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题申报教育信息化与学科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docx
- 文档编号:10316034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81KB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题申报教育信息化与学科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docx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题申报教育信息化与学科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题申报教育信息化与学科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题申报教育信息化与学科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
教育信息化与学科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
学科分类:
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
一般课题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融合有效
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网络环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第二,信息技术为教师的备课和上课带来了更加实用的辅助;第三,信息技术使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本立意的教学目标,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
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如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
如何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这是摆在我校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
信息技术在辅助教学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应用的情况和效果却参差不齐:
有些教师使用比较恰当,信息技术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不少教师程度不等地被信息技术所左右,信息技术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变成了“高科技污染”。
如何使整合达到最佳状态,这是我们孜孜探索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界定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有“技术”和“教育”的双重属性,技术上主要是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
数字化就是在使用上方便和统一,网络化就是实现资源共享,智能化就是实现人机合一,多媒化就是信息一体化。
教育上主要是体现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
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
一方面,信息技术要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以及在此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
当今世界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如日本的第五代、第六代计算机进入教育网计划、欧盟的“尤里卡计划”、韩国的“虚拟大学”、新加坡的“智慧岛”方案、美国ISW向教育进军(提出了助学的新模式:
基础设施建设、个性化学习、个性化评价、教学活动衔接、提高教育生产力。
特别是如何实现个性化学习,通过多种活动中收集信息来评价学习,真正的能体现个性化学习)等。
这些带有浓厚信息化时代色彩的世界教改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信息社会世界教改与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共性的新特点。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专家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就围绕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堂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等展开了研究,我国从1999年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并公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开始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教育部办公厅2014年出台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部署,未来十年,将是教学信息化从基础建设、应用普及转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
实现中小学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核心是依靠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应用驱动、统筹规划、深度融合”的工作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目前,我校虽然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完善了校内的信息化硬件基本安装,包括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一体机和教师用笔记本电脑,并尝试使用了集中APP或网站媒介进行教学补充,但随着现在正逐步转向云计算、“电子书包”、语音技术等,现有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经远远跟不上信息的发展,缺乏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特别是教学资源的开发上更是匮乏。
学校也缺乏一个兼容教学资源库、学校数据库、师生管理系统(学籍、图书、安全、考勤等共享)等能资源共享的平台。
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课题来看,在教育领域对于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相关领域很多研究成果已经可以用于本课题研究的操作过程,使得本课题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指导,不再是无源之水。
学校要真正的做到应用的信息化,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应用,学校共享的资源平台等,这都需要师生能不断更多更深入地掌握各种技术。
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故而我们期待能够抓住这一机遇,切实加快推进我们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质效,与时代接轨。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课题理论依据
在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日益普及,理论研究日益深入细化,何克抗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专著已经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实践层面,各种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如:
翻转课堂、微课、慕课MOOC等)不断涌现,而且推出了大量的精彩的教学实例。
(二)研究目标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的素质。
让学生在新颖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上,自主探究,培养思维,达到全面地发展,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和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意识和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发展自我,成长为新一代科研型的教师。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究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过程融合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走出师生减负增效的新路,提高学校办学质效,促进学校从薄弱学校向品牌学校的华丽转型。
(三)研究内容
1、信息化校本研究活动研究。
(1)用信息化资源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如:
利用多媒体教室开展教学经验交流、精品课展示等活动,利用网络教室开展在线视频学习、集体备课、评课等活动。
(2)以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应用研究为教研活动主题。
如:
教学素材的收集、整理创新研究、班班通设备应用研究等活动,通过校本分组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教科研能力,为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研究。
现行教材的编排虽然大体上有一套完善的结构,但就内容的呈现方式来说还不够灵活,有的远离当地学生的真实生活,有的与当前学生的现实水平不相适宜,有的缺乏探索的层次与空间。
为此通过对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研究,对教材的编排和设计意图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的情况下,利用媒体技术创新课堂教学呈现方式可以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更有价值的知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
3、课堂教学互动方式的研究。
在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平台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扩展于延伸,生,它构件的是开放式的教学文化氛围,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班级空间,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在这种课堂环境下的教学互动,较传统的教学互动具有更多的优势,但是如何在同一时空,组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生生的交叉式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高效互动,以及课后教学效果评价中教与学的反馈互动等,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4、课堂教学方式有效评价研究。
教学评价与教与学的双向评价,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施的教学评价,准确而快捷。
通过收集学生的教学评价,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恰当的学习评价,即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研究假设与创新之处
开展小学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研究,关键在于研究要怎样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从而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信息化的最大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教育信息化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既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又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之处1、发达地区的教师已经具备了很高的信息化技术能力,但是我们中部地区,薄弱学校教师的信息化技术能力还是很低,探索出适合这些学校的教师信息化技术培养模式;2、信息化技术能力可以带来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得到极大改变;3、通过实践,提高我校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从而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出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
三、研究实施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在吸收先行者进行的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经验时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搞硬件驱动,而忽视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式做起来相对容易,但难以持久,并且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教育部公开表示的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应用驱动,一是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力求:
一是通过大力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完善校园信息资源库,充分发挥校园网作用,创造人机交互,多向反馈的交互学习环境,让各科教师均能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备课、上课,提升专业能力。
二是设定成长目标,保持创造性张力。
促进教师逐渐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引导每位教师根据个人的特点制定在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化与学科的融合要达到的目标。
并通过目标的引领,让教师不断地学习、实践、探索、思考。
三是实行校本研修,加强合作交流。
建立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在职培训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有效过程。
充分发挥教学专家或业务骨干引领作用,加强业务领导,确保教育课题研究等取得突破。
四是展开与学校整体的管理工作相一致的整合培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运用。
五是改革评价制度,释放教师创造潜能。
建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教师创造性的、多元的、新型的教师评价体系及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专业素养提升的评价依据,引导教师进行反思与评价,让教师明确学校在面向信息化的同时,自己在教学能力上的提升标准,释放出教师创造的潜能,从而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六是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定时间定计划地开展研究,注意资料的收集和经验的提炼,并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
(1)调查目前我校教师教育教学中与信息技术整合方面的现状;
(2)调查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与教学效果,搜集资料,了解情况。
2、个案研究法
选取不同类型的研究对象进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实例个案研究。
3、行动研究法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就是要创造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
4、文献法
对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和提炼,以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整合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5、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具体情况的掌握和控制,进行归纳,分析,综合,使之系统化,提炼经验,形成理论。
(四)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运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积极开展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有效整合方面的研究,得出具有推广价值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从课前备课、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等方面入手,改革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解决好主体和客体、手段和目的、预设和生成等之间的矛盾,力争使整合达到最佳结合点,
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17年6月—2017年11月
2017年6月:
成立《教育信息化与学科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开始对我校如何进行此课题的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研究方案。
运用调查研究法,调查我校在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撰写《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2017年11月到12月:
组织集中学习,制定课题研究的活动计划,课题组开会学习讨论国内外有关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
2017年12月—2018年4月
课题组组织课题阶段实施,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课题组每个学科代表准备一节公开课,在有效整合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并从中选出部分向全市展示;摄制优秀实验课例录像;收集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等。
第三阶段:
2018年5月—2019年6月
课题组中期评估:
分析第一阶段的材料与数据,写出中期实验报告与研究论文;进行中期评估、交流、研讨等活动。
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活动,在第一阶段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吸取经验教训,加强理论指导,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并向全校推广。
收集有关研究的教学案例、案例分析和研究论文。
第四阶段:
2019年7月—2019年9月
准备结题,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工作报告,整理有关材料,编辑课题《教育信息化与学科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专辑;申报课题研究成果,申请结题,做好结题工作。
课题编号:
427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信息技术 课题 申报 教育 信息化 学科 课堂教学 有效 融合 实践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