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docx
- 文档编号:10331072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2.85KB
人教版高一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docx
《人教版高一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
高一语文复习文言文
基础专题
一、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用法,也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使动用法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使……生)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使使以闻大王
(使……听到)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带领)
臣活之(使……活下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使……起舞;使……哭泣)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使……弄错)
(二)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认为……奇怪)粪土当年万户侯
(以……为粪土)
越国以鄙远(以……边邑)既东封郑(把……作为疆界)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嫌……迟缓)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认为……奇怪)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作一样;
把……看作相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以……伴侣;以……朋友)
(三)名词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驻军)秦伯说,与郑人盟(结盟)
樊於期乃前曰(走上前)乃朝服,设九宾(穿着朝服)
又前而为歌曰(走上前)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白衣,戴白帽)
籍吏民,封府库(造册登记)刑人如恐不胜(惩罚)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道芷阳间行(取道)
顺流而东也(向东行)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筑舍定居)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命名)
(四)名词用作状语
群臣吏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
夜縋而出,见秦伯(连夜)朝济而夕设版焉
(在早晨;在傍晚)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在东边)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向北)
发尽上指冠
(向上)及献燕之督亢地图,函封
(用匣子)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连夜)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翅膀一样)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向西;向东)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从旁边)
(五)动词用作名词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 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见到的景象)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
(六)形容词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遥远的地方)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缺乏的物资)
入之甚寒,问其深(深度)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
(七)形容词用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八)数词用作动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不专心,从属二主)
二、文言常用句式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1)陈胜者,阳城人也。
(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5)莲,花之君子者也。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此亡秦之续耳。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
(1)项燕为楚将
(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5.直接表示判断。
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4)若属皆且为所虏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
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张溥《五人墓碑记》)
5.动词本身表被动。
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例如: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
常见的有:
1.省略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
例如: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对曰: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左传·曹判论战》)
()夜縋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
2.省略谓语。
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
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3.省略宾语。
有动词宾语的省略。
例如: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如: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4.省略介词。
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
例如: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四)倒装句
1.主语倒装。
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愚公移山》)
2.渺渺兮予怀(苏轼《赤壁赋》)
2.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
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忌不自信
不吾知其亦已兮(《离骚》)
二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
例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王来何操?
(何操=操何)何为其然也(何为=为何)而今安在哉?
(安在=在安)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例如:
何厌之有(有何厌)唯利是图(图利)
3.定语后置。
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
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子孙荷担者=荷担的子孙)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群臣侍殿上者=侍立在殿上的群臣)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客有吹洞箫者=吹洞箫的客人)
凌万顷之茫然
(万顷之茫然=茫然的万顷)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金千斤=千斤金;邑万家=万家邑)
4.介词短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
例如: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出于东山之上=月于东山之上出;徘徊于斗牛之间=于斗牛之间徘徊)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舍于其址=于其址舍)
三、文言虚词
高考要求掌握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以下将最重要的几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如下:
1.而
(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
劳苦而功高如此。
②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
学而时习之。
③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④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或“却”: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⑤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史记》)
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以理解为“地”的含义,可不译,。
如:
倚歌而和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2)代词。
第二人称,译为“你的”或“你”。
本学期未学到。
2.乃
(1)副词。
①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然后)就”“这才”等。
例: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以报太子。
②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例: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表示对事理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只”等。
例: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后》)
④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译为“你的”或“你”。
例: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其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例:
入之甚寒,问其深……(它的)
②第三人称代词。
译为“他”“它”(包括复数)不能加“的”。
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他们)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自己)”或“我(自己)的”。
例: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自己)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
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活用为“这”。
例:
其至又加少矣。
(那些)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感叹、肯定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
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希望”等或省去。
其皆出于此乎?
(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
(表反诘)
其可怪也欤!
(表强调)
吾其还也。
(表婉商)
(3)连词。
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
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暂未学到。
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暂未学到。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例: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既其出,……(《游褒禅山记》)
4.焉
(1)语气助词。
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例:
于是余有叹焉。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又何羡焉。
(2)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作词尾,相当于“然”。
“……的样子”。
例:
盘盘焉,囷囷焉。
(《阿房宫赋》)
(3)兼词。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之)。
(荀子《劝学》)
(4)代词。
①人称代词,同“之”,第三人称。
他、他们、它、它们。
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②疑问代词。
“哪里,什么,怎么。
”例: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5.以
(1)介词。
①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可译为“用、拿、把、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凭借)以乱易整,不武。
(用)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按照)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把)
以资政殿学士行。
(凭借……的身份)(《<指南录>后序》)
②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2)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
注意“以”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与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时的区别。
例如: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6.因
(1)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例:
乐毅因归赵(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此)”、“由于这个原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着)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趁机)
(2)连词。
①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②表因果。
相当于“因为”“由于”。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因为)
7.于
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①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给”“由于”等。
例: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中。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对于。
)
②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
良曰:
“长于臣”。
③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8.则
(1)连词
①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②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
例:
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
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④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个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
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反而)(《师说》)
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即使)
(2)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死则徙尔。
9.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
臣愿得谒之。
(他,指“秦始皇”)唯君图之。
(这件事)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
例:
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我”“你”。
例:
君将哀而生之乎?
(我)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
惟江上之清风。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③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
万顷之茫然。
仰观宇宙之大。
④结构助词,用于主谓间,取独立性(取独),可不译。
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不知东方之既白。
不知老之将至。
⑤结构助词,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例:
扣舷而歌之。
填然鼓之。
(《寡人之于国也》)
(3)动词,到……去。
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一 语文 复习 文言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