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docx
- 文档编号:10307675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26KB
班级管理.docx
《班级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作业
(韶关市小学新教师培训)
县(市、区):
韶关市武江区工作单位:
重阳中心小学姓名:
周卫平
一、单项选择题(10分)
1.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A)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马卡连柯D.杜威
2.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
(D)
A.法人B.监督人C.辅导员D.领导人
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4.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地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这样的管理模式称为班级(D)。
A.自由管理B.民主管理c.常规管理D.平行管理.
二、填空题(10分)
1.班级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满足学生的要求、_促进学生的发展、校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2.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手段有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实施班级民主管理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二是建立民主生活制度。
4.目标管理是一种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5.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设计并开展班级活动。
6.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7.集体内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8.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9.班级建设的设计以班级文化为最重要。
10.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班级管理评价:
是以班级管理为对象,根据班级管理目标,采用一定测量技术和方法,对班级管理工作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判定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研究型班级管理:
是指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级管理者并不是简单地运用已有的关于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而是根据班级管理实践中问题的特殊性,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某种研究方法,寻求特殊问题的特殊解决办法。
3、心理失衡:
是指个体的愿望、需求得不到满足或遭受挫折、经历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紊乱的状态。
4、反感情绪:
是一种由于人的情感触动作用而产生的不利于学生团结和健康成就的消极情感反映。
四、简答题(20分)
1.简述班主任自我管理的意义(6分)
答:
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是班主任根据班级管理的要求,为自己设定修养目标,提高自己管理素养的过程。
(1)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是完成班级管理任务、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要求
(2)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3)班主任的管理素养是班级管理的要素
(4)班主任自我管理的过程也是班主任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
2.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6分)
答:
1、观察。
观察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
班主任要善于在学生的一切活动中观察学生活动的真实情况。
除了一般的观察外,可以有计划地把学生放在某些特定的环境里进行观察,比如在给学生单独完成规定任务的活动中,观察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
观察学生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师不能根据表面的、偶然的现象,对学生做出简单的评价或结论,相反,要从学生的一系列的言行中加以分析、比较和研究,再对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2、谈话。
通过谈话,可以更直接、更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弥补观察的不足。
谈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找学生个别交谈,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座谈,也可以是不拘形式的漫谈。
可以找学生本人谈,也可以找学生干部谈,可以找学生的好友谈,也可以找其对立面谈。
谈话要普遍、自然地进行。
找学生谈话的面广,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经常进行,对谈话的内容、方式、时间、地点、态度,语气等都要作认真的考虑。
谈话后要作好追记,把有关情况记录下来,并做出分析。
3、研究书面材料。
研究书面材料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实表现的重要方法。
可供班主任研究的书面材料很多,它包抱学生的入学登记表、学籍卡片、体检表、成绩单、作业本、答卷、日记以及图书借阅卡片,班务日志等等。
研究书面材料,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不能看得过死,特别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材料,如学生的作文、日记、原班主任的评语等。
要把从研究书面材料中得到的印象与学生的现实表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进行去伪存真的加工,并与观察、谈话中所了解到的情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4、调查访问。
调查访问,也是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有效方法。
调查访问,包括对学生家长、亲友、邻里的调查访问;对科任教师的调查访问;对原学校教师的调查访问;对有关同学的调查访问等。
调查访问可以采取个别访问、小型调查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进行。
3.怎样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理作用?
(8分)
答:
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理作用是要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启发学生在学习、体育、劳动等方面的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有关学生的事要与学生商量着办,学生能够办的事要让学生自己去干,学生不能独立办的事要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要倾听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论述题(20分)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认为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应当如何改进?
答:
(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是高强度的。
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
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后。
二是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
老师必须实施班级控制,以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
班级管理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
然而在当今的中小学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班级干部相对固定,学生把班干部标志只看成是荣誉的象征,关于“班干部”的观念,“荣誉”重于“责任”;只把班干部看成是“老师的助手”,忽视干部是“群众的代表”,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对策: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传统的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在班级中实施对人、事、物等因素的控制,它体现了教师对班级的预先期望及学生对教师的服从,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对象,又是目的。
因此,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所以要从人主体性源泉出发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主动和谐的发展。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
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干部;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当干部引向当“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六、案例分析题(20分)
在记者对吉林省安图县4所初中和4所小学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小学生不愿意参加劳动,有的学生连清扫校园也不愿意参加,甚至连日常的值日也会让别人代劳。
有高达20%的学生,让别人给自己洗衣服,家长不在时自己就吃不上饭。
在长岭县调查显示,有的小学生花钱雇同学写作业;有的花钱拉选票争当少先队中队委员;有的花钱更改考试分数。
调查发现,一些学生追求高消费,花钱大手大脚,浪费惊人。
一些小学生一个月的零花钱高达几百元,过生日也要到饭店去大办酒席。
江源县在14所中小学调查了解到,中学生中仅有19.5%的人崇拜劳动模范,而崇拜明星的却高达34.7%。
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调查采访时,不少人士认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答: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今后国强民富的重要力量,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生力军。
他们素质如何,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将来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而未成年人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智力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强,因而,是否抓住这一时期,就决定着是否抓住未来,把握世界!
班主任工作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极其重要。
因此,作为班级建设者,思想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我认为,班主任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主要是起引导作用。
通过班主任的管理、培养,采取多样的形式,让未成年人内化,让“内因”起作用。
在此,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一)导思想
“思想先于行动”,思想是“导游者”。
因此,班主任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首先应该导思想。
那如何导思想?
第一,了解学生。
这是一个前提,是由下而上目标形成的基础。
作为一个班,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有家景状况好的,有差的;有父母在家的,有不在家的留守儿童;有守纪的,有不遵守纪律的;有智商高的,有智商低的……以上种种状况,作为班主任都要了解,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使教育具有实效性,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第二,确定目标。
目标有导向性,作为班主任,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德育纲要,守则、规范,甚至国家法律法规等这些高层次的目标,结合学校班上学生的各种状况(如前所述),制订出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包括班风、学风、待人处事、做人等方面的内容。
不同的年龄、年级,班主任可梯级的制订,制订出短期的、中期的和长期的目标,从而在思想上一直引导着学生,朝着定的目标前进。
第三,在目标确定后,采取合当方式来导引,即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可从以下努力:
1、创造育人环境,形成育人氛围,即形成一种班级“大气候”,利用集体力量去影响、感染个体。
班主任可充分利用课程,人际关系处理,板报标语,名言警名等等,有意识的形成一种环境氛围。
2、榜样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班主任善于在古今中外、教材内外、校内校外、班内班外找到目标导引中的“原型”载体,如科学家、企业家、三好生、特长生……包括爱祖国的典型,爱学习,关心他人的……,让他们感受到目标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有原型的、是实在的、有样可循、有对象可“仿”的。
这也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规律。
同时适应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感觉真实!
3、活动育人,乐中求效。
班主任可把不同的思想内容,以活动的形式为载体,富于其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自己“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中去,体验快乐,不知不觉的在快乐的活动中受到感染,收到教育效果,所谓“富寓教育于乐”便于此。
4、集体与个别引导相结合。
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着受教育的程度差别,深浅不一。
所以,在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时,在集体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个别引导,即把握学生的性格,所处的家庭,经济情况的差别等,个别谈心,因材施教。
例如:
有的学生长期逃学,是由于家中无父母管教,得不到父爱母爱;有的学生缺乏自信心,因环境差,条件差形成的……这些不同的“景况”,都需要个别引导,让教师去弥补,使其“正常”,诸如还可进行故事会、图片展览、知识竞赛等方式。
在注重形式基础上,还要注意从小引导,从细微处着眼,“润物细无声”传导各种正确的思想。
并且持之以恒,“百年树人”让未成年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人格,学会做人,拥有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导行为
行为是关键,是思想的验证、体现,是思想的目的所在,是内因起作用部分。
在导行为方面,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让学生对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充分理解行为比思想更重要,“光有好的思想,而去干坏事”,是言行不一致的表现,是好思想未落实,坏思想在作怪!
第二,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去导引学生,让学生会讲、会背,并会做,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自觉养成。
第三,制度健全。
班主任要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去引导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订本班可行的班规班纪,操行评分办法等。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些“规矩”要切实有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实现目标。
第四,在导行为方面,更要注意班主任自身的言行,即以身作则,我们要向学生“发号施令”,首先树立自己的威信,树好自身形象,其好坏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会而不从”即是这个道理。
(三)导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的重要执政理念,世界不和谐,就会阻碍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甚至引发战争,造成极大破坏,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和稭,同样会影响、制约着其在各方面的快速、健康发展。
同理,作为学校及学校的班级不和谐,学校、社会在教育等多方面质量不高,收益极慢,总会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因而,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和谐的班级在创造良好班集体、导引学生思想、落实行动,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谐是基础。
为了构建和谐的班级,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第一,班主任首先要投入真情实感。
即班主任对全班学生要付出“真爱”。
即所谓“爱是最好的老师”。
班主任在对待学生方面,在关心学生的学习及他们的成长,一定要付出真情,动之以情,作出牺牲,在“学生无助时去关心”、“在学习吃力时去引导”、“在受欺负时去伸张正义”、“在生病时去看望”……在学生最需要时总出现在他们面前,让学生感到班主任的真诚,仿佛在关爱中生活成长,这将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去创造和谐班级的一个“动人神话”,会不自觉的弹奏着一个和谐的“音符”。
第二,处事公平是创造和谐班级,关系协调的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公平正义。
同样,构建和谐班级,也需要公平。
只有公平了,学生认识才会统一,行为才会协调一致,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
例如,竞选班干部让每个学生参与选举和被选举,让学生感到人人机会均等;同样违规的学生同样要受到处理,不能偏颇;成绩好、差的学生同样受到关爱,不能因成绩差受到歧视、冷淡……这些种种,需要公平处理,方能“和睦共处”。
让未成年人感到一种平稳、一种平衡,从而让和谐有广泛的基础。
第三,教育学生自我调解和具有宽广的胸怀,“学会共处”。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存在一些矛盾,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若处理不好,将影响和谐,作为班主任,要教育学生不拘小节,高风亮节,用“长远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来对待这些事,学会自我调解,自我摆脱这些“伤团结,伤感情”的事,也许“静待”不失一种方式。
“自我化解”不失一种良策。
第四,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构成自主和谐的班级。
作为班主任,在“导和谐”这个屋面上,若学生能抛开各种干扰,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支持、鼓励,师生能共鸣、互动,优质高效的完成班任务。
生机勃勃,活力四射,那这种局面应该是和谐班级最高境界和目标了。
因而,班主任为此应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来造成这种学习效果。
如:
让不同的学生合作办板报,让学生合作做小制作、小发明,让学生合作做采访,让学生合作出一套自测题……。
这些合作中,不同特长的学生,都会在合作中有不同的展示,互为补充,从而圆满的完成,并且在合作中还会带着兴趣、情感、价值观,这将更有利于和谐,这些都可能是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长此以往,一个自主、和谐的班级定会形成。
以上从三方面简述了我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粗浅看法。
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我们的长期的、神圣职责,任重道远。
作为班主任要把对未成年人理想信念的引领和高尚思想品质,良好道德情操的培养作为重要任务,让信念成为动力,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活动,这些载体,采取不同手段、方式,引领学生学会做人,健全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我们班主任就起到了成功教育的作用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班级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