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医师承教育.docx
- 文档编号:10266866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43.33KB
谈谈中医师承教育.docx
《谈谈中医师承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中医师承教育.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谈中医师承教育
谈谈中医师承教育
谈到中医师承教育,我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教训也罢,经验也好,切身感受,实说为好。
我是1964年5月由河南省卫生厅选定的中医学徒,师从三代祖传儿科名老中医王志成。
1965年5月,80岁的王老突然病逝。
由于我所在的河南省清丰县无儿科师资,组织上关心我的学习,通过地区卫生处协调,安排我到安阳市中医院跟随81岁的儿科名老中医王瑞五老师继续学业。
1966年8月,王瑞五老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住进了“牛棚”,在那名曰学徒实无师的年代里,我只好一边自学,一边跟随王瑞五老师的几位大徒弟学习。
1969年8月卫生厅通知全省的中医学徒统—考试考核出师。
命运还不错,我被破例定为大学本科学历出师了,回到家乡河南省清丰县人民医院当了一名中医儿科医师。
从事临床后,病人还真多,每天少则三五十,多者七八十人次,惟感欠缺的是中医的系统理论知识。
经多方联系,1974年9月到河南中医学院随工农兵大学生听课一年,回医院后病人更多了。
当时一些中医杂志相继复刊,我也发表了不少文章,可总觉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这十几年里只想去北京、上海、南京再读五年大学。
1984年8月终于如愿以偿到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生班当了一名代培生,系统学习了中医四大经典,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眼前的云雾一下消散,原来中医之根在这里。
正是这一年的学习,才有了《论顿咳从肝论治》、《小儿秋季腹泻因燥起》等论文的发表,才有了与王琦老师合写《伤寒论讲解》、《诚书》点校和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等著作的编写,才有了在以后的岁月中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
又20年过去了,回眸学医之路,展望中医教育,审视师承之道,有些心里话一直絮绕脑海挥之不去。
一定要先打基础后拜师
我认为培养和造就传统中医临床人才是保持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本源,而师承这一有效的方式应当规范。
如果师承教育学期为5年,应以省为单位,集中在中医学院办“中医学徒基础理论学习班”,时间2年,并设专用教材。
课程应设《易经》、《中国哲学》、《医古文》、《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神农本草经》、《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诗》、《词》、《书法》、《计算机》等,同时让学生熟诵《药性赋》、《汤头歌》、《脉诀》、《医学三字经》等。
教材要以原著为主,使学生了解中医的根源,然后再由博返约。
四大经典一定要通读,重点篇章要背诵,走马观花、蜻蜓点水、隔岸观火是学不好经典的。
要把“诵、解、别、明、彰”贯穿教学始终。
基础理论这一课很重要,名老中医多各承家技或师承某门,如果让一个高中生直接拜师学习,老师再好的经验也看不懂、学不会,白白浪费时间,老师也觉得很难带。
我的第一位老师是以一部《医宗金鉴》起家,定的学习目标是:
“你把《幼科心法要决》背熟就行了”;第二位老师擅用经方,强调“把《伤寒论》背熟了就是名医”。
虽然都有道理,但终不见中医理论之全貌,背诵多年不得要领,难逃“事倍功半”之运。
如果有了2年的基础理论再拜师学习,必定是事半功倍,大大缩短一个中医的成材周期。
一师一徒不如一徒多师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张仲景早已为中医师承制定了教育方针。
由于老师的学医经历不同,所处地域有别,临床接触病种各异,加之学术观点各见山水,一师一徒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显得知识面不宽,常常有门户之见,甚或谬误相传。
我的第一位老师对“纯阳”的理解就是一个例证,常言:
“小儿为纯阳之体,如一团红火,热药入口如火中烧油……”。
从医60载几乎不用麻、桂、姜、附,治外感多用辛凉,治虚寒丁香、肉蔻足矣,而石膏、栀子、黄芩、犀角却用得很好。
第二位老师则麻黄、桂枝、大小青龙用之得心应手。
同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又同在一个地区工作,却有如此之大的用药差异。
如今已不是金、元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全面继承中医理论体系基础上的临床家,所以我建议师承教育要在完成2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后再拜师。
3年的临床学习,最好是每年轮转一位老师,即“三拜良师始成材”。
有了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再加上3位老师的经验,如不成材那就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了。
中医学徒还是文科为好
“文是基础,医是楼”。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基础较好的人往往思辨能力较强,所以招收中医学徒时应以高中的文科生较好,基础学历也不得低于高中毕业。
有了较厚的文学功底,学习中医也就是“秀才学大夫如刀切豆腐”了。
中医学徒的成材是有条件的,一是选定高水平的老师,一位连自己都不相信中医科学体系的老师是带不出合格徒弟的;同时还必须选准高素质的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好、悟性较高、热爱中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再加上规范、科学的管理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应把师承纳入国家正规教育
从20世纪50年代国家用师承的方法培养中医人才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把这种方式纳入国家正规教育,没有全国统一招生办法,没有统一专用教材,没有统一教学程序,没有统一考核办法,没有统一文凭待遇,没有统一职称评定……致使学徒质量参差不齐,学徒命运各有千秋。
所以,我建议,如果确定了师承是培养中医人才的有效方法,就应把其纳入国家正规教育。
由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制定方针政策,和全国中医药学院统一招生,毕业后同等学历,为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学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材环境。
历史进入了21世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向何处去?
大学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同步发展,都是为了培养中医人才。
整个中国都进入了有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中医药教育为什么不能走自己特色教育之路呢?
只要有了国家政策,师承教育一定会成为中医药教育的—大特色,中医药教育百花怒放、人才辈出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文章出处:
中国中医药报)
1990年以来中医师承教育恢复概况
2007年12月14日中国中医药报第2847期
-
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中医特色和优势的形成和发挥。
2005年1月,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强调,中医药必须按照自身发展规律办事,不能盲目照搬西医模式管理中医。
2007年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更是以注重中医特色和优势为灵魂。
具体到中医教育上来说,充分发挥特色和优势即是全方位恢复师承教育。
为了增强现代型中医的临床特色技能,我国从1990年起开始恢复师承教育,以期造就能够治愈疑难杂症的中青年临床精英。
到目前为止,师承教育以公办为主,有三种形式,即政府举办的高级师承继续教育、中医医疗机构开办的师承教育及高等中医院校开办的师承教育。
一、政府举办高级师承继续教育
1990年,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人事部联合召开拜师大会,正式恢复师承教育。
这是以培养名医为目标的高级师承继续教育,主要是在中医医疗系统展开。
内容是为全国名老中医配备精选的高资历徒弟,先后共组织3批学徒,为1607名老中医配备继承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采取的第二个措施是实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
此项目始于2004年,是目前最高层次的高级师承继续教育项目。
该项目着力对学生进行高起点、高要求、个性化培养,第一次明确提出“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这个法宝。
研修项目与继承工作的区别共有三点:
一是对学生资质要求不同。
前者为主任医师,后者主治医师即可。
二是跟师学习方式不同。
前者根据自己所从事的专科,可以选择多位名老中医跟师学习,而后者只能跟随一位指定的名老中医学习。
三是学习目的不同。
前者完全是为了提高学员本身的中医辨证论治水平,而后者主要是让继承人总结、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师带徒工作的鼓舞下,各省市中医药管理局或卫生局的中医部门,也实施高级师带徒继续教育,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下呼应,开展声势浩大的名医造就工程。
从目前来看,经过高级师承继续教育后,继承人在临床上都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准。
这充分说明此项工作是成功的,以后还要继续推行下去。
初始阶段,政府大包大揽,在全国形成声势之后,应该更多采用市场机制,主要从目标、规划及政策方面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
二、中医医疗机构开办师承教育
广东省中医院
2001年,广东省中医院在全国中医医疗系统首先恢复“师带徒”,挑选中青年骨干拜该院名老中医为师。
同时,多方聘请30位全国名老中医为广东省中医院带徒。
为了搞好传帮带,规定一批徒弟出师后,马上让他们接着带一批比自身年轻的徒弟,形成连环的“集体带、带集体”模式,这是“师带徒”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广东省中医院的“师带徒”已经形成一种制度,一直连续推行。
这是缓解名老中医资源严重紧缺,中青年特色临床人才青黄不接的有效模式,值得充分肯定和进一步推广。
广东省中医院自己动手培养人才,开风气之先,是打破中医人才单一由中医院校教育培养的重大举措。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
解放后,全国统一模式的中医高等教育、中医院管理及科研方法都存在诸多排斥和限制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的因素,长此以往,最终形成中医学派严重淡化的局面。
2006年7月28日,常州市中医医院设立孟河医学研究所。
孟河医派珍贵的学术经验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由于多种原因,已经流失散佚不少,面临失传危险,亟须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
研究所成立后,将全面系统整理孟河医学的文献资料,搜集孟河医学珍本、善本、孤本等进行校勘整理。
另外,还将走访孟河医学传人,将各医家资料汇总,建立孟河医学数据库及研究网站。
孟河医学研究所成立当天,国内名老中医周仲瑛、朱良春、丁义江等10位名老中医与该院10位青年骨干中医结成师徒对子。
以常州市中医院张琪院长为首的骨干,在继承孟河医学的同时,更要继承其他名老中医的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
对孟河医学实用技能的继承,比单独整理文献、建立博物馆等措施更能促进中医学派的复苏。
上海曙光医院传统中医诊疗中心
2006年3月,上海曙光医院传统中医诊疗中心正式开诊,这是纯中医临床诊疗基地,中医治疗率达到98%。
曙光医院启动了“曙光高级中医师”培养计划,培养方式主要采取钻研经典、临床实践、跟师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两年为一周期。
培养对象要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精读与泛读的古典医籍书目;要结合所在岗位加强中医临床实践,中医治疗率要达到90%以上;在上海市及全国范围内拜名老中医为师;加强传统文化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注重古文及书法素养的提高。
该院在组建传统型中医临床人才梯队的同时,还设计出了这批人今后发展的方向并建立了相关的机制与体制。
三、高等中医院校开办师承教育
政府开办的高级师承继续教育和中医院开办的师承教育是1990年以来中医师承教育的主体,已经在全国形成较大声势。
当然,也存在若干缺点。
以高级师承继续教育为例,其培养的继承人是现代型人才,其中西医结合的知识结构与名老中医的有较大不同。
期望把二三十年的中西医结合的固定思维,通过三年的不脱产学习实现较大改变,从理论上说是不太可能的。
1999年,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临床教学工作的意见》。
随后,部分高等中医院校相继恢复传统的师承教育,开设了试点班。
即让学生在低年级时即确定一对一的导师,通过随师应诊,领悟中医理论精髓,继承导师学术精华,以便掌握较高的中医特色诊疗水平。
如:
1999年,广西中医学院开办中医传统班;200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办师承教育试点班;2004年,长春中医学院开办研究生师承班;2005年,福建中医学院开办本科生师承班;2006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重点培养七年制传统型中医药人才;同年,成都中医药大学亦开展7年制传统班等等。
相比较而言,传统中医师承教育试点班的改革力度更大一些,初步尝试打破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模式,恢复传统的纯中医教育模式。
这种传统型试点班是中医振兴的希望,只是目前这种纯中医师承教育试点班还是凤毛麟角,而且是个别院校的自行行为。
回顾十几年师承教育的发展历程,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4点:
1.师承教育从医疗系统开始,长远战略应放在中医院校上,院校师承教育的开办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医的前途。
2.让民间名老中医带徒。
3.为师承教育立法。
4.正确对待师承教育。
只有深入挖掘师承教育内涵,发挥其重视临床和培养个性的优势,同时,发挥院校教育规模化全面化的优势,使两种教育模式互相配合,才能形成多层次的中医药教育体系。
(曹丽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本篇文章来自
王庆其:
中医师承与院校教育的历史分析
2010/4/278:
29:
00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作者:
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
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
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
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
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
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
师承教育的三个阶段
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师承教育是中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形式,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
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师承教育的肇始可以说是与中医的起源同步。
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文献《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向其“天师”岐伯等请教问答的记述,通过师生问难答疑把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及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演绎得淋漓尽致。
及至唐宋以降,名医的医疗经验及学术特色,依靠师承教育的形式,父传子受,师授徒承,代代相传。
不仅使先辈的学术得以继承,而且通过几代传人的努力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术流派。
如河间学派中的刘完素、罗知悌、朱丹溪、戴思恭,易水学派中的张元素、李杲、王好古、罗天益等,形成了一个人才链条和人才群体。
第二阶段,建国以后,师承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时纳入了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
1956年和1958年卫生部先后颁发了《关于开展中医带徒弟工作的指示》、《关于继承老年中医学术经验的紧急通知》等文件。
与此同时,1956年2月《健康报》发表了“鼓励中医带徒弟”的社论。
在上述文件的感召下,一度衰落的师承教育再度活跃起来。
许多老中医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克服保守思想,认真带教徒弟,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事业的接班人,并使许多濒临失传的中医药经验得以总结和继承下来。
与历史上的师承教育不同的是,建国以后的师带徒工作,由政府统一管理,有明确的招生对象、培养目标,并给与相应的学历待遇,出师后统一分配工作。
这是传统师承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和发展。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了继承年事已高的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0年6月联合发文,做出“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决定”。
文件规定,遴选有丰富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药专家为导师,选配优秀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为他们的学术继承人,采取师承的方式进行培养。
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师承教育,其与以往的中医药师带徒工作的不同之处在于:
导师和继承人的层次高;培养目标高;考核严格;性质属于在专业基础教育之后的继续教育。
它是传统师承教育在现阶段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运用与发展。
与时俱进的院校教育
比师承教育起步略晚的中医学教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秦承祖。
他是历史上创办医学教育的第一人。
唐代承袭隋制,在京都长安正式建立“太医署”,下分行政、教育、医疗、药工四部分,有医药行政人员近400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医教育机构。
教学内容先学《本草》、《甲乙经》、《脉经》等基础课。
继学“体疗”(内科)、“疮肿”(外科)、“少小”(儿科)、“耳目口齿”(五官科)、“角法”(针灸科)五个专科,学习3至5年。
由此同时,各州府也相继设立了医学教育机构。
此后,北宋设有“太医局”,明清时有“太医院”,近代有中医学校等。
应该说,从师承教育到学校教育,从私学到官学,是中医教育的一大变革和进步。
它避免了师承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各自为政”和只继承一师之长的不足。
作为学校教育,具有统一的教材、规定的课程和约定的学制,师从专业面较宽,有利于大批人才的培养等优点。
但在古代这类学校一般规模较小,毕业后的学生主要充当宫廷医生,就民间大多数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来说,主要是依靠师承教育。
建国以后,中医药教育与国家教育体系及现行教育制度逐渐接轨,并建立了稳定的中医药教育基地。
中医药教育由以传承教育为主发展成为院校教育为主,并逐步完善了中医药教育结构。
不仅有高、中等中医药院校教育,而且还开展了夜大学、自学考试、函授教育及师承教育,教育层次渐趋齐备,现已有中专、大专、本科、七年制、二学位、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层次和类型。
师承教育强调教学的实践性,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但这种个体式的教育形式很难适应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要。
院校教育从招生对象到培养目标,从专业设置到教学管理,从教材到教学内容,从理论学习到技能训练,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成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渠道。
笔者认为将师承教育融入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体系之中,是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的有效途径。
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层次和类型
2009-12-3015:
44 【大中小】【我要纠错】
问:
如何理解《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关于中医药师承教育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
答:
从1990年开始,开展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前三批共遴选了指导老师1603名,培养出继承人2285名。
目前,第四批继承工作已启动,遴选了指导老师530名、继承人1052名。
在第四批继承工作中,符合条件的还可以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已有643名继承人取得了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资格。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开展,较好地继承了一批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
目前师承教育主要有两个层次。
一是通过师承教育的方式,系统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技能,按照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
二是通过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探索,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
一是继续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落实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与学位教育相衔接的政策措施;
二是实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传承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一批基层中医药人才;
三是开展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建立一批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研究中医学术流派,培养中医学术流派继承人;
四是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
谈中医师承教育与中医人才培养
淄博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许岩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体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一贯方针。
今天,面对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更好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人民、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将是新世纪中医药界瞩目的焦点和光荣的使命。
因此,坚持继承为本、创新为魂的理念,构建和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新时期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并具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底蕴的优秀中医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刻不容缓。
当前,中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缺陷日益显现,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与时代发展矛盾日益突出,传统中医药特色不明显,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医教分家,临床实习走马观花……以致许多中医院校毕业生中医文化底蕴薄弱、经典学习重视不足、辩证施治水平低、临床动手能力差。
如何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鲜明传统特色的中医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特色化、多样化已成为目前中医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医药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疗效,是一种经验学科,实验室不可能培养出名中医来。
中医人才培养必须从中医的自身特点出发,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模式必须坚持多样化原则,让中医人才具有“中医思维方式”,留住中医的“原始基因”,才能真正培养出临床疗效卓著、让现代社会接受的中医名家。
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传承的重要形式和有效手段,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之所以传承、延续、发展,师徒传承、师承教育,功不可没。
这是由学科特点决定的。
中医学实践性很强,没有广泛的临床实践和名师指点,很难体会到其中奥妙。
中医师承教育通过师生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授心传,个别指导,可以逐步领会和较快掌握,少走弯路,缩短成才的周期。
中医师承教育最大特点就是以临证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将课堂与临床合二为一,理论学习与临证实践融为一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医典籍中的经文含义、方药用途以及老师辩证论治的点滴经验,同实际相印证,逐步完成对中医概念、理论的深刻理解和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的转化,特别是领悟其中某些不可言喻的意蕴。
师承授受,培养了高尚的医德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就名医,流派,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
新中国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大兴中医院校教育,并为继承名老中医药的学术思想,先后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师承教育,名老中医带徒,培养了一大批学术精、临床疗效好、医德高尚的“中医人”。
我们医院也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医院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的重要前提,先后参加国家和省名老中医师承带徒四批次,参加优秀中医人才培养计划8人次,保持了中医特色和优势的发挥,为医院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以这次“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中医人才培养措施,努力打造一支医德高尚、坚信中医、精通中医、在临床上得心应手地运用中医,又能追踪现代医学进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中医师承与院校教育的历史分析中国中医药报 2010-4-279:
45:
52 字体:
【大中小】师承教育强调教学的实践性,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但这种个体式的教育形式很难适应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要。
院校教育从招生对象到培养目标,从专业设置到教学管理,从教材到教学内容,从理论学习到技能训练,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成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渠道。
点击查看更多中医师承辽院校教育相关信息
与时俱进的院校教育
比师承教育起步略晚的中医学教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秦承祖。
他是历史上创办医学教育的第一人。
唐代承袭隋制,在京都长安正式建立“太医署”,下分行政、教育、医疗、药工四部分,有医药行政人员近400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医教育机构。
教学内容先学《本草》、《甲乙经》、《脉经》等基础课。
继学“体疗”(内科)、“疮肿”(外科)、“少小”(儿科)、“耳目口齿”(五官科)、“角法”(针灸科)五个专科,学习3至5年。
由此同时,各州府也相继设立了医学教育机构。
此后,北宋设有“太医局”,明清时有“太医院”,近代有中医学校等。
应该说,从师承教育到学校教育,从私学到官学,是中医教育的一大变革和进步。
它避免了师承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各自为政”和只继承一师之长的不足。
作为学校教育,具有统一的教材、规定的课程和约定的学制,师从专业面较宽,有利于大批人才的培养等优点。
但在古代这类学校一般规模较小,毕业后的学生主要充当宫廷医生,就民间大多数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来说,主要是依靠师承教育。
建国以后,中医药教育与国家教育体系及现行教育制度逐渐接轨,并建立了稳定的中医药教育基地。
中医药教育由以传承教育为主发展成为院校教育为主,并逐步完善了中医药教育结构。
不仅有高、中等中医药院校教育,而且还开展了夜大学、自学考试、函授教育及师承教育,教育层次渐趋齐备,现已有中专、大专、本科、七年制、二学位、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层次和类型。
师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谈谈 中医 师承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