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文法部赵菊强2006年09月27日
文章浏览数:
69
大家好!
我是《行政管理学》课程的主持教师赵菊强,欢迎各位进入课程教案辅导栏来浏览。
本学期开始,我们采用的教材是第二版的《公共行政学》,随着教材内容的修订,我将按章节把调整的内容尽快地补充上来,便于大家教案和学习。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行政?
行政,即公共行政,也称行政管理、公共管理。
这些概念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行政是指政府处理国家的公共事务。
政治学家、行政学家、法学家对于公共行政范围的界定,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分别从“三权分立”、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广义的管理等不同的角度界定公共行政的领域。
我们认为,公共行政是指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在这里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二、公共行政的特点是什么?
1、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
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
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
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
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三、公共行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1、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
公共行政是政府行政,是政府对国家的治理。
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善政才有善治。
公共行政就是治国安邦,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管理好国家,如何使社会全面快速地发展,使人民安居乐业。
公共行政就是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保证,就是执行国家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
2、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
公共利益必须由政府予以贯彻执行才能实现。
只有政府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有关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的需要。
如果政府不能实现公共利益,就必然缺乏存在的合法性。
3、公共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公共行政的重要课题,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
政府有管理市场、规范市场的责任。
如果没有公共行政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4、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
没有一个高效、民主、公平的政府,社会就不可能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政府没有高质量的决策能力、快速的应变能力和高效的处理事务能力,就会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就会败下阵来。
学习和研究公共行政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和完善政府的管理,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
5、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公务员队伍的需要。
公共行政学是国家公务员的基础专业学科。
身为公务员,必须学习并掌握公共行政学。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是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
公务员学习并掌握公共行政学,在进行行政管理时就可以高屋建瓴,用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来认识和处理社会公共事务。
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公务员队伍,才能使我国长治久安,持续发展,兴旺发达。
四、什么是公共行政学?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在这里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五、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有哪些?
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和边缘性学科;
2、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
3、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
4、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
5、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六、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1、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取向;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3、哲学研究方法;
4、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5、实证研究方法;
6、比较研究方法。
第二章行政环境
一、什么是公共行政环境?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一般的环境不能称之为公共行政环境,只有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作用公共行政系统和行政行为的环境,才能称之为公共行政环境。
公共行政环境分为一般公共行政环境和具体公共行政环境。
二、行政环境的特点是什么?
1、复杂性;
2、约束性;
3、特殊性;
4、不稳定性。
三、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
就是在同一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
2、这种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行政效率高低等方面。
四、公共行政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公共行政环境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关系上。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适应、互相作用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1、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环境是公共行政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宏观形态,是公共行政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行动的空间。
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
行政环境决定、限制和制约行政体制、行政职能、行政目标、公共政策和行政权力的运行方式,以及官员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与行政经费等。
2、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
如果公共行政不适应公共行政环境,也就是政府没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那么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公共行政管理。
所谓适应公共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管理必须符合特定的公共行政环境向它提出的要求和条件。
如果不适应公共行政环境,即使再先进的公共行政管理也不可能有管理成效。
3、公共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行政的发展变化。
由于社会革命或社会变迁,公共行政环境发生了变化,公共行政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4、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
公共行政的能动作用是研究公共行政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共行政可以利用公共行政环境提供的实际条件和要求,选择切合实际的公共行政目标,确立科学的行政关系。
通过达成行政目标而达到改善公共行政环境的目的。
五、里格斯公共行政的三种模式及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里格斯将公共行政分为三种模式:
一是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公共行政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的家长制,任人维亲,实行等级森严的世卿世禄制度;二是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在大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民主行政,官员依法任命,依法行政;三是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公共行政模式,它既有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也有工业社会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是两者混合体。
六、什么是具体行政环境?
它包括哪些内容?
具体行政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
具体行政环境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的规章制度、组织的凝聚力、管理对象等。
七、什么是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组织文化在政府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在企业则称之为企业文化。
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
组织文化的特征主要有:
1、组织成员的同一性程度;2、团队精神;3、对人的关心程度;4、组织的一体化的程度;5、风险承受程度;6、民主程度;7、报酬标准;8、重视结果;9、控制程度。
第三章政府职能
一、什么是政府职能?
它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政府职能的特点有:
1、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
2、政府职能的强制性特点;
3、政府职能的系统性特点;
4、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
5、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
二、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外部性问题;
2、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
3、公共物品的提供;
4、无知和非理性;
5、不平等问题。
三、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政府成本过高。
政府的行政成本很难量化,很难计算。
因为政府的大多数的行政目标是模糊不清,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
这样使政府的成本和效益都很难计算。
而且政府活动的涉及面广,行政目标的变量多,比较复杂,需要的成本具有很大的弹性。
政府往往希望多办事情,扩张权力,扩大管理范围,这样就追求扩大财政预算,而效益却无法确定。
正因为成本与效益分离,往往会出现行政成本过高的现象,造成浪费。
2、政府的低效率。
根据帕金森定律,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过多,成本高,效率低是一种必然趋势。
由于政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制定出低质量的公共政策。
同时,政府部门人员素质不高,公共政策执行部门执行不力等,都是造成政府低效率的主要原因。
3、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在资源配置领域,因为信息不完全,政府的配置效率比市场低。
一般来讲资源配置由市场完成,而不是由政府进行低效率的配置。
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政府在一定领域仍然承担资源配置的作用,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将逐步减少资源配置的作用。
4、寻租。
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即寻租者为了从政府那里得到某些资源或某领域经营的特许权或开发权,甚至垄断权。
寻租活动不是经营活动,是寻租者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进行寻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寻租者在政府的庇护下获取高额利润,消费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政府付出了政治成本,社会付出了道德成本。
5、造成另一种不公平。
市场经济只能造成社会贫富不均,财富分配不平等。
只能依靠政府进行再分配,以便使社会财富相对公平。
但是,政府通过强制力进行再分配也可能出现另一种不公平,就是政府利用强制力将富人的财富转移到穷人的手中,或者将穷人的财富集中在强势集团的手中。
四、政府干预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不能互相代替;
2、政府干预经济仅界定在弥补和防止市场失效的范围;
3、政府干预也必须讲究成本收益;
4、发展中国家政府一般对市场的干预比发达国家广泛得多,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五、政府的政治职能主要有哪些?
1、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
2、保卫国家主权的职能;
3、民主职能。
六、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1、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
2、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
3、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的不足的职能;
4、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
七、政府文化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意识形态职能;
2、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职能;
3、发展文学艺术和体育卫生职能;
4、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职能;
5、清除那些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且有害的文化产品的职能。
八、什么是政府的社会职能?
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社会职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职能是指除了政治职能之外的所有社会管理职能,狭义的社会职能是指政府除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职能之外的社会管理职能。
本教材的社会职能是狭义的。
政府的社会职能比较广泛,主要有:
1、维持社会秩序,保证人身安全和私人财产安全的职能;
2、确保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
3、环境保护的职能;
4、社会保障职能。
九、转变政府的职能,需要转变政府的哪些管理理念?
政府管理观念的转变是最根本的转变。
如果不转变观念,就不可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政府机构改革就无法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圈。
转变政府管理的理念,需要做到:
1、政府机构改革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
政府机构改革必须是法制化的改革,不能是随意性的改革。
政府机构的设置,人员的增减,职权的确定,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政府机构改革必须有法律的规范,增加或精简一个人或一个机构都必须有法律根据,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政府机构中要避免人治,只能借诸法律,别无他途。
2、要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观念转变。
全能政府又叫万能政府或无限政府。
这个概念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对他们的政府管的太多提出的批评。
按照他们的观点,改革后的我国政府仍然是一个全能政府。
全能政府的最大特点是包揽一切社会事务,垄断一切社会权力,独占一切社会资源,政治体制、行政体制和经济体制重合为一,高度集权,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
政府扮演多重角色,什么社会事务都管,因此他有无限责任。
其结果反而使自己处于很尴尬的境地。
实际上应从根本上改变全能政府的观念,政府的管理是有限的,责任也有限。
政府不是全能的,不要去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
政府应该低限度地干预经济,干预社会的各方面事务。
3、要实现从权威主义行政向民主行政的转变。
权威主义行政即精英行政,它是建立在大卫·李嘉图的“群氓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它只相信政府,只相信政府能够管理好社会公共事务,只相信少数精英人物有足够智慧和能力进行管理。
它不相信人民群众有参与能力和管理能力,在这种权威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难以进行民主行政的建设。
但现在是信息社会,虚拟社会、电子政府和网上团体已经存在,民主思想将广泛传播,民主行政也必然因应而出。
民主行政就是人民群众有参政权和议政权以及知情权,只有实现从权威主义行政向民主行政概念上的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变,才能真正做到机构精简。
4、在管理方式上要实现从统治方式向管理方式的转变。
统治方式是阶级对阶级的统治,可以说是对敌对阶级的管制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不能用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人民内部出现的各种问题是依法进行管理的问题,而不是仅用行政强制的办法,甚至采用暴力方式予以解决。
政府处理各种社会事务也不能用统治方式进行管理,而必须用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只有从概念上实行转变,才能在管理方式上有所突破,才能确立人民群众的主导地位。
应该树立为公众服务而不是管制公众的民主意识。
国以民为本,政府是为公民服务的,干部是人民公仆。
如果不能实现从统治方式向管理方式的转变,也不可能实行民主行政。
5、实现从以官为本到以民为本的彻底转变。
以官为本在组织建设是官本位;在领导方面表现为长官意志和一言堂,谁官大权大谁就说了算,这样必然形成一种唯上之风,长官意志和一言堂大行其道。
如果不根除这种长官意志和一言堂,就不可能实现从权威主义的行政向民主行政的转变。
以官为本造成了社会行政化和官僚化,如果不以民为本,不实现行政民主,政府的合法性就很难得到认同。
政府机构改革,如果仅仅是机构和人员的增减,而不从根本上改变人的观念,那么,就不能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
转变观念不是少数政府官员的事情,广大人民群众也必须转变观念。
十、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要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就必须正确确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单位、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管理的目的和宗旨都是为社会服务,任何背离这一根本价值的政府行为都必然削弱政府的合法性。
因此,政府在社会中的作用应当定位在除了政府必须行使政治统治职能之外,社会管理职能是有限度的,政府只管理社会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社会事务,而那些凡是社会能够进行自我管理的领域,政府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管。
这就要求政府不能垄断所有的社会权力,不能包揽所有的社会事务,必须分权给社会,否则政府就会既管不了,也管不好。
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内容。
政府与市场在各自领域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市场是以利润为基础的,它在资源配置方面优于政府;政府是以权力为基础的,它在规范市场和公平方面优于市场。
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是依法管理,是宏观控制和间接管理,是按市场规律进行管理,是低限度的干预。
同时,政府必须弥补市场的失效,不能经常用行政手段去干预市场,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求企业作为独立法人资格进入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要有自主权和自决权。
政府除了管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之外,其他的权力都应该归还给企业。
政府与企业分开,政府不再扮演企业经营者的角色,有利于廉政建设。
政府一般不直接从事以赢利为目的生产经营活动,因为行政权力进入市场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必然造成垄断。
4、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
事业单位是我国比较特殊的现象,这些年来,政府对它们进行了改革。
在我国除了确保基础教育和基础科学研究之外,其余的都可以走入市场。
事业单位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是单位制。
就是单位办社会。
现在必须进行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5、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社会组织是指除了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
在改革开放之后,这类社会组织发展很快,在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能够减轻政府的负担。
许多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事务都由它们承担。
它们是社会自组、自助、自理的组织。
尤其是社会中介组织,起着沟通与桥梁的作用。
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方便了公众。
政府放手让中介组织承担一些社会责任。
这些社会组织虽经授权有行政管理职能,但它们并不是政府,也不是变相的政府。
6、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在任何社会中,政府为公民提供服务,公民离不开政府。
尤其是现代社会,许多事情公民更无法离开政府,必须靠政府予以解决或给予帮助。
但政府对公民的责任是有限的,不能像在全能政府条件下,政府包揽一切事务,政府必须摆脱那些不应该由其管理的而应该由公民自理的事情,只有那些确实依靠自身力量不能解决的,不能自理自立的,政府应该给予帮助。
政府不能对公民负责一切,公民也不能事事依赖政府。
政府责任有限,公民必须自立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