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培训内容.docx
- 文档编号:10275948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37.62KB
幼儿园安全教育培训内容.docx
《幼儿园安全教育培训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安全教育培训内容.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小儿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
小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一旦突然高烧上了39℃,就容易出现双眼上翻、紧咬牙关、全身痉挛甚至丧失意识的症状,这有个医学名词叫
小儿高热惊厥。
如何给孩子适当的应急处理,从而稳定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呢?
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
第一步:
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立即使患儿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
或去
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喂药(防窒息)。
第二步: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第三步:
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第四步:
降温。
冷敷—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常更换;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处或使用退热贴。
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使之皮肤发红,以利散热。
第五步:
及时就医。
一般情况下,小儿高热惊厥3-5分钟即能缓解,因此当小孩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或抽搐时,老师不要急着把孩子抱往医院,而是应该等孩子恢复意识后前往医院。
经护理,即使患儿惊厥已经停
止,也要到医院进一步查明惊厥的真正原因。
但患儿持续抽搐5-10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较重,必须急送医院。
就医
途中,将患儿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
切勿将患儿包裹太紧,以免患儿口鼻受堵,造成呼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死亡。
儿童鼻出血怎么处理
鼻出血是人体最常见的出血,医学上称为鼻衄。
鼻出血大多数为单侧
出血,少数情况为双侧出血。
孩子鼻子的出血部位绝大部分是在鼻腔前部,
一般出血特点为:
量少、次数多、容易止住。
1、处理方法1
一旦遇到孩子鼻出血,要让他立即低下头,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持续压
住孩子的两侧鼻翼,压向鼻中隔部。
一般情况下,只要压迫5~10分钟
以上,大多数孩子的鼻出血都能止住。
在给孩子捏鼻止血时,要安慰孩子,
别让他惊慌哭闹,告诉孩子,要张大嘴呼吸,一会儿就没事了。
2
在压迫鼻翼止血的同时,可以在孩子的前额部敷一块冷水毛巾。
冷敷
会使血管收缩,也能起到止血的作用。
3
可以给孩子涂抹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可止痒也可防止黏液干硬。
左
(右)鼻孔流血,举起右(左)手臂,数分钟后即可止血。
让患者坐在椅子上,
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可止鼻血。
5
将鼻出血的一侧鼻翼推向鼻梁,并保持5~10分钟,使其中的血液凝
固,即可止血。
如两侧均出血,则捏住两侧鼻翼。
鼻血止住后,鼻孔中多有凝血块,不要急于将它弄出,尽量避免用力打喷嚏和用力揉,防止再出血。
鼻出血孩子左(右)鼻孔流血时,另一人用中指勾住患者的右(左)手中指根并用力弯曲,一般几十秒钟即可止血;或用布条扎住患者中指根,左(右)鼻孔流血扎右(左)手中指,鼻血止住后,解开布条。
72、注意事项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老师一定要带他到医院检查,查明出血原因,及时治疗原发病,以免耽误治疗。
反复鼻出血;采用上面介绍的止血方法后仍然出血不止;出血量多,伴有脸色苍白,皮肤易出现淤点、淤斑或皮肤青一块紫一块,而且牙龈也出血。
不能用纸巾或药棉堵住鼻孔止血。
因为用纸巾或药棉堵塞鼻腔并不能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而且反复往鼻子里塞纸巾还会扩大出血创面,使鼻子出血更厉害。
孩子鼻出血时不要让孩子仰卧。
因为仰卧时血会从咽后壁流入食道及胃,不久就会从胃再呕出,这就掩盖了鼻出血的真相。
要让孩子取坐位或半坐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血液经后鼻孔流入口腔,更要指导孩
子把流入口的血液尽量吐出,防止血液咽下后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或孩子误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异物吞食如何应急处理
1、气管异物——倒立拍背尽快清除
日常生活中,小小儿气管异物当中,最多的是花生和瓜子。
孩子之所以容易发生气管异物,是由小儿生理特点决定的,小儿的气管与食管交叉处的“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健全,当小
儿口中含物说话,哭笑和剧烈活动时,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息。
老师不合理喂养的方法也导致孩子发生气管异物。
预防异物呛入,首先,不推荐给5岁以下的孩子喂花生、瓜子等坚硬的食物,即使是出了牙;不推荐给3岁以下孩子喂果冻(要吃,一定要用小勺子喂,不要让孩子自己吃);不要让孩子嘴里含异物,发现有类似习惯,要及时纠正。
对于2岁以下的孩子,家里不要放能放入
嘴里的小东西。
尤其是对于刚开始学会爬行和走路的孩子;不要在吃饭的时候逗孩子笑,改变边吃边说的坏习惯。
一旦发现孩子吃了不该吃的食物,老师千万别惊慌失措,不要试图用手把食物从嘴里挖出来,这样容易吓住孩子,反而导致孩子呛入。
建议:
可采用倒立拍背法:
对于婴幼儿,老师可立即倒提其两腿,头
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
这样可以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提示:
如果上述方法无效或情况紧急,应立即将患儿急送医院,以免引起严重的后果。
2、吞食其它异物
如果吞食了纽扣、电池或别的尖的东西,别让幼儿吐,马上送医
院。
如果吞食了染发剂、香水、香烟等,让幼儿马上吃母乳或奶粉,以稀释后吐出来。
如果吞食了成人的药、烟灰缸里的水,马上边让他吐边送医院。
如果喝了清洁剂、漂白剂、汽油等强酸强碱性的物质,不要喝东
西,也不要让他吐出来,而应马上送医院。
幼儿耳朵、鼻子异物应急处理
1、不明东西进耳朵了
在幼儿2-5岁的阶段,比较容易发生异物进耳的意外。
因为这个阶段的小
幼儿比较调皮,经常会不小心将小物体往自己的耳朵里塞,如果是小豌豆、小玻璃弹等都能轻易塞进耳朵。
老师及时发现了这些情况,第一时间是要
保持冷静,千万不要自行给幼儿掏耳朵,试图把异物取出。
如果有尖锐的东东西帮幼儿掏耳朵,一不小心就会降异物推得更进一些,损伤鼓膜。
老师毕竟不是专业的,非专业的操作存在很大的风险。
第一时间该做的是让幼儿侧着身,轻轻抖一抖幼儿进异物的耳朵,看异物能否抖出来,一来能都出来就更好,二来不能抖出来也可以避免异物进入更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马上带去医院让医生把异物取出。
另外一种情况是,老师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幼儿耳内有异物,待到幼儿自己觉得很不舒服有自行掏耳朵的行为,或是发现老师出现无原因的耳朵流水甚至耳道出血的情况时,一定要
及时带幼儿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如果耳朵飞进了小虫,可用手电等照明用具照耳朵使异物飞出也可往耳朵里倒些许油,使异物滑出。
2、耳朵进水了
幼儿去学游泳,因为游泳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幼儿的抵抗力。
但是幼儿游泳时,耳朵的保护工作做好了吗?
在一般正常的情况下,幼儿游泳时不必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但是如果的耳朵带有伤口的话,最好就停止游泳活动,或者给幼儿带上耳塞,防止水里的细菌进入耳朵,从而引发外耳道炎等疾病。
无论是幼儿游泳时而动进水了,还是老师给幼儿洗澡是不
慎让耳朵进水了,老师都可以不要太担心,首先让幼儿侧头,耳道口朝下,老师用手轻轻的向后、向上的方向揪幼儿的耳郭,这样有助于让水尽快流
出。
也可以使用软绵棒,轻轻插入幼儿耳朵旋转,把水吸干,注意要固定好幼儿的头不要让他乱动。
3、常见的鼻腔异物
小儿常常出于好奇,将小的异物塞入鼻腔造成伤害。
常见的鼻腔异物有棉花球、纸团、豆粒、糖丸等,多半是在无意中放入的。
这个年龄的孩子玩豆子、栗子、巧克力糖豆等东西时,会不小心塞到鼻孔里。
塞进鼻孔时,孩子会用自己的手去取它,却反而把它推到了深处。
4、鼻腔异物的处理办法
鼻腔进异物较为危险,因为一旦异物经鼻腔进入气管,那么很容易造
成可怕后果。
一旦孩子鼻腔进了异物,老师最好将孩子送往医院请医生帮忙处理,如果像豆子、栗子、巧克力糖豆这样光滑的东西进入鼻子,千万不要自己用镊子去夹,因为只有耳鼻喉科才有能夹住这些东西的器
具。
如果距离医院较远,一时间不便去医院,老师可小心地尝试采用以下办法进行处理:
用手指将没有异物的一侧鼻孔压紧,让孩子作擤鼻涕动作,将异物喷出来。
用棉花或纸捻刺激鼻黏膜,使孩子打喷嚏,将异物喷出。
让孩子用手将两只耳朵捂住,老师用手指压住没有异物的一侧鼻翼,
使这里不漏气,然后用嘴巴对准孩子的口腔轻轻吹气。
利用气流将鼻腔中的异物冲出来。
有时异物在孩子鼻腔内没有被及时发现,因此一旦发现孩子鼻腔呼出
臭味或经常流脓血样鼻涕,老师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看看是否鼻腔内有异物
幼儿手指挤伤应急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门、铁闸、窗框、抽屉或者汽车门等,最容易夹伤手指,夹伤后轻者出血肿胀,重者可引起手指切断、指甲脱落或关节出血等。
处理:
①不必惊慌,先安慰小孩,皮肤无破损,挤伤早期用冷水或冰袋冷敷。
如有出血,让幼儿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缓解痛苦。
②看见有出血处及时进行止血和消毒。
③用厚纸板等物件支撑起手臂部,然后用绷带扎好,再将手臂用三角巾固定。
④如果出现紫色的出血现象或肿胀时有可能是手指部的骨骼发生了骨折,指甲掀开脱落,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
⑤如出血不止,可将受伤的手指抬高超过心脏,以减轻疼痛和止血并去医院。
幼儿摔伤应急处理
指幼儿不小心从高处掉或滚落。
一些孩子特别是在和一群孩子玩耍过程当中容易出现跌倒摔伤,如果跌倒后孩子身上稍微青一点或者他又立刻爬起来继续玩耍的话就不需要太担心。
但是如果全身摔的很严重,浑身无
力爬不起来,意识丧失(如叫其名字不答应)、脸色不好、呕吐、排血尿或摔伤的地方一动不动,一碰就哭,伤口肿的很严重,有大的伤口大量出血
都必须即可送往医院。
处理:
孩子摔下或滚落后马上哭起来,让孩子安静下来,观察4小时,
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安静就是最重要的应急措施。
那么事故发生以后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孩子的痛苦以改善病情,我们要动作轻
柔语言温和,在抢救过程中尽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以免留下后遗症。
如儿童在摔伤或坠伤时可能损伤了脊柱,或脊柱骨折那么我们应严禁病儿走动,转运时用木板做担架运送,如果说让病儿走动或抱背用软担架运送都可能因脊柱的活动而损伤脊髓神经造成截瘫。
当幼儿跌倒后发现没有伤口但皮肤出现肿胀,剧烈疼痛及周围青紫时,
这时我们不要揉搓应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防止内出血,24小时后可以用热毛巾热敷帮助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吸收。
幼儿碰击伤应急处理
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
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如果不出血,只起一个包块最有效的急救方法是在包块上涂一层食用猪油这样一小时左右,就能消肿,包块变平。
用软布包住冰块冷敷20分钟,以减轻疼痛和水肿。
马上用云南白药喷雾剂。
如果幼儿说头晕、头痛,立即送医院。
碰伤处理:
1、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
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碘伏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2、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3、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
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儿童送去医院救治。
烧伤、烫伤
儿童烧烫伤是儿童意外的高发情况之一。
生活中,有儿童的家庭应根
据自身情况,做好预防措施。
首先,儿童洗澡时不要使用温度太高的热水,
以37℃-40℃为宜,放水洗澡时应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其次,将烹饪区和生活区分开,使用安全的炉灶,做饭时不要让孩子靠近,热的烹饪用具应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第三,不要用空饮料瓶装危险溶液,以免儿童误食。
怀抱儿童时,不要去倒热的液体,如咖啡、热茶等。
此外,教导儿童不要燃放爆竹,也不可捡拾、随意丢掷爆竹或将其放置身上。
如果孩
子不幸发生了烧烫伤,家长应保持冷静,进行急救处理,以降低伤害程度,
下面介绍烫伤的紧急处理步骤。
一冲:
要第一时间让孩子脱离热源,把烫伤部位放在洁净的凉水中冲淋掉皮肤上的残留物,防止烫伤范围扩大。
或将受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
二脱:
充分泡湿后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并暂时保留粘住的部分。
尽量避免将伤口水泡弄破。
三泡:
继续浸泡在冷水中30分钟,可减轻疼痛及稳定情绪。
但如果烫伤面积过大或年龄太小,则不必浸泡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或延误治
疗时机。
四盖:
用干净、清洁的床单或纱布覆盖,以防止创面感染。
勿任意涂上外用药或民间偏方
五送:
除极小的烫伤可以自行处理外,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最好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自行前往医院。
结膜炎
1、病因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是近
30年
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
2、流行病学
本病特点为潜伏期很短,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
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
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
本病每于夏秋季节流行,多见于成人。
3、临床表现:
⑴潜伏期很短,接触传染源后2小时~48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⑵自觉眼不适感1-2小时即开始眼红,很快加重。
明显眼刺激症
状,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
眼睑水肿,睑、球结膜高度充血。
⑶眼分泌物初为水样、浆液性,重者带淡红血色,继而为粘液性。
睑结膜、穹隆部有时见滤泡,偶有伪膜形成。
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人有发热、咽痛等上感症状。
4、隔离预防
⑴医院或社区发现“红眼病”患者应及时上报有关卫生防疫部门。
⑵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
晒干后再用。
⑶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避免用手揉擦眼睛,要勤剪指甲。
⑷易流行季节,最好去正规并且消毒条件完善的游泳池游泳,严禁红眼病患者进入游泳池。
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5、治疗
⑴冲洗眼睛,在患眼分泌物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
或2%硼酸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
也可对患眼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
⑵对红眼病也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称本病为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一般为外感风热邪毒所致,故宜驱风散邪,清热解毒,常用泻肺饮和银翘
解毒丸。
⑶当炎症控制后,为预防复发,仍需点眼药水1周左右,或应用收敛
剂,如0.25%硫酸锌眼药水,每日2~3次,以改善充血状态,预防复发。
⑷本病为自限性,自然病程1~2周,视力无损害,一般无后遗症。
甲型流感
1﹑病因:
甲型流感病毒H7N9。
2.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
感染者。
⑵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在人群密集的环
境中更容易发生感染。
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
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透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
感染者有可
能在出现症状前感染其他人,感染后一般在一周、或一周多后发病。
小孩的传染性会久一些。
⑶易感者:
人群对此病毒普遍易感;肥胖者、孕妇、5岁以下儿童
及65岁以上老年人是甲型H7N9流感高风险人群。
3.临床表现
⑴症状与普通流感十分相似(发烧、咳嗽、流涕、头疼、咽疼、身体酸疼、呕吐等等),凭症状(即患者的描述)根本无法确诊。
⑵持续高热3天以上;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神志改变:
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⑶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胸部影像学:
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影像。
严重病例片状影像范围广泛。
4.隔离和预防
⑴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勤洗手,要使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a、开水龙头冲洗双手。
b、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
c、最少用二十秒时间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
及手腕,揉擦时切勿冲水。
d、洗擦后才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e、用干净毛巾或抹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用干手机将双手吹干。
f、双手洗干净后,不要再直接触摸水龙头,可先用抹手纸包裹着水
龙头,把水龙头关上;或泼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关水。
⑵注意室内通风。
减少到公共人群密集场所的机会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疫期可以考虑戴专用口罩,降低风媒传播的可能性。
⑶定期服用板蓝根(可以考虑有一定规律性),大青叶、薄荷叶、金银花作茶饮。
⑷接种疫苗,随时消毒。
5.治疗
⑴对症处理:
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就地隔离治疗,强调早期治疗。
⑵注意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⑶发病初48小时是最佳治疗期,对高热、临床症状明显者,应拍胸片,查血气。
水痘
(1)病因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病毒存在于病人鼻咽分泌物及水痘疱疹的浆液中。
从病人发病日到皮疹全部干燥结痂,都有传染性,且传染性很强。
发病初期,主要经飞沫传染。
皮肤的疱疹破溃后,可经衣
物、用具等间接传染。
此病多在冬春季流行,传染性很强。
(2)症状
发病初期1~2天低烧,以后逐渐出现皮疹。
皮疹先见于头皮、面部,
渐延及躯干、四肢。
最初的皮疹为红色的小点;1天后转为水疱,水疱奇
痒;3~4天后,水疱干缩,结成痂皮,并逐渐脱落。
干痂脱落后,皮肤上
不留疤痕。
因此,在病儿皮肤上可见到3种皮疹:
红色的丘疹、水疱、结
痂三者同时并存。
出疹期间,皮肤瘙痒、睡眠不安。
(3)护理
发热时病人要卧床休息,保持空气新鲜。
保持皮肤清洁,内衣、床
单要勤换洗。
为了防止水疱被抓破,引起继发性感染,要给患儿剪指甲,
也可用炉甘石洗剂擦在皮肤上止痒。
水疱上可涂龙胆紫,使疱疹尽快干燥、结痂。
(4)预防
早发现、早隔离病人。
隔离期限是从发现时起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时止。
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应开窗通风3小时。
幼儿扭伤的应急处理
踝关节扭伤多见。
应急处理如下:
①立即脱下鞋子,举起伤脚。
如果足部肿胀无法脱鞋时就用剪刀剪开脱
掉。
②迅速冷敷。
用冷水毛巾或冰袋放在伤部或将伤脚放进盛满冰块的桶
内,其效果会更好。
千万不要在冷敷前揉擦或按摩,否则会使伤部变大。
③固定。
冷敷后用弹力绷带扎紧扭伤部位。
方法为先在足踝部绕1圈,
接着绕至足背和脚底后,绕回足背,再在足踝部多绕一圈扎紧;如果伤部疼痛剧烈,说明有骨折的可能,应及时送医院处理。
④将伤部抬高,减轻疼痛并保持安静。
⑤经过24小时,肿胀和疼痛过后,没有发现骨折征象,可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利于血肿及时吸收。
幼儿刺伤的应急处理
木刺、金属屑或玻璃碎片扎入皮肤后,如不细心清除,会引起感染。
如
果是大刺或已深入皮肤,切勿自行取出,应该求助于医生。
千万不要勉强地
取出或移动这些物体。
有需要的话,也可以用绑带固定物体防止它旋转、活
动或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然后可以用干净的水来给孩子冲洗伤口。
有些时
候穿刺的物体虽然已经取出,但是其实已经造成了内出血,甚至感染。
所以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以为表面清理干净就应该没事了。
肉眼看得见的小刺一般可以用镊子拔出,但要注意卫生,动用前必须洗净双手。
切勿对着伤口咳嗽或者打喷嚏,以免细菌进入伤口引起感染。
镊子和消毒针必须进行消毒后才可以使用。
如果小刺扎得较深,就得找医生处理,不要自己动手,以免弄巧反拙,小刺更难取出。
肮脏的小刺刺进皮肤,或无污染小刺留在皮肤内久未拔出,都可能引致破伤风。
一般性擦伤
幼儿中最常见。
孩子不慎跌倒在粗糙的路面,膝盖、肘关节容易造成擦伤。
处理方法:
1、及时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洁伤口,用碘伏由内向外旋擦,洗去污
物、清理异物。
2、
擦伤的主要处理步骤是涂抹药膏。
这时候应该立刻用抗生素药
膏涂抹在患处以保护外露的内层皮肤。
可以选择外用消炎软膏
在创口处涂抹薄薄的一层即可,不需要用创可贴或绷带固定。
3、
如果在清洗伤口过程中,患处表面发生软化浑浊,不必担心,
那些软化物质主要由纤维蛋白和凝结物质构成,
有助于伤口结
痂,促进愈合。
4、
连续使用抗生素药膏2-3天,直到擦伤处出现红黑色或黑色硬
痂为止。
5、
对较为严重的伤口在经过消毒处理后可用纱布包扎,
特别严重
者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幼儿跌、磕、碰伤的应急处理
1、安抚跌倒的幼儿
当幼儿跌倒后,老师都会很紧张,甚至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
这个时候,幼儿只会因为老师过激反应而哭得更伤心。
所以,当幼儿跌倒后,老
师只要轻轻的拥抱他,安抚他就好了。
建议:
当幼儿跌倒后,老师的紧张,或者心疼到流泪都会让幼儿感觉更加的不安,令幼儿哭得更加伤心。
所以,冷静才是老师的首选,这样才能做好幼儿的安抚工作。
2、检查幼儿摔伤的情况
安抚幼儿后,就要仔细地检查幼儿摔伤情况,要看清,幼儿摔着的地方有没有出血,看幼儿的头、四肢和身体,检查是否有淤青、肿包或者其他异常的地方。
要及时正确把握幼儿的伤势情况。
建议:
在幼儿跌倒后,如果没有明显的出血伤口,老师就应该仔细检查幼儿的头部、四肢和身体,看是否有内伤或者骨折的地方。
及时掌握幼儿的伤势,这样有利于幼儿伤后处理。
3、检查幼儿是否有肿包
如果幼儿跌倒后,发现有肿包出现,即便在很短时间内肿包变得很大,也不可怕,因为这一般只是头皮受损。
马上用冰敷就好,因为冰敷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消肿方法。
建议:
当发现幼儿跌倒后有肿包出现,给幼儿持续敷上二十分钟的冰,一边安抚一边敷,比起老人家的抹香油、猪油有效且科学很多。
4、及时给幼儿伤口止血
如果幼儿跌倒后,有出血的小伤口时,老师应该马上用干净的布轻轻压住流血的伤口。
而且,幼儿的头皮和脸都有很丰富的血管,出血会比其他地方多,也比其他地方止血要快,老师不必过度担心。
如果是有大伤口,做好应急处理后,要及时送往医院。
5、观察幼儿是否意识清醒
如果幼儿发生碰撞后却没有任何的反应时,老师就要观察幼儿是否出现意识不清醒、半昏迷的状况。
建议:
有的幼儿跌倒后,其实没有什么伤,或者感觉不是很痛,就不会出现哭闹的情况,不过老师还是要特别留意一下幼儿的意识是否清醒,判断好幼儿摔伤情况。
6、观察幼儿是否更贪睡
幼儿在碰撞后,一般会变得更加贪睡。
但是请老师尽量与幼儿保持说话,逗他,并至少观察一个小时后再让幼儿睡觉。
幼儿睡着时也要坚持每二十二分钟观察幼儿脸色是否有异常,呼吸是否正常。
建议:
幼儿跌倒后,为了更好的了解幼儿是真的累了睡觉还是出现头晕才睡觉。
最好是一直观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安全教育 培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