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总复习方案.docx
- 文档编号:10306007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29KB
初三物理总复习方案.docx
《初三物理总复习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总复习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物理总复习方案
初三物理总复习方案
tan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我校物理教师觉得在这种形势下那种单纯以知识为中心的复习备考模式已经明显不适应了。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式已经明显不适应了。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浪潮,提高毕业班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我校学生的物理学习特点,我校也草拟了物理总复习的粗浅方案,现将本方案作如下简单阐述。
1、 复习总模式:
以素质备考和能力提升为主线,采取“单元过关——专题训练——综合模拟——回归课本”四段式复习模式,旨在夯实基础,学会方法,训练能力,培养素质,实现素质教育和学生从容应试的双赢目的。
(1)“单元过关”为总复习的第一阶段。
本阶段不以课程课时为界限,同时强调知识整合和能力提升,加强知识联系与应用,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更进一步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
(2)第二阶段的复习为“专题训练”。
提取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为专题,在研究近两三年质检试卷、中考试卷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拟定以下“专题”:
实验专题、设计专题、研究性试题专题、资料阅读题专题、开放性试题专题、作图专题、综合性专题等。
(3)复习的第三阶段为“综合模拟”阶段。
本阶段是学生对中考的一个适应过程,以学生的模拟训练为主,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尽最大可能减少学生在中考过程中的“非智力失分”。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强调规范的解题习惯、认真审题的态度、精确的语言表达、巧妙的解题方法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等。
(4)“回归课本”阶段是总复习的最后阶段。
旨在防止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遗忘。
在这备考的最后阶段,学生不宜再进行大题量、高难度的习题训练,让学生回归课本,轻松迎接考试。
2、 课堂模式:
(1)“单元过关”阶段的课堂模式:
每节课向学生分发一份复习材料(内容包括本节复习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相应的随堂训练和课外练习),先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回顾,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大约10分钟);紧接着学生进行随堂题型训练(15—20分钟);针对学生题型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疑点进行分析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约10—15分钟);最后进行复习小结(约5分钟)。
课外完成复习材料中的课外练习和《双基优化训练》。
(2)“专题训练”阶段的课堂模式:
课前拟订专题,在课堂上分发专题训练(包括随堂训练题和课外训练题),进行专题训练、讲解,然后归纳本专题的考点、题型特征、解题方法和技巧,课外让学生完成相应专题的训练题。
(3)“综合模拟”阶段的课堂模式: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综合模拟试卷,课外对学生的试卷进行认真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讲解。
(4)“回归课本”阶段课堂模式;课堂上由学生自主安排复习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及时反馈在复习过程遇到的问题,然后教师进行点拨、巩固。
3、复习时间安排表:
以下时间安排可根据学生的复习情况作相应的微调。
复习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完成任务
单元过关
专题训练
综合模拟
回归课本
时间安排
3月~5月上旬
5月中旬~6月上旬
6月中旬~考前一周
最后一周
4、总复习阶段的习题选择:
总复习阶段选择的题型不宜过多、过难、不出偏题。
我校复习中使用的习题由任课教师在集备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共同编制。
在选择习题时尽量兼顾以下几个方面,如:
习题的针对性、综合性、典型性、新颖性、实用性、联系生活实际等。
以上就是本校初中物理总复习的粗略方案,存在不合理之处请批评指正。
帮孩子轻松应对考试的有效办法
帮孩子轻松应对考试的有效办法--中考高考
[作者:
Admin 来源:
收集 更新时间:
2007-3-20 文章录入:
Admin]
【字体:
】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们被卷进来。
就连本该轻松无忧的小学生也要承受这竞争的压力,初、高中学生更是被中考,高考压的喘不过气来。
面对这样的竞争压力,要想在考试之中脱颖而出,胜人一筹,不仅需要有深厚的基础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心态。
下面就让我们的教育专家和特级老师告诉您和孩子,怎样在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来调整我们的,心态,轻轻松松应对考试。
考试前
近一段我们在学校的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将浓茶、咖啡土类的饮料带到了学校,说是为了防止上课磕睡。
老师们说,快期末了,、学生心理压力大,睡眠时间严重不足,达才想起了"喝咖啡提神儿"的办法。
我们的教育专家在此提醒您,成年人一天最多也不要超过3杯咖啡。
用咖啡代替水的作法对学生并不适宜。
还是让我们找找根木上的原因,从心理上为你舒缓考试带来的压力吧。
许多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影响知识、能力水平的正常发挥。
下面从心理调适的角度介绍应考对策,你若能对症下药,就可以在考试中帮你多考很多分。
1·主动迎接考试
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迎接考试,首先必须有坚实的知识做基础。
"胸有成竹"要靠平时努力,这不是考前几禾或几星期的突击就能达到的。
其次是要明白考试的真正意义。
考试是学习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诊断、训练、总结、验收等多重意义。
只有定期考试,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学习水平。
考好了是对学习的肯定,考不好可以找出原因,改变现状。
尽管考分确有决定学生前途命运的价值,但也应该学会脱离自我,在大背景中去考虑个人的前途和未来,勇敢地面对现实。
充满信心,不要被考试牵着鼻子走,做好打主动仗的准备。
2·减少不必要的枯神压力 做自己信绪的主人
考试时"满不在乎"与"过分紧张、高度期望"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在考试期间将情绪调整到有一定的紧张度而又不过分的紧张,才是最佳应试状态,才有助于提高应试效呆。
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到正确对待分数,过分夸大不好成绩的消极后呆和对自己的成绩期望过高都是不利因素,因而,考前应尽量不要考虑失败的结呆,也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应树立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把考试当作一次练习来对待。
抛开不必要的压力,认真对待每一道试题。
共次要做到自信、乐观、坚强。
缺乏自信,易受暗示的同学最容易受焦虑情绪的干扰,不能正常发挥共水平。
3·注意考前用脑卫生
不少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临时抱佛脚,也有的学生考前加班加点,休息、睡眠减少,户外活动全部取消,一门心思往脑中灌知识,结果头晕、头痛、失眠、食欲不振,以这样的身体状况应考肯定效果不佳。
所以,在考试之前除了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地体育锻炼,多吃一些清淡的蛋白质高、维生素多的食物,还要注意考前把学习负担减下来,不要再去做大量的难题,主要是看一看笔记和做过的作业,再熟悉一遍起个备忘的作用,保持充沛的精力主动应考。
4·强化信心
信心是考生成功的精神文柱。
如果没有高考成功的信心,高考就不太可能成功。
在强化信心时,高考目标期待要适当,不要攀比,加据实力,不要迷信,积极自我暗示,挺胸抬头,步伐加快。
可以利用人的内心体验和人的行为动作一致的原理,这样每天重复的做,就会增强自己的信心。
考试中
1·遇难题稳住心态。
难题是考生最担心的。
对此,专家称,不要畏难,更不要紧张。
遇难题卡壳,或因紧张产生大脑空白的时候,千万不要进行消极心里暗示,如这下可完了、非考砸不可等,要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难别人也难、卡壳是正常现象等,才能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
在考试之前应确定好自己的得分策略,如平时学习成绩上等的学生在保证基础知识不失分的情况下,攻难题中等成绩的学生要把选择、填空题答好,可主攻前三道问答并保证不失分,后三造题在有时间的情况下,能做多少做多少,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要丢弃最难题,做自己有把握的题,会的一定要做到一分不丢。
2·碰熟题先找差异。
在考试中常遏到"舌头"现象,即平时知识都会,考试时却"无话可说"。
遁到这样的情况,专家告诫,要学会另辟溪径,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往往会找到解题的方法。
专家称,考试不怕难题,最怕的是那些似曾相识的题。
见到这样的题,考生第一个反应往往是高兴,但马上又会紧张和担心,怕忘记解题方法。
这种心态是考试大忌,不但打破了正常的解题步骤,而且会因为题熟导致考生不认其审题而失分。
所以遇熟题要找差异,静下心来,认其审题。
考试后
刚考完别对答案
专家还提醒考生和家长,刚考完试,千万不能对答案,家长更不要追问¨考得怎么样"等问题。
要考完一科"扔"一科,学会迅速抛弃兴奋和失落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到下一科。
初中物理学习五法
初中物理学的内容,有一些跟小学《自然》里的部分内容很相近,但它不同于《自然》,它是比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有关机械运动、热运动和电磁运动等等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怎样才能学好这门科学呢?
这里提供一些"小"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学习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会"
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
会表述:
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会表达:
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会理解:
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
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会应用:
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二、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
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
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在初中物理课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
"大纲"要求的画图主要分两部分:
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不仅要学会把复杂的图形看简单(即分析图形),更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
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三、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法拉第曾经说过:
"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
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
"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
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
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
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
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
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
例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还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
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四、学会"两头堵"的分析方法
物理知识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物理题不好做。
这主要是思考的方法不对头的缘故。
拿到一道题后,一般有两条思路:
一是从结论入手,看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二是要"发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当两个思路"接通"时,便得到解题的通路。
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两头堵"的方法。
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真正领会和掌握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并加以应用。
五、注意适当分类,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
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
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有法,但学无定法。
在学习物理的道路上,愿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特点,稳扎稳打。
关于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的教,目的是为了“不教”,即启发引导学生会用已学知识,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去分析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知识.本文就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1、细读书,多设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取系统知识的主要学习材料.只有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质疑,多释疑,才能逐步提高学习水平.教材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
(1)课前阅读,要求学生有的放矢.根据课本内容的不同,教师先按大纲要求,拟出几个阅读提纲,结合课文中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边读边想.如阅·读“功”这一节,可列出如下提纲:
①物理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它和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做工”有什么不同?
②做功必须具备哪两个必要因素?
有哪几种情况不做功?
⑧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怎样计算做功的多少?
④功的单位是什么?
通过阅读,使学生对新课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作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突破,攻克难点.这样既能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惯,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课堂阅读,就是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让学生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等),可以是齐读或默读,边读边记.对于关键的宇、词、句、段落要用符号标志,只有抓住关健,才能深刻理解,也才能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如阅读“重力的方向”时关键是“竖直”.阅读“比热容”的表述时,抓住“单位质量”和“温度升高1C”;阅读“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课文时,抓住“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和“总保持”.精读细抠,明确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在阅读时,若遇疑难,要反复推敲,为什么这样说,能不能那样说?
为什么?
弄清其原团究竟.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3)课后阅读,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勤总结、归纳.新课结束或学完一章后,引导学生结合课堂笔记去阅读,及时复习归纳,把每节或每章的知识按“树结构”或以图表形式归纳,使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条理化.通过归纳,可以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结成体.以便加深现解,使知识得到升华.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广联博思.
2、细观察,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学习物理获得感性认识的源泉,也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手段.初中阶段主要昼观察物理现象和过程,观察实验仪器和装置及操作过程,观察物理图表、教师板书等.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仪器、挂图、投影、录像懂等直观敦具和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等,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深入细致地观察.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
(1)观察要有主次
在观察前教师要讲清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
如在观察水的沸腾时,要求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观察:
沸腾前气泡发生的位置、气泡大小、多少,温度计的读数怎样变化?
沸腾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温度计的读敷是否有变化?
停止沸腾时,温度是否变化?
……
(2)观察要有步骤
复杂的物理现象,应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一步步地仔细观察.如在”研究液体的压迎”实验中,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首先要观察所使用的压强计,用手指挤压压强计盘属盘上的橡皮膜,观察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
(2)搂着将水倒人烧杯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u形臂两边液面是否出现高度差,报据观察判断水的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3)改变橡皮膜所对方向,再观察u形骨两边的液面,根据观察判断水是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其大小有什么关系?
(4)保持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不变,使橡皮膜朝上、胡下、朝各个侧面,比较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有什么关系?
(s.)将金属盒放人不同裸度,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怎样改变?
(6)观察在同一深度清水的压强和盐水的压强是否相同?
(3)观察时要思考
如在引入“牛钡第一运动定律”前做有关演示时,当学生观察了同一高度处的小车从斜面上分别经过毛巾、棉布、木板表面时运动的距离越来越远后,可引导学生思考:
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大小跟什么有关?
当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摩擦力很小时,运动的距离很大吗?
当小车在光滑的平面上(无阻力)运动时,运动的距离将有多远?
经过观察、思考、推理后,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3、勤实验,会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应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边学边实验和小实验.演示实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掘物理概念和规律。
得预期的效果.万一演示失败,必须找出原因,重新演示,给学生以有益的影响.教师还要创造条件,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给学生更多的操作机会.实践表明,边学边实验深受学生欢迎,学生直接参与了教学活动,课堂上表现出学习积极性特别高.
在学生实验中,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实验器材,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指导学生严格按使用规则和程序亲自操作,作必要的记录,根据实验内容得出结论,促使学生手、眼、脑并用.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去“发现”规律,学到探索物理知识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实验教学中,还要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启发学生勤于思考,如在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时可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1)为了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必须测出哪些物理量?
(2)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3)怎样组成电路?
画出实验电路图.(4)要记录哪些数据?
(5)在什么条件下测出的功率才是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通过这样的边实验边思考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电功率、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理解.
4、多思考,细比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孔子说过: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力.在物理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结合教材中的“想想议议”,进行巧妙的设疑,启发学生动脑积极思维,多质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并提高表述能力.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教师可先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不论是上浮的还是下沉的都受到浮力,接着提出以下几个思考题:
(1)既然浸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为什么铁在水中下沉?
木块能浮在水面上呢?
(2)把同样重的铁块和木块同时放在水里又会怎样呢?
(3)用钢铁制造的大块在轮船为什么又会浮在水面呢?
从而诱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然后通过对放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的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对教材上的各种结论,引导学生不仅要善于从正面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反向思考.如“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而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体是不是都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呢?
通过反向思考,有助于弄清结论成立的前提,并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知识本身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有区别.如某些现象相似,但实质不一;某些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相似,但所用的器材不同,等等.如果教师遇到什么讲什么,学生遇到什么学什么,学生头脑中就会觉得很乱,容易导致学生应用时混淆不清.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找出异同和联系,掌握知识的本质.例如,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就可列表比较.电动机和发电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质量和重力、压力和重力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等,都可以列表比较.通过比较,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5、善记忆,会记忆,提高记忆效益
为了使学到的知识牢固地铭刻,必须加强记忆.如图表记忆,顺口溜记忆,理解记忆,类比记忆,系统记忆,形象记忆等,这些巧记、妙记,都能缩短记忆周期,使知识信息贮存得牢固.指导学生科学地记忆,就可以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智慧的仓库”.在新的学习活动中,当需要某些知识时,则可随时取用,从而保证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思考的迅速进行.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记忆.
(1)理解透彻,记得牢
理解是提高记忆质量的前提.对初中物理中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额定功率”、“实际功率”、“比热”等,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否则更易发生混乱.
(2)语言简炼,记得快
教师可将一些重要知识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如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编成:
“一物一线等值反向”;光的反射定律可编为:
“三线同面,法线居中,哪来哪去,角度不变”;电路识别可编为:
“简单电路四元件,源器线加电键,逐个顺次是串联,电路分叉属并联”.
(3)反复强化,记得准对有些知识,需反复强化记忆.即凡涉及到该内容时就不断强化刚形成的条件联系,并及时运用、巩固,以加强记忆.
6、广训练,精练习,提高学习成绩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练习包括课堂练习、作业练习、实验操作练习、单元练习及综合练习等,教师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点:
(1)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适量练习.既要有知识覆盖面,又要有适当的知识梯度.这样,不仅可提高
(2)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的方法、思路和技巧,以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解题时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的词句和物理过程仔细分析,同时应反思解题过程,勇于修正错误,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效率.
总之,阅读、观察、实验、思维、记忆、练习等方法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能依据学生实际,结合教材特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教学规律和认识规律,创造有利于指导学生形成科学学习方法的情境,就会使各个环节的指导适合学生的学习,使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学生想学、会学、乐学,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再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才能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物理 复习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