完整地保留了人类的天性。
从她身上流露出的“真、善、美”,也“有如天山峭壁上未经人类染指的雪莲,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人”。
这也是二百多年来绝大多数读者深深喜爱和赞叹她的主要原因。
因此说,美的观念在《红楼梦》中,不仅仅是指大观园中那些少女们美的外貌,更重要的是那些少女们的美的情操和美的才能,在她们的身上存在着许多美好的品质—那些闪烁着人性的崇高而纯洁的情感,那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不惜以生命来殉理想的刚毅豪爽之气和那份凛然不可侵犯的人的尊严。
她们的人格美和性格美,在贾府那些丑恶、庸俗、肮脏的灵魂中,构成了美好与丑恶、纯真和虚伪、善良和罪恶的鲜明对照,这种心灵对比所产生的撞击也更容易加深人物形象的感染力。
所以说,《红楼梦》最高的美学价值便在于它创造了这样一群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各具一心、各具一面”的美丽的女子形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