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燃料可研.docx
- 文档编号:10233187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115
- 大小:165.32KB
秸秆燃料可研.docx
《秸秆燃料可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燃料可研.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秸秆燃料可研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1.2项目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1
1.3项目单位简介4
1.4工程概述4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
1.6拟建规模5
1.7投资估算6
1.8经济效果分析6
1.9总论6
第二章项目市场分析及可行性必要性分析7
2.1项目提出的背景7
2.2市场分析9
2.3项目必要性分析10
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12
第三章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15
3.1地理位置15
3.2自然条件15
3.3社会经济概况16
3.4资源特点17
3.5建厂条件18
3.6厂址选择19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21
4.1项目简述21
4.2设计原则21
4.3原辅材料及产品21
4.4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简述23
4.5生产设施及主要设备25
4.6节能减排效益29
第五章总图运输和公用与辅助工程32
5.1总图运输32
5.2土建工程设计方案34
5.3公用与辅助工程设计方案38
第六章节能47
6.1概述47
6.2设计依据47
6.3设计原则49
6.4能源构成及能耗计算50
6.5节能措施51
第七章环境保护58
7.1编制依据及采用标准58
7.2厂址及环境现状59
7.3施工期对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59
7.4运营期对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63
7.5绿化65
7.6环保监测机构及监测项目65
7.7环境影响分析66
第八章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67
8.1编制依据及采用标准67
8.2生产过程中危险、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68
8.3劳动安全设计中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70
第九章消防76
9.1编制依据及消防环境现状76
9.2各专业消防设计76
9.3消防器材79
9.4消防通讯80
9.5消防机构80
9.6预防火灾安全措施评估80
第十章抗震设防81
10.1编制依据及原则81
10.2抗震设防标准81
10.3抗震设计82
第十一章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83
11.1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83
11.2人员的来源和培训84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计划85
12.1建设周期规划85
12.2工程各阶段实施进度规划85
12.3加快建设的措施与建议85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8
13.1编制说明88
13.2编制依据88
13.3问题说明88
13.4投资估算89
13.5资金筹措90
第十四章招标方案91
14.1编制依据91
14.2招投标基本情况91
第十五章经济效益分析及评价95
15.1评价说明95
15.2评价指标95
15.3项目计算期95
15.4效益计算95
15.5财务评价97
第十六章结论99
16.1可研结论99
16.2建议100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利用秸秆年产20万吨生物燃料项目
项目单位:
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xxx
联系方式:
010-020202
建设地点:
ZZ市某某办事处某某村
邮政编码:
000000
1.2项目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
1.2.1编制原则
本着重在发展经济为前提,充分考虑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编制设计时注重以下措施:
1、贯彻执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针,工程建设以生产设施为主,辅助设施从简考虑,在满足工艺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力求节约资金,降低工程造价。
2、执行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资源综合利用,降耗节能。
3、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结合当地有利条件,尽可能做到投资少、建设速度快、综合效益高。
4、根据市场预测和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产品方案,做到产品方案合理,产销两旺。
5、项目整体设计体现工艺技术先进、稳妥可靠、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工艺路线、主要生产装置和关键设备采用成熟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置,工程设计注重节能降耗、环保和消防措施。
6、总图布置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流程顺畅,运输方便,避免物流、人流交叉,并满足消防、运输、劳动安全卫生和环保等要求。
在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下,合理利用土地,根据地形地貌进行合理规划,尽量紧凑布置,少占土地,减少土方量。
7、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职业卫生、消防和抗震等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认真贯彻三同时原则,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保护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工程“三废”达标排放。
8、以人为本,合理配套公辅设施。
加强劳动安全措施,加强职工的生产安全和工业卫生防护,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保护环境。
1.2.2编制依据
1、“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秸秆年产20万吨生物燃料项目”委托书;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2013年修订本);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10)2836号;
5、《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
6、《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方案(2014-2015年)》;
7、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8、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写的《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
9、《2014中国机电产品报价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10、《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本);
11、国家和山西省有关政策法规;
12、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有关技术数据及资料等。
1.2.3编制采用技术标准
1、《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NY/T1701-2009);
2、《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条件》(NY/T1878-2010);
3、《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采样方法》(NY/T1879-2010);
4、《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术语》(NY/T1915-2010);
5、《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
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7、《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10月28日)。
1.2.4编制范围
本报告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对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市场分析、技术方案及设备方案、公用工程、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生、节约能源、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
1.3项目单位简介
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位于ZZ市某某办事处某某村,注册资金300万元。
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新型节能环保燃料,燃具的研发,秸秆生物质加工成型、气化、炭化,农家肥的研发生产、销售。
近年来,随着国家投资体制的变革和生物质能源开发技术的成熟,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及各级政府鼓励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出台,结合ZZ市现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公司计划建设利用秸秆年产20万吨生物燃料项目。
1.4工程概述
1、建设地点及条件
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秸秆年产20万吨生物燃料项目建设地点位于ZZ市某某办事处某某村,厂区场地平整,交通便利,水电齐备,适合该项目的建设。
2、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原料棚、粉碎车间、成型车间、成品库等主要生产建筑及研发楼、办公楼、宿舍楼、机修车间、锅炉房、配电室等辅助性建筑,购置安装打捆机、粉碎机、成型机、包装机等生产设备。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产品方案
1.1
生物燃料
棒炭燃料
t/a
100000
固体粒炭燃料
t/a
100000
2
主要原材料
2.1
农作物秸秆
t/a
238000
2.2
其他原料
t/a
20000
2.3
包装袋
只/a
800000
3
劳动定员
人
89
4
总投资
万元
4933.80
4.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3837.01
4.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096.79
5
销售收入
万元
8600.00
6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62.20
7
总成本费用
万元
7652.33
8
利润总额
万元
940.76
9
所得税
万元
211.67
10
增值税
万元
55.29
11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5.96
税前
%
12.60
税后
12
投资回收期
年
8.46
税前
年
9.77
税后
13
投资利润率
%
14.41
14
投资利税率
%
18.73
1.6拟建规模
通过对当地市场的调查和预测,结合国内生产工艺及设备的成熟技术,本项目设计年产20万吨生物燃料,包括10万吨棒炭燃料及10万吨固体粒炭燃料。
工程分为两期建设,投资既经济又具一定的规模效益。
实际生产可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其生产产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7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为4933.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837.0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96.79万元。
1.8经济效果分析
1、项目年总销售收入为8600万元。
2、年总成本费用测算为7652.33万元/年。
3、年实现产品所得税测算为211.67万元/年。
4、年实现利润总额940.76万元/年。
1.9总论
1、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秸秆年产20万吨生物燃料项目符合国家及山西省产业政策,规模合理,技术工艺成熟可靠,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
2、项目利用秸秆生产生物燃料,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符合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
3、项目原料来源充足,交通运输、供水及供电条件优越。
4、设计中采用有效的环保治理措施,能够确保“三废”达标排放。
5、通过对本项目的财务分析,年销售收入10000万元,年利润总额940.76万元,投资回收期8.46年(税前)、9.77(税后),投资利润率14.41%,投资利税率18.73%。
项目的各项财务指标均好于行业基准指标,且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财务上分析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工艺合理,技术成熟可靠,产品优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条件良好。
第二章项目市场分析及可行性必要性分析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1世纪能源问题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解决能源问题就解决了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
当前我国的常规能源供应紧张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化石能源大规模的集中使用,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危害。
为此国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要大力加强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研究。
生物质能作为第四大能源资源,在可再生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开发生物质能既可以补充常规能源的短缺,也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
同其他生物质能源技术相比较,生物燃料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和使用,使用生物燃料的方便程度可与燃气、燃油等能源媲美。
我国农作物的种类很多,且数量也大。
水稻、玉米、小麦和棉花是主要的农作物,其秸秆大多被当作废物或被粗放式利用。
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总量6.04亿吨,其中约有0.91亿吨(15%)的秸秆被用来直接还田造肥;有1.51亿吨(25%)的秸秆被作为饲料;约0.54亿吨(9%)的秸秆被用做工业原料。
除此之外,约3.08亿吨(51%)的农作物秸秆可以作为能源用途来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其中已有1.9亿吨的农作物秸秆被农民在炉灶内直接燃烧用来炊事和采暖,其余约1.2亿吨则被废弃在田间地头或在田间直接焚烧,不仅浪费资源,也严重污染环境。
另外,全国林产业木材剩余量为4000万立方米;造纸业产生的木材剩余物的数量约1万立方米;甘蔗渣的年产量约为4000万吨;粮谷加工厂排出的谷壳量每年达4000万吨,这些行业的剩余物绝大部分沦为废弃物,成为各行业的环境负担。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扩大生物质燃料的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国家相关政策及产业发展规划为生物质燃料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实现农村农作物废物综合利用、加快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步伐,开辟新型能源供应,对于缓解国家能源供需矛盾、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资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方案(2014-2015年)》指出:
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途径。
2013年山西省秸秆综合利用率为76.5%,要求到2015年山西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方案建议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的建设。
秸秆能源化利用工程通过建设秸秆致密成型燃料生产厂,配套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具,实现秸秆清洁能源入户。
山西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开展秸秆能源化利用,因地制宜推广秸秆固化成型技术和气化技术,建设一批秸秆成型站和示范推广一批秸秆生物质炉。
项目利用秸秆年产20万吨生物燃料项目,符合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空间布局,可通过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推进传统产业循环化改造,能够加快新兴产业循环化发展,促进产业间的相互耦合、交融发展,构建节约高效的现代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且可促进本地区经济产业化战略的实施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2.2市场分析
当前中国能源状况是能源短缺,消费结构单一,石油的进口依存度高,受国际形势影响很大。
因此,今后在厉行能源节约和加强常规能源开发的同时,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向能源多元化和可再生清洁能源时代过渡,已是大势所趋。
而在众多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中,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开发无疑是一项现实可行的选择。
我国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除一部分被粗放利用外,大部分在田间被焚烧。
虽然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禁止秸秆焚烧,但焚烧现象一直存在。
秸秆焚烧不仅浪费资源也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破坏。
本项目利用农作物生产生物燃料一方面可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净化空气质量,保持农村清洁卫生。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其次也是改善农村产业结构,走新型化之路的典范,对当前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生物质燃料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生物质能源的蕴藏量很大,每年可用总量折合约5亿吨标准煤,仅农业生产中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折合1.5亿吨标准煤。
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生物燃料能源产品不仅附加值高,而且市场容量可观,这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生物燃料生产可以使有机废弃物和污染源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从而有利于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显著改善农村能源的消费水平和质量,净化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因此发展生物燃料,以生物燃料燃烧替代煤炭和石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碳氢化物、氮氧化物等对大气的污染,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压力贡献巨大。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文,到2017年,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采暖及热水锅炉需求较大,燃气管网及集中供热工程覆盖率较低,电锅炉采暖能耗大,因此生物质燃料及锅炉能够有效补充市场中小型锅炉需求,其污染物少、能耗低,符合我国发展现状。
根据上述市场分析可以看出,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秸秆年产20万吨生物燃料项目市场前景良好,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2.3项目必要性分析
1、改善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需要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必须构筑在能源安全和有效供给的基础之上。
目前,中国能源的基本状况是:
资源短缺,消费结构单一,石油的进口依存度高,形势十分严峻。
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O%,水电等占7.9%。
这种能源结构导致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不可持续性。
中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消费量却是世界第二,且需求持续高速增长。
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到2012年进口石油达2.80亿吨,进口依存度已达58%左右。
进口依存度越高,能源安全度就越低。
中国进口石油的80%来自中东,且需经马六甲海峡,受国际形势影响很大。
因此,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向能源多元化和可再生清洁能源时代过渡,已是大势所趋。
而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生物燃料不仅是对资料综合利用,更是解决能源危机、向能源多元化发展的良好举措。
2、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大量废弃秸秆导致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出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种植业每年产生各类作物秸秆约7亿吨,其中有约50%未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
这不但浪费了资源,而且由于大量秸秆的露天焚烧,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并引发火灾和影响高速公路的运行安全。
而生物质燃料碳活性高,硫、氮含量低,不增加CO2排放。
替代化石燃料,一方面可减少化石燃料消耗量,同时减少CO2、SO2、NOX等污染物排放和酸雨的形成,缓解“温室效应”,可杜绝秸秆分散焚烧污染现象,解决农村洁净能源供应问题,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秸秆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是我国农村面临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之一,因此迫切需要寻找类似秸秆生物燃料项目等其他利用途径,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改善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农作物秸杆除用于工业和畜牧业外,还有大量的剩余,这些资源大多数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综合利用秸秆发展农村清洁能源,能够加速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更能够促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
不论从村镇的实际情况出发,还是农民的需要看,都是实现生态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场深刻革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缓解“三农”问题压力,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意义重大。
上述因素充分说明,无论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本项目的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
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要求
本项目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2013修改版)中鼓励类第二十条(农林业)农作物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青贮饲料,秸秆氨化养牛、还田,秸秆沼气及热解、气化,培育食用菌,固化成型燃料,秸秆人造板,秸秆纤维素燃料乙醇、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等),因此该项目属于国家支持发展的产业,项目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2009年,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和农业厅联合对全省11个市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行了调研。
调研后指出各市县积极拓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空间,不断创新利用方式,实现秸秆综合利用。
要求各市县遵循因地制宜、循环利用、效益优先的原则,选择多模式、多方法、多层次的利用模式,优先采用饲料化利用方式,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
同时合理利用秸秆进行工业用途深加工,实现秸秆综合利用。
本项目可对秸秆进行加工处理生产生物燃料,且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要求,
2、税收优势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按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非禁止并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
《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5号,“农林剩余物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即征即退80%增值税。
”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具有显著的政策优势。
3、原料优势
ZZ市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9593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7925公顷。
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5153公顷;小麦种植面积2158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0.41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23814吨。
其中,夏粮7182吨;秋粮116632吨。
ZZ市农作物种类繁多,每年各种秸秆产量大约有13万吨,另外平顺县年产秸秆量约为13万吨,某某县年产秸秆量约为21万吨,因此,ZZ市及周边县秸秆储量大,范围广,项目原料供应充足。
4、成本及应用范围优势
制作生物燃料的原材料成本价格低廉,且可就地取材,减少了运输成本。
同时加工设备投资小,农村闲散劳动力多,人力成本也相对低廉,生物燃料的应用范围广大,使用方便,每个家庭都适用。
燃烧效果好,做饭、取暖、洗浴,尤其是生物质发电厂的必须品。
5、环保效益及经济效益优势
生产生物燃料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本项目通过对秸秆、木屑及糖醋渣的专门加工,将秸秆转化成生物燃料,将秸秆变废为宝,不仅加快了畜牧业的发展,同时又能防止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解决了各级政府秸秆处理的难题,是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环保产业项目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并且生物燃料投资利润丰厚,在煤炭价格上涨的时候,投资办厂生产生物燃料,风险小、利润空间大,必然会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
该项目能充分发挥ZZ市政策、资源、区位优势,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所以建设本项目是切实可行的。
第三章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
3.1地理位置
该项目位于ZZ市某某办事处某某村,ZZ市西郊,(XX百科)
3.2自然条件
1、地理环境
ZZ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XX百科)
2、气候气象
ZZ市属中纬度温带大陆性气候(XX百科)
3、工程地质、地震情况
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ll-2010),ZZ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分组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3.3社会经济概况
ZZ市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邯长铁路横贯东西,太焦路直穿南北,207、309两条国道与长榆线、甘林线两条省道从境内通过,长治机场坐落在我市南郊,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形成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
全市乡村全部开通光缆工程,通讯设施属全国一流。
潞城物华天宝,资源丰富。
全市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有石灰岩、石膏矿、白云岩、水泥粘土、铁矿石、铝土矿等10多种。
潞城厂矿聚集,产品优质。
年产90万吨复合肥的亚洲最大复合肥生产基地——天脊煤化集团,年产75万吨高标号水泥的晋牌集团等国、省、地市企业在我市安家落户。
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的亚洲最大火力发电厂——王曲电厂和年产10万吨的长治电解铝厂即将在潞城动工兴建。
一个以煤焦、化工、建材、冶金为主要支柱产业的新兴城市正在崛起。
潞城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
农业的基础地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秸秆 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