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3 氧化还原反应.docx
- 文档编号:10327898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77.31KB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3 氧化还原反应.docx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3 氧化还原反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3 氧化还原反应.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3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3氧化还原反应
1.[2012·江苏化学卷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C解析:
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
铝离子水解、胶体的吸附性、Fe3+的氧化性、SO2和Zn的还原性等内容,看来高三一轮复习围绕课本、围绕基础展开,也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2.[2012·江苏化学卷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
5I-+IO3-+3H2O=3I2+6OH-
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
NH4++6OH-
NH3↑+H2O
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中:
SO2+NH3·H2O=HSO3-+NH4+
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
Ag+2H++3NO3-=Ag++NO↑+H2O
C解析:
本题是基本概念中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的考查,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基础和生活内容为背景。
A.一定要注意酸性溶液中不能出现OH-。
B.NH4HCO3溶液HCO3-也能与NaOH反应。
C.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只能酸式盐。
D.得失电子不守恒。
【备考提示】高考常设置的错误形式有:
离子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各物质化学式拆分错误;不符合“三个守恒”(质量、电荷、电子);不符合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反应环境与产物的矛盾;改写是否正确(注意区别胶体与沉淀);隐含的反应是否遗漏(生成物与反应物不共存、隐含的氧化性物质等);方程式与所给的“量”的条件是否切合“过量”,“适量”,“足量”,“少量”等
解此类问题是应做到:
注意“三看”:
看反应环境,看操作顺序,看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
牢记“三查”:
查物质是否能拆分成离子形式,查三个守恒,查阴阳离子的比例与它们形成化合物时的比例是否相同。
3.[2012·海南化学卷3]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A.HCl、CuCl2、Ba(OH)2B.NaOH、CuSO4、H2SO4
C.NaOH、H2SO4、Ba(OH)2D.NaBr、H2SO4、Ba(OH)2
C【解析】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则电解质所含的阳离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之前,阴离子不能是简单离子;电解HCl的方程式为:
2HCl
Cl2↑+H2↑,A选项错;电解CuSO4溶液的方程式为:
2CuSO4+2H2O
2Cu+2H2SO4+O2↑,B选项错;电解NaBr的方程式为:
2NaBr+2H2O
2NaOH+H2↑+Br2,D选项错。
4.[2012·海南化学卷6]将0.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MB.M2+C.M3+D.MO2+
B【解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计算:
0.195g锌粉(0.003mol)失去的电子为0.006mol;MO2+中M的化合价为+5,设其降低为+x价,则有:
(5-x)×0.02×0.1=0.006,解得x=2,故B选项正确。
5.[2012·海南化学卷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C【解析】生铁中含有碳,构成原电池加快了腐蚀速率,故A选项正确;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是因为构成的原电池中Fe作负极,加快了腐蚀速率,故B选项正确;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应为阴极,故C选项错;铁管上镶嵌锌块,构成的原电池中Fe作正极,受到保护,故D选项正确。
6.[2012·安徽理综化学卷10]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A
分离乙醇和乙酸医酯的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B
用
的盐酸配制100ml,
的盐酸
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C
用溴水、淀粉-KJ溶液比较
与
的氧化性强弱
试管、胶头滴管
D
用
和
固体制备并收集
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实验中仪器的选择,同时考查考生对简单实验的设计能力。
A项,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混合物,然后加水振荡,分液即可得到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水溶液,而要从乙醇水溶液中再分离出乙醇,需进行蒸馏操作,需用到蒸馏烧瓶、冷凝管等玻璃仪器;B项,还需用到酸式滴定管等玻璃仪器;C项用试管、胶头滴管即可实现实验目的;D项,制备、收集NH3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大试管、酒精灯、导管、集气瓶。
故C项正确。
7.[2012·浙江理综化学卷13]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已知:
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2HI=2FeCl2+I2+2HCl;2Co(OH)3+6HCl=2CoCl2+Cl2↑+6H2O
2Fe(OH)2+I2+2KOH=2Fe(OH)3+2KI;3I2+6KOH=5KI+KIO3+3H2O
复分解反应:
2HSCN+K2CO3=2KSCN+CO2↑+H2O;KCN+CO2+H2O=HCN+KHCO3
热分解反应:
4NaClO
3NaCl+NaClO4;NaClO4
NaCl+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氧化性(酸性溶液):
FeCl3>Co(OH)3>I2
B.还原性(碱性溶液):
Fe(OH)2>I2>KIO3
C.热稳定性:
NaCl>NaClO4>NaClO
D.酸性(水溶液):
HSCN>H2CO3>HCN
A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所以,氧化性(酸性溶液):
Co2O3>Cl2>Fe3+>I2,A选项错;还原性(碱性溶液):
Fe(OH)2>I2>KIO3,B选项正确;C选项,根据在热分解反应中稳定性弱的物质容易分解生成对应的稳定性强的物质,C正确;D选项,根据在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制取弱酸的原则,酸性(水溶液):
HSCN>H2CO3>HCN,正确。
8.[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
A.Fe2+和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D.有硅酸沉淀生成
9.[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
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
解析:
A有单质O2生成。
B有单质Al生成。
C有单质H2和N2反应
10.[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11]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g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
B1molFe与过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C1L0.1mol·
NaHCO3液含有0.1nA个HCO3—
D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和CO2合气体含有2nA个O原子
解析:
B应该是转移3nA个电子。
C应该是小于0.1nA个HCO3—。
D条件错误,应为标准状况。
11.[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1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D
解析:
A关系不对,陈述Ⅱ是还原性。
B二氧化硅不导电。
C关系不对,陈述Ⅱ是吸水性
12.[2012·四川理综化学卷11]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氧气
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O+O2=CH3COOH+H2O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O2+4e+2H2O=4OH-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
原电池中H+移向电池的正极,A项错误;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乙醇的燃烧方程式,C项正确,用C项的方程式进行判断,有0.4mol的电子转移,消耗氧气为0.11mol,B项错误;酸性电池不可能得到OH—,D项错误。
13.[2012·四川理综化学卷13]向27.2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计算。
根据题意知最后得到的沉淀是Cu(OH)2,其质量是39.2g,则n(Cu(OH)2)=0.4mol,n(Cu)=0.4mol,即原化合物中的n(Cu)等于0.4mol,设原化合物中的Cu和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则有x+2y=0.4mol,64x+144y=27.2g,解得x=0.2mol,y=0.1mol,物质的量之比等于2:
1,A正确;反应后得到溶质是NaNO3,则表现酸性的硝酸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即1mol,0.2molCu和0.1molCu2O被硝酸氧化时共失去(0.4+0.2)mole-,则有0.2mol的硝酸被还原为NO,所以硝酸的总物质的量是1.2mol,浓度是2.4mol/L,B错;产生的NO为0.2mol,标准状况下体积是4.48L,C正确;原混合物与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Cu)=0.4mol,所以n(NO3-)=0.8mol,被还原的硝酸是0.2mol,硝酸的总物质的量是1.2mol,所以剩余硝酸0.2mol,D正确。
【技巧点拨】“守恒法”就是利用物质变化中的某些守恒关系为解题依据,直接列关系式解题。
运用守恒法解题易于形成解题思路,同时可避免书写繁琐的解题过程,大大提高了解题的效率,是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
14.[2012·新课程理综化学卷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A【解析】:
B项,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C项,应该是证明含有碘单质;D项,不能排除SO42-的干扰。
15.[2012·江苏化学卷18](12分)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xNa2SO4·yH2O2·zH2O)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准确称取1.7700g样品,配制成100ml溶液A。
准确量取25.00ml溶液A,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0.5825g。
准确量取25.00ml溶液A,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后,用0.02000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5.00ml。
H2O2与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MnO4―+5H2O2+6H+=4Mn2++8H2O+5O2↑
(1)已知室温下BaSO4的Ksp=1.1×10-10,欲使溶液中c(SO42-)≤1.0×10-6mol·L-1,应保持溶液中c(Ba2+)≥mol·L-1。
(2)上述滴定不加稀硫酸酸化,MnO4―被还原成MnO2,其离子方程式为:
。
(3)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n(BaSO4)=0.5825g/233g·mol-1=2.50×10-3mol
(2)2MnO4-+5H2O2+6H+=2Mn2++8H2O+5O2↑
(3)n(H2O2)=5/2·(0.0200mol·L-1×25.00mL)/1000mL·L-1=1.25×10-3mol
m(Na2SO4)=142g·mol-1×2.50×10-3mol=0.355g
m(H2O2)=34g·mol-1×1.25×10-3mol=0.0425g
n(H2O)=[(1.7700g×25.00mL/100mL)-0.355g-0.0425g]/18g·mol-1
=2.5×10-3mol
x:
y:
z=n(Na2SO4):
n(H2O2):
n(H2O)=2:
1:
2
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化学式为2Na2SO4·H2O2·2H2O
【解析】本题属于物质组成分析与化学综合计算题。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进行成分析,运用元素守恒进行推理计算,兼有溶度积常计算,离子方程式书写。
【备考提示】可见,高三复习还得紧紧抓住元素守恒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极端分析等化学常用分析方法。
16.[2012·江苏化学卷19](15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铜帽(Zn、Cu总含量约为99%)回收铜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
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铜帽溶解后需将溶液中过量H2O2除去。
除去H2O2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
(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含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后溶液中Cu2+的含量。
实验操作为: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pH=3~4,加入过量KI,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上述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Cu2++4I-=2CuI(白色)↓+I2I2+2S2O32-=2I-+S4O62-
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__,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若滴定前溶液中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Cu2+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
(3)已知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
下表列出了
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
开始沉淀的pH
完全沉淀的pH
Fe3+
1.1
3.2
Fe2+
5.8
8.8
Zn2+
5.9
8.9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
30%H2O2、1.0mol·L-1HNO3、1.0mol·L-1NaOH。
由除去铜的滤液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洗涤、干燥
900℃煅烧。
【参考答案】
(1)
Cu+H2O2+H2SO4=CuSO4+2H2O
加热(至沸)
(2)
淀粉溶液蓝色褪去
偏高
(3)
向滤液中加入30%的H2O2使其充分反应
滴加1.0moL·L-1的氢氧化钠,调节pH约为5(或3.2≤pH<5.9),使Fe3+沉淀完全
向滤液中滴加1.0moL·L-1的氢氧化钠,调节pH约为10(或8.9≤pH≤11),使
Zn2+沉淀完全
【解析】本题以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铜帽回收铜并制备ZnO制取和分析为背景的综合实验题,涉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选择、误差分析、实验步骤、pH调节等多方面内容,考查学生对综合实验处理能力。
【备考提示】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误差分析、物质的除杂和检验等内容依然是高三复习的重点,也是我们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17.[2012·福建理综化学卷24]
(1)电镀是,镀件与电源的__________极连接。
(2)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沉淀在镀件表面形成的镀层。
①若用铜盐进行化学镀铜,应选用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之反应。
②某化学镀铜的反应速率随镀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
该镀铜过程中,镀液pH控制在12.5左右。
据图中信息,给出使反应停止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浸法制取硫酸铜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i)中Cu2(OH)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步骤(ii)所加试剂起调节pH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③在步骤(iii)发生的反应中,1molMnO2转移2个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④步骤(iv)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过滤后母液的pH=2.0,c(
)=amol·L—1,c(
)=bmol·L—1,c(
)=d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用含a、b、d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
(1)电镀池中,镀件就是待镀金属,作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镀层金属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2)①要把铜从铜盐中置换铜出来,比如用铁就可以,铁是作还原剂的,所以加入还原剂,
②根据图示信息,pH=8—9之间,反应速率为0,所以要使反应停止,调节溶液的pH至8—9之间,可见读图信息的重要性。
(3)①碱式碳酸铜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直接写,用观察法配平。
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②题目要求调高PH,铵根离子显酸性,碳酸氢根离子显碱性,则起作用的离子是碳酸氢根离子。
③依题意亚铁离子变成了铁离子,1molMnO2转移电子2mol,则锰元素从+4变成+2价,溶液是显酸性的,方程式经过观察可要补上氢离子,综合上述分析可写出离子方程式为:
MnO2+2Fe2++4H+=Mn2++2Fe3++2H2O
④氢离子浓度为10-2,依据K的表达式马上就可写出来K=
。
24题没有了复杂的工艺的流程,这个信号在质检题中已经给出,没有在流程上设置障碍,问题设计平实,难度不大。
平衡常数计算简单,只要代入即可,没有复杂的数学变换,降低了难度。
对图中信息的获取要求较高。
18.[2012·浙江理综化学卷26](15分)大气中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
Na+、Mg2+、NH4+、Cl-、SO32-、SO42-、NO3-和NO2-等。
某研究小组取该地一定量的酸雨,浓缩后将所得试液分成4份,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酸化后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呈蓝色;第二份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第三份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第四份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
已知:
Ksp(Ag2SO4)=1.20×10-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酸雨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说明其不存在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试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Cl-:
_______。
(4)该研究小组为了探究NO参与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慢慢通入O2,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_______、_______,再喷射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
说明NO的作用:
_______。
解析:
(1)从酸雨中可能含有的离子分析,SO3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因此酸性条件下SO32-与NO3-是不能共存的。
从浓缩后所得的4份试液进行的实验分析可知:
第一份酸化后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呈蓝色,说明有NO3―或NO2-,(6I-+2NO3-+8H+=3I2+2NO↑+4H2O或2NO2-+2I―+4H+=_I2+2NO↑+2H2O);第二份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说明有SO42―;第三份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有NH4+;第四份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可能有Cl―或SO42―(生成AgCl↓或Ag2SO4↓,均不溶于稀硝酸),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说明没有NO2-,否则NO2-离子能与具强氧化性的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使KMnO4溶液褪色(5NO2-+2MnO4―+6H+=5NO3―+2Mn2++3H2O)。
所以,该酸雨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SO42-、NO3-、NH4+;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SO32-、NO2-。
(2)试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6I-+2NO3-+8H+=3I2+2NO↑+4H2O。
(3)由于该试液中存在着SO42―,所以,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Cl-时要考虑排除SO42―的干扰。
检验的方法为:
取少量试液,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存在Cl-。
(4)据题目告知,是探究NO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根据硫酸型酸雨的形成的机理:
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磺的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SO2释放到空气中,在光照、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等的催化作用下,SO2与氧气反应生成SO3,SO3溶于雨水后形成H2SO4。
因此当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慢慢通入O2时,要生成SO3必须要有催化剂参与,所以NO应该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该是2NO+O2=2NO2,NO2+SO2=SO3+NO。
答案:
(1)SO42-、NO3-、NH4+;SO32-、NO2-;SO3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酸性条件下,与NO3-不能共存。
若有N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6I-+2NO3-+8H+=3I2+2NO↑+4H2O
(3)取少量试液,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存在Cl-
(4)2NO+O2=2NO2NO2+SO2=SO3+NO;催化剂
19.[2012·四川理综化学卷26](13分)下列框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或其溶液,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A、B为气态单质,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E、H、I为氧化物,E为黑色固体,I为红棕色气体;M为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族。
(2)A在B中燃烧的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3 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 化学试题 分类 汇编 专题 氧化 还原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