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线的设置和使用技巧.docx
- 文档编号:10273848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17.46KB
均线的设置和使用技巧.docx
《均线的设置和使用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均线的设置和使用技巧.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均线的设置和使用技巧
均线的设置和使用技巧
股票均线的设置和使用技巧
内容:
均线是最常用的分析指标之一,所反映的是过去一段时间内市场的平均成本变化情况。
均线和多根均线形成的均线系统可以为判断市场趋势提供依据,同时也能起到支撑和阻力作用
一般来说,在用均线系统进行分析时,常见的参数排列方式为:
A、5、10、20、30、40、50(等跨度排列方式)
B、5、8、13、21、34、55(费波纳奇排列方式)
在这两种排列方式的基础上,增加120、200两个参数的均线
一、利用均线系统排列状态判断市场节奏
均线系统的排列状态,一般可分为股聚、发散、平行三种状态。
其中股聚状态表明的是市场经历过一段单边走势后出现的对原有动能消化或积蓄新运行动能的过程,股聚的时间越长,产生的动能越大;发散状态则是股聚之后产生的爆发动能的前奏;平行状态则表明市场运行动能已经单方向爆发,引发了新的单边运行趋势。
在单边市运行节奏当中,这三种状态的循环为:
股聚-〉发散-〉平行-〉股聚 而在盘整市中,则体现为股聚-〉发散-〉股聚的循直到突破的发生。
二、均线常规用法
均线的两个基本功能;
1、“金叉”和“死叉”指示的基本信号
2、均线对股价的支撑和阻力作用
当股价运行在均线系统的下方时,此时均线系统将起到明显的阻力作用,阻碍股价的反弹;同样地,当股价站稳于均线系统之上后,均线系统又将起到明显的支撑作用,这个作用的产生原因就在于均线计算方式所体现的市场成本变化,这种支撑和阻力效果也被称为“均线的斥力”。
当然,均线也有吸引力,当股价单边运行过程中较远地离开了均线系统后,均线也会发出“引力”作用,均线本身跟随股价运行方向前进的同时,也会拉动股价出现回调。
五、特殊均线的用法
所谓特殊均线是指在特定阶段能起到明显多空分水岭的均线,一般来说我们将其运用于单边市的主趋势中。
其中30周指数均线就体现出特殊的多空分水岭效果。
股票均线简单看
年线下变平,准备捕老熊。
年线往上拐,回踩坚决买!
年线往下行,一定要搞清,如等半年线,暂做壁上观。
深跌破年线,老熊活年半。
价稳年线上,千里马亮相。
要问为什么?
牛熊一线亡!
半年线下穿,千万不要沾。
半年线上拐,坚决果断买!
季线如下穿,后市不乐观!
季线往上走,长期做多头!
月线不下穿,光明就在前!
股价踩季线,入市做波段。
季线如被破,眼前就有祸,
长期往上翘,短期呈缠绕,平台一做成,股价往上跃
月线上穿季,买进等获利。
月线如下行,本波已完成!
价跌月线平,底部已探明。
20线走平,观望暂做空。
1250均线系统法则是用大趋势的长线眼光来观察分析股票走势,过滤掉了许多微小的没有参与必要的小波动,1250均线系统法则的理论基础是重复和惯性原理,但承认该两原理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这就是股市的全部,由长期均线来判断和衡量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变化,在实践中有着奇妙的吻合度。
似乎1250均线法则可以任行天下,但更重要的是股市是变化的,1250均线理论也不是万能的,也有1250均线法则难以解释的突变情况,所以想在变换莫测的高风险股票市场中很好的生存,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不断的学习。
一、用MACD捕捉最佳买卖点
这里的“大”和“小”是指MACD中的大绿柱、小绿柱,和大红柱、小红柱。
而在操作时图中的DIF和MACD两条白色和黄色的曲线,一般是视而不见的,我们只注重红绿柱的变化。
《曹刿论战》中有一句话,叫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在股市中,任何一次头部和底部的形成,市场都会提供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机会给我们(入市或出场)。
“大红”之后是“小红”,“大绿”之后是“小绿”。
当一波气势汹汹的下跌,或一波气势如虹的上涨开始时,我们首先应避其锐气,保持观望。
也就是说,当经历一波下跌后,当股票处于最低价时,此时MACD上显现的是一波“大绿柱”。
我们首先不应考虑进场,而应等其第一波反弹过后(出现红柱),第二次再探底时,MACD中出现了“小绿柱”(绿柱明显比前面的大绿柱要小),且当小绿柱走平或收缩时,这时就意味着下跌力度衰竭,此时为最佳买点,这就是所谓的买小(即买在小绿柱上)。
显现上涨也同样。
当第一波拉升起来时(MACD上显现为大红柱)我们都不应考虑出货,而应等其第一波回调过后,第二次再冲高时,当MACD上显现出“小红柱”(红柱比前面的大红柱明显要小)此时意味着上涨动力不足,这时我们方考虑离场出货。
这就是所谓的卖小。
也就是说,当市场“一鼓作气”时,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我们都应保持观望;当市场“再而衰”时,我们方考虑进场或减仓;当“三而竭”时,我们应重仓追涨,或者杀跌出货。
当然也可将此方法用在分时系统里来进行买卖的。
综上所述,此方法的口诀即为:
买小卖小(买在小绿柱,卖在小红柱),前大后小(即前面是大绿柱或大红柱,后面往往为小绿柱或小红柱)
二、“周线二次金叉”
抓牛股由于实战操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大道至简”,所以在实战操作中各个周期只设一条均线:
30日均线。
只用这一条30日均线来进行大盘或个股的分析和买卖。
当股价(周线图)经历了一段下跌后反弹起来突破30周线位时,我们称为“周线一次金叉”,这只不过是庄家在建仓而已,我们不应参与,而应保持观望;当股价(周线图)再次突破30周线时,我们称为“周线二次金叉”,这意味着庄家洗盘结束,即将进入拉升期,后市将有较大的升幅。
我们应密切注意该股的动向,一旦其日线系统或者分时系统(60分钟,30分钟)发出买信号(如MACD的小绿柱买点),我们应该毫不犹豫进场买入该股。
另外我们也可以延伸出“月线二次金叉”产生大牛股的条件,可以说90%的大牛股都具备这一条件。
例如:
长安汽车()2002年4月12日股价(周线收盘价)突破30周线,形成第一次金叉;
2002年10月25日股价再次突破30周线,形成我们所谓的“周线二次金叉”。
我们再看其月线图:
2000年4月28日股价(月线收盘价)突破30月线,形成第一次金叉,2002年4月30日股价再次突破30月线,形成我们所谓的“月线二次金叉”。
万能均线之操作技巧;
股价的运行趋势一般分为长短两个周期。
这二者之间是不能混合运用的,长期均线只能用做长周期的股价趋势判断,短期的也只能以短线的买卖作为参考。
对于实盘操作中长短两个周期各有利弊,周期太长不容易得到短线的操作指导,周期太短反而不容易判断大的整体趋势。
万能均线是兼顾长短两个周期的综合应用指标,它能在股价的任何位置给出明确的操作指导。
万能均线即20日均线,它的意义在于周期不是很长也不是很短,所以能够真实反映出股价的最为接近的趋势,他的低位拐弯意味着短期内趋势有好转的迹象,股价如果能够即时站稳于上就说明股价未来看涨,否则只能代表趋势纯技术上的空头趋势。
这一均线是经过长时间验证其在股价间的变化作用,能在任何时候任何位置给出一个明确的操作买卖信号,这也是“万能”二字所在的真实含义。
在实时股票技术分析操作中,我们进行买卖的参考是根据股价同均线的相互关系而定的,而均线一般意义上是表示一个时间周期内投资者买进股票的平均成本,作为万能均线(20日均线)与股价之间的密切性就更不能忽视。
当万能均线从高位回落至一个相对低位后,在形态上表现为均线自高位下滑从“陡”状到低位逐渐走平,所孕育的市场含义为相对与20日内的投资者成本已经从亏损有向获利转变的可能,这时的股价跌势已有所减缓或者说得到了抑制,当股价在真正意义上止跌并开始上涨,一举突破万能均线的压制并伴随有成交量的同步放大时,表示股价的趋势已经彻底得到了扭转,由跌势转为升势。
此时的操作要点是万能均线附近就是买入点或者股价突破万能均线时果断介入。
(注意前提必须是要有成交的配合,否则万能均线也将失去意义)在买入操作结束后持股待涨,股价不断上升万能均线也随之上移,当股价上涨至某一压力区时出现制涨情形,万能均线随之跟上后开始走平,股价的变化形态也出现在万能均线上横向震荡的局面,一旦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股价随之下穿万能均线,此时被认为是最佳的卖出时机(注意这时的成交量是放大放小均无意义)。
万能均线之所以万能是因为它在股价的任何时间和位置都能准确的给出操作信号。
它的操作要点在于只要股价上穿万能均线并且有成交量放大的配合被认为买入信号,股价下破万能均线被认为卖出信号。
在周期组合上被认为是一个综合周期,因此无论是长线投资或者短线投资均适用,掌握并用好这项技术分析理论尤其对于业余投资者或者上班族有着特殊的意义。
均线成交量结合看趋势在技术分析领域里,移动平均线以它简洁明了的特点深受投资者的青睐。
人们利用不同时期的移动平均线来指导操作,特别利用不同时期的移动平均线的排列来判断是多头市场还是空头市场(在西方国家一般认为股价线在200日移动平均线以上为牛市。
反之,股价线在200日移动平均线以下时为熊市),以便调整投资者的市场思维,实施不同的投资策略。
而在选择买卖点时则运用“葛南维八法”。
移动平均线的优缺点
一、优点:
运用移动平均线理论,在买卖交易时,可以界定风险程度,将亏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在行情趋势发动时,买卖交易的利润相当可观;移动平均线的组合可以判断行情的真正趋势。
二、缺陷:
当行情牛皮盘整时,买卖信号过于频繁,投资者无所适从;移动平均线的最佳日数与组合,确定起来十分困难;仅靠移动平均线的买卖信号,无法给予投资者充足的信心,必须依靠其他技术指标的辅助。
成交量、股价、均线共同作用 为了投资者在运用移动平均线时能够扬长避短,从而发现成交量、股价、均线三者的共同作用,总结出:
股价突破、支撑和压力的有效性与均线的角度和成交量有关。
根据这一理论,投资者可以较为有效地实施正确的买卖策略。
突破:
股价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成交量必须放大,特别是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时。
如果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与股价的运行角度互反时,突破后的股价会有回抽的要求,当日成交量过大(当日成交量比前一日成交量放大3倍以上时),若当日收盘为中线特别是光头K线出现时,这种反抽会发生在次日或者第三日。
例如,2001年10月23日沪深两市在暂停国有股减持消息的作用下,放量突破相反运行的5日均线,并当天收出光头中阳线,从而在次日才出现回抽,如果在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成交量减少或者持平(特别是股价无量突破相反运行的移动平均线时),这种突破往往是假的。
支撑:
移动平均线能否对股价构成有效支撑,不仅要看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同时也要注意成交量的多寡。
例如,移动平均线是向上运行而股价回落,这种移动平均线的支撑力度就大于走平或者回落的移动平均线,如果股价回落至移动平均线,发生支撑反弹时,必须有成交量的配合,否则投资者可视这种支撑为无效支撑。
例如:
深成指在10月26日出现止跌走红,但是成交量则比前一日减少,说明这种支撑的可信度不高,投资者可不按传统的移动平均线的买卖技巧来进行。
压力:
股指或者股价在下跌过程中出现的反弹,往往会遇上移动平均线的压力。
这一压力的大小不仅与移动平均线的期数有关,同时还与移动平均线的角度及成交量有密切关系。
在反弹行情中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与股价或者股价运行角度越大,相反的压力就越大,特别是无量上攻移动平均线,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
以上移动平均线对不同时期都有指导意义,只不过不同时期的均线的支压力不同而已。
均线系统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
使用的时候往往与K线相结合,对趋势和技术形态进行判断。
均线的计算是一段时间内收盘价和收盘点位的算术平均值,连续均值的连线便形成了均线。
不过,这只是普通均线,它还可以衍生出加权均线、成交量均线等等。
我们通常使用的都是普通均线。
均线的参数是时间,技术分析软件中往往给出缺省设置的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00日均线。
120日均线和200日均线通常被称为半年线、年线(其中考虑到节假日的因素)。
由此不难看出,均线实际上反映的是一段时间的平均成交价格,即筹码成本。
时间参数偏小,均线所反映的平均成本便属于短期性质,如5日、10日为短期均线;20日、30日、60日中期均线则反映中期成本;120日、200日则是长期均线,反映长期成本。
在均线系统使用方面,主要分以下几类:
一是趋势。
短期均线上翘,说明股票或指数短期处于上升趋势。
同样,中期均线、长期均线上翘,则反映中长期的上升趋势。
如果不是上翘,而是下探,则显示为跌势状态。
若是均线斜率不大,处于横向运行状态,则显示盘整格局。
在持续性的长期升势中,一般短期均线在上方,中期均线在中间,长期均线在下方。
在持续性的长期跌势中,一般短期均线在下方,中期均线在中间,长期均线在上方。
当然,短期、中期、长期均线有时方向并不一致。
如近期的上证综合指数短期均线掉头向下,而中期均线、长期均线仍维持上行趋势。
不过,后势若跌势延续时间较长,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的走势也会发生改变。
二是交叉突破。
我们可以从均线系统的交叉,判断个股或大盘可能出现的突破型走势。
如2月初至3月初的上证综合指数,5日、10日、20日、30日均线距离很近,处于反复交错的股合状态。
这显示大盘在此期间失去方向感,处于震荡整理期,短期成本和中期成本十分接近。
然而,通常情况下,盘整往往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否则就成了死水一潭。
最终,盘整将转为突破,3月9日的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不久10日均线又上穿20日均线,形成了向上的交叉形态,预示着向上突破的确立。
判断跌势也是如此,目前,5日均线靠近10日均线,后市若相继下穿20日均线,则预示着跌势的确立。
三是发散形态。
发散是指短期、中期、长期均线相互之间距离越来越大,特别是短期均线此时往往走势十分陡峭,即斜率很大。
如果是上翘状态,则意味着短期成本远远高于中期、长期成本,获利筹码大增,短期面临套现压力。
如果是下跌状态,则说明短期成本远远低于中期、长期成本,套现压力减弱,短期面临反弹。
四是支撑位和阻力位。
均线和K线结合使用,往往便起到了支撑位和阻力位的作用。
如果K线触及短期均线并在上方收阳,预示着受到短期支撑,后势仍将走高;若距离过大,则说明短期获利筹码增大,有压力。
如果K线触及短期均线并在下方收阴,说明受到短期阻力,后市跌幅较大;若拉大和短期均线的距离,则会有反弹出现。
同样,K线在上涨或下跌的时候,触及中期或长期均线,均线都会产生支撑或阻力的作用。
若K线跌破支撑,或突破阻力,都预示着运行趋势的确立。
当然,这里仅是谈及均线的简单使用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投资者可以结合K线自己设置时间参数,找到适合股票的参数。
另外,在使用时,投资者需要结合基本面因素活学活用,不可照搬照抄。
上市公司因重大实质性利好连续出现暴涨,均线系统即便极度发散,但也未必会立刻出现回落。
总之,单个技术指标不是灵丹妙药,投资者在作分析时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
用平均线找黑马
1:
选股必须先分析其平均线系统排列的情况,认清该股目前所处的形势.
2:
选股应选择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的股票,这些股呈强势,获利的机会大.
3:
平均线反映的是大众平均持股成本,通过分析股价与均线位置之间的关系,可以估计目前市场上获利抛压及空头回补意愿的强弱.
4:
在趋势未改变之前不要抛出手中的股票.
5:
选股务必分析短期的乖离率,不宜介入乖离率太大的股票.
6:
短期均线急速上扬的股票必须注意.
7:
强势股也应具有强势均线系统,往往在回档至均线附近即获支持,这正是买入时机.
8:
通过分析均线系统可以得出一系列买卖信号,而均线系统本身反应较慢,所以应该结合日K线分析,由它们的位置关系来决定买卖策略.
解剖均线系统 辨认大牛股
目前,常用的均线系统可以分为季线系统、月线系统两种。
季线系统包含60日、40日、20日均线,反映了个股的中长期走势;月线系统包含30日、10日、5日均线,反映了个股的中短期走势。
之所以选择30日均线作为月线系统的基线,是因为我国股市中的中级行情往往以1个半月(30个交易日)为明显的周期,选择该均线更能反映个股的中期走势。
60日线由下降转为走平再转为上升,表明该股的中期下跌趋势已经得到遏止,此时以中线投资眼光介入的投资者将有所获利。
但这种回升,到底是由于长期下跌导致的自然反弹,还是由于主力暗中吸纳导致的股价反转呢?
这就需要结合20、40日均线进行判断。
作为60日线的三等分线,它们对中期走势进行了细分。
如果主力在底部大力吸纳,由于收集力度较大,往往会造成股价从底部较快回升,使得20日、40日线迅速由下向上穿越60日线。
60日均线在20、40日线的托举下止跌回升。
如果主力筹码收集速度较快,则均线系统形成底托后,会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形成标准的向上发散形态,成交量亦显著放大,但股价涨幅往往并不是很大。
此后主力进入洗盘阶段,每日的价量表现趋于无序化,股价呈现横向整理或逐级盘跌,导致季均线系统重新粘合甚至出现死叉。
如果是“黑马”,季均线的粘合或走坏往往是很短暂的,且与大盘指数的走坏往往同步出现低点,死叉之后很快又出现金叉,让那些过分看重短线技术指标的投机客无所适从。
在股价突破季线系统后的成交量累积,对于判定个股的上升潜力,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如果股价突破属于超跌后的自然反弹,由于缺乏外在的上升动力,反弹幅度越高,上升能量越低,往往以较小的成交量轻松突破季均线压制。
而如果有资金在暗中吸纳,则突破均线后成交量会有突然的放大,一则可以制造主力出货、头部显现的假象,二则表明主力的吸筹工作进行的较为顺利,市场上的筹码大量换手,而这一区域附近的筹码对于主力来说是重要的底部筹码来源,成交量越大,主力底部吸筹越充分,拉升时所需消耗的能量就越小。
当黑马步入试盘及正式拉升阶段后,季均线系统由于反应过于迟缓,将不再发挥效用,取而代之的是月均线系统。
根据我们长期的观察,30日均线是目前大部分“黑马”拉升时的重要生命线,一旦股价有效跌破该均线,往往意味着“黑马”行情的终结。
许多走长牛行情的个股,其股价走势呈现平台整理后再上一个台阶的特征,而这种平台整理的末端经常出现在股价与30日线粘合之时。
例如中天企业(0540),股价自1999年11月16日上穿30日均线后,1999年12月3日、12月8日,2000年3月16日、5月17日,股价均在平台整理触及30日线后突破上攻。
而5日、10日线组合则是许多强势股的重要参照指标。
从短线角度来说,个股在强势上攻时,股价往往贴紧5日线运行,中间会经历若干次杀跌洗盘,而洗盘的低点往往就在10日线附近,并在一、两天里就应该回到5日线之上。
当股价拉升较快时,两条均线的距离会拉得较远,其后股价的拉升速度放缓或震荡频率加大,会使得均线开始拉近。
但只要股价未能有效击穿10日线,而5、10日线组合仍保持上升势头,就没有必要考虑抛出股票,下托的均线时间越短,主力越强,有些超级强势股甚至以3日线为支撑向上攻击。
不过,过快的攻击速度会使能量消耗过快,获利盘积累过多,后期的拉升能力会受到影响,除非采取极端手段进行洗盘,否则一旦股价跌破下托线,行情将很快结束。
法则三:
盯紧逆势而动的个股
一般来说,一只股票敢于逆势上涨,无非有两种情况:
主力已绝对控盘,或主力预期该股仍有极大潜力,遂敢在目前价位有恃无恐。
这两种情况下主力的心态截然相反,个股的潜力也相差很大,因而需要正确区分。
主力已绝对控盘的个股,此前涨幅必然十分惊人,个股的走势实际上完全掌控在主力手中而平常的成交量非常稀少,一旦大盘暴跌,表现一下自己的实力则很有好处,这时候比平时更能吸引买盘。
从主力心态上说,逆势拉升是为了更好地出货。
而有宏伟目标的个股则不尽然,因涨幅已较为可观,持有者心态已普遍不稳,一旦大盘跳水,落袋为安的心态随之占据上风,此时的成交量往往会创出历史新高。
而主力得手后,反而会降低上攻速度,一方面是短期能量消耗过大,需要进行休整,另一方面也可化解追逐强势股的跟风盘。
但这种表面上的攻势不济,却是真正的牛股区分于全控盘个股之所在。
投资者应当能忍得一时的寂寞,方可取得丰厚的回报。
不过,目前主力心态普遍趋于浮躁,投资者所需等待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这种反而会使后期上升空间相对有限。
有意思的是,在少数情况下,大盘会由于一些突发性利好因素而出现暴涨,个股出现普涨局面,却有个别股票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万红丛中一点绿”,或者虽然勉强上涨,却小涨小回,成交量放得很大,却总是滞涨。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ST深安达(0004),2000年春节后首个交易日(2月14日),受政策面重大利好的刺激,大盘跳空高开高走,个股普遍上涨,两市近千只股票中只有深安达以绿盘告收,特立独行的特点显露无遗。
投资者对于这些股票同样需要密切关注,因为这种表象背后可能蕴藏着更深刻的含义。
一般而言,在大势极端向好时,有主力主持的个股固然会大涨,即便是无实力机构把持的个股随波逐流,也不会表现如此之差,除非是两种情况:
其一,个股基本面发生了严重恶化,而当前的股价尚未反映出来,先知先觉的主力借大势走好之际大举出货;其二,主力正在建仓,但仓位并不足;为避免建仓成本过高,有意压制股价。
从这个角度上说,此类个股往往是往两个极端发展,自然需要提高警惕。
尤其是后者,由于主力建仓成本抬高,目标位也有可能相应提高,将来成为大牛股的概率极高。
要区分这两种情况,可以观察个股在大势趋缓或转势时的表现,如果是主力出货,则个股会继续走坏;反之,个股会有相反的表现。
这种走势完全与大势背离的股票,其主力必然有着必胜的信念和强大的控盘能力,当大盘转入弱势时,这种股票尤其可贵,它们会成为弱市中的强势股。
上面提到的深安达,在2000年2、3月份的飚升行情中一直维持横盘格局,甚至到5月中旬还曾经重新杀回箱体,但此后便一路缩量上攻,短短3周内涨幅高达70%,远远超同期大盘的涨幅。
当然,这种个股数量绝对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情况是滞涨的情况,但只要成交量能有效放出,而大势转弱时个股走势强于大盘,则该股就值得重视。
一个经典的战例是天一泵业(090。
该股自1999年2月初上市后,可谓是利空不断,先是有文章点名声称该股上市即丧失配股资格,大发了一通感慨;其后,公司宣布拟扩大经营范围,增加高科技等项目,却迟迟不见重组动作,又引发了舆论的争执。
在“5.19”之后一个半月的大行情中,该股尽管成交量明显放大,6月份的换手率达到175%,但涨幅很小。
可是在随后的7月份之后跌势中,该股却开始表现出独立个性,并在年末发动了一轮强劲上攻,最高涨幅达到400%以上,成为一只超级大牛股!
移动平均线对趋势的追踪
看K线图,投资者必须先对移动平均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日线图中的5日移动平均线为例,平均指最近5天收市价格的算术平均线,移动指选取的收市价格数据总是最近5天的收市价格,并在计算中逐日向前推移。
1、移动平均线系统中小参数的作用主要在于看通道
以日线为例,5日、10日、20日、30日均线是多数投资者常用的移动平均线系统参数,观察这些均线形成的通道方向对投资者的决策至关重要。
股票操作重在于趋势的把握,通道描述的是趋势的发展方向,持有上升通道的股票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赢利,持有下降通道的股票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亏损。
在标准的上升通道中,日K线位于5日均线的上方、5日均线在10日均线的上方、10日均线在20日上方,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股票下跌受到均线系统的支撑;而在标准的下跌通道中,情形正好相反,也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股票上涨受到均线系统的压制。
2、移动平均线系统中大参数的作用主要在于看压力和支撑
大参数通常以菲波纳奇数字中的55、89、144、233和其他的数字如72、113、187、288、384、576、748等运用较为有效。
这些大参数从数学上讲蕴涵了时间之窗、黄金分割的原理,也是市场上大的时间周期的市场平均成本和成交量的堆积所在,大盘或个股趋势在这些大均线位置出现穿越、停顿或转向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大参数的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置 使用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