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大纲1.docx
- 文档编号:10297086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3.17KB
内科护理大纲1.docx
《内科护理大纲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护理大纲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科护理大纲1
1。
咳嗽咳痰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咳嗽是机体的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
咳痰是借助咳嗽将气管,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或肺泡内的渗出液排出。
特点:
1.咳嗽:
与清晨起床体位改变时加剧,伴脓痰,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夜间平卧时出现剧烈咳嗽及明显咳痰,常见于肺结核,左心衰竭;咳嗽声音嘶哑,常见于声带或喉部病变;金属音调咳嗽,多见于支气管癌。
2.痰液的颜色,性质,数量,气味,粘稠度等:
急性呼吸道炎症者,常咳浆液或黏液性白痰;肺瘀血,肺水肿时,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痰量少者仅有数毫升,多见于呼吸道炎症;痰量多时可达数百毫升,静止后分为三层:
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浆液或浆液脓性,底层为脓块及坏死组织,见于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脓痰伴有恶臭气味者,提示有厌氧菌感染。
2.促进有效排痰的方法。
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尚能咳嗽的病人。
2.湿化气道适用于痰液黏稠难以咳出者。
3.胸部扣击与胸壁震荡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
4.体位引流适用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有大量痰液而排出不畅时。
选择体位的原则是病变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
5.机械吸痰适用于无力咳嗽而痰液量多黏稠,意识不清或排痰困难者。
3.肺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和护理措施。
分类:
1.吸气性呼吸困难:
特点为吸气过程显著费力,重者出现“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两侧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
2.呼气性呼吸困难:
特点为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伴有哮鸣音。
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所致的小支气管痉挛,狭窄。
3.混合性呼吸困难:
特点为吸气,呼气均感费力,常伴有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常见于重症肺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大面积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等肺部广泛病变使呼吸面积减少,肺换气功能受损。
一般护理:
1.体位半卧位
2.休息与活动减少活动,以减少耗氧量和能量消耗。
3.饮食护理避免刺激性强,易于产气的食物。
4.咯血的病因、身体状况、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病因:
1.呼吸系统疾,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炎等;
2.心血管系统疾病,如二尖瓣狭窄,心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肿等;
3.其他疾病,如血液病,传染病,风湿性疾病等。
身体状况:
1.咯血的特点:
1)咯血量的估计:
24小时咯血量在100毫升以内为小量,100~500毫升为中等量,500毫升以上或一次咯血300毫升以上为大量。
2).颜色和性状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疾病所致的咯血,其颜色为鲜红色;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砖红色胶冻样痰见于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咯血多为暗红色;左心衰竭所致的咯血为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2.评估要点:
窒息是咯血直接致死的主要原因,应及时识别和抢救。
当出现咯血不畅,情绪紧张,气促,胸闷,面色苍白,大汗,烦躁不安时,则为窒息先兆,应紧急处理,避免窒息的发生;咯血突然减少或停止,表情紧张或惊恐,大汗淋漓,双手乱抓或者指喉咙示意(呼吸困难),发绀,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时,提示发生了窒息,进而可出现全身抽搐,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护理诊断:
1.有窒息的危险与咯血不畅阻塞气道喉头痉挛有关。
2.恐惧与突然大咯血或反复咯血不止有关。
3.潜在并发症:
失血性休克。
护理:
1)小量咯血者可静卧休息,大量咯血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2)大量咯血者暂进食,3)小量咯血者或大咯血停止后,宜进少量凉或温的流质饮食。
对症护理:
预防窒息是大咯血护理的重要措施,1)大咯血时应首先保证气道通畅,改善氧合状态。
2)出现窒息时立即采取头高足低45度俯卧位。
用药护理:
垂体后叶素是治疗大咯血的首要药物。
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约,十五分钟注射完毕。
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者及孕妇忌用该药物。
烦躁不安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肌内注射,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
5.胸痛的护理措施
对症护理:
腹膜炎,肺结核病人取患侧卧位,以减少肺部活动幅度,减轻胸痛。
气胸病人因肺部活动而加剧疼痛,在呼气末用15cm宽胶布固定患侧胸廓。
6.哮喘的病因、身体状况和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病因:
1.遗传因素哮喘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集聚现象,哮喘病人亲属的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且亲缘关系越近,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越高。
2.环境因素是哮喘的激发因素。
1。
吸入性变应原:
如螨虫,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
2。
感染:
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
3.食物:
如鱼,虾,蟹,蛋类,牛奶。
4.药物:
如普奈洛尔(心安得),阿司匹林。
5.其他:
气候改变,运动,妊娠等。
身体状况:
重症哮喘哮喘发作时经治疗不缓解,持续24小时以上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其主要原因是未去除诱因,感染未控制,支气管阻塞,严重脱水和病人极度衰竭。
通气功能检测:
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照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以FEV1/FVC%的下降(低于70%或低于正常预计值的80%)为判断气道阻塞的最要指标。
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
一.脱离变应原,迅速脱离变应原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二.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是当前控制气道炎症最为有效的药物。
2.B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简称B2受体激动剂)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常用药物有沙丁氨醇。
3.茶碱类:
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
口服给药,氨茶碱或控(缓)是释茶碱,控(缓)释茶碱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静脉给药,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前近24小时且未用过茶碱类药物者,日注射量一般不超过1.0克。
4.其他药物:
色苷酸钠是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物,对预防运动或过敏原诱发的哮喘最为有效。
一般护理:
1.环境与体位病室不宜布置花草,避免使用羽绒或蚕丝织物。
哮喘发作时,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半卧位或坐位。
2.饮食护理忌食诱发哮喘发作的异体蛋白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以及某些食物添加剂,如酒石黄,亚硝酸钠等。
3.氧疗,氧流量为1~3L/min,吸氧浓度不超过40%。
为避免气道干燥和寒冷,冷气流刺激导致气道痉挛,氧气吸入时应温暖,湿润。
病情观察观察哮喘发作的前驱症状,如鼻咽痒,打喷嚏,流涕,眼痒等黏膜过敏症状。
用药护理1.糖皮质激素1)嘱病人吸药后立即用清水含漱口咽部。
2)口服用药不良反应为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等,宜饭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
2.B2受体激动剂口服沙丁氨醇或特布他林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心悸,肌震颤等不良反应。
静脉输入沙丁氨醇时,控制滴速在2~4ug/min,并注意观察心悸等不良反应。
3.茶碱类1)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心率失常,血压下降和抽搐等毒性反应2)氨茶碱用量过大或静脉输液速度过快,可引起恶心,呕吐,头痛,失眠,心律失常,严重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抽搐乃至死亡。
因此。
静脉注射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注射时间宜在十分钟以上。
7.慢阻肺的定义、病因、身体状况、诊断要点、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定义:
慢支肺气肿病人,当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阻,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呈进展性发展,是导致慢性呼吸衰竭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
病因:
1.吸烟是导致COPD最危险的因素.2.感染3.理化因素4.过敏因素
发病机制:
1.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蛋白水解酶对组织有损伤破坏作用,抗蛋白酶对弹性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有抑制功能。
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均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而产生肺气肿。
2.炎症机制3.其他
身体状况:
1.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咳痰喘炎。
2.慢性阻塞性肺水肿症状,呼吸困难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呈进行性加重。
全身性症状体征,桶状胸,触诊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
3.COPD分期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
4.COPD并发症可并发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诊断要点
1.慢性支气管炎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其他其疾病时,可作出诊断。
如每年发作不足3个月,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也可诊断。
2.COPD慢性咳嗽,咳痰和(或)呼吸困难,存在不完全可以性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
肺功能检测指标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
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
1.急性加重期治疗1)抗感染治疗2)祛痰,止咳,平喘3)给氧。
2.稳定期治疗长期家庭氧疗
常见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气道阻塞,通气不足,呼吸肌疲劳,分泌物过多和肺泡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黏稠有关。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降低,摄入减少,腹胀,呼吸困难,痰液增多有关。
4.潜在并发症:
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氧疗采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氧流量1~2L/min,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而引起或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2.病情观察3.用药护理
4.呼吸功能训练
1)缩唇呼吸,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为1:
2或1:
3,缩唇大小程度与呼气流量以能使距15~20cm处,与口唇等高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为宜。
2)膈式或腹式呼吸
5.心理护理
6.健康指导长期家庭氧疗是指以昼夜持续吸入低浓度氧15小时以上,使Pa>60mmHg或SaO2升至90%的一种氧疗方法.
8.肺心病病因、发病机制,肺心病的身体状况、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病因:
按原发病的不同位置分三类
1.支气管、肺疾病 以COPD最多见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3.肺血管疾病
发病机制:
1.肺动脉高压形成 缺氧,是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重要因素
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身体状况:
1.肺心功能障碍代偿期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吸衰竭为主要表现。
心力衰竭:
以右心衰竭为主。
治疗原则:
1.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
院外感染以革兰氏阳性菌占多数,院内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2)控制呼衰,纠正缺氧,改善呼吸功能,(3)控制心力衰竭,(4)控制心率失常(5)抗凝治疗。
2.缓解期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2.改善睡眠。
3.皮肤护理
4.饮食护理,限制钠水摄入,钠盐<3g/d。
水分<1500mg/d。
合理用氧:
持续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5%-29%)吸氧,
用药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
9.支扩的病因、身体状况。
病因:
1.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阻塞
2.支气管先天发育障碍和遗传因素,遗传性a1-抗胰蛋白酶缺失症
3.全身性疾病。
身体状况症状:
(1)慢性咳嗽,大量咳痰.
(2)反复咯血:
部分病人无咳嗽咳痰,仅以反复咯血为唯一症状,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其病变多位于引流良好的上叶支气管
(3)反复感染.
体征:
部分慢性病人有杵状指。
10.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身体状况及治疗原则和主要措施。
身体状况症状:
1.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起病急有寒战高热
2.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咳嗽。
治疗原则抗菌治疗 首选青霉素G抗生素,抗生素疗程一般为5~7天,
或在热退后3天停药。
11.肺结核分型及各型特点,结核菌的特点,肺结核的身体状况、结核菌素试验、化疗原则、常用药物及护理措施。
分型:
1.原发性肺结核(I型):
多见于儿童或非感染过结核杆菌的成人。
2.血型散播型肺结核(II型):
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
3.继发性肺结核(III型):
是成人最常见的类型。
(1)浸润性肺结核
(2)空洞性肺结核(3)结核球,
(4)干酪样肺炎,(5)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4.结核性胸膜炎(IV型)。
5.其他肺外结核(V型)。
结核菌特点:
1.具有抗酸染色特性2.生长缓慢
3.对环境抵抗力强,100摄氏度煮沸5分钟,烈日下曝晒2-7小时或10W紫外线灯距照射物0.5~1米照射30分钟均能杀灭结核菌.
4.菌体成分复杂。
身体状况:
多数病人表现为长期低热,于午后或傍晚开始,清晨降至正常;当病情急剧进展时出现高热,伴有疲乏,夜间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结核菌素试验:
1.试验方法:
通常取0.1毫升(5IU)结核菌素,在前臂屈做皮内注射48~72小时观察局部反应,测定皮肤硬结的横径与纵径,取平均值,并记录结果.
2.结果观察:
硬结小于5毫米为阴性(-),5到9毫米为弱阳性(+),10到19毫米为阳性(++),大于等于20毫米或虽小于20毫米,但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淋巴管炎及组织坏死,均为强阳性(+++)。
成人结核杆菌素试验阳性仅表示曾受到结核杆菌感染,并不表示患病。
结核杆菌素试验阴性提示没有结核杆菌感染外,还见于变态反应前期(4-8周内),重症结核,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严重营养不良,淋巴细胞免疫系统缺陷,恶心性肿瘤,年老体弱及危重病人。
化疗原则:
遵循正确的化疗原则及,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
常用化疗药物:
异烟肼和利福平,为全杀菌剂;链霉素,吡嗪酰胺,为半杀菌剂;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为抑菌剂。
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
链霉素可造成听神经和肾损害。
吡嗪酰胺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和高尿酸血症,乙氨丁醇可引起球后视神经炎,对氨基水杨酸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咯血护理1.病人卧床休息,2.观察咯血的量,颜色性质及出血速度。
3.大咯血护理.病人发生窒息,立即取头低足高位;建立静脉通路,禁用吗啡。
健康指导:
切断传播途径:
呼吸道隔离,结核病人应独居一室,外出时戴口罩;杀灭结核菌。
保护易感人群,及时接种卡介苗。
12.原发性肺癌病因、身体状况。
病因:
1.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2.职业致癌因子,3.空气污染,
4.电离辐射,
身体状况:
1.咳嗽,呈高调金属音或刺激性呛咳
2.血痰或咯血,出现间歇或持续痰中带血
3.呼吸困难,肿瘤压迫大气道时,可引起呼吸困难。
4.咽下困难,肿瘤侵犯或压迫食管时,可引起咽下困难。
5.声音嘶哑,压迫喉返神经(多见于左侧)引起声音嘶哑。
6.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7.Horner综合征,位于肺尖部的肺癌称为肺上沟癌,若压迫颈部交
感神经,可引起患者眼睑下垂。
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无汗或少汗;压迫臂丛神经可引起以腋下为主,向上肢内侧放射的火灼样疼痛,夜间尤甚。
8.淋巴结转移:
常见部位是右锁骨上淋巴结,可无症状
13.呼衰的分类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分:
I型呼吸衰竭 仅存在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
II型呼吸衰竭 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
根据其病机化分类:
1.急性呼吸衰竭2.慢性呼吸衰竭。
14.心源性呼吸困难定义、护理措施。
定义:
心源性呼吸困难是指由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病人呼吸时感到呼吸费力,并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最常见的病因是左心衰竭。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1.活动与休息 明显呼吸困难者应卧床休息。
2.体位,端坐位,双腿下垂时可减少回心血量。
3.氧疗,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应高流量(6-8L/min)鼻导管给氧或面罩加压给氧。
咯粉红色泡沫样痰时,20%到30%乙醇湿化给氧。
病情观察:
增强活动耐力。
15.心源性水肿病因、身体状况。
病因:
是为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也见于渗液性心包炎或缩窄性心包炎。
身体状况,1.心源性水肿的特点表现为下垂性,凹陷性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身
体下垂部位。
16.心悸的定义,身体状况。
定义: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跳或心慌,伴心前区不适感。
身体状况。
心悸的特点。
1.生理性心悸:
常见于剧烈活动或精神过度紧张,大量饮酒,咖啡,浓茶。
2.病理性心悸:
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
3.心悸严重程度与病情:
心悸的严重程度并不与病情成正比。
17.黑曚、昏厥、阿斯综合症的定义、身体状况。
定义:
心脏供血暂停,2~4秒产生黑朦,5~10秒出现昏厥,10秒以上除意识丧失外,出现抽搐,称阿-斯综合征。
身体状况
心源性晕厥的特点:
大部分晕厥预后良好,反复发作的晕厥是病情严重和危险的征兆。
18.急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身体状况、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
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2.心室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3.心室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诱因:
1.感染是最主要的诱因,2.心律失常3.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
4.妊娠和分娩5.血容量增加
左心衰竭症状:
1.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2.咳,嗽,咳痰,咯血
3.乏力,晕厥,头晕,心悸
4.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右心衰竭症状:
体循环静脉压增高及瘀血。
胃肠道淤血。
体征:
颈静脉充盈;肝大,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水肿;周围性发绀。
全心衰竭:
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1.病因防治 2.药物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
病因:
1)急性心肌收缩力减退;2)急性机械性阻塞;
3)急性容量负荷过重;急性心室;舒张受限。
身体状况:
症状:
急性肺水肿为急性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
病人突然发病,极度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
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
1.体位:
立即协助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
2.氧量,给予高流量(6~8L/min)鼻导管间歇吸氧,20%~30%乙醇湿化。
3.病情观察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正确使用药:
吗啡,利尿剂,血管扩张剂。
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长期卧床者易致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I级:
不限制正常活
动,但应避免过重的脑力体力劳动;II级;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增加休息时间,但不影响轻体力工作和家务劳动;III级:
应限制日常活动以卧藏床休息为主;IV级:
绝对卧床休息,日常生活由它他人照顾,可在床上做肢体被动运动,待病情缓解后,尽早做适量的活动。
2.饮食护理 限制总热量,进食低钠,高维生素的食物。
19.窦性心律失常及病窦综合征的定义、病因,身体状况和心电图特点及治疗要点
定义:
成人窦性心率频率大于100次/分,称为窦性心率过速。
窦性心律失常:
病因:
生理性原因,剧烈运动;
心电图特点:
(过速)窦性p波规律出现,成人P波频率>100次/分,每个P波后有一个QRS波。
(过缓)窦性p波,成人P波频率<60次/分,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即不同pp间期之间的差异>0.12秒)。
身体状况(过速)心率增快,是病人感到心悸,不安。
听诊心率多在100到150次/分,律齐。
(过缓)通常无明显症状。
治疗要点:
(过速)治疗基本病因,去除诱发因素。
(过缓)无症状的窦性心速过缓者无需治疗,;出现症状者用阿托品,麻黄碱或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长期应用效果不佳者可安置心脏起搏器。
定义:
病窦综合征:
是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导致其起搏和(或)冲动传出障碍,从而引起以心动过缓为主要特征的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
病因:
涉及多种病变过程;窦房结周围神经和心房肌的病变。
窦房结动脉供血减少,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窦房结功能,亦导致其功能障碍。
身体状况 起病隐袭,主要为脑心肾等器官供血不足的表现,尤以脑供血不足为主,病人出现乏力,头昏眼花,失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以及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阿斯综合征。
心电图特点 表现为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常有窦房结阻滞,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并存;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指即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与心动过缓交替发作,前者通常为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
治疗要点 无症状者密切观察,不必治疗;有症状者选择起搏器治疗。
用起搏治疗后,如果病人仍有心动过速发作,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20.房性心律失常的定义、病因,身体状况和心电图特点及治疗要点
定义: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防线,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
病因:
1.(房性期前收缩)提前出现p波。
2.(房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量饮酒,代谢障碍;洋地黄中毒,特别是低血钾时,个别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和青少年。
3.(心房扑动)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以及肺栓塞,慢性心力衰竭,房室瓣狭窄与反流导致心房增大者,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4.(心房颤动)正常人在情绪激动 运动或急性乙醇中毒者可发生房颤。
身体状况
1.(房性期前收缩)无明显症状,频发房性期前收缩者,出现胸闷,心悸,甚至加重原有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症状。
2.(房性心动过速)自律性房速有短暂性,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的胸闷,心悸。
3.(心房扑动)其病情又不稳定倾向可恢复窦性心律或进展为心房颤动,亦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4.(心房颤动)其症状轻重受心室律快慢的影响。
心动图特点:
1.(房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后多见不完全性代偿间歇;提前出现
的P波后下传的QRS波群形态正常。
2.房性心动过速:
1).房率通常为150~200次/分;
2).P波形态与窦性者不同;
3).常出现二度I型或II型房室传导,2:
1方式传导者常见,但心动过速不受影响;
4).P波之间等电位线仍存在;
5).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心动过速,仅加重房室传导阻滞;
6).发作开始时心率逐渐加速。
3心房扑动:
1).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称F波。
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的恒定与否,不规则心室率是传导比例发生变化所致。
2.)QRS波群形态正常,半室内差异传导,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或经房室旁路下传时,则QRS波群形态增宽,形态异常。
4心房扑动:
1).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等电位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均变化不定,称f波,频率为350~600次/分;
2).心室率在100~160次/分,RR期间极不规则;
3).QRS波群形态正常。
治疗要点
1.房性期前收缩:
无需治疗,只需缓解紧张和过分疲劳,劝导病人戒烟限酒。
2.房性心动过速:
自律性房速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时,若心室率不快,无需紧急处理;若心室率大于140次/分,由洋地黄所致,或伴严重心力衰竭,休克征象时,应紧急治疗。
3心房颤动:
积极治疗原发病和诱发因素。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由心房多个异位节律点发放冲动,且各点发放速率不同所致。
21.室性心律失常的定义、病因,身体状况和心电图特点及治疗要点。
定: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室性期前收缩,
病因:
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病人均可发生。
生理性原因:
正常人发生的几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常在情绪激动,精神不安,过量吸烟饮酒和咖啡时发生;
病理性原因:
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
身体状况:
无直接相关症状,或病人感到心悸,失重感或代偿间歇后有力
的心脏搏动。
心电图特点:
1.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通常>0.12秒。
2.st段和t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3.室性期前收缩与其前面的窦性搏动之间期恒定。
4.其后可见一完全性代偿间歇。
治疗要点:
无器性心脏病且无明显症状者,不必药物治疗;有明显症状
者,选用B受体阻滞剂,美西律,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期前收缩者,不主张预防性应用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合并窦性心律动过速者,早期应用B受体阻滞
剂,以减少心室颤动的危险。
室性心动过速
病因:
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病人,最常见的是冠心病,曾患心肌梗死者。
身体状况:
其症状的轻重与心室率,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病变,心功能状态有关。
心电图特点:
1.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突然连续出现。
2.QRS波群畸形,时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科 护理 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