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写生实践报告.docx
- 文档编号:10274835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5.29KB
宏村写生实践报告.docx
《宏村写生实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村写生实践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村写生实践报告
宏村写生实践报告
宏村写生实践报告
安徽宏村是大学第一次写生的地方,也是平身第一次去那里。
以前听说个过那地方,想到马上要去,心理难免有点激动。
对于我来说,这次安徽宏村、西递写生之行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使我的速写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也使我了解了宏村、西递的特色文化,见识到了它们独具的气息风格,还能对中国南方的文化有些些许的了解,对我以后的学习有很多的帮助。
我们在车上坐了将近30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一路上,从大西北南下至江南之地,从干燥到湿润,从苍黄到冷绿,从塞上之风到江南美景。
变化纷多,目不暇接,我想这也是中国南北文化差异的一部分吧!
坐车绕过几个曲陡的山路后,终于到了宏村。
我们到是已经比较晚了,于是我们打算先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再去村子里看看。
第二天,天刚刚亮,我们就被组织到村子里看看。
清晨的宏村,薄雾朦朦,远处的山水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有着仙气一般,吸引我们去探索。
我们按原计划参观了村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之后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参观品味,同学尽情的享受着宏村的自然风景和古色古香的徽派传统建筑风光。
在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同学们三三两两的参观于其中,大家一起参观一起分享各自的感悟。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徽派建筑,它也是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
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
徽式民居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
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
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
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徽州古民居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
粉墙、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
徽派古民居规模宏伟、结构合理、布局协调、风格清新典雅,尤其是装饰在门罩、窗楣、梁柱、窗扇上的砖、木、石雕,工艺精湛,形成多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让人流连忘返。
接着我们走到古村口,那有条河,那条河是人们用来洗衣服、洗菜用的,河上有两座石桥,桥面都是由大块的石板铺设的,看起来很厚重,据说哦是三四百年前留下的,说是那里有个官为了感谢皇恩而建造的,那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有三四百年之久,房屋的特色是:
外观都建有“码头墙”。
房屋里面都是用木头建造的,门窗的雕刻很精致很细腻,看了无人不赞叹前人的高超的雕刻技术,厅堂里都有一块露天的地方,那里放着一口大水缸,每逢下雨,水就会从瓦上滴落于缸中,这就是民间流转的“肥水不留外人田”。
厅堂都有一张高桌和两条长凳,有的有太师椅和一个小矮桌,共喝茶聊天之用。
我们来到一个有“八字门”的房屋,此门罩写着“天官上卿”四个大字,是当时一个大官得到皇帝的赏赐而建造的。
有些房子已经破损或倒塌,但它还是我们眼中一道不可或缺的景点,它毕竟经过了风风雨雨,历尽了人间沧桑,它是历史的见证。
其次我们也游看了其它的建筑。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
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
住宅多为二进院落,有些人家还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水院,开辟了鱼池。
比较典型的建筑有南湖书院、承志堂、德义堂等。
徽派传统建筑气韵在宏村体现的也是淋漓尽致,无论是高矗飞檐的祠堂,还是普通的民宅楼房,不仅气势宏伟,而且韵味无限。
这主要是由于宏村这些徽派古建筑的块面是由无数流动的线条组成,给人厚重与轻松、压抑与豪放的感受。
在宏村马头墙起伏高低不同、湖面的波光闪闪烁烁、村中的溪流清流曲曲折折,这些形成了宏村建筑风景的音乐旋律。
近千年来宏村也经历了沧海桑田,今天的宏村以她独特的方式保留着这些,标志着皖南文化内涵的古貌遗风,她们也成为宏村文化的一棵奇葩,吸引着国内外无数学者、专家、游人,大家纷纷从四面八方来寻访宏村,还有数不清的校园学子踏入这片陌生的神奇土地,从这徽派传统民居中汲取营养。
不仅如此,而且宏村民居也是徽州古建筑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无论以形式、特征、特点、意识都离不开这个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先说他的自然环境:
徽州地处安徽南端,北有黄山,南有天目,新安江青弋江的源头都在境内,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再说她的社会环境,远在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就影响到了新安,南宋时期这里已融入中原文化为盛期。
特别是南宋期间由于帝都南迁临安,这样的社会背景造就了民居的文化内涵。
她在建筑学家的眼中是无暇的建筑珍品,在历史学家的眼中是无法估值的文物瑰宝,在美术学家眼中是一幅诗魂画境的艺术杰作。
民居与青山绿水辉映一体,古树从中粉墙黛瓦淡雅清新,一眼望去仍是幅静态雅致的图画。
统一中的变化,厚实稳重的高墙和瓦檐,神秘莫测的卷门和漏窗,都给观者一种感官上的强烈刺激。
宏村民居深宅高墙,屋内采光仅靠一方天井,厅堂半明半昏,而房间即使暗黑,从黑房到厅堂是一个从压抑到舒畅的过程。
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宏村背枕雷岗,面对奇墅湖,谓是枕高岗面流水。
一望无际的村庄内有月沼、南湖辉映诸峰远近、倒影入池。
春天当你漫步湖畔,柳絮飞舞、桃花夹路、青山苍绿、小路上老牛悠悠,和自然浑然一体,犹如人间仙境
宏村不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徽派古民居,同时地处新安江源头,群山环抱,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在宏村,进村便是秀丽的南湖和横跨其上的画桥,湖中荷花开的茂盛,湖边垂柳绿色成荫,我们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电影《卧虎藏龙》的电影情节里,李慕白牵马过桥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
宏村的水系遍布全村的街道,每家每户出门便可打到清水做饭洗衣。
村中心是有牛胃之称的月沼,因为池塘的形状为规则的半月,所以村中人又叫它半月谭。
宏村里还有很多存活几百年以上的古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更是一番灵动的美景。
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一望无际的村庄内有月沼、南湖。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漫步湖畔,柳絮飞舞、小路上老牛悠悠,和自然浑然一体,犹如人间仙境。
虽然实习时间不长,但是同学心中对宏村的感觉却可以用“不舍”二字来概括。
总之,宏村,经过前代人的辛勤劳作和后代人合理保护,现在已经得到世人的公认。
我们应当更努力保护这份珍贵的遗产,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宏村的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宏村,了解古徽州文化深刻的内涵。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西递。
我们用半天的时间去游览西递,这一天却感悟颇深。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现有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
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
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
西递现保存有完整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都堪称徽派明清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从而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颇为富丽雅致:
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
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西递村原有牌坊十多个,现只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胡文光石雕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的“胡文光牌坊“,当时的西递人胡文光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吏,迁荆王府长史,授予四品朝列大夫。
领略完牌坊的气派过后,那伫立在柱子上的对联不得不撩起文人的雅致,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瑞玉庭的那副错字对联了,“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
“快乐每从辛苦得”“快”上少了一竖,“辛”字上多加一横。
意为少一些快乐,多一份辛劳。
“便宜多自吃亏来”“多”字少的那点移到“亏”字去了。
(亏用的是繁体字),西递村的后人解释说,这是吃小亏占大便宜,而且吃亏要吃到点子上。
真是精明。
还有履福堂的一副对联,这副楹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经营与处事哲学的人生体味,商人感受在人生和经营中,多付出一份辛苦,就能多收获一份体现自我价值的快乐,而多吃一些亏,往往便能获得更大的便宜。
“吃亏是福”吃小亏占大便宜,其内涵无不让人感到折服。
此次宏村写生结束了,却在心里读懂了许多,也收获着许多,成长着许多!
在这一刻,之前所有的埋怨与不满都在这宁静的小巷子间渐行渐远……原来我真的爱上了写生完后,我对写生作为教育社会实践,其意义也做了总结和思考。
学校所安排的社会实践教学,学生是主体,老师是核心,在许老师和其他两位老师帮助启发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找准定位。
一般结合专业训练的特殊性,多选择偏远地区、有特色的地域或原生态保存较好的地区做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人和事。
往往这些地区的偏僻或交通不便,每次都能使大家克服极大困难,团结合作。
外出社会实践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同学们从书本的图片所获得的文化传统中走出,进入壮美河山的实地艺术考察,教育同学们对中国文化从了解、接受,直至喜爱。
每去一地都有目的地引导同学们注意观察当地文化演进,民俗、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存。
观观赏错落有序的山里建筑、收集地方民间特色形象资料,注意研究不同地域的、民居生活、家具的风格样式,为今后艺术创作积累形象素材。
这一切都极大地丰富同学们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拓展视野和获取知识的渠道。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十几天同学们先后到过很多地方,体会苗寨人的热情好客,这种社会实践的文化体验无疑是感受“美的历程”。
这让人静心的小巷……
总之,这次写生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短短半个多月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很多,认识了许多,纷纷被这里的风景、建筑、街道所迷恋,为这里的人文、历史所感慨,最终是学有所得。
写生已经结束,但是学到的东西却让我们终身受益。
写生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回忆。
篇2:
20XX皖南(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写生考察报告
20XX皖南(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写生考察报告本文关键词:
屏山,皖南,写生,宏村,南屏
20XX皖南(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写生考察报告本文简介:
20XX皖南写生考察报告
一、写生考察时间:
20XX年10月22日——20XX年10月26日二、写生考察地点:
安徽黟县南屏、西递、屏山、卢村、宏村三、写生考察人物:
建筑设计学院师生四、写生考察内容:
风景写生(速写、摄影)、建筑五、写生考察目的:
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2、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
20XX皖南(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写生考察报告
本文内容:
20XX皖南写生考察报告
一、写生考察时间:
20XX年10月22日——20XX年10月26日
二、写生考察地点:
安徽黟县南屏、西递、屏山、卢村、宏村
三、写生考察人物:
建筑设计学院师生
四、写生考察内容:
风景写生(速写、摄影)、建筑
五、写生考察目的:
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3、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色彩风景的掌握能力
4、增加班集体的荣誉感
10月22日,早上8:
00我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开往安徽的长途汽车,当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兴奋,窗外一栋栋高大的房子划过视角,带着小小的疑问我们走进了徽州。
与我们生活的景致完全不一样,但却在个体的差异间辉映着整体的共性,彰显的是自然的魅力,是人文的多彩,是历史的回顾!
高高的房子,并不规整的水田,满山遍野的茶树,以及让人并不适应的盘山路成为了最初的南方印象。
可是漫长的等待对于当时兴奋的我来说成了一种煎熬。
九个小时的漫漫之旅把我的兴奋和激动一点点的消磨殆尽。
我们终于在下午五点多到达了我们第一个目的地,安徽黟县的南屏村。
找到学校事先给我们预定好的饭店,疲惫的我们到宿舍便倒头大睡。
南屏
南屏村,位于安徽黟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原名叫叶村,后因村西南北倚南屏山,更名南屏村至今。
这个规模宏大的古村庄始建于元、明年间,有1100多年历史。
聚居着叶、程、李诸姓家庭的上千号人口,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8幢代表着宗族势力的古祠堂,有着族祠、家祠和支祠之分,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特色建筑——祠堂群
南屏最具特色的建筑应属祠堂群。
“邑俗旧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
”
南屏至今还保留着8座祠堂,大多坐落在村前横店街长约200米的一条中轴线上。
其中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
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南屏村大姓叶氏宗祠“序秩堂”就是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歇山重檐、端庄轩敞的古祠。
大门上端悬挂着“钦点翰林”、“钦赐翰林”、“钦取知县”的金字匾额,显示着先祖的勋业,也使子孙蒙受荣光。
祠堂门前照壁矗立,门楼高大,一对一人多高的大石鼓,雕刻十分精致。
4根大石柱托着额枋,上面雕刻着古鼎宝瓶类的祭器。
序秩堂分上、中、下三厅。
一进大门,就见有80根硕大的木柱支撑着这座宏伟的建筑,柱子上挂着“石林派衍家声远,武水澜回气象新”等木制对联。
横枋上悬有“贡元”、“进士”、“经魁”和“松筠操节”、“津逮后生”等功名、褒奖之类的横匾。
下厅是吹奏鼓乐的地方,也可以搭台演戏。
中厅为礼堂,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大厅,上厅为享堂,楼上放置本族的祖宗牌位。
中厅和上厅可容纳数百人举行仪式。
序秩堂大门以往只在重大节庆才开,平时走边门进出。
其大门的高度比其余7座祠堂都要高,同姓的一切支祠、家祠均不可逾越。
序秩堂就是张艺谋拍摄电影《菊豆》的主要场地,至今仍保持着拍摄《菊豆》时的原貌。
墙上张贴着《菊豆》剧照,祠堂中摆放着染布、晒布的台架、绞车、染池等,“老杨家染坊”的横匾也高悬在序秩堂大门上方,成了游人欣赏的佳景。
小小的南屏,更新着我的南方印象……讲述着一个朝代,一段历史……我慢慢的走近了你……体味着你……
是非牌坊
留青西递
我们写生的第二站是西递。
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去游览西递,这一天却感悟颇深。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现有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
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
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
牌楼
西递牌楼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牌坊高12.3米,宽9.95米,系三间四柱五楼单体仿木石雕牌坊,通体采用当地的“黟县青”大理石雕筑而成,整个牌坊上下用典型的具有徽派特色的浮雕、透雕、圆雕等工艺装饰出各种图来,而每一处图案都蕴含有极深刻的寓意。
胡文光牌坊造型庄重、典雅,石刻技艺出众,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天井和绣楼
西递古民居内大都设有“天井”,这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
天井的设置,一般三间屋在厅前,四合屋在厅中,起到采光、通气诸功用。
因过去徽商巨贾为了藏富防盗之需,其住宅大都建有高大封闭的屋墙,很少向外开窗。
设置天井,把大自然融入屋中,使“天人合一”,足不出户,也可见天日。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商人以积聚为本,总怕财源外流,造就天井,可“四水归堂”,即四方之财如房顶上的雨水,汇集于天井内,不致于外流他家,俗称“肥水不外流”。
绣楼是大夫第主人利用正屋旁侧隙地,建起的一座临街阁楼,俗称“小姐绣楼”。
飞檐翘角的绣楼,建筑别致,玲珑典雅。
楼额木刻分别为清进士祝世禄手书“山市”和清代本邑书法家汪恩道隶书“桃花源里人家”,其中“源”字书写时,有意移一点于“厂”头上,益显整体美;尤其是“人”字,活脱脱像一位倾躯伸臂迎接小姐彩球的后生。
楼下的小门户比正屋墙体缩进一大步,与主人自书石刻门额“作退一步想”相映照,耐人寻味,果真是“进也风流,退也潇洒”。
上午,跟着导游参观完西递后,我们小组开始了我们的任务;测量民居建筑及局部建筑的拍摄。
首先是,组长先分配好任务,哪些同学测量、哪些同学记录数据、哪些同学负责拍摄建筑、那些
来搬运画板、板凳及背包等物品。
组长分配好之后,我们小组开始了井然有序的测量工作。
经过一上午的努力,把桃李园的一些东西测量完毕,因为一些原因我们无法进去测量里屋,所以测量桃李园就到此结束。
通过一个小小的测量小组我深深感受到了大家一起努力工作、一起流下汗水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
在这一刻,之前所有的埋怨与不满都在这宁静的小巷子间渐行渐远……
屏山
屏山村,地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
唐宋时称长宁里;后因村北屏风山妆如屏风,得名为
屏山村;又因明清建制曾属徽州府黟县九都,故也称九都舒村。
该村存有明清民居两百余幢,还有三姑庙、御前侍卫贴墙牌坊、长宁湖、舒绣文故居、玉兰庭、葫芦井、小绣楼等名胜古迹。
春风细雨桃花水涨;夏日纳凉,柳垂扬郁;秋夜赏月,水映桥动;冬季踏雪,竹翠笋萌。
在中国桃花源--黟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素有“小桥流水,田园人家”美称的九都舒村,以其独具的风水村落特色和悠久的古黟风情历史,向世人展示着无穷的魅力。
卢村木雕楼
卢村位于黟县北部,距宏村仅二公里,是以卢姓为主聚居的古村落。
卢村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的木雕楼群而著称,木雕楼享有中国木雕第一楼之誉。
木雕楼是卢氏三十三代传人卢邦燮于清道光年间所建。
卢邦燮早年经商,家富百万,后转入仕途,累官至奉政大夫、朝政大夫。
志诚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精致优美,取材既热闹喜庆,又朴实优美,既是主人真实情趣的反映,又是古代民俗生活劳作的再现。
卢村最具典型、最有特色的是木雕楼,它体现出徽派民居的精华。
卢村木雕楼是由七家里民居组成的木雕楼群,主要包括志诚堂、思济堂、思成堂、玻璃厅等宅院。
思济堂又叫官厅,非常大气,并且与宏村的承志堂的建筑风格十分相似。
据说承志堂还是仿官厅而建,因为官厅比它早建50多年。
玻璃厅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
房主卢百万经商时出使德国,后来就按照德国的风格建了这所宅子,大家看,这里的玻璃也是从遥远的德国进口来的。
宏村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900余年。
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
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肠”两旁民居为“牛身”,村中两个古树,白果树和红杨树是“牛角”。
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
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
住宅多为二进院落,有些人家还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水院,开辟了鱼池。
比较典型的建筑有南湖书院、乐叙堂、承志堂、德义堂、松鹤堂、碧园等。
南湖书院位于南湖的北畔,原是明末兴建的六座私塾,称“倚湖六院”,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合并重建为“以文家塾”,又名“南湖书院”。
重建后的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阁、会文阁、望湖楼和祗园等六部分组成,粉墙黛瓦,碧水蓝天,环境十分优雅。
乐叙堂是汪氏的宗祠,位于月沼北畔的正中,是村中现存唯一的明代建筑,木雕雕饰非常精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写生 实践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