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docx
- 文档编号:10246345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3.45KB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为四部分:
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核心。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和轴心,把握以实践为本质特征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第一节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静止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实践的特点是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
实践的三大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
第二节唯物辩证法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矛盾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基本性质。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第三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王夫之的知行观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最高水平。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四节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存在于人类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说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不是独立的生产要素,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各要素中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
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加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其特征为客观性、历史性。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是一致的,他们互为前提和基础,以人为本是指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
以人为本离不开社会实践,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自主性和充分性,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本身的发展。
以人为本离不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使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
.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萌芽时期(1921-1927年)代表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形成时期(长征之前)成熟时期(在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形成成为毛泽东思想成熟度的主要标志,代表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
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者是邓小平。
毛泽东思想是世界民族民主革命的精神武器。
毛泽东着重阐发了从思想上建设党的理论;概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创造了整风运动这种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建国前夕和建国之后,提出了关于执政党建设的问题。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中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最能体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实质。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特点是: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条件;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革命的兴起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源是马克思主义。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的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发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即人民大众,包括物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最主要的法宝。
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唯一宗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根本原则;政治工作是生命线。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的特征是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
在经济上的特征是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其中非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占很大比重,是主体经济成分。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
对民族资本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采取赎买政策;对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把它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的赎买办法;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有2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2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开创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作了系统的概括。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提出了一国两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当代人的一时利益。
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
基本分配制度: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以产权清晰为基础的,以法人财产制度为核心的,以有限责任制为特征的,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一种企业制度,可以概括为:
法人财产制度、法人治理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和公司制度。
法人财产制度为现在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产权关系清晰,权力责任明确,政企关系合理,组织管理科学。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包括:
保持经济总量即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保持物价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优化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地区,加快内地的对外开放。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核心。
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是我国对外工作的立足点。
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独立自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有效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七大主题:
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四方面:
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四章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范围:
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和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七类。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机制:
能力开发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勤政廉政机制。
将公务员按照性质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
行政,就是执掌政务、推行政令的意思,是指国家事务的管理活动。
公务员考核必须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实事求是的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作出全面、准确的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公务员回避的类型有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和地区回避。
管理是指管理者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一门不太精确的科学。
管理学四个层次:
微观,中观,宏观,管理学。
管理的基本原理:
科学管理原理;人本管理原理;系统管理原理;动态管理原理。
管理的基本方法:
经济,法律,行政和教育方法。
管理的基本过程包括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决策的特征:
超前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科学性。
划分组织部门的原则:
目标任务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管理幅度原则;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按决策权力大小,将领导分为专断型领导、民主型领导、自由放任型领导。
控制的类型有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我国国家机构按性质和职能分为五部分:
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
行政组织按照工作性质、职能作用的不同,分为:
领导机关、职能机关、辅助机关、咨询参谋机关、派出机关、非常设机关。
根据行政组织最高决策权归属人数的多寡,行政组织体制分为:
首长制、委员会之与混合制。
根据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的不同,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
我国公务员的道德规范体现在:
忠诚可靠,诚信正派,尽职尽责,廉洁奉公。
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
公共行政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的原则;量与质统一的原则;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统一的原则;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统一的原则。
公共政策是指社会公共权威为解决公共问题所作出的正式的决定或安排。
公共政策的特征体现为:
权威性、阶级性、普遍性、层次性与丰富性。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为:
导向与管制功能,调节功能,分配功能。
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指导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将公共服务职能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逐步使其成为政府的核心职责,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本质内涵主要体现在理念、制度、行为和内容。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具体体现在: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不断深化干部人事体制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和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第五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
依法治国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国家、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原则是调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重要原则。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和新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表现时代特征:
先进性与时代性并存;政治性与政策性兼有;稳定性与发展性相依;多样性与共同性兼具;服务性与权威性并存。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法制原则,责任效率原则;服务原则(核心),国家利益原则;保密原则,职业道德准则,清廉原则。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
基础价值取向-谋取公共利益最大化(职业取向),核心价值取向-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根本价值取向-维护社会公正(公正取向),目标价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概括为:
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求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行端正。
第六章法律
法的特征包括:
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法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强制性;法律具有程序性和可诉性的特征。
当代中国法的形式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规章等。
法律规范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生效的范围包括三个方面,法律规范的时间,空间和对人的效力。
宪法的特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选举制度的原则:
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秘密投票原则,对民主选举的保障原则。
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
平等权,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文化教育权利,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特定人的权利。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责任制原则,精简和效率原则,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力的配置、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监督对其产生的后果进行救济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行政法是以行政权力为核心内容,可以说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权力的法。
行政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包括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行政合法性原则(具体要求:
职权法定;法律优先;法律保留;权责统一;依程序行政;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和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处罚是指具有法定管辖职权的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
行政处罚的种类:
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行政拘留。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申请;受理;审查与决定;期限;听证。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人民法院在各方当事人的参加下,对行政案件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则,民族语音文字原则,辩论原则,合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原则,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分为:
公法人和私法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公益法人和营利法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
商法是调整商事主体和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种类包括: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合作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公司的特征:
主体的集合性;目的的营利性;资格的独立性;设立的标准性。
保险法的原则是自愿原则,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利益原则和近因原则。
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
混淆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诋毁行为;倾销行为;搭售及附条件交易行为;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独占排挤行为;行政垄断行为。
消费者的权利包括:
安全保障权;知悉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依法结社权;求教获知权;维护尊严权;监督批评权。
经营者想义务:
依法定或者约定履行义务;听取意见和接受监督;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不作虚假宣传;出具相应的凭证和单据;提供符合要求的商品或服务;不得从事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权。
犯罪的种类及其排列顺序:
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最,贪污受贿罪,渎职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八章经济知识
经济体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运行方式。
当代市场经济体制分为4类;自由市场经济,如美国;社会市场经济,如北欧国家;政府导向市场经济,如日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中国。
资源配置是指社会如火热把有限的经济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众多领域、部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中去,产生最佳的效益,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
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
计划配置资源方式,市场配置资源方式。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和市场都是调控经济的手段,计划与市场本身都有优势和不足,计划与市场必须科学地结合。
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和市场价格的波动、价值规律刺激生产,调节供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经济的缺陷:
市场调节的本身有缺陷;市场本身不能有效解决宏观经济的平衡问题;市场不能有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市场不能消除竞争中出现的垄断;市场无法对公共产品进行有效调节;市场调节会导致收入分配中的两极分化。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
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国民经济核算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
物价稳定,适度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社会公平。
最终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
税收原则:
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
财政政策工具是指政府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包括税收调节、国债调节、财政投资、财政补贴。
利率分为:
基准利率,市场利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利率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利率与储蓄,利率与投资,利率与通货膨胀,利率与金融机构,利率与对外经济。
金融风险是指人们在从事金融活动时面临的不确定性,按产生的原因金融风险可分为:
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国家风险。
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分为两种类型: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效应:
再分配效应,产出效应,投机效应。
通货膨胀的治理:
紧缩政策,物价政策,供给政策,币制改革。
市场主体的类别:
家庭,企业,中介机构,事业单位,政府。
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