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课外阅读D卷.docx
- 文档编号:10239897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7.32KB
呼和浩特市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课外阅读D卷.docx
《呼和浩特市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课外阅读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和浩特市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课外阅读D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呼和浩特市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课外阅读D卷
呼和浩特市2019年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
课外阅读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①不久前,英国《卫报》评出了“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不幸“荣获”这一称号。
②塑料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很难自然降解。
这给环境带来了难以收拾的后患,人们把这种灾难成为“白色污染”。
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
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透气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
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食料或废留在野外的塑料,会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
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英国《卫报》称,我们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处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东西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③据国外新闻媒体报道,经常有许多海洋动物如海豚、海豹、海龟等由于误食了海洋中的漂浮的塑料废弃物,堵塞消化道而丧生。
如今,这事在中国也发生了。
西安市动物园近两年来有几只鹿和一只美洲驼不明不白地死去,经专家解剖尸体后证实,“凶手”竟是司空见惯的塑料袋,这些动物误食了游人乱丢的塑料袋而命丧黄泉。
无独有偶,北京麋鹿园自1995年以来已经发生了十几起麋鹿误食塑料袋而致死的事,科研人员在一头麋鹿的胃中竟然发现了4公斤之多的塑料垃圾!
④塑料废弃物不仅堵塞了动物的消化道,甚至还堵塞了江河通道。
1998年重庆市由于嘉陵江、长江上游取水口被塑料废弃物堵塞,致使好几家自来水厂停产减产,害得重庆市民守着两条大江没水喝。
⑤随着白色污染的加剧,人们认识到塑料的危害,想方设法减少污染。
有些国家采取了有偿使用的方法。
据悉,爱尔兰现在已经开始征集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征收13美分的税。
这个方法极为有效,爱尔兰塑料袋的使用率降低了百分之九十。
在挪威,居民外出购物大都自带塑料袋,因为商店虽然提供塑料袋,但需付费。
2008年6月1日,中国实行禁用免费塑料袋政策,市民外出购物大多自带塑料袋或环保布袋,用实际行动减少白色污染。
⑥塑料袋的问世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这种给人类带来如此大麻烦的“最糟糕的发明”还是少点为好。
1.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 的说明方法,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 。
3.“司空见惯”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无独有偶”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
4.阅读时,如果要弄清塑料的危害,应该重点关注(_____)(_____)(_____)自然段;如果要想完成“人们采取什么有效的措施应对白色污染?
”应关注第(____)自然段。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塑料被评为“最糟糕的发明”原因的一项是(______) 。
(1)土壤中的塑料会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
(2)塑料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塑料废弃物不仅堵塞了动物的消化道,甚至还堵塞了江河通道。
(4)塑料袋一开始是免费赠送,后来一些国家实行有偿使用后给人们带来了不便。
6.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_______)
(1)用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处理白色污染,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污染环境的问题。
(2)塑料废弃物不仅污染环境,还危害动物的生命。
(3)2008年6月1日,中国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实行禁用塑料袋政策。
(4)塑料被评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是因为人们充分认识到了它对环境的严重危害。
7.学校开展以“限塑”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阅读
能给予就不贫穷
(1)教师节那天,一大群孩子争着给他送来了鲜花、卡片、千纸鹤……一张张小脸洋溢着快乐,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
(2)一张用硬纸做成的礼物很特别,硬纸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纸是自己剪的——周边很粗糙;图是自己画的——图形很不规则;颜色是自己涂的——花花绿绿的。
(3)老师能穿这么花的鞋吗?
(4)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
“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
”看看署名像是一个女孩这个班级他刚接手,一切都还不是很熟,从开学到教师节,也就是十天。
(5)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义重”啊!
(6)节日很快就过去了。
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女孩写的一段话:
“别人都穿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
我做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真正的皮鞋。
我没有钱,我有钱了一定会买一双真皮鞋给老师穿的。
”
(7)这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姑娘的心愿,他的心为之一动。
但是,她怎么知道穿布鞋是穷人的标志?
(8)他想问问她。
(9)这是一个很明净的女孩子,一双眼睛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
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10)他看见了她正穿着一双方口布鞋,鞋的周边开了花,这双布鞋显然与他脚上的这双布鞋不一样。
(11)于是有了下面的问话:
(12)“爸爸在哪里上班?
”
(13)“爸爸在家,下岗了。
”
(14)“妈妈呢?
”
(15)“不知道……走了。
”
(16)他再一次看了看她脚上的布鞋,那一双开了花的布鞋。
(17)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双“鞋”来。
这时他才感受出这双鞋的分量。
(18)她问:
“老师,你家里也穷吗?
”
(19)他说:
“老师家里不穷,你家里也不穷。
”
(20)“同学们都说我家里穷。
”她说。
(21)他说:
“你家里不穷,你很富有,你知道关心别人,送了那么好的礼物给老师。
(22)老师很高兴,你高兴吗?
”
(23)她笑了。
(24)“能和老师穿一样的鞋子,高兴吗?
”。
(25)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26)他带着她来到教室,问大家老师为什么穿布鞋。
有的同学说,好看,因为自己爱漂亮的妈妈花很多钱买布鞋穿。
有的说,透气,因为自己怕捂脚的奶奶也穿布鞋。
有的同学说健身,因为自己的爷爷打拳的时候都穿布鞋。
很奇怪没有人说他穷。
(27)他说:
“穿布鞋是一种风格,透气,舒适,有益健康。
”
(28)他告诉同学们,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
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
(29)她脸上的笑容很美。
9.为什么说女孩送给老师的礼物很特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用“很明净”来修饰“女孩子”,又用“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来描写女孩子的眼睛,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老师带着“她”到教室问大家自己穿布鞋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概述文中的老师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文章设想一下,若干年后,这个女孩再回母校见她当年的老师会是一番什么情景。
(简要描述,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电灯的诞生
爱迪生从白炽灯着手试验。
他把一小截耐热的东西装在玻璃泡里,当电流把它烧到白热化的程度时,便由热而发光。
他首先想到炭,于是就把一小截炭丝装进玻璃泡里,可刚一通电马上就断裂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
”爱迪生拿起断成两段的炭丝,再看看玻璃泡,过了许久,才忽然想起噢,()这里面有空气,空气中的氧又帮助炭丝燃烧,()它会马上断掉!
”于是他用自己手制的抽气机,尽可能地把玻璃泡里的空气抽掉。
一通电,炭丝果然没有马上烧掉。
但8分钟后,灯还是灭了。
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耐热材料才好呢?
爱迪生左思右想,熔点最高、耐热性较强的要算白金啦!
于是,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用白金试了好几次。
可这种熔点较高的白金,()使电灯发光时间延长到两个小时,()不时要自动熄掉再自动发光,仍然很不理想。
而且这种以白金为材料做成的灯,价格太高了,谁愿意花这么多钱去买只能用两个小时的电灯呢?
爱迪生并不气馁,继续着自己的试验工作。
他先后试用了钡、钬、钴等各种稀有金属,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过了一段时间,爱迪生对前边的实验工作做了一个总结,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种耐热材料全部写下来,总共有1600种之多。
可试来试去,结果总是难以令人满意。
后来他从围巾上扯下一根棉纱,在炉火上烤了好长时间,棉纱变成了焦焦的炭。
他小心地把这根炭丝装进玻璃泡里,一试验,效果果然很好。
爱迪生非常高兴,紧接着又制造了很多棉纱做成的炭丝,连续进行了多次试验。
电灯的寿命一下子延长到13个小时,后来又达到45个小时。
⑴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炽热();气馁()
⑵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⑶爱迪生开始试制电灯,第一次使用 做灯丝,结果 。
第二次作了改进,使用 做灯丝,结果 。
(2分)
⑷用“ ”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⑸读完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时下,“平台”一词成了人们书面用语中的新热点,日渐流行开来。
“信息平台”“交易平台”“技术平台”“政务平台”等举不胜举,似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感。
“平台”一词并非新造词,古已有之。
唐李白诗《梁园吟》: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杜甫诗《玉台观》之二: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
”这里的“平台”指的是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
这种用法现今也有,如“记者现场看到,经过修复,绿阴中的苏州河亲水平台重新焕发出了风采”。
但这并非本文要说明的时下流行的“平台”。
②流行的新“平台”是什么意思呢?
③改革开放后,电脑大量涌入中国。
20世纪90年代,它与人们工作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甚至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许多电脑中的专业术语在人们的日常用语中也频频出现,如“菜单”“因特网”“点击”等。
“平台”原先也是电脑中的专业术语。
《电脑常用英语》中有个词语“SystemPlatform”,解释为“系统平台”,意思是系统为应用软件所提供的基础的支持。
这样的“平台”在许多电脑科技书中都可以看到。
可见从英语“terrace”翻译过来的“平台”,意思是电脑操作系统。
由于电脑的普及与广泛运用,普普通通的“平台”摇身一变成为人们热衷的一个“新词”,一个与高新信息技术相关的时髦词语。
④这个“平台”在电脑行业中运用最广泛,如:
“构筑这数字化的多彩生活平台,需要一种强有力的介质来实现和高科技生活接入的方式,那就是网络接入和支持平台。
”
⑤如今,“平台”的运用范围日益宽泛,扩展到电脑业以外的许多行业。
同时它的意义也从“电脑操作系统”扩大到“一切虚拟的为某项工作提供支持的系统或层面”。
在物流业,“上海构建国际物流运输平台”;在科技界,“西门子运用Javs技术平台为手机用户开发多种无线服务”:
在文化艺术界,“上海、巴黎架起交流平台卫星双向传送音乐会将举行”,“阳光新浪并购共建国内最大跨媒体平台”;在工商界,“共建企业电子商务智能平台”;在卫生、教育界,“国内外中医药共建平台”,“为孩子们提供平台”。
⑥电脑的普及促使了“平台”在许多领域中的流行。
由于它简洁又形象,渐渐成了书面语中的新热点。
15.快速浏览全文,写出“平台”一词的本义和在电脑业、其他行业中的不同含义。
本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脑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行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17.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意为________________,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18.由于“平台”一词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又有________________作为促使其流行的条件,因而成为书面语中的新热点。
课外阅读。
蜘蛛织网
一只蜘蛛在织网。
它刚织了几下,一阵大风吹来,把丝刮断了。
蜘蛛重新织起来,刚织好一半,一阵雨点打来,把网打破了。
蜘蛛不灰心,又从头开始织网。
织啊,织啊,眼看网快要织好了,一阵冰雹砸下来,又把网砸破了。
蜘蛛没有灰心,织啊,织啊,终于织成了一张又大又结实的网。
蜘蛛高兴地坐在网中间,捕捉飞来飞去的害虫。
1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蜘蛛 一(______)风 一(______)网
20.文中的“织啊,织啊”说明蜘蛛()
A.很快乐,在唱歌。
B.织网用了很长的时间
21.蜘蛛织网遇到了很多困难,先被__________,又被________,还被________。
22.读了选文后,你从蜘蛛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做题。
_______________
“哦!
爸爸认输喽!
”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爸爸(坦率 爽朗)的笑声:
“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
”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
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骄傲 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
妈妈也要让他三分。
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道哪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
“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
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哑巴?
”弟弟受了教训,很委屈,张一张嘴却不知道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
“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
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了。
”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利的理由:
“您知道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吧。
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要经常插话。
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
”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
“我国唐朝时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
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
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
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
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
谁知道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给“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
爸爸(感动 感慨)地对妈妈说:
“是啊!
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厚 深刻)了,真是后生可畏啊!
”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
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23.请用“\”把短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划去。
2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疾言厉色:
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少气盛:
____________________
25.找出第①和第④自然段中首尾呼应的句子,用“﹏”画下来。
26.根据你的阅读理解感受,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7.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我对此有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
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28.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
(只写序号)
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A.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B.“我”能言善变,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C.“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心服口服。
29.这篇文章说明()
A.古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B.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C.大人们的家长作风是要不得的。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
2、
3、
4、
5、
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和浩特市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小升初 专项 练习 课外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