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
- 文档编号:10268978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1.31KB
《25的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
《《25的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的倍数特征》说课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5的倍数特征》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
因此,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了集合思想,掌握集合思想可使数学问题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而且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我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完成百数表的勾画,通过数据的分析对比,找出特征,最后加以验证得出结论。
并将这一过程在整堂课中多次应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有一定的单双数的生活体验,所以学生对此部分知识有兴趣而且困难较少。
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自主获得新知识的自豪感。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五年级学生的身心成长、个性特点都对教学效果有很深的影响。
通过分析学生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堂优质课。
我发现学生学习热情较高,但注意力不集中;讨论兴趣浓,但不善于合作;求知欲望强,但目的性较差。
于是我在教学中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材料来作为吸引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学生以目标为导向,实现精准合作。
根据学生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了解目标、合作探讨、制定方案、分析判断、验证思考、总结归纳这一系列的过程。
培养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体会分类的数学思想。
三、学习目标:
本节内容属于《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
《课标》在此领域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
根据课标要求,以教师用书为参考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体验数学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自主探究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四、教学活动:
依据课标要求,针对我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与经验,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是这样引入的:
同学们,我们前段时间学习了倍数,谁能说几个2的倍数?
(只要是对,学生们随便说)谁能说几个5的倍数呢?
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如果随机给你一个数,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判断是不是2、5的倍数呢?
有,如果这节课认真听,你肯定能掌握其中的奥秘。
由此引出课题,这样不但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顺其自然地把探索的问题抛给了学生,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
第二环节:
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我在教学2的倍数的特征时,设计了如下环节:
第一步、圈找倍数先让学生在百数表内圈找出2的倍数。
第二步、发现规律让学生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归纳出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第三步、举例验证老师提问:
刚才发现的规律是否能用于所有的自然数,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各不相同。
教师引导:
适不适用只是我们的猜测,证明猜测对不对,我们要举例验证。
怎么验证呢,举例末尾是0、2、4、6、8的数,也找一些末尾不是0、2、4、6、8的数,计算它们能不能被2整除,能被2整除,就是2的倍数。
然后让学生进行验证。
第四步、根据学生的汇报,得出结论。
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同时,教师给定研究范围:
我们只在自然数范围内研究倍数。
第五步、通过学生总结出的2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总结出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数学思想,提高了自我反思意识。
教学5的倍数特征,让学生利用刚学的找2的倍数特征的方法来找5的倍数特征,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对比观察,让学生观察百数表,找出2、5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点,通过学生观察可以得出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认知提高。
课后练习第1题、2题。
第四环节: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困惑”“你还想知道什么”这三个小环节,总结跟反思这节课,为下面的内容打下伏笔。
总之,本节课设计以教师为导线,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个性化表达贯穿始终,教学目标明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了以生为本的课堂,不足之处,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
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
自然数偶数奇数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
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设计理念:
所谓预习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形成一定的知识表象,或激活一定的前期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
也就是说,课前预习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
通过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
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
这节课是先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后再进行的因为是刚开始实施预习后的课堂教学,所以之前我已经给学生安排了具体的预习步骤.所以探究新知识的时候我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切入,让学生说出预习之后,所获得的知识。
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讲完所有内容之后再进行反馈,让孩子们对自己昨天预习的内容进行修正,再进行自我评价,肯定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三、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
1、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能举出生活中的数,再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3、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说教法和学法:
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学起来易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1、布置预习,引导探究
先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孩子们先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再带着问题听这节课。
上课的时候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引导,探究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2、加强练习、强化反馈
学生汇报完所预习内容之后,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成果有一个反馈,让学生初步掌握预习方法。
因为预习之后初步掌握了一些知识,课上再对这些知识进行探究,所以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就没有安排,练习题的难度稍微设计得高了,考虑到今后学习的需要,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能2、5的倍数的特征,因此在本课中设计了“生活中的数学”、“闯关我能行”等练习,来巩固新知识。
五、说教学程序:
1、走进课堂、汇报总结因为是预习后的课,所以我直接问“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作业,你都学会了什么”从孩子们掌握的知识切入,进行新授。
让学生总结出2、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的概念,以及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二、尝试练习
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
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
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因为是预习之后的课,所以练习题的难度比较高,安排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来巩固新知识。
三、设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设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是进行下节课内容的铺垫,让孩子们按着一定的方案有计划、有目标地对下节课进行预习,以便下节课的教学活动。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
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设计理念:
所谓预习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形成一定的知识表象,或激活一定的前期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
也就是说,课前预习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
通过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
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
这节课是先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后再进行的,因为是刚开始实施预习后的课堂教学,所以之前我已经给学生安排了具体的预习步骤.所以探究新知识的时候我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切入,让学生说出预习之后,所获得的知识。
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讲完所有内容之后再进行反馈,让孩子们对自己昨天预习的内容进行修正,再进行自我评价,肯定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三,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
1,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能举出生活中的数,再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3,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说教法状语从句:
学行业释义法律:
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学起来易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1,布置预习,引导探究
先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孩子们先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再带着问题听这节课。
上课的时候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引导,探究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2,加强练习,强化反馈
学生汇报完所预习内容之后,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成果有一个反馈,让学生初步掌握预习方法。
因为预习之后初步掌握了一些知识,课上再对这些知识进行探究,所以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就没有安排,练习题的难度稍微设计得高了,考虑到今后学习的需要,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能2、5的倍数的特征,因此在本课中设计了“生活中的数学”、“闯关我能行”等练习,来巩固新知识。
五,说教学程序:
1,走进课堂,汇报总结
因为是预习后的课,所以我直接问“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作业,你都学会了什么”从孩子们掌握的知识切入,进行新授。
让学生总结出2、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的概念,以及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尝试练习
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
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因为是预习之后的课,所以练习题的难度比较高,安排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来巩固新知识。
3,设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设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是进行下节课内容的铺垫,让孩子们按着一定的方案有计划、有目标地对下节课进行预习,以便下节课的教学活动。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对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同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有很大作用。
因此,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情
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但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除了对教材理解外还要对所教授的学生很了解。
我所教授的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思维还在发展中,好表现,爱思考,对于新的知识感兴趣,但他们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段,要在短时间内让他们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有难度,所以老师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学情和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够掌握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讨论等方法,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逐步养成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结合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
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我会在多媒体上呈现一些数字,4,6,8,10,15,16,20,25......,紧接着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倍数概念,找出2、5的倍数。
在学生找出来后,我会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这些数字,并看看有什么特点?
从而,导入今天的新课。
这样设计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以前的旧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思维能力。
2.新课教学
待他们讨论结束后,我会出示百数表,以提问的方式请不同的同学说出2的倍数有哪些特征,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并对他们的回答加以引导完善,从而总结出2、5的倍数特征:
2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
5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和5的数。
紧接着引导同学观察自然数及其2的倍数,通过观察,2的倍数全是双数,从而引出偶数和奇数的概念。
这样设计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而且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3.巩固提升
我会在多媒体上呈现一些数字,让同学们判断哪些是2的倍数,那些事5的倍数。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能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加以理解掌握,同时突破难点。
4.小结作业
我会请一位同学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同时给他们留一个小任务,课后探究3的倍数特征。
这样不但能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还能拓展他们的思维。
七、说板书
我的板书注重突出重点,简单明了,便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知识。
2、5的倍数的特征
1.2和5的倍数特征:
2.奇数和偶数
师:
我们今天要来研究2和5的倍数的特征。
可是自然数那么多,我们能一个一个研究吗?
生:
不能。
那样的话永远也研究不了,自然数太多了,是无限的。
师:
那怎么办呢?
(同桌讨论)
生:
我们可以先研究小范围里面的数。
再推广。
师:
他的想法真棒!
那我们就先确定一个比较小的范围1-100,看看这100个数里2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师: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1-100中所有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5或0。
那么在所有的自然数中,是不是5的倍数都有这个特征呢?
生:
(凌乱地回答)是!
师:
肯定吗?
这只是我们的――猜测。
要证明这个猜测对不对,我们还要进一步验证。
那如何验证呢?
有那么多自然数啊?
(同桌讨论)
生:
可以找一个数看一看。
师:
找怎样的数呢?
怎么看一看呢?
谁能说得更明白呢?
生:
就是找一个末尾是0或者5的数,然后除以5看看,能不能除得尽。
师:
哦,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数,那说明――在大范围里面也适合。
如果找得到这样的数,那就是有了反例,说明――在大范围里面不适合。
(学生在本子上举例)
……
师:
我们举了大量的例子,没有找到反例。
那现在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了呢?
生:
所有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5或0。
师: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呢?
在怎样的范围内呢?
生:
在自然数中,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那这个数一定是5的倍数。
师:
当然,我们研究的是不是0的自然数。
……(练习)
师:
我们已经找到了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了。
那我们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来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呢?
(同桌讨论,教师巡视并启发)
生1:
我们先确定了一个范围。
师:
为什么呢?
生1:
因为不确定范围的话,数太多了,不可能研究得完。
生2:
我们找到了这个范围内5的倍数特征后,就把范围扩大到所有不是0的自然数,进行了猜想。
生3:
猜想后,我们又进行了验证。
师:
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进行验证的呢?
生4:
举例。
看看有没有反例。
师:
说得真好,最后我们才得出了结论――在所有不是0的自然数中,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5或0。
然后运用这些结论能快速判断。
师:
谁能完整地把这个研究过程说一说呢?
(同桌说――全班说)
……
师:
那2个倍数特征我们怎么研究呢?
生:
也是先确定范围,寻找一定范围内的2的倍数特征。
然后扩大范围,举例,寻找反例,最后得出结论。
师:
那我们就用这样的研究方法,四人一小组开始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5的倍数特征 25 倍数 特征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