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上册数学教与学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0251368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2.08KB
最新七年级上册数学教与学答案.docx
《最新七年级上册数学教与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上册数学教与学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七年级上册数学教与学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与学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与学答案
【篇一:
浅谈七年级数学中教与学】
>摘要:
数学教学应包括教师教的方面和学生学的方面,它们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数学的教学的效果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协调一致决定的。
关键词:
合作学习学法指导教学方式
引言:
在当今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都以教学相长,相互和谐,师生共谋发展而聚焦于一起。
即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个体学习一统天下局面,合作、探究、学习纳入课堂中,使其成为新课程的一个亮点。
为此,本人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做了一些研究,摸索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现从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两方面谈起。
一、教学方法方面
(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的学生见识少,所学只是均为课本知识,对生活中常见一些现象也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而且他们的家长大多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得怎样教育他们。
故而,针对这些阻碍学生学习得客观因素,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首先,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得内心世界,给他们讲解和他们生活相关得应用问题,或是农村知识的应用问题;其次,教师应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并不是他们和家长所想的那样一无用处。
(二)、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
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1)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
首先,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其次,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习动机。
再次,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选用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还可以安排既严谨又活泼的教学结构,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锻炼学习意志。
心理学家认为:
“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的‘磨刀
石’。
因此,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第三,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第四,评价表扬,鼓励发展;第五,建立学习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第六,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如搞好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建设。
(三)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
表现为:
教师权威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太严太死;课堂气氛紧张、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形成了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
违背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
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厌学情绪,致使学习效率普遍降低。
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做到:
(1)创设情境,活跃思维
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不仅能
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
因此,创设一个学生学习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好奇的心理,促使学生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尽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比如讲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时,向同学们亮出1根1米长的竹竿问:
“同学们,能在不用刻度的情况下,迅速将这根竹竿五等分吗?
”这样一来,创设了探究问题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之中,对问题进行实践性的探究活动。
这节课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
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
?
”。
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两两提问生活中的(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师中的物体等)“轴对称图形”。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
(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多种教学的自制形式。
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理分组。
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同学适当分组。
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因素。
一般讲,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在相似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
其次,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
合作学习由教师发起,教师不是合作中的一方。
这种“外部发起式”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目标的理解尤其重要。
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使合作顺利进行。
因此,在教学中,每次合作学习,教师大致应明确提出合作的目标和合作的要求。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探究,敢于挑战教材,挑战教师。
如果每一节课学生都能对所学的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甚至能对一些概念、定理、公式提出独特的看法,这样才会不断有新思想涌现,久而久之,他们才会逐渐树立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方面。
【篇二:
学练优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3.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点:
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意义.教学难点:
负数的引入.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让同学感受高于水平面和低于水平面的不同情况.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举出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是零上7℃和零下5℃,买进90张课桌与卖出80张课桌,汽车向东行50米和向西行120米等.
想一想以上都是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你能用小学算术中的数来表示出每一对量吗?
你能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
该如何表示它们呢?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具有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温度、前进、收入、上升、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把具有与它意义相反的量,如零下温度、后退、支出、下降、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用算术里学过的数表示,负的量用学过的数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零除外).
活动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一同学说出有关相反意义的两个量,由其他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讨论什么样的数是负数?
什么样的数是正数?
0是正数还是负数?
自己列举正数、负数.总结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号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举出几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提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上升”与“下降”,“前”与“后”、“高于”与“低于”、“得到”与“失去”、“收入”与“支出”等.
【例2】在某次乒乓球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过标准质量0.02g,记作+0.02g,那么-0.03g表示什么?
【例3】某项科学研究以45分钟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为每天上午10时为0,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例如,9:
15记为-1,10:
45记为1等等.依此类推,上午7:
45应记为()
a.3b.-3c.-2.5d.-7.45
【点拨】读懂题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
45与10:
00相差135分钟.(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了负数.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除零外)的数,在正数前加上“-”号就是负数,不能说“有正号的数是正数,有负号的数是负数”.另外,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本周小张一共用掉了多少钱?
存进了多少钱?
(2)储蓄罐中的钱与原来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
(3)如果不用正、负数的方法记账,你还可以怎样记账?
比较各种记账的优劣.
2.数学游戏:
4个同学站或蹲成一排,从左到右每个人编上号:
1,2,3,4.用“+”表示“站”,“-”(负号)表示“蹲”.
(1)由一个同学大声喊:
+1,-2,-3,+4,则第1、第4个同学站,第2、第3个同学蹲,并保持这个姿势,然后再大声喊:
-1,-2,+3,+4,如果第2、第4个同学中有改变姿势的,则表示输了,作小小的“惩罚”;
(2)增加游戏难度,把4个同学顺序调整一下,但每个人记作自己原来的编号,再重复
(1)中的游戏.(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
1.填空题:
(1)如果节约用水30吨记为+30吨,那么浪费20吨记为吨.
(2)如果4年后记作+4年,那么8年前记作年.(3)如果运出货物7吨记作-7吨,那么+100吨表示.
(1)用正数或负数记录下午1时和下午5时的水位;
(2)下午5时的水位比中午12时水位高多少?
提升能力
3.粮食每袋标准重量是50公斤,现测得甲、乙、丙三袋粮食重量如下:
52公斤,49公斤,49.8公斤.
如果超重部分用正数表示,请用正数和负数记录甲、乙、丙三袋粮食的超重数和不足数.
(六)课时小结
1.与以前相比,0的意义又多了哪些内容?
2.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用正数表示其中具有一种意义的量,另一种量用负数表示)
第2课时正数和负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2.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知识回顾和理解
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具有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
[问题1]:
“零”为什么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
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参考例子:
用正数、负数和零表示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和零度.思考“0”在实际问题中有什么意义?
归纳“0”在实际问题中不仅表示“没有”的意思,它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如:
水位不升不降时的水位变化,记作:
0m.
[问题2]:
引入负数后,数按照“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
分别是什么?
(二)深化理解,解决问题[问题3]:
(课本p3例题)
【例1】
(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例2】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后语: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写出体重的增长值和进出口的增长率就暗示着用正数来表示增长的量.类似的还有水位上升、收入上涨等等.我们要在解决问题
时注意体会这些指明方向的量,正确地用正负数表示它们.巩固练习
1.通过例题
(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2.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常见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1990~1995年下列国家年平均森林面积(单位:
千米2)的变化情况是:
中国减少866,印度增长72,韩国减少130,新西兰增长434,泰国减少3247,孟加拉减少88.
(1)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六国1990~1995年平均森林面积的增长量;
(2)如何表示森林面积减少量,所得结果与增长量有什么关系?
(3)哪个国家森林面积减少最多?
(4)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你想到了什么?
阅读与思考
(课本p6)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问题:
1.直径为30.032mm和直径为29.97mm的零件是否合格?
2.你知道还有哪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
请举例.(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3.摩托车厂本周计划每天生产250辆摩托车,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天上班的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的增减值如下表:
根据上面的记录,问:
哪几天生产的摩托车比计划量多?
星期几生产的摩托车最多,是多少辆?
星期几生产的摩托车最少,是多少辆?
类比例题,要求学生注意书写格式,体会正负数的应用.(四)课时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1.2有理数
第1课时有理数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3.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在的数集图里.教学难点:
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讨论交流现在,同学们都已经知道除了我们小学里所学的数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3,5.7,-7,-9,-10,0,,,-3,-7.4,5.2…议一议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有小学学过的正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说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
试一试你能对以上各种类型的数作出一张分类表吗?
有理数
做一做以上按整数和分数来分,那可不可以按性质(正数、负数)来分呢,试一试.有理数
数的集合
把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
试一试试着归纳总结,什么是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有理数集合.(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3.1416,0,2004,-,-0.23456,10%,10.1,0.67,-89
【例2】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分类方法,你认为他们分类的结果正确吗?
为什么?
有理数有理数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提问:
今天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由学生自己小结,然后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定义和两种分类的方法.我们要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属于哪一类,要特别注意“0”的正确说法.
【篇三:
教与学.课程同步讲练七年级数学(下)参考答案第一章平行线1.1平行线】
class=txt>第一章平行线
1.1平行线
1.d2.b3.c4.c5.b6.
(1)hi//fg,lm//on
(2)能,画图略
7.画图略8.画图略,量角略,关系:
∠peo=∠pfo;∠peo,∠peo都与∠aob互补9.
(1)d
(2)b10.d11.
(1)平行,因为它们都与ad平行
(2)测量略,相等(3)测量略,成立12.不能,因为过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1条13.略
14.
(1)略
(2)测量略,af=fg=gc(3)测量略,df=1/2eg=1/3bc(4)eg=4cm,bc=6cm15.
(1)画图略,最多有10个交点
(2)画图略,可以有4个交点,有3种不同的情形(3)画图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年级 上册 数学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