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0276996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53
- 大小:38.12KB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x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019-2020年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围绕着建筑物,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按照分析、观察和实验的顺序,设计了3个活动,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2.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
2.能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活动2“不同风格的房屋”。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
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
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
房屋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大家知不知道古代的房屋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房屋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
活动1:
房屋的变化
1.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房屋组图。
提问:
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
(房屋)
教师:
你们能给这几幅图片中的房屋按照出现年代的早晚给它们排序吗?
小组讨论,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
讲述:
早在5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开始寻找能够遮风、避雨、御寒的“房屋”,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能够当房子的山洞。
从山洞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人类的房屋发生了很大变化。
提问:
引起房屋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抗御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的伤害,发明了房屋。
)
2.房屋的发展过程。
(1)阅读教材P2、P3的材料,说说房屋的发展过程?
洞穴、草棚——木屋——砖瓦房——钢筋混凝建筑。
(2)列举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房屋,分析并记录它们的外形、材料、功能、采用的工具和技术。
3.讨论。
(1)人类的房屋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人类房屋的发展经历了由天然洞穴到人造住所,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
(2)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建筑材料和建筑工具、建筑机械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房屋的发展。
板书设计:
第一课常见的建筑
1.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生存、适应环境、抗御自然灾害。
2.房屋的发展过程。
天然洞穴——人造住所
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功能单一到综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房屋的变化,知道人类房屋的发展经历了由天然洞穴到人造住所,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
这节课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学习房屋。
(二)新课教学
活动2:
不同风格的房屋
1.认识不同风格的房屋。
教师:
课件出示不同风格的房屋图片。
这些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学生:
观察比较,分析,交流。
教师:
介绍各个不同地区的环境与建筑间的关系。
教师:
除了以上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民居?
学生:
交流资料,进一步领悟房屋的建造要与当地环境相适应。
2.分析房屋的构成。
讲述: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房屋在很多方面有差别,但它们在构成方面有一定的层次,你知道房屋是按照什么层次构成的吗?
教师出示楼房构成层次图,学生诉说楼房是按照什么层次构成的。
提问:
外形不同的房屋它们在构成上有何相似之处?
楼房构成的简图:
一栋楼房(相当于一个系统)——单元房——房间——墙——砖
3.分析自己熟悉的房屋是如何构成的,用简图表示出来。
拓展活动:
不同功能的建筑
1.提问:
除了我们居住的房屋外,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建筑物呢?
2.出示各种各样建筑物的图片。
讨论:
图片所表示的建筑物是什么?
有什么用途?
教师:
请学生根据不同功能对这些建筑物进行分类。
学生:
小组讨论,分类。
课后调查:
我们周围的建筑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他们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板书设计:
第一课常见的建筑
1.认识不同风格的房屋。
傣族竹楼、四川民居、内蒙古圆顶土房、伊斯兰教特色的房屋、北京四合院等。
2.楼房的构成
一栋楼房(相当于一个系统)——单元房——房间——墙——砖
2.巧妙的结构
教学设计思想:
在学生认识了房屋的产生、外形和功能、结构与层次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房屋的内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探究建筑物中力与结构的关系。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生命世界中某些结构的奇美,培养学生定性或定量地探究力与结构之间关系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计出多种分类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2.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自己对研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方面感兴趣的问题。
3.能从选材或结构的角度分析出增加建筑物承受力的道理。
4.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到各种巧妙自然的结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从多个角度分析同类事物的不同特点。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明建筑结构有哪些基本类型。
2.能举例说明建筑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析出各种建筑结构与哪些自然结构有相似之处。
2.能对仿生建筑感兴趣并大胆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定性或定量地探究力与结构之间关系的能力。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的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课
1.讲述:
各种建筑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这些不同的结构与建筑物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呢?
2.板书课题:
巧妙的结构。
(二)新课教学
活动1:
常见建筑物的结构
1.讲述:
上节课布置了查找关于建筑物结构的资料的作业,现在全班分组讨论,观察我们周围的建筑物有哪些形状和结构。
2.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发言。
4.全班一起讨论第八页的几幅图,各属于何种结构。
5.讲述:
书上的第九页总结了三种不同的建筑结构,大家还能找出更多与之对应的建筑吗?
6.分组讨论并填图。
7.汇报讨论结果。
8.讲述:
想一想你还能制定哪些分类标准,举手回答。
9.汇报结果并将第九页的建筑物结构分类卡填好。
板书设计:
第二课巧妙的结构
赵州桥:
拱形结构。
美国佛罗里达的安普卡特中心:
球形结构。
泰姬·马哈尔陵:
圆屋顶结构。
英吉利海峡地下隧道:
柱型结构。
金字塔:
三角结构。
埃菲尔铁塔:
框架结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
结构各异的建筑物为什么那么稳固呢?
与力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活动2:
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1.出示赵州桥、埃菲尔铁塔等有特色的建筑的图片。
提问:
关于建筑物的结构,你想知道什么?
A.赵州桥为什么是拱形的?
B.楼板、立柱为什么做成空心的?
C.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为什么是三角形的?
2.设计研究方案并自由选择其中一个问题研究讨论。
3.汇报讨论结果。
4.教师小结。
5.讲述:
在第10页的几个实验项目中同学们可任意选择一个实验进行研究(一个小组合作一个项目)。
步骤:
(1)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材料;
(2)将实验材料组装成实验模型;
(3)改变实验条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尝试进行定量、定性实验研究。
6.分组展示研究结果。
7.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某种建筑物的选材和结构有什么科学道理。
拓展活动:
各具特色的形状和结构
1.讲述:
我们周围还有许多物体的结构非常巧妙,大家看看书上第11页的几幅图片,看看这些生物的结构与建筑物有哪些相似之处?
2.学生描述图中及自己发现的各种结构有哪些特点?
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功能?
3.阅读科学在线
思考:
想一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仿生建筑?
板书设计:
第二课巧妙的结构
说说下列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1)弧形结构
(2)拱形结构
(3)管状结构
(4)柱体结构
(5)球体结构
3.美丽的建筑
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由两个活动组成,“欣赏建筑美”是基本活动,“调查建筑材料”是拓展活动。
通过让学生观察,先从建筑物自身的造型、图案、色彩、装饰、功能等方面欣赏建筑物的美,再从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及功能的协调性上来进一步欣赏建筑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建筑物的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能从多个方面研究同一件装饰材料的特点。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体会出一些有关建筑的诗歌、散文中美的意境。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文学的语言描述某一建筑的特色。
2.能举实例说明可以从哪些方面欣赏建筑的美丽。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对现有的装饰材料(如是否环保等)作出自己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欣赏建筑物的美。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
你注意过建筑物的造型和装饰吗?
留意过公园长廊的雕刻和绘画吗?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建筑物的美丽吧!
(二)新课教学
活动:
欣赏建筑美
1.课件出示一组美丽建筑的图片。
提问:
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美吗?
美在哪些方面?
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学生交谈;用词语、诗歌或散文来表示建筑物的美。
2.教师归纳
归纳赞美建筑物美的方面:
造型、色彩、装饰……
3.课件出示一些赞美建筑物的诗,请学生分析这段文字是从哪个方面赞美建筑物的。
(1)讨论:
人们是怎样利用周围的环境或创设某种环境来体现建筑物的美?
(2)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能不能为你所喜欢的建筑物写一首赞美的诗?
学生写诗并朗诵。
4.教师归纳
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拓展活动:
调查建筑装饰材料
1.出示各种各样建筑物装饰材料。
提问:
这些建筑材料的图案、造型和颜色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前调查得到的一些资料,小组讨论:
人们是怎么利用某种装饰材料来美化建筑物的?
课后调查:
我们学校是利用哪些装饰材料来美化建筑物的?
怎样改进效果更好?
板书设计:
第三课欣赏建筑的美
建筑物美的表现:
(1)表现在自身造型和色彩上。
(2)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4.人体的组成
教学设计思想: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包括其名称和大致的解剖位置,运用类比的方法,理解由细胞、组织、器官到系统的结构层次关系,借助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激发学生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类比(建筑物的层次、结构)的方法举例说明人体的构成。
2.能借助工具(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各种细胞的外形有什么区别。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归纳出绝大多数生命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2.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人体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关系。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细胞是怎样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不断提供物质和能量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等方法初步认识人体的组成。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人体结构模型,显微镜,各种细胞装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
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那么人体内部有哪些器官呢?
这些器官又是如何构成我们人体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体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
活动1:
认识人体的组成
1.出示人体结构模型。
提问:
说说我们人体内部由哪些器官组成?
把你所知道的人体内部器官画出来。
2.参照P20图,将人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在自己身体相应的位置上找出来。
3.介绍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的名称。
器官:
心脏、肺、胃、肝脏、大肠、小肠、肾脏、脑
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4.讲述:
我们已经认识了建筑物的组成,说说它和人体的组成有哪些相似之处?
提示:
(1)观察教材P21图片。
(2)用类比的方法:
人体的结构层次与建筑物的结构层次。
讲述:
细胞相当于“砖结构楼房”中的砖;组织(由许多细胞组成)相当于墙(由许多砖砌成);器官(由不同的组织组成)相当于房间(由不同的墙面围成);系统(由不同的器官组成)相当于单元(由多个功能不同的房间组成);人体(由八大系统组成)相当于楼房(由多个单元建成)。
(3)同学间相互交流。
人体的构成:
各种人体细胞——各种人体组织——各种人体器官——各种人体系统——人体
5.人体的结构除了与建筑物的结构有一定相似外,与机器和植物的结构也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请选择某种机器或植物与人体的结构进行类比。
植物体的构成:
各种植物细胞——各种植物组织——各种植物器官——各种植物系统——植物
机器的构成:
铁分子——各种形状的铁块——各种零件——各种操作系统——机器
6.提问:
通过对人体结构的认识,说说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学生:
细胞
板书设计:
5.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以“小冬”同学为代表,描述了现在一些青少年同学中经常出现的不注意饮食卫生的现象,借此加强学生对饮食与身体健康关系的重视程度,调动学生探究食物在人体中被消化与吸收的积极性,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饮食的重要性,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已知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人体消化道模型。
2.能通过调查发现引起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
3.能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有关消化系统的问题。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2.能分工合作制作模型。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能举例说出各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3.能举实例说明暴饮暴食对各个消化器官的危害。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探究治疗消化不良药物的作用。
2.能根据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养成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原因。
3.能举实例说明技术的进步给诊断和治疗疾病带来的帮助。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想像等多种方法在记住消化道名称的基础上,探究消化器官的作用,逐渐感悟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人体消化系统模型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创设情景:
生日聚餐会上,小冬胃口大开,一通狼吞虎咽后,忽然感觉到胃里不太舒服,四肢无力,同学们把他送到消化科。
提问:
你遇到过“小冬”这样的事情吗?
医生可能会对小冬说什么?
小冬会从中学到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
提问:
同学们为什么要将小冬送到医院去?
学生交流。
讲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妙的旅行。
(二)新课教学
活动1:
奇妙的旅行
1.出示人体消化系统模型。
提问:
你想知道食物是怎样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吗?
学生观察。
提问:
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经过哪些消化器官?
这些器官在身体里的位置和作用是怎样的?
学生:
(1)讨论。
(2)汇报: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板书)。
2.介绍重要的消化腺。
教师:
肝脏、胰脏和唾液腺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
医生给小冬开的药主要成分可能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板书设计:
6.呼吸与交换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主要讲呼吸系统,让学生通过体验呼吸、制作肺模型、测量肺活量、召开呼吸与保健信息发布会等活动,识别呼吸系统中主要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呼吸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呼吸与保健的具体措施。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正确观察出吸气与呼气时胸部发生的变化。
2.能按照要求制作一个模拟肺进行呼吸的模型。
3.能运用调查的方法,获得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信息。
4.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5.能解释每个人肺活量和心率不同的现象。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换自己的看法。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解释人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2.能利用模型解释呼吸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3.能举例说明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别提出几条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和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具体措施。
2.能举例说明感冒时,应选择哪些药物治疗,并能对自己的选择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探究呼吸的过程及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有关肺的图片或模型,测量肺活量的仪器。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观看“肺”的图片
提问:
你知道这是人体的哪个器官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
学生交流。
2.讲述:
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每天大家都会自然的呼气和吸气,今天我们就再次体验一下呼吸。
(二)新课教学
活动1:
体验呼吸
1.呼吸时胸部的变化。
教师:
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
你仔细分析过自己吸气和呼气时胸部是怎样变化的吗?
学生:
(1)互相观察小组同学深呼吸时的胸部变化,体验呼吸的过程。
(2)交流呼吸的过程。
①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
②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
教师:
你观察过吹气球时胸部的变化吗?
学生:
吹气球,观察汇报。
讨论:
怎样利用这种变化解释呼吸时空气被吸入和废气被排出的过程?
2.分析人体呼吸的过程。
出示人体呼吸过程流程图。
学生:
观察、描述人体的呼吸过程。
呼吸过程:
新鲜空气—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
废气—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
教师小结:
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讲述:
我们已经了解了人体的呼吸过程,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肺的模型,模拟呼吸的过程。
学生:
(1)讨论、设计方案。
(2)交流制作方法。
(3)制作“肺”模型。
板书设计:
第六课呼吸与交换
1.呼吸时的胸部变化:
①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
②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
2.呼吸过程:
新鲜空气—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
废气—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
人时时刻刻要通过呼吸与外界进行气体的交换,几乎每个人都患过呼吸系统疾病。
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呼吸系统的健康呢?
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二)新课教学
活动2:
呼吸与保健。
1.提问:
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呼吸系统的健康呢?
学生:
(1)阅读有关资料。
(2)汇报、交流。
2.调查与交流。
选择生活中有关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进行调查,以“呼吸与保健”为题,召开一个信息发布会,将自己的调查结果用最喜欢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并共同提出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具体措施。
3.阅读教材P30有关感冒的资料。
教师:
你自己感冒过吗?
如果要服药你会选择感冒药吗?
学生:
交流。
教师:
选择药品时,我们应该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从说明书中了解药品的有关信息。
学生:
阅读感冒药说明书。
教师:
如果你感冒了,会选择那种药,为什么?
学生:
汇报。
教师:
仅仅靠感冒药能治好感冒吗?
为什么?
怎样才能减少呼吸系统的疾病?
拓展:
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
教师:
指导学生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学生:
将自己的肺活量与小组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并分析肺活量不同的原因。
讲述:
适当的加快呼吸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氧气。
教师要求学生测量自己在平静时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提问:
在哪些情况下呼吸会加快?
为什么?
板书设计:
7.循环与运输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将引导学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学习。
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激发学生探究氧气和养料的运输问题,通过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利用泵灌溉图、人体循环系统示意图、食物传送示意图——孩子们从传送带上取食物并将垃圾放回到传送带上)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分析,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我们体内的血管中不停地循环往复流动。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类比或联想的方法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
2.能想出2种以上测量和计算心率或脉搏的方法。
3.能通过挤压网球推测并描述心脏是怎样工作的。
4.能初步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
5.能运用一种调查的方法寻找治疗心脏疾病的新技术。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将自己的方法或观点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正确说出心率的定义。
2.能举例说明哪些因素能影响心率的变化。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实例说明新技术如何帮助人们解除疾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综合运用以往学过的方法探究与“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相关的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人体循环系统图,医用听诊器,计时工具。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
一个工厂要不断地运来它所需要的原材料,并要运走它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和废物,可以用什么工具来运呢?
学生:
飞机、火车、汽车、轮船……
教师:
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我们可以用运输系统来概括。
也就是说,一个工厂需要一个运输系统。
我们的人体好比一个工厂,也需要一个运输系统,需要把肺吸进的氧气和小肠吸收的养料运到全身各处,也要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到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
那么,人体的运输系统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二)新课教学
出示人体循环系统图。
教师:
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我们体内的血管中不停地循环往复流动呢?
学生:
观察水泵及食品传送图,从中寻找答案。
活动1:
测量心率
1.介绍心率及测量心率的方法。
(1)分组制作简易听诊器。
测一测自己和同学的心率,将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并用曲线图表示出来。
学生交流测量结果。
(2)计算自己在一天中心跳的次数。
心率×24小时×60分
2.心脏的工作原理。
(1)情景创设
用一只手握柱一个网球(或较硬的小皮球),在一分钟内用力挤压它,挤压的次数与一分钟内自己心跳的次数相同。
问题1:
体验手的感觉。
问题2:
用力挤压网球后手的感觉如何?
由此联想心脏是如何工作的?
(2)教师指导学生用手反复握拳,体验心脏的工作。
提问:
谈谈你的感受?
讲述:
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
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教师:
我们用简易听诊器听到了自己的心脏跳动,我们还可以用摸脉搏的方法了解心脏跳动的情况。
你能用几种方法测量脉搏?
学生:
观察后汇报摸脉搏的情况。
教师:
心跳和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版 六年级 科学 下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