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
- 文档编号:10240772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38.79KB
浙江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
《浙江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
2004-2015年浙江卷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
一
(200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
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
李氏国除,以族北迁。
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尉冠氏主簿。
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数上书论北边事。
是时赵普为相,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未尝有所肯可,独称君为能,日:
“其言与我多合。
”
又二岁,拜太仆寺丞,磨勘钱帛粮草,监永城和籴,知海陵监。
三岁,用监最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
迁太常丞、知鼎州。
州杂蛮蜑①,喜以攻劫为生,少年百余人私自署为名号,常伺夜出掠居人,居人恶之,莫敢指。
君至而叹日:
“夫政,民之庇也。
威不先去其恶,则惠亦不能及人。
”君政既行,盗皆亡入他境,约君去乃还。
迁国子博士,奉使两浙、江南,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出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
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
君行坏堰,顾其属日:
“酂侯②方佐汉取天下,乃暇为此以溉其农。
古之圣贤,有以利人无不为也。
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
”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坠,伤其左足,君益不懈。
堰成,岁谷大丰。
迁尚书主客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徙荆湖南路。
荆湖南接溪洞诸蛮,岁出为州县患。
君日:
“鸟兽可驯,况蛮亦人乎!
”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
君罢来朝,真宗面称其能。
会有司言荆南久不治,真宗拜君度支员外郎,知府事。
荆南钤辖北路兵马,于荆湖为大府,故常用重人,至君特选以材,用员外郎自君而始。
明年,选司封员外郎,赐金紫,徙知扬州。
州居南方之会,世之仕宦于南,与摹死而无归者,皆寓其家于扬州。
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
君捕其甚者笞之,日:
“此非吏法,乃吾代汝父兄教也。
"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风俗大化。
君少慷慨,卒能自立于时。
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其材能称于其官,是皆可书以传。
(本文有删节)
【注】①蜑(dàn):
南方少数民族名。
②酂(cuó)侯:
汉萧何的爵号。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家歙州家:
定居。
B.君行坏堰坏:
使……毁坏。
C.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知:
主持、执掌。
D.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可:
符合、适合。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世之仕宦于南,与其死而无归者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至君特选以材
以金笼进上
C.瓮满辄出而焚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乃暇为此以溉其农
乃率工徒躬治木石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许逖“材能称于其官”的一组是()
①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②君政既行,盗皆亡人他境
③堰成,岁谷大丰④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
⑤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⑥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 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普为相时,独对许逖赞赏有加,因为他们的见解经常不谋而合。
B.因为许逖在海陵监任上政绩考核优秀,被升迁为大理寺丞。
C.真宗打破旧例,委派并非朝廷重臣的许逖担任荆南知府。
D.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译文:
。
(2)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译文:
。
(3)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
译文:
。
二
(200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书褒城驿壁
(唐)孙樵
褒城驿号天下第一。
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讯于驿吏,则曰:
“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缔劘①,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
盖当时视他驿为壮。
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
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②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
几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
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
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
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
”
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
“举今州县皆驿也。
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
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埸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
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
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
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则日:
‘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
’在县令亦曰:
‘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
’当愁醉醲(nóng酒味厚),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
”呜呼!
州县真驿耶?
矧③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者乎!
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
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选自《四部丛刊》本《孙樵集》
[注]①劘(mó):
磨擦。
②鹢(yì):
水鸟,古代在船头以彩色画鹢鸟之形,这里指船头。
③矧(shěn):
况且。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 胶:
搁浅。
B.庭除甚芜 除:
废弃。
C.疆埸无侵削之虞 虞:
忧虑。
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条:
整理。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视其沼,则浅混而污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以卖州县者乎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D.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 四海之大,有几人钦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 B.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
C.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 D.囊帛椟金,笑与秩终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
B.文中“举今州县皆驿也”承上启下,是连接二、三两段的关键,表明天下凋敝与驿站破败事异而理同。
C.文章借题发挥,以一驿之兴废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议于叙,切中时弊,有小中见大之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败坏,因吏治败坏而生民困顿,文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l)盖当时视他驿为壮。
(2分)
译文:
(2)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
(3分)
译文:
(3)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3分)
译文:
三
(200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蚊对
(明)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①飏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噆面。
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
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为。
蹴童子,呼曰:
“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烛至,絺帷尽张。
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生骂童子曰:
“此非噆吾血者耶?
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
“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
“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
童子闻之,哑尔笑曰:
“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
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
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
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
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
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
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
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
今子一为蚊所噆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本文有删节)
[注]①翣(shà):
扇子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形受质 质:
资质
B.今人乃自贵其贵 贵:
以……为贵
C.畜妻而育子,同也 畜:
养
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 陵:
欺凌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B.尔不谨,褰帷而放之入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C.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 其孰能讥之乎
D.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维中
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
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
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2分)
译文:
(2)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3分)
译文:
(3)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3分)
译文:
四
(200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王定国①诗集叙
(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
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
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
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
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
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
孔子曰:
“不怨天,不尤人。
”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
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其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
“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
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
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①王定国:
北宋文人,名巩,工诗。
受苏轼“鸟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
②眊眊màomào:
昏乱,糊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忝其父祖耳忝:
羞辱,有愧于。
B自饭期人之浅也期:
看待。
C畏其敏畏:
担忧。
D饮酒不衰衰:
减退。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后变风发乎情B.定国且不我怨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臣死且不避
C.又以病止酒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
梅以曲为美置杯焉则胶
13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
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
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③特恐死岭外,而天手之恩不及报
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⑥所至翱翔徜样,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A①③⑤B①②④C③④⑥D②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B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
C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
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叙事冗沓、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气流转,文情酣畅。
15(8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
①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3分)
译文:
②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2分)
译文: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
(3分)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颜氏家训•勉学》
五
(200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
“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
“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俄有言:
“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
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
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
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②科头:
不戴帽子,裸露发髻。
③鸡林国:
朝鲜半岛古国名。
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昌初致仕 致仕:
做官。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
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 燕:
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 艰难:
艰涩。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权贵有嫌其出位 B.乃放纵诗酒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 D.与刘宾客齐名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览(其)诗卷 B.流闻(于)禁中
C.(老妪)问解则录 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
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
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15.(8分)
⑴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
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2分)
译文:
②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3分)
译文:
⑵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3分)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
六
(200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
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老子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
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
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
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
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
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
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既而自笑曰:
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
自是不复好。
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
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
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
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注]锻炼:
打铁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病:
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 去:
归去
C.常与寒士角 角:
较量
D.以蓄其所有 蓄:
收藏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皆以儿戏害其国 几以捕系死
B轻死生而重于画 不患贫而患不安
C然为人取去 君为我呼入
D譬之烟云之过眼 不知东方之既白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
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
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
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3分)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3分)
七
(2010)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
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
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
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尠(xiǎn)有屈焉。
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
“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
犹谓可思而过半。
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zé)未兆者哉?
就道之义,非在今矣。
”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
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
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
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
祖思固留之,曰:
“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jù)而反乎?
”叟对曰:
“论天人者其亡久矣。
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
”遂不坐而去。
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壈(lǎn),未有仕路,遂入汉中。
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yì)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
授叟末佐,不称其怀。
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
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
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
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
复还于蜀。
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
叟谓法成曰:
“纬萧何人,能弃明珠?
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一无所受。
(节选自《魏书·胡叟传》)
注:
①探赜(zé):
探索深奥的道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高考 文言文 阅读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