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梳理全.docx
- 文档编号:10327259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7.63KB
《游褒禅山记》梳理全.docx
《《游褒禅山记》梳理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梳理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游褒禅山记》梳理全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梳理之勘阻及广创作
一、
时间:
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二、古今异义词:
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分歧一般的)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了)
4、由山以上五六里(而,上)
5、何可胜道也哉(尽)
6、于是余有叹焉(对此)
7、此所以学者不成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治学的人、求学的人)
三、一词多义:
1、“观”:
(1)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
(2)景象.“非常之观”.
2、“得”:
(1)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
(2)心得、收获.“往往有得”.
3、以: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介词)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③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用来,介词)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⑤由山以上五六里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承接)
⑥无物以相之(来)
4、而:
(1)可是,却.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2)因而.而人之罕至焉.
5、其: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词,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②距其院东五里(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③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它,代词,代仆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代“穴”;后“其”,代词,代那些)
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前“其”,它,代词,指代后洞;后“其”,那些,代词,代游客)
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它,代词,指华山洞)
⑦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前一个“其”,我们,人称代词;后一个“其”,那个,指示代词)
⑧而予亦悔其随之(自己,代词,指作者)
⑨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词,指代“古人”)
⑩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6、之:
(1)连接主谓取消句子自力性.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2)的.
此余之所得也;
非常之观
褒之庐冢也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这里.卒葬之
(4)代词,他.而余亦悔其随之
7、夫:
(1)那.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2)句首语气词.夫夷以近
8、道:
(1)路途.有碑仆道
(2)说.何可胜道也哉
9、然:
(1)形容词词尾.有洞窈然
(2)然而.然视其左右
10、为
(1)写.独其为文犹可识
(2)是.于人为可讥
11、焉
①于是予有叹焉(语气助词,可译为“了”或不译)
②而人之所罕至焉/然力足以至焉(代词,那里,指险远的处所)
四、重要实词、虚词:
夷:
平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相:
帮手、辅佐.“无物以相之”.
卒:
最终.卒葬之
仆:
倒伏.有碑仆道
漫灭:
模糊不清.其文漫灭
独:
只有.
犹:
还.
独其为文犹可识
言:
念.
盖:
句首表推测的语气词.
谬:
错.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窈然:
幽深的样子.有穴窈然
尚:
还.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且:
将要.不出,火且尽
遂:
于是.
俱:
一起.
遂与之俱出
方:
正当.
是:
这.
方是时
尚:
还.
足:
足够.
予之力尚足以入
既:
已经;……之后.既其出
或:
有人.
咎:
责怪.
或:
有人.
则或咎其欲出者
夫:
那.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夷:
平坦.夫夷以近
至于:
到了.
其:
难道.其孰能讥之乎
胜:
尽.何可胜道也哉
阳:
山的南面.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
四、重要的句子
固定结构:
所谓华山洞者
此所以学者不成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其孰能讥之乎
五、词类活用:
1、名词做动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2、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
3、形容词做动词:
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火尚足以明也
不出,火且尽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享受尽或尽情享受)
4、形容词作名词: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问其深
5、动词作名词: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其见愈奇
6、使动用法: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六、特殊句式:
1、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
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2、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④所谓前洞也.
⑤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⑥此余之所得也.
⑦此所以学者不成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⑧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3、定语后置
有穴窈然
4、省略句
而卒葬(于)之
有碑仆(于)道
(吾)遂与之俱出,有志矣,而又不随(之)以怠
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能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译文:
然而力量足够用来达到那里(却没能达到),在他人看来是件值得讥笑的事,而且在自己看来也是件有悔意的事.】
七、文化知识:
至和元年:
用皇帝的年号纪年.
庐陵萧君圭君玉(籍贯,名,字)
甫,父,男子名后美称
临川王某记:
王某,谦称.
八、文学知识:
王安石,子介甫;号半山;今江西临川人,又称王临川;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唐宋八年夜家之一.北宋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文学家.主要作品集《临川先生集》.在政治上积极推行“新法”,反对因循守旧,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记
“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属于散文范畴.
“记”这种体裁呈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年夜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年夜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份.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说理性游记,以游山为喻,文章前面写游山,后面谈事理,因事即理,说明要实现远年夜理想,成绩一番事业,除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慎取”.
游褒禅山记(复习)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缺乏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成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时间:
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游褒禅山记 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