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雨果浪漫主义叙述下的悲悯情怀.docx
- 文档编号:10287573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5.66KB
论雨果浪漫主义叙述下的悲悯情怀.docx
《论雨果浪漫主义叙述下的悲悯情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雨果浪漫主义叙述下的悲悯情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雨果浪漫主义叙述下的悲悯情怀
JIANGXINORMALUNIVERSITY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GraduationthesisofSelf-studyexam
题目:
论雨果浪漫主义叙述下的悲悯情怀
姓名:
刘桂香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准考证号:
2009505340
指导老师:
陈静副教授
完成时间:
2014年5月
版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声明人(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2014年5月日
摘要
雨果是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也是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倡导者。
因此,在雨果创作的许多作品中,都融入了雨果个人浓郁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
《海上劳工》是雨果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之一,雨果将其所倡导的浪漫主义风格渗透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因此,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以雨果的代表作品《海上劳工》为例,就雨果作品浪漫主义叙述下的悲悯情怀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雨果海上劳工浪漫主义悲悯情怀
目录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I
正文…………………………………………………………………………1
引言…………………………………………………………………………1
第一章、雨果的浪漫主义叙述与人道主义情怀………………………………………………1
一、雨果的浪漫主义叙述风格…………………………………………………………………4
(一)《海上劳工》的浪漫主义…………………………………………………………………5
(二)《海上劳工》的浪漫主义叙述背景…………………………………………………………………………5
(三)《海上劳工》的浪漫主义爱情故事………………………………………………………………………………6
(四)《海上劳工》的浪漫主义叙述手法………………………………………………………………………………6
2、雨果的人道主义情怀…………………………………………………………………………6
结语……………………………………………………………………………7
参考文献………………………………………………………………………
引言
雨果是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也是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倡导者。
其许多作品中都洋溢着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其作品本身也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雨果的创作生涯中,《海上劳工》是其代表作品之一,其作品中凸显出的鲜明浪漫主义精神,是雨果浪漫主义思想的表达。
《海上劳工》是雨果人道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作品,正是因为此,《海上劳工》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是法国伟大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一部与《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齐名的小说。
《海上劳工》是雨果流亡海岛期间创作的一部重要小说,本拟起名《深渊》,后定名《海上劳工》。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作者流亡期间居住数年的根西岛。
为了创作这部小说,雨果对英吉利海峡诸岛,特别是根西岛的风俗、气候以及海岛人民的劳动和生活进行过调查。
事实上,雨果作为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细腻的文笔刻画和曲折的情节设计,赢得了许多文学艺术者的青睐。
在阅读雨果作品的过程中,读者总是不经意的会被雨果所刻画的文学艺术氛围所感染,并能够进入到其所营造的文学境界中,这也正是雨果文学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所在。
在进行雨果作品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也往往能够被其所营造的文学氛围所引导,伴随着雨果所营造的人物一起去感受独特社会背景下的人物思想和情感经历。
雨果将对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的理解融入到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并通过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进行人道主义思想和和浪漫主义精神的进一步弘扬。
所以在进行雨果作品阅读时,往往我们所感受的不仅仅是雨果深厚的文学艺术造诣,同时还能够感受到其在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浓郁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内涵。
雨果作为法国文坛中的领袖人物,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所呈现出创作思想是引领法国文坛发展的一股先锋力量。
从具体的作品创作来说,雨果一生创作的众多文学艺术作品,都带有雨果人道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精神的印迹。
所以针对雨果的文学作品展开研究分析,一方面可以促进我们更为深入的了解雨果个人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我们在进行雨果个人作品分析的过程中,加深对雨果人道主义思想内涵和浪漫主义风格的理解和把握。
在进行《海上劳工》这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雨果也将其浪漫主义思想运用到整部小说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无论是从整个故事情节的安排,还是从整部作品中人物的塑造,雨果的浪漫主义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彰显。
海上劳工为了心爱的人付出了一切,甚至生命。
《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
在本文的研究分析过程中,本文以《海上劳工》为例对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其进行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进行阐述,论证了《海上劳工》是雨果人道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创作特色的结合体。
《海上劳工》是雨果一生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也是其所有作品中最为经典的创作之一。
通过对《海上劳工》这部文学艺术作品的研究分析,从而使我们能够更为深刻的了解雨果在进行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对人道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精神的把握,并深入理解雨果个人的思想精髓。
此外,通过本文的研究,也促使更多人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了解雨果及其作品《海上劳工》的独特意义。
第1章雨果的浪漫主义叙述与人道主义情怀
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转化而来。
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崇尚自然的特点,强调以自然为对象和表现人性的自然本质。
浪漫主义文学也常常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来表现人的自主能力和奋斗精神。
以此来塑造理想中的英雄。
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在雨果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其浪漫主义思想成为作品创作的一大特色。
在雨果的许多文学作品中,无论是从整个作品的情节设置还是从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都呈现出十分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人道主义,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
人道主义是指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等的思想和理论。
人道主义思想的出现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同时人道主义思想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实现着不断的进步和渗透,并在历史变迁中发生着不断的改变。
纵观历史发展,尽管人道主义的含义始终发生着不断的变迁,但其核心的思想依旧是以人为本,以人本质为核心。
在成果斐然的19世纪西方文学中,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主要的思想武器,人道主义是关于认得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等的思想和理论。
广义而言,人道主义的基本思想是:
人有权过正常的人的生活,社会有责任消除一切剥削压迫和歧视迫害,使人在各方面得到自由的全面发展。
这也就是当年马克思所设想的人道主义的涵义。
在十九世纪的整个作家群中,雨果可以说是人道主义思想最突出的一个作家。
雨果作为法国人道主义思想的倡导者,其人道主义思想不仅仅体现在其对人本质的尊重上,同时在雨果的许多文学作品中也都呈现出对人本思想的敬重。
一、雨果的浪漫主义叙述风格
(一)《海上劳工》的浪漫主义叙述背景
《海上劳工》是雨果流亡海岛期间创作的小说,格恩西岛是英国的海峡群岛中的一个大岛。
在《海上劳工》中,雨果用了很多篇幅细致地描绘格恩西岛岛上的风土人情,海洋,礁石,海怪,岛屿,岛上各种新奇的事物以及章鱼的出现,这些唯美的描述,展现出雨果在进行《海上劳工》这部小说作品创作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鲜明浪漫主义风格和色彩。
其次在进行故事情节背景的烘托方面,雨果的浪漫主义思想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
在进行小说创作的过程中,《海上劳工》曲折离奇的情节,富于戏剧性的故事安排,以及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巧合设置,背景的安排,为《海上劳工》这部添色不少。
浪漫主义风格是雨果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一大特色。
比如在《海上劳工》的故事背景设置中,《海上劳工》第二部开头一章不厌其烦地描写海洋中的令人惊惧的景色,尤其是对于礁石和洞穴的描写,铺张笔墨,浓墨重彩,“死神的宫殿”、“神圣的幻影等,这些曲折多变,但在本质上又是真实的情节,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二)《海上劳工》的浪漫主义爱情故事
其次是作品中非凡人物的浪漫主义爱情。
小说的人物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人物:
无论是吉利亚特还是黛吕舍特的人物设置都具有十分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首先是女主人公黛吕舍特的美貌和纯洁的少女形象,她美丽少女的形象本身就为人物增添了几分浪漫主义色彩。
其次是在进行小说作品中另一个人物——吉利亚特的人物塑造方面。
这表现在他神秘的身份、有着非凡的能力与刚强的意志力,更是一个天生的驾船好手,能在海上完成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他博学,有着许多本领和手艺;此外,他善良天真热爱自然以及对黛吕舍特痴情而充满自我牺牲的爱情及表达方式。
这是基于两个非凡人物的个性,才有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三)海上劳工的浪漫主义叙述手法
“烟得像火山,在水上流涎涂沫像一条蛟龙,鼓着凶猛的鳍,张口喷火,拖着一团浓雾,向城市冲来,那便是杜兰特号船。
”这是《海上劳工》第三章里对杜兰特号船的一段描写。
它没有具体的形象勾勒,没有细致的精雕细刻,而是用一连串奇特的比喻,组成一幅有浓烈的主观色彩的画图。
雨果在创作中没有正面去把握对象,展开整体和细节的描绘,而是从主体,即从自我去观看对象,通过心灵去折射世界。
它有变形有夸张,有渲染,处处虚写。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描写的特点,即描写事物的不准确性。
作者“以我之物,故物感皆著我之色彩
”。
这“我之色彩”是作者情感和想象的印痕,它与外界景物交合,就形成了浪漫主义的“造境”、“有我之境”,而非现实主义的“写境”、“无我之境”。
浪漫主义作家在描绘事物时,只要能充分抒发他们的理想和胸怀,他们就“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
。
浪漫主义是重写意而不重写实,重写神而不重写形。
例如在描写大小两座杜弗礁时,雨果忽而把它们称为“毒龙”,忽而将它们写成“魔臂”,忽而说它们像“黑色的星辰”,忽而讲它们像“高柱”。
作者浓烈的主观色彩在此表现为一种主观随意性。
作者描写暴风雨“无限里不可见的莺鸟”、“未知境界里的暴君”、“苍穹里的斯芬克斯”、“躲在阴暗里的庞大的流氓”。
其中各种比喻形容都可以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去描绘和揭示风的脾气和特性。
表露情感的直接性是浪漫主义描写的又一特点。
对赞许的的人的描写,如杜兰特号船的主人麦斯李特午芮,文章中这样写道:
“他生着扁平的鼻子,宽大的腮帮,满嘴整齐完好的牙齿,深深刻着皱纹的面貌好像是四十年来和风暴搏斗的成绩,像是海岬岩石的缩影,风暴在那上面刻画的很清晰”。
当与暴风雨搏斗时“他满面雨水淋漓,好像一只鬃毛上溅满水沫的雄狮”。
对憎恶的人如水手郎泰伦,雨果描绘他的脚掌像“秃鹫的脚爪一样”,“奇形的耳朵,长满了刺毛,好像对人说,‘不要和这个洞里的野兽讲话’”。
作者充沛的情感与客观的描绘奔泻而出,爱憎褒贬毫不隐晦地直接表露,跃然纸上。
“火山爆发式的内发情感”
往往使浪漫主义作家的思想冲出现实的牢笼,摆脱真实的藩篱,突破可观的束缚,把自己的理想、愿望甚至于幻想、幻觉都作为真实的存在来写。
如在介绍青年牧师埃培尼寒时,雨果写道:
“他的前额开朗,朴实,端正,两条眉毛当中的隐隐的一双纹路,朦胧地表现出他的思想,好像展翅的小鸟,在这头脑中间翱翔”。
从双眉中的纹路看出人的思想,这无疑是作者的主观想象。
后面书中第四章写道,吉利亚特在战胜了风暴雷霆、狂风恶浪、饥饿寒冷以及章鱼突袭等重重困难之后,无意识地看到一个洞,“在这个洞穴深处的黑暗里他好像看见了一张脸在向他发笑。
”这是一个“幻觉”,但他相信那是真实的,为探究竟,他勇敢地走进洞里去考查。
“果然有东西在那里微笑,那是一个死人的头,不但有头还有全副骨骼”。
“使人不安的笑容就是死人骨骼做出来的表情”。
这段描写,颇为奇特。
这里并不是隐喻、暗喻、象征,也不是说梦道幻,而是在明白不过的把幻觉、幻想这类非现实的东西写成了客观实在。
将理想作为真实来写,把愿望化作现实的图画,这是浪漫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从这一点出发,当现实与理想相矛盾时,浪漫主义作家“宁肯放弃现实而取幻想与梦想”
,以便自由地表情达意。
雨果对女主人公的描写可见一斑:
“一只小鸟化成一个小姑娘的形像·····”“她出现,光辉四射;她接近我们,我们就感到温暖,她走过去,大家高兴,她住下来,大家快乐,看着她便有生命,她是有人的面容的黎明女神······她使家庭变成天堂,使周围的人呼吸着乐园的气氛·····”
如果说事实是一粒种子,那么夸张就是一株大树。
作者惊人的想象往往产生大胆的夸张使得故事情节更生动更传神。
从浪漫主义的角度来看,作者追求夸张,想象而不求细节的真实,浪漫而又真实。
二、雨果的人道主义情怀
(一)《海上劳工》的悲悯情怀
作为雨果文学成绩的代表作品之一,《海上劳工》中所倡导的浪漫主义以及浪漫主义叙述下的悲悯情怀也成为我们在探讨《海上劳工》这部作品过程中常常考虑的问题。
事实上,雨果作为法国浪漫主义精神的倡导者,其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也往往融入了更多浪漫主义的元素,同时作者也将自己的悲悯情怀深入渗透到《海上劳工》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2)《海上劳工》中雨果悲悯情怀的体现
在雨果的代表作品《海上劳工》中,雨果将其自身的人道主义思想与文学巧妙的结合,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融入自身对人道主义思想和观点的表达,《海上劳工》中,塑造了一个不朽的形象,吉利亚特他是能够为别人而牺牲的强者。
在男主人公的的身上,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1.无原则的人道主义
吉利亚特对黛吕舍特存在着纯洁的爱,为她牺牲不是因为个人要反抗什么,并且与他的同大自然斗争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他的悲剧只是说明了能够战胜大自然暴力的勇士,却在人的背叛行为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他所成全的不仅是他所爱的人,还有仇视他并失信于他的人。
这既说明了他的无私,也揭示他思想的局限性——无原则的人道主义。
吉利亚特出身不明,因而受到整个社会的怀疑、鄙视和厌恶。
人们在社会上的泛滥着的偏见支配下,把他认作不可接触的“精怪”。
也是由于人们歧视他,使他孤僻,从而在他身上形成一种矛盾:
内心的天真和怯懦,外表的神秘和强大。
天真使他轻信黛吕舍特,怯懦使他不敢同社会恶势力作斗争。
他的外表既引起了黛吕舍特的注意,又招来了她的歧视。
但是,这个“没有失败能够挫折他的精神”的人,从来不相信命运,从来没有想到过黑暗命运的会成为他的主宰的人,终于“在命运的面前低头了”。
因为他战胜不了他的心,内在的苦难沉重的枷锁使他得不到解脱。
善良的性格,不让他心爱的人失去生命。
崇高的品德,不让他记忆曾给别人第二次生命。
人道主义精神,制约他报复忘情负义者。
从这方面来看,吉利亚特是向自己的心低了头,向自己的人道主义低了头,而不是向命运低了头。
2.仁爱万能
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是以仁爱万能为核心的。
用他自己的话说:
“一切受难者在永恒的爱的光辉照耀下,均将得救。
”“怜悯可以使一粒石子发出光辉,在爱的指引下,魔鬼终将从归天使的行列。
”在《海上劳工》中,吉利亚特是魔鬼的化身,但是因为爱,他长期封闭的心灵如初春干涩的突然,被爱的嫩芽冲破。
他为了爱义无反顾,他为了爱倾尽所有,而他的爱,仅仅是源自雪地上那轻描淡写的一行字。
他征服了怒吼的大海,他战胜了孤独,战胜了饥渴,战胜了寒冷,战胜了酷热,战胜了睡眠他也战胜了丑恶的化身——章鱼,只有一个目的:
得到她的爱。
当他开着象征了胜利与爱情的战船,驶向海港时,他鼓起勇气去见他朝思暮想的姑娘。
3.自我牺牲精神
雨果在《海上劳工》中把自我牺牲精神作为他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自我牺牲精神的出发点就是爱,从爱出发,为了谱救众生甘愿受苦受难,这就是普罗米修斯型得人物。
因此,雨果称吉利亚特为“普罗米修斯型的约伯”。
吉利亚特的爱,深沉得催人泪下,爱她便成全她,甚至都不愿让她瞥见自己的悲。
吉利亚特最终找回了蒸汽船。
死里逃生的他,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却看到了自己的至爱和牧师亲吻……神话结束了。
德玉西特爱上了年轻的牧师,他们结婚了。
吉利亚特于是一个人来到潮涨的海岸,那艘象征他勇气与志气的大船,渐渐被海潮湮灭,而他也慢慢的,慢慢的,永远地长眠于带着咸腥的海水下。
结语
雨果是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法国人道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风格的典范代表人物。
雨果一生的文学创作中,其文学作品中无一不渗透着其人道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精神。
雨果通过自己的作品所创造的人物被异化以及异化的种种可鄙又可恶的行为来反异化;同时也通过对完美人性的热情歌颂和宣扬,表现人道主义的进步力量。
雨果的人道主义的进步性,十分突出的反映在他强调文学的人民性立场。
在雨果著名的文学代表作《海上劳工》中,雨果的浪漫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得到了最有效的彰显和体现。
注释:
王国维《人间词话》
赵翼《瓯北诗话》卷一
《沫若文集》第十三卷,第一二一页
高尔基语《俄国文学史》
参考文献:
[1]蔡毅.从雨果的《海上劳工》看浪漫主义创作特色[J].《云南社会科学》,1984,(02).
[2]王化学.西方文学经典导论[M].山东: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3]柳鸣久.法国文学史[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4]吴红玉.雨果小说的人物形象类型及其艺术方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06).
[5]沈露儒.论雨果浪漫小说中的理想因素[J].江西社会科学,2005,(02).
[6][法]雨果著.海上劳工.[M].陈筱卿译.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8.
[7][法]雨果.柳鸣久译.雨果论文学.[M].上海:
上海出版社,1980.
[8][法]安德烈.莫洛亚(雨果传).[M].程曾厚.等译.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9][法]雨果.《雨果文集》.[M].程曾厚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雨果 浪漫主义 叙述 悲悯 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