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完整版.docx
- 文档编号:10264565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6.76K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完整版.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完整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第一章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方面,是及其深刻和丰富的。
「哲学理论:
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组成€政治经济学理论: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L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古代朴素
「唯物:
形而上学;辩证法
严谁是第一性"I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
L
思维存在性<'唯心{主观客观
.同一性r可知论:
康德马克思
.不可知论
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
(2):
一个人带着乡愁去寻找自己的家园。
两大现象: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人类两大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I、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II、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
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唯物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于精神,主张一是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辩证法:
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形而上学:
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物质:
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经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⑴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⑵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⑶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⑷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做指导但依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特征'自觉能动性
I社会历史性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于基础地位)
实践的基本形式'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I科学实验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
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
联系之中;
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食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
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对立统一规律(实质和核心)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矛盾:
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对立(斗争性)
统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这
包含两层含义:
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
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
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
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
度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矛盾特殊性的三种形式:
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
2、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3、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
4、规律是客观的。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
人类的意识。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是经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
则是经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2)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能够以完全相同的形式重复出现。
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威武主义。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
段。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规律
实践活动:
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经过一定的
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
方法。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题和客体的关系不但仅是认识和被
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认识过程:
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一、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二、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
经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三、经过反馈和调节,使时间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时间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唯物主义:
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
唯心主义:
坚持从思想和感受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
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
受外界对象。
其有两个缺点:
一、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莱考察认识问题,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
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观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
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
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
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特点: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二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重复和无限发展。
(1)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
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真理: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即唯一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经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观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四个方面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特点有三方面
(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2)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以来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2、地理环境;3、人口因素。
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应社会存在。
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能动作用是经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水平:
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显示成都;
生产力的性质:
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
生产力状况:
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
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显示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
一、劳动资料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二、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三、三、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四、生产力还包含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
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行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它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生产
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二、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经济基础:
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k生产关系(总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内涵:
1)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的联系。
经济体制:
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
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上层建筑:
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
构成。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首先,政治上层建筑是
在一定意识形态知道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客体:
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
主体:
人民群众、科学技术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行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
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
盾。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
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
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体质
自然经济:
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
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社会分工的出现;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使用价值:
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应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交换价值:
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
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生产商品德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劳动的二重性: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劳动的二因素。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
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的时间。
价值量=劳动总产品/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
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
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构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劳动力:
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综合。
{价值:
生活必须品的价值
劳动力
使用价值:
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
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能够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的价值:
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须品的价值决定的。
它包括三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
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3)劳动
者接收教育和训练所指出的费用。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
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两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因素:
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
动,她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
归资本家所有。
C:
V=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m
剩余价值m
剩余价值率
m'=
利润率二
剩余价值率
m'=
可变资本V
剩余劳动
必要劳动
不变资本C+可变资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笔记 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