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选自学版.docx
- 文档编号:10275146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7.22KB
世说新语选自学版.docx
《世说新语选自学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说新语选自学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说新语选自学版
(一)咏絮之才
世说新语选
(二)雪夜访戴刘义庆
(三)绝妙好辞
一、作者介绍
清静寡欲
雅好文学
刘义庆清静寡欲,无浮华淫侈之过。
雅好文学,喜欢和文士来往,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
晚年喜奉沙门。
我家丰城
刘义庆幼时,其伯父刘裕常以“我家丰城”来夸赞刘义庆。
丰城在春秋时期曾产有干将、莫邪两宝剑,刘裕以此比喻刘义庆,足见刘裕对刘义庆的重用与赏识。
不复跨马
刘义庆年少时,很善于骑马,年长后因为感慨世路艰难,于是不再骑马。
在当时骑马被视为是政治野心的象征,因此刘义庆放弃骑乘,说明自己对于政治的态度。
二、世说新语
(一)写作背景
政治动乱
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政治史上动乱不已,知识分子更是动辄得咎,因此魏、晋名士已不再热衷政治,而是把重心转向个人的安身立命,新的人生观就此成形。
儒学衰微
魏、晋时期,采用九品中正制的选才制度(以“家世”为重),出身名门望族的子弟根本不用苦读儒家经典以求仕进,造成儒学的式微。
老庄哲学
崛起
老、庄清静无为、自由逍遥的思想,正符合魏、晋名士心境的需求,老、庄哲学便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老、庄哲学与易经(三玄),形成魏、晋“玄学”。
清谈之风
伴随着玄学的兴起,魏、晋名士之间吹起一股“清谈”之风。
他们喜欢相互辩论空洞的理论,品评时人的高低,或在言语上显露个人的智慧,形成十分特殊的文人风貌。
魏晋南北朝名士耳濡目染于名流之言,因而条记成书,产生志人小说,以助清谈。
而世说新语便以文字隽永,成为六朝志人小说之冠冕。
※汝南月旦:
品评人物。
东汉汝南人许劭,和堂兄许靖具有盛名,平日喜爱评论乡党人物,且每月初提出一些知名的人物来评论,称为“月旦评”。
(二)内容说明
作者
刘义庆召集门下客共撰而成。
依据
魏晋诸家史书、郭澄之郭子、裴启语林等文人笔记。
异称
梁、陈之时,称世说新书。
“世说新语”之名最早见于唐刘知几史通,宋代以后沿用至今;省称世说。
内容
收录东汉到东晋末年前后,二、三百年间名士的轶闻琐事、言行风貌,按类编纂,分成三十六门,共一千一百三十余条。
书中人物最早者,当数秦、汉之际的陈婴之母,见于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其次是汉武帝时的东方朔,汉元帝时的京房、王昭君,以及汉成帝时的班婕妤;最晚出现的人物为谢灵运(卒于宋文帝元嘉十年),可说是与作者刘义庆同时代的人。
性质
志人小说、笔记体(零星记事,无完整之结构)。
分类
全书分为三十六门,起自德行,终于仇隙,以类相从。
前四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正好为孔门四科,说明了在老、庄玄学盛行的年代中,儒学亦有其影响力。
在前面篇章,作者对其中的人与事大抵采取肯定的态度;而任诞、简傲、汰侈等后面篇章,则对所写的人与事多持否定态度。
批注
南朝梁刘孝标作注。
刘孝标引用古书四百余种,保存已散佚的古籍部分原文,历来为研究者乐道,认为它与世说新语一书相辉映。
价值
1.后世小品文典范,开说部先河。
2.反映魏晋社会风貌。
3.从“小说”发展史来看,是唐人短篇小说“传奇”的先导。
4.四库全书中列入子部“小说家”。
5.中国三部说话宝典:
左传、战国策、世说新语。
文学
成就
1.表现人物特点:
通过言谈举止写出了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2.文字风格清丽:
每一则记载,总能从人物最突出的地方着墨;于短短数语中表现清晰的形象。
简丽传神,含蓄隽永,机趣横生。
3.反映社会现实:
在刘义庆所创造的世说新语世界中,最有文学价值的,便是他展示一幅人文社会的“实相”。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人性的善、恶、真、假。
如果刘义庆所创造的世界,只有善,没有恶;只有真,没有假,那么他便是一个虚构的“伪善”、“伪真”的世界,这种世界,只有教条,绝不会有什么生活的智慧可以提供给世人。
三、国学常识
(一)中国小说发展简表
时代
文体
特色
代表作
说明
先秦
神话
神怪之说
山海经
只有简单的故事情节,
不能称为“小说”
寓言
借故事表达寄托之意
庄子
汉
异闻
奇闻异事的零星记载
刘向列仙传
魏晋
六朝
笔记
小说
篇幅短小,情节单纯,随手笔记之故事,分“志怪”、“志人”两类
志怪:
搜神记
志人:
世说新语
粗具小说雏型
唐
传奇
文言短篇小说,结构完整,人物刻划细腻
虬髯客传
中国小说成熟时期
宋
话本
说话人的底本,章回小说的前身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以白话写成
元
章回
小说
长篇白话(或浅近文言)小说
侠义小说:
水浒传
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
通俗文学逐渐发展
明
章回
小说
长篇白话小说
神怪小说:
西游记
世情小说:
金瓶梅
通俗文学蓬勃发展
白话
短篇
短篇的通俗小说
三言
二拍
清
笔记
小说
篇幅短小的文言随笔纪录
神怪小说:
聊斋志异
文言、白话小说各有进展
章回
小说
长篇白话小说
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
人情小说:
红楼梦
神魔小说:
镜花缘
(二)魏晋南北朝小说
形式
短篇文言、逐条笔记,零星记事,不重结构,可视为小说雏型,又称“笔记小说”。
志人
‧记载名人轶事及隽语。
‧代表作:
刘义庆世说新语。
志怪
(志物)
‧记述鬼神灵异之事为主。
‧代表作:
王嘉拾遗记、干宝搜神记、刘义庆幽明录与宣验记。
四、课文深究
咏絮之才
本则只有七十一个字,除语言简洁生动外,选材集中,运用对比和衬托的艺术手法是其写作的主要特点。
盐与柳絮色皆白,用以比拟雪皆为适切,“撒盐空中”着重的是雪的颜色、形状和重量,很写实,不过缺少诗意。
盐重故撒盐空中则笔直掉落,柳絮因风而起则飘扬飞舞,漫天纷飞,写出雪花的洁白,雪花的轻盈,雪花如梦似幻的飘逸灵动。
后者显然较前者生动传神,故世之论者皆以为谢道韫较有文采。
雪夜访戴
本则不足百字,紧扣一个“兴”字取材,王子猷雪夜忆友,并且一时“兴”起访友,至友人家门却又“兴”尽而返。
全篇文章的转折皆在于“兴”,不但说明了王子猷的任诞个性,也正是晋人审美风度的具体表现。
将美的价值寄于过程本身,而不在于外在的目的。
文中几乎句句有动词,完全以操作表现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结尾一句对话,乃点睛之笔,主角的任性放达昭然可见。
绝妙好辞
本则以曹娥碑背上的题字为线索,叙述曹操与杨修两人解题过程,文中杨修的当下即“解”与曹操的“乃觉三十里”形成对比,也点出两人才气的高下。
五、相关资料补充
(一)谢道韫
谢道韫是东晋时期的女诗人,才气横溢,思辩超群。
她嫁给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
初嫁王家时,甚为不悦。
谢安问她: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儿子,颇有才华,妳有什么不满意吗?
”谢道韫说:
“不瞒您说,王凝之和我们谢家兄弟相比,相差一大截。
”虽然她嫌丈夫没有才华,是一个庸碌无能的人,但嫁鸡随鸡,也只有认命了。
(原典:
王凝之 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
既还谢家,意大不说。
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逸少之子,人材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
”答曰:
“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
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
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常与前来的宾客谈书论诗,因他年少争强好胜且囿于经验不足,常常出现理屈词穷的尴尬场面。
每及此时,谢道韫在屏幛后为王献之着急,便派婢女前来告诉王献之:
“欲为小郎解围!
”于是,王献之就凑到青绫步幛附近,听谢道韫出点子、提台词,叔嫂两人像演双簧一样,王献之也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论敌败下阵去。
有时谢道韫径自走出幛后,直接参加辩论。
叔嫂一唱一和,将众宾客驳倒。
日久,谢道韫的辩论之才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名士心服口服。
(二)王子猷
1.王子猷和王子敬兄弟二人曾有一回同坐在一间屋室中,屋顶忽然着了火,王子猷仓促地避走,慌张得连木屐都来不及穿;王子敬却神色安然自在,轻声缓语呼唤左右僮仆,将他扶出门外,跟平常没什么两样。
世人便以此论定二人仪表精神的高下。
(原典:
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
世以此定二王神宇。
)
2.王子猷有次暂住人家空宅,一到来就叫人种竹子。
人家便问:
“只是暂住,何必那么麻烦呢?
”王子猷啸咏良久,然后直指着竹子说:
“哪里可以一日无它呢?
”(原典: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
“暂住何烦尔?
”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
“何可一日无此君?
”)
(三)左思〈招隐〉诗
1.第一首:
写的是寻访隐士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羡慕。
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亦浮沉。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糇粮,幽兰闲(间)重襟。
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
【语译】
持杖入山寻访隐士,荒芜的路途似乎从古到今横塞着。
山岩上只有洞穴没有房屋建筑,山丘中却有人在弹琴。
朝北的山脊覆盖着白雪,山南的树林已有红花闪耀。
泉水在美玉般的山石间激荡,小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浮沉。
不一定要有丝竹之类的管弦乐器,山水间自有清美的乐音。
何必要自己放声歌唱,风吹过灌木丛自有声声悲吟。
秋菊可以兼作食粮,采来幽兰佩在衣襟。
在世途间犹豫徘徊,只会心力疲乏,还不如抛弃冠簪归隐山林。
2.第二首:
写自己隐居的情形,但也表示人生贵在适志,不在于是进还是退。
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榛。
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峭蒨青葱间,竹柏得其真。
弱叶栖霜雪,飞荣流余津。
爵服无常玩,好恶有屈伸。
结绶生缠牵,弹冠去埃尘。
惠连非吾屈,首阳非吾仁。
相与观所尚,逍遥撰(选)良辰。
【语译】
我开始营建东山隐居的屋舍,树木的果实落在地上,长成了一丛丛的小灌木。
屋前有一口寒冽的水井,暂且可以使心神莹洁爽快。
满山鲜明青翠的林木中间,只有竹林和柏树能够保持自己的本性。
细弱的树叶栖留在霜雪中,飞花漂流在断断续续的泉水上。
爵位和佩带之物虽然荣耀,但不能爱好成癖;时运有好有坏,但要根据具体情况或进或退。
系上印绶做官就会被世事缠绕牵挂,弹弹官帽也能除去尘埃污垢。
柳下惠和少连的屈己受禄不是我所说的屈志辱身,伯夷、叔齐隐居于首阳山也不是我所说的仁。
彼此欣赏各自崇尚的志愿,我选择优游自在的美好时光。
(四)曹操
曹操二十岁时,被举孝廉,担任郎官,除洛阳北部尉。
曹操入尉廨,令修缮四门。
制造五色棒数十根,每门左右各悬挂十余根,有犯禁令的,不论平民豪强,一律用棒打死。
数月后,汉灵帝爱幸的小黄门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曹操下令用棒打死。
从此洛阳城的豪强收敛行迹,不敢违犯禁令,曹操初入仕途,就崭露头角,表现出他的政治才干和勇气。
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三月,曹操领兵第三次南征张绣,败张绣与刘表联军。
七月,返回许昌。
南征行军途中天气炎热,又找不到水喝。
士兵又累又渴,几乎难以行进。
曹操见状,心生一计,传令道:
“前面有座大默林,赶到那里,去吃又酸又甜的梅子,就可以解渴了。
”士兵听说前面有梅子,口里都流出涎水。
于是振作精神,继续前进。
由于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就把虚妄而不能实现的愿望;或者空口答应人家的要求,仅仅给人以希望,实际上却不解决问题,称作“望梅止渴”(见世说新语假谲)。
(五)杨修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春,曹操部将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关(今陕西省宁强县),被刘备军杀死。
曹操亲自带兵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出斜谷,经汉中到达阳平关,刘备持险拒守。
曹操见难以取胜,就想退兵,出了“鸡肋”的口令,官属不解其义。
主簿杨修得知此口令,就整理行装,等待退兵。
人们问他怎么知道曹操要退兵,杨修说:
“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魏王用来作比喻,所以知道要退兵。
”不久,曹操果然下令班师。
后来人们就借“鸡肋”来比喻乏味,说是“如嚼鸡肋”或“味如鸡肋”。
杨修平日才思敏捷,确实聪明过人,但锋芒外露,好逞才能,不知检束。
此次因逞才而预泄退军之机,触犯大忌。
曹操原已对他一再容忍,自曹操立曹丕而疏曹植以来,杨修实时时畏惧受牵连。
待曹操还师洛阳不久,就以杨修“漏泄机密,交关诸侯”的罪名加以诛杀。
杨修死时才四十多岁,临死对人说:
“我固自以为死之晚矣。
”意指曹植失宠时早就有坐罪之可能。
(六)曹娥与“曹娥碑”
曹娥为东汉时代之孝女。
十四岁时,父曹盱失足落水,溺死江中。
曹娥不分昼夜沿江号哭,一连十七日,终究未见到父亲尸体,最后自己投江而死。
经过五日,曹娥拥抱父亲,父女尸体一同浮出江面。
曹娥的孝行传遍遐迩,当地人于是立下曹娥碑,并建立一座曹娥庙,香火极盛,神灵极显。
尤其每逢洪水暴涨,江水只能满到庙庭,不能淹进庙殿。
后代人为崇仰其孝,将江名更改为曹娥江。
在曹娥去世八年以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市)县长度尚对曹娥“悲怜其义,为之改葬,命其弟子邯郸淳为之作碑。
”度尚原请魏朗撰文,然而魏朗佯作未成而转请别人。
当他阅过邯郸淳的文稿后,大加赞赏,而将自己的底稿毁之。
碑之既立,加以碑文妙绝,自引得凭吊者如云似潮。
晋代书圣王羲之、宋代书法家蔡卞等人,都曾摹写过碑文。
(七)《三国演义》中的“绝妙好辞”
世说新语刘孝标注,认为曹娥碑在江东会稽郡,而魏武、杨修从来未曾过江而东,因此无从见到此碑。
而明儒方以智通雅卷三也说:
“孙权霸越,曹何以至?
”都认为江东当时在孙权的统治下,曹操无法到达,因此故事的真实性受到怀疑。
后来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将故事背景改得比较合理,今列于后:
(曹操征汉中)兵出潼关,操在马上望见一簇林木,极其茂盛,问近侍曰:
“此何处也?
”答曰:
“此名蓝田。
林木之间,乃蔡邕庄也。
今邕女蔡琰,与其夫董祀居此。
”原来操素与蔡邕相善。
先时其女蔡琰,乃卫仲道之妻;后被北方掳去,于北地生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入中原。
操深怜之,使人持千金入北方赎之。
左贤王惧操之势,送蔡琰还汉。
操乃以琰配与董祀为妻。
当日到庄前,因想起蔡邕之事,令军马先行,操引近侍百余骑,到庄门下马。
时董祀出仕于外,止(只)有蔡琰在家,琰闻操至,忙出迎接。
操至堂,琰问起居毕,侍立于侧。
操偶见壁间悬一碑文图轴,起身观之。
问于蔡琰,琰答曰:
“此乃曹娥之碑也。
昔和帝时,上虞有一巫者,名曹盱,能婆娑乐神;五月五日,醉舞舟中,堕江而死。
其女年十四岁,绕江啼哭七昼夜,跳入波中;后五日,负父之尸浮于江面;里人葬之江边。
上虞令度尚奏闻朝廷,表为孝女。
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
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时人奇之。
妾父蔡邕闻而往观,时日已暮,乃于暗中以手摸碑文而读之,索笔大书八字于其背。
后人镌石,并镌此八字。
”操读八字云: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操问琰曰:
“汝解此意否?
”琰曰:
“虽先人遗笔,妾实不解其意。
”操回顾众谋士曰:
“汝等解否?
”众皆不能答。
于内一人出曰:
“某已解其意。
”操视之,乃主簿杨修也。
……
六、修辞举隅──析字
定义
指对文字形体加以离合、增损,或只假借字形的一种修辞手法。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曾就“析字”修辞下了定义:
“字有形、音、义三方面,把所用的字析为形、音、义三方面,看别的字有一面同它相合相连,随即借来代替或即推衍上去的,名叫析字辞。
……总数所有析字修辞的基本方法,共有三类……其余都是这三类基本方法复合所成的现象。
”
例句
1.三国演义第九回:
“是夜有数十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董卓)帐。
歌曰:
『千里草,何青青!
十日上,不得生!
』歌声悲切。
”
毛崇岗评:
“『千里草』乃『董』字;『十日上』乃『卓』字;『不生』者,言死也。
”这首童谣运用了析字修辞手法,隐蔽却又是无比强烈地表达了人民切齿痛恨董卓的心情。
2.夕夕多良会,人人从夜游。
上联“夕夕”合为“多”字,说明每天晚上都有非常美好的聚会。
下联“人人”合为“从”字,表现出文人夜间畅游、吟诗答对的场景。
联语巧用迭字,强调夜夜唱酬,和者众多。
3.一生不正行歪道,二世为人作伪官。
此联是中、日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讽刺作恶多端的伪县长所作。
联中“伪官”指为虎作伥的汉奸。
联语采用拆字法,将“不”、“正”合成“歪”字,将“为”、“人”合成“伪”字,用以嘲讽伪县长“行歪道”、“作伪官”。
4.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相传朱元璋在攻打苏州城时,与刘基题联以对。
朱元璋以“天”、“口”二字合成“吞”、“吴”,刘基以“人”、“王”二字合成“全”、“任”。
上下两联,对仗工整,妙语连珠。
七、成语集锦
咏絮之才
释义:
比喻女子有文才。
义近:
扫眉才子、不栉进士。
绝妙好辞
释义:
原为蔡邕对邯郸淳所作曹娥碑文的赞语,后来用来赞美文章美妙,好到极点。
义近:
文辞高妙、字字珠玑、金章玉句。
望梅止渴
释义:
想到梅子,唾腺分泌出唾液,好像止渴了。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吴牛喘月
释义:
江淮地区炎热,水牛畏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便喘起气来。
比喻见到曾备受困扰或害怕的类似事物而产生疑惧,或形容天气酷热。
义近:
杯弓蛇影。
鹤立鸡群
释义:
鹤站在鸡群中间,昂然特出。
比喻人超群出众,或神才高大。
枕流漱石
释义:
形容高洁之士的隐居生活。
入幕之宾
释义:
原指重要幕僚或关系亲近的人。
现也用来指情夫。
盲人瞎马
释义:
盲人骑着瞎马。
比喻非常危险。
七步赋诗
释义:
形容才思敏捷。
义近:
援笔立成。
蒲柳之姿
释义:
比喻虚弱早衰的体质。
多用作自谦之词。
洪乔之误
释义:
比喻书信寄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说新语 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