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docx
- 文档编号:10284317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67
- 大小:56.55KB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docx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0810)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科技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2.熟悉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3.熟悉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4.熟练掌握现代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具有信息和通信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调试的能力;
5.熟悉掌握光信号处理和光通信的理论知识,具有光通信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能力;
6.熟悉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多媒体信息处理、软件工程开发、电磁信号处理和天线设计的知识和能力。
二、研究方向
1.通信与信息系统
(1)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
主要开展移动通信系统与技术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重点研究:
多天线技术(MIMO),多载波调制技术(OFDM),信道编码技术(STC、LDPC码等),频谱感知与资源分配,中继与基站优化以及新一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其他关键技术和应用研究。
(2)光电信息技术及应用:
研究光电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相关理论、器件设计、信号处理及应用,涉及光传输、光交换、光网络、光传感及光电信息处理等。
(3)无线传感器网络:
主要研究传感器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射频电路设计与优化技术、车联网系统关键技术等。
重点研究传感器节点、网络路由器、网络协调器和物联网网关;研究车联网与智能交通系统(ITS)领域中专用短程通信(DSRC)、射频识别(RFID)、智能卡(ICC)读写机及嵌入式POS终端平台核心技术。
(4)电磁工程及应用:
针对无线通信和探地雷达系统中的电磁波传播和天线,研究电磁波在复杂介质和环境中的传播与散射;基于电磁超介质的新型天线(阵)理论与设计;雷达目标信息处理、成像与反演技术。
(5)智能软件与知识服务:
该方向主要从事智能教育软件的基础理论和软件开发研究,以及知识的描述、检索、获取、融合、浓缩和可视化等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内容包括:
符号演算、自动推理、智能地理信息服务和动态几何,以及知识本体的描述、知识的获取、检索、浓缩、概念图、融合和可视化等技术。
(6)信息检索与语言信息处理:
该方向通过建立形式化的数学模型分析、处理自然语言,用程序实现分析和处理过程。
网络时代,面向海量信息的文本挖掘、信息提取、跨语言信息处理、人机交互等应用需求急速增涨,该方向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7)数字媒体与虚拟现实:
该方向主要研究各种新型数字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及其相关应用技术,重点研究各种新型数字媒体和虚拟场景的构造、表现、传播和集成理论、技术,以及面向人类文化遗产保护、虚拟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应用方法和平台。
(8)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
该方向主要从事网络多媒体信息传输和处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内容包括:
IPTV、P2P等适用于多媒体传输的网络支撑技术、流媒体传输技术、音视频编码和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多媒体信息内容检测和安全防范技术等。
(9)知识服务与管理:
该方向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知识服务管理理论与知识服务模式的研究,以及知识服务领域的标准、知识管理以及知识服务系统开发的应用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涉及知识服务相关标准、大规模知识资源管理、知识发现、面向服务的知识服务系统构建等方向理论与技术,为E-learning等知识服务领域培养专门高级人才。
(10)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该方向研究利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加工以满足人的视觉心理或应用需求的行为,包括图像预处理、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压缩、形状表示与描述、图像分割、纹理描述等;同时研究人类感知环境的原理以及如何用计算机来实现模式识别的理论和方法,如生物认证(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安防监控、人机交互等领域。
2.信号与信息处理
(1)智能信息处理
主要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
内容包括:
智能计算与数据挖掘、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等。
(2)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
主要从事网络多媒体信息传输和处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内容包括:
IPTV、P2P等适用于多媒体传输的网络支撑技术、流媒体传输技术、音视频编码和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多媒体信息内容检测和安全防范技术等。
(3)通信信号处理
主要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内容包括:
多输入多输出时空信号处理技术、智能天线和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信道估计和信号分离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等。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硕士生基准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四年,总学分36-38学分(16学时/学分)。
其中课程学习2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提前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学校和本学科规定条件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毕业。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三年基准学制安排。
(具体课程信息见《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学术活动两部分,各占2学分。
教学实践必须面对本专业本科学生,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讲授部分本专业课程,也可以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为17学时,学生要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表》,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教学实践。
学术活动要求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8次以上,其中1次必须是校外学术活动,每次都要有1千字以上的学习报告,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
实践活动结束后,由导师和导师组进行考核,确定合格或不合格。
六、科学研究
三年毕业的硕士生不作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有署名单位为华中师范大学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的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
七、学位论文
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有重要学术或应用价值的课题开展研究,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
研究生应于第4学期末提交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详细阐述选题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研究内容和方案,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
导师组对开题报告进行审定。
第5学期末,导师组对课题研究进展进行中期评估检查。
论文答辩前一个月,导师组对论文研究成果进行评估验收,达不到要求的不得参与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按照《华中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进行。
八、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负责与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入学后一个月内,研究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点,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好个人培养计划。
进入课题研究后,按照正规科研管理模式,定期参与科研团队的学术讨论,在导师的指导下,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独立从事创新性研究的能力。
同时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锻炼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九、必读文献
书目、期刊清单附于培养方案之后。
十、其他规定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学
位
课
程
公共必修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1
全校硕士生必修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2
理工农类硕士生必修
第一外国语
64
4
1、2
全校硕士生必修
一级
学科
必修
课程
矩阵论
32
2
1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必修
随机过程
48
3
1
现代通信理论
48
3
1
二级
学科
必修
课程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32
2
1
通信与信息系统必修,信号与信息处理选修
移动通信
32
2
2
信号检测与估计
32
2
2
电波与天线
32
2
2
移动通信
32
2
2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必修
软件工程
32
2
2
多媒体原理与通信
32
2
2
现代数据库技术
32
2
2
信号与信息处理必修,通信与信息系统选修
人工智能导论
32
2
1
软件工程
32
2
2
多媒体原理与通信
32
2
2
选修课程
自组织网络与无线传感器网络
32
2
1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选修
MIMO系统与OFDM技术
32
2
2
现代编码技术
32
2
1
通信信号处理
32
2
2
现代通信网
32
2
1
光纤通信
32
2
1
雷达信号处理
32
2
2
现代传感技术
32
2
2
光电信息技术
32
2
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32
2
1
管理信息系统
32
2
2
智能计算
32
2
2
模式识别
32
2
2
机器学习
32
2
2
虚拟现实技术
32
2
1
算法设计与分析
32
2
1
人机交互:
理论与实践
32
2
2
计算机图形学
32
2
1
计算机视觉
32
2
1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32
2
2
计算机网络
32
2
1
数字图像处理
32
2
2
最优化算法与仿真
32
2
1
微波系统与工程
32
2
1
射频与微波电子学
32
2
1
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
16
1
2
数字视频音频压缩与编码
32
2
2
现代电路理论
48
3
1
嵌入式系统与应用
48
3
2
信号完整性分析
48
3
1
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48
3
2
光电子学
48
3
1
电磁场理论
48
3
2
数值分析
48
3
2
半导体器件基础
48
3
1
天线理论与技术
48
3
1
说明:
1.一级学科必修课程开设3-5门,含一门研究方法类课程,必修不少于3门,8-10学分。
2.每个二级学科必修课程开设3-5门,8-10学分。
3.选修课程开设不少于5门,8-10学分。
4.“备注”栏标明各门课程的修读对象。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出版单位
备注(必读或选读)
1
DigitalCommunication-FundamentsandApplications(SecondEdition)
B.Sklar
PrenticeHallPTR.
必读
2
DigitalCommunications(FourthEdition).
JohnG.Proakis.
电子工业出版社
必读
3
WirelessSensorNetworks
IanF.Akyildiz
WILEY
必读
4
现代信号处理
张贤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必读
5
信号检测与估计理论
赵树杰,清华大学出版社
必读
6
信号检测与估计
张明友,电子工业出版社
选读
7
信号检测与估计
许树声,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选读
8
电波科学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选读
9
电子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选读
10
通信学报
中国通信学会
必读
11
IEEECommunicationsLetters
IEEE
必读
12
IEEETransactionsonCommunications
IEEE
必读
13
IEEECommunicationsMagazine
IEEE
选读
14
IEEEJournalonSelectedAreasinCommunications
IEEE
选读
15
IEEEJournalofSelectedTopicsinSignalProcessing
IEEE
选读
16
IEEESignalProcessingLetters
IEEE
必读
17
IEEESignalProcessingMagazine
IEEE
选读
18
IEEETransactionsonSignalProcessing
IEEE
必读
19
IEEETransactionsonWirelessCommunications
IEEE
必读
20
IEEETransactionsonCircuitsandSystemsPartI:
RegularPapers
IEEE
必读
21
ProceedingofIEEE
IEEE
选读
22
IEEETrans.OnAntennasandPropagation
IEEE
选读
23
IEEETrans.OnMicrowaveTheoryandTechnology
IEEE
选读
24
微波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选读
25
ElectromagneticWaveTheory(1,2)
Kong,J.A.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必读
26
天线(Antennas:
ForAllApplications)
JohnD.Kraus,RonaldJ.Marhefka
选读
27
IEEEAntennasandWirelessPropagationLetters
IEEE
选读
28
ProgressInElectromagneticResearch
MITPress,USA,
选读
29
JournalofElectromagneticWavesApplications
Taylor&FrancisGroup
选读
30
ElectronicLetters
InstituteofElectricalEngineers
选读
31
天线(Antennas:
ForAllApplications)
JohnD.Kraus,RonaldJ.Marhefka
选读
32
IEEEAntennasandWirelessPropagationLetters
IEEEAntennasandPropagationSociety
选读
33
JournalofElectromagneticWavesApplications
Taylor&FrancisGroup
选读
34
OpticsExpress
OpticalSocietyofAmerica
选读
35
OpticsLetters
OpticalSocietyofAmerica
选读
36
ChineseOpticsLetters
中国光学学会
选读
37
《PatternClassification》
DudaRO,Wiley-Interscience
必读
38
《模式识别》
边肇祺,张学工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必读
39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蔡自兴,徐光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必读
40
NeuralNetworks:
AComprehensiveFoundation
HaykinS,PrenticeHall
必读
41
DigitalImageProcessing
GonzalezRC,Addison-Wesley
必读
42
神经网络设计
(美)哈根等著,戴葵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必读
43
模式识别原理、方法及应用
J.PMa.rquesdesa,清华大学出版社
必读
44
人工智能—一种现代方法
]StuartRussell、姜哲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必读
45
SQLServer2000/2005数据库开发实例入门与提高(附盘),
余金山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必读
46
现代通信技术(第2版).
纪越峰.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必读
47
ASP项目开发全程实录
张景坤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必读
48
IEEEASSPMagazine
必读
49
IEEETransactionsonPatternAnalysisandMachineIntelligence
必读
50
IEEETransactionsonSystems,Man,andCybernetics
必读
51
PatternRecognition
必读
52
IEEETransactionsonComputers
必读
53
IEEETransactionsonMultimedia
必读
54
自动化学报
必读
55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必读
56
计算机学报
中国计算机学会
必读
57
软件学报
中国计算机学会
必读
58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中国计算机学会
必读
59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必读
60
电子与信息学报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必读
61
电信科学
中国通信学会
必读
62
信号处理
中国电子学会
必读
63
计算机工程
必读
64
计算机软件与应用
必读
65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必读
66
数据采集与处理
中国电子学会
必读
67
信息与控制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必读
68
传感技术学报
国家教育部全国高校传感技术研究会
必读
69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必读
70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必读
71
计算机科学
必读
72
电子技术应用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六研究所
必读
73
计算机应用研究
四川省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必读
74
计算机应用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必读
75
传感器与微系统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十九研究所
必读
76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沈阳仪器仪表工艺研究所
必读
77
中文信息学报
必读
矩阵论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矩阵论
课程编号
1121080900001X
课程负责人
吴少平
教学团队成员
学时
32
学分
2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授课方式
讲授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矩阵运算的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矩阵运算的数值实现方法。
3.具有应用矩阵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
矩阵论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处理大量有限维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强有力的工具,它在物理学、工程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范数理论及其应用、矩阵分析及其应用、矩阵分解、广义逆矩阵等。
考核方式
考试
参考书目
1.矩阵论(程云鹏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
2.《矩阵论》(杨明刘先忠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矩阵计算》(G.H.戈卢布C.F.范洛恩)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4.《矩阵论简明教程》(第二版)徐仲张凯院陆全冷国伟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随机过程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随机过程
课程编号
1121080900003X
课程负责人
张国平
教学团队成员
瞿少成
学时
48
学分
3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授课方式
讲授与讨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几种在电子与信息工程中常用的随机过程,熟悉随机信号通过线性或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随机信号处理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
本课程系统地讨论随机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基础。
其主要内容有:
随机过程的概念,泊松过程,马尔可夫链,平稳随机过程,平稳随机过程的谱分析,随机方程通过线性系统的分析,随机方程通过非线性系统的分析等。
考核方式
考试
参考书目
1.《信息与通信工程中的随机过程》(第二版),陈明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
2.《随机过程及其应用》(第三版),刘次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3.《随机过程——滤波、估计与检测》,(美)L.C.Ludeman著,邱天爽,李婷,毕英伟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4月
现代通信理论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现代通信理论
课程编号
112108090020X
课程负责人
刘守印
教学团队成员
李中年
学时
48
学分
3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授课方式
讲授与讨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数字通信的基础理论;
2、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
3、学习通信理论的研究方法;
4、要求阅读英文原版教材,提高专业文献阅读能力。
课程内容
现代通信理论主要学习现代通信的基本原理、最新技术和通信系统性能的分析方法,重点研究数字通信、无线衰落信道特性以及克服衰落信道的技术和方法。
本课程包含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和性能指标,信道编码,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载波传输系统,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衰落信道模型,同步和复用技术等内容。
考核方式
1、课程论文40%
2、闭卷考试60%
参考书目
(1)B.Sklar.DigitalCommunication—FundamentsandApplications(SecondEdition).PrenticeHallPTR.2001
(2)[美]JohnG.Proakis.DigitalCommunicationsFourthEdition(FourthEdition).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课程编号
112108090016X
课程负责人
徐洪波
教学团队成员
学时
32
学分
2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授课方式
讲授与讨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
2、了解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的最新进展;
3、熟练的将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研究课题;
4、要求阅读英文原版教材,提高专业文献阅读能力。
课程内容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是本科数字信号处理的后续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确定性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掌握有关现代信号处理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的基础知识,跟踪本学科的最新发展。
课程内容包括:
功率谱估计的现代方法、维纳滤波、Kalman滤波、自适应滤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 通信工程 一级 学科 硕士生 培养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