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课堂实践互补式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实践与分析.docx
- 文档编号:10232496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49.26KB
构建课堂实践互补式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实践与分析.docx
《构建课堂实践互补式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实践与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课堂实践互补式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实践与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构建课堂实践互补式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实践与分析
构建“课堂—实践”互补式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一、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现状
自2009年教育部增设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经过近5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迅速,其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专业学位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能更好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开设,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目前,全日制专业硕士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如:
专业硕士与学术型学位教育教学模式相似度过高,培养模式缺乏创新;专业硕士培养大纲沿袭学术型的风格,专业课程设置过窄,不符合教育部对专业领域的总体布局要求;专业硕士的实践环节尚无评价体系与质量保障体系;或多或少存在“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之间有所失衡的现象等。
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专业学位教育自身的发展,也使我国对高层次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无法得到很好满足,社会认同感低。
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研究生培养数量比例的提高,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相关体制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二、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1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很多高校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不少课程内容是本科阶段已经接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将学科课程限制在某学科内。
相对国外而言,跨学科的选修课程相对不足,学科内经典课程因研究方向拆分过细。
以上各种情况对对研究生严密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培养不利,尤其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宽领域,专能力”的培养要求有一定负面影响。
此外,我国的信息系统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能够提供给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资源都比较有限,同时这也是无法提高现行科研创新能力的原因之一。
改革培养方案,建立新型适用于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新体系,是改善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
2007—2008年英国的教育专业学位在整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图2所示),从2003年—2008年,每年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占在校研究生总数基本保持在84%左右,授予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资格占研究生总数的比重在75%左右。
【4】法国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则自成一派,1982年授予专业硕士学位6379人,占硕士学位总数的30%,法国的高等教育直接划分为工程教育和大学教育。
工程教育是针对工程领域的需求开展的,并且是本科到研究生的连续性教育,授予的文凭相当于专业硕士学位。
大学教育则类似于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分为博士和硕士两个层次,其中硕士层次有细化为研究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
日本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兴起于近二十年,其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借鉴美国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但与美国所不同的地方是,日本将专业学位作为与博士、硕士学位并列的研究生教育学位,充分说明了日本对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视程度,在设立专业学位之后就成立了专门的专业研究生院,日本借助专业研究生院的设置,在较短的时期内发展了独具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系统。
培养方案则是培养专业硕士的纲领性文件,对于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改革,首先应进行培养方案的改革。
2、改革总体路线
即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突出专业领域特色、调整招生结构和考试办法、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的最优化、建立实习基地,探索校、队联合培养研究生新模式、联合办学,走国际化道路
3、改革载体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是我院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领域,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的自身的不足,特申请了2012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项目,——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课堂-实践”互补式新型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管理体系(课题编号LN……)。
三、构建“课堂-实践”互补式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改革实践
1、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改革
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研究生的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
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课堂讨论不充分,师生交流不足,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
改革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更新课程体系,发挥学校特色,顺应社会需要,是本次改革的目的。
改革培养方案中心议题就是要减少本科时曾接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加领域内通用学科课程学时,改变课程与实践脱钩的尴尬境地等三个方面。
我们具体的做法是:
利用教学大纲的引导,主动体现企业和社会需要,积极推广校企专家的联合主讲;推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在研究生课程中的体现;优化科研资源,让师生之间互动具有明确地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让教学变成锻炼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力支持。
2、培养方案中实践体系及基地认证条件的改革
为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我们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职业背景,有效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密切学校与有关企业和社会部门的合作。
目前企业人才需求很大,但面对大量的毕业生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因此,好多企业增加了员工培训环节,如果在校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将企业提供的实践环节深入进行,则企业、学生、学校可以三方受益。
而这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实践管理机制改革和校方考察机制改革。
1)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形成机制改革
将培养方案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总结如下:
学校实践基地
培养方案
课堂
实践
实施与改进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该着眼于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产生社会与经济效益。
专业学位教育注重方法与技能的严格训练,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培养过程,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
本项目中,以纲领性的文件入手,改革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并讲这种改革形成一种新的动态机制,是做好本项目的基础。
从撰写课程大纲的角度,目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大部分课程大纲还是“授课—习题—考试”的本科模式。
这种产生最为突出的问题是:
习题量过少,导致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偏低,学生未能充分利用学校和教师资源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
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全面、辩证理性思维习惯。
尤其对学制时间少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可以说每一次课堂教学对其都显得珍贵,而课后习题“知识点单一、综合性少”这一特点,使得研究生在学习阶段,可以取巧,甚至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无法形成科研中所需的创新型思维。
改革课程大纲,主要手段就是:
利用大纲加强引导,主动体现企业和社会需求,积极推广专家联合主讲、边课堂边实践、项目驱动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优化科研资源,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具有明确的目的和实践意义,让教学和实践同时变成锻炼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力支持。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改革,再经过周密、反复的论证,能形成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基本框架和教学动态管理机制,从而,在根本上就保证了构建“课堂—实践”互补式新型研究生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强调的生产科研两重性,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培养的作用
当今高校培养人才本着培养宽口径的“通才”,业务能力到工作岗位上再去锻炼。
而企业急需的往往是上岗后能够尽早熟悉工作,并能够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的“专才”。
全日制专业硕士作为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矛盾的新模式因此应运而生。
而如何创新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突破以往学术型硕士与社会联系不紧密弊端,成为衡量全日制专业学位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目前,可以说“产学研合作培养”是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的最佳模式。
企业和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学校理论、教育和科研力量强,而企业在生产实践、资金方面有优势。
通过产学研合作,能够把它们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
“产学研合作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体制在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学位教育上的不足。
但是,“产学研合作培养”方式一旦流于形式,则就会在部分学生头脑中产生“实践就是赚钱、就是自己找工作,就是写好论文等毕业”等负面影响。
3、培养方案管理机制的改革
所以,改革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主要是从建立适应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的实践基地和建立实践全过程管理体系这两个方面入手,构建出新的服务型、支持型的管理体系。
(a)在新的管理体系中,考察实践基地的基本条件,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着重关注实践基地的相关专业技术队伍,长期稳定合作培养研究生意向,领域内进行科研项目联合申报、科研技术合作的潜力,全日制专业硕士生活、学习、工作所需的基本条件和保障举措等条件。
并且和实践基地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互动来完成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发展的前瞻。
(b)建立实践全过程管理体系,包括以下三方面改革:
首先,将实践大纲编制权赋予导师和实践基地的骨干专家,编制出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能和课程大纲呼应的实践大纲;其次,
突出导师负责制,强调企业导师对学生也具有监管权,并且支持导师组集体执行实践的监管、考核;最后,管理体系还要着重于保障学生实践和科研的劳动安全和充足的经费和实践时间,真正完成“高校负责、企业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
综合以上,课题的开展能使课堂与实践无缝对接,有助于“产学研合作培养”方式的进一步提升,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将学位论文的研究与企业实际和需求结合,增强其服务社会的适应能力。
3)发挥导师及导师科研团队的纽带作用,探讨更为灵活广泛的学与研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教研〔2009〕1号)。
显而易见,学校与实践基地将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提供合作与帮助,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与评价产出,导师成为联系校内外的纽带。
俗话说:
“名师出高徒”,导师是决定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这方面,本课题要做的研究与改革包括:
(a)完善“双师型”师资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导师知识优势和企业导师的技术优势。
承认导师为培养主体,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本课题积极研究把企业导师引进来,学校导师走出去的方式和激励政策,从管理体系上完善并拓展导师遴选制度,进一步构建校企互动的导师组,积极发挥导师科研团队的整体优势,努力建设一支与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相适应的、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导师队伍,完善全日制专业硕士指导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b)利用管理体系导向作用,建立和谐创新的师生关系。
本课题致力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施教育目的为目标,以教师和学生相互平等沟通为实现手段的管理秩序,从而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管理观念。
其中,新型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平等的、交互的、民主的、和谐的关系。
在生活中导师和学生相互关照、相互尊重;在教育活动中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在科学研究中导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科研成果,民主、平等对待学生。
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对提高全日制专业硕士走向社会的勇气、扩大其进入社会的渠道,激化其参与科研的兴趣,产生重要作用。
4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激励机制改革
所有的管理机制都是以质量监控为目标的制度。
针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全日制专业硕士的选题答辩、中期考核、论文质量保障等管理体系中应该体现出激励和淘汰机制。
目前,学院已经开始了“优硕优博”培育基金的经费使用激励机制改革,同时应加强中期筛选、预答辩等淘汰机制,消除不合格者获得学位的现象。
本课题前期调查显示,英、美等国的许多大学将实践环节作为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展示平台,日本很多大学都有中期淘汰制度。
这些都是对科研创新激励和淘汰机制的具体运用,其中展现出来的良性竞争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将极大地促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对我国整个研究生教育质量机制的完善有借鉴意义。
四、改革实施后效果与近期预测
五、结论与展望
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成为“适应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知识的不断产生,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必须不断更新。
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一定前沿性。
校企合作将帮助导师及时补充新知识,将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融入教学之中,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和充实。
重点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为了改革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我院建立了适应其培养的实践基地,以及实践全过程管理体系,构建出新的服务型、支持型的管理体系。
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课题,参加一定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从而加强对研究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另外,考虑到目前硕士生实践能力的不足,学院还开拓多种渠道,为学生锻炼环境法实务提供平台。
在各个高校也有类似例子,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利用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的平台,由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到中心作志愿者,为其研究生提供接听热线、接待来访、案件调查甚至出庭代理的实践机会。
在美国,俄勒冈大学也与环境法联盟、西部环境法中心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有的还代表市民团体向法院提供公益诉讼。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成员企业。
多年来一直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产学研合作伙伴,在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科技进步等领域,本着发挥各自优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宗旨,于2010年4月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书》。
中建五局辽宁公司向建工学院优惠提供学生实习基地和场所,提供合作教育岗位。
专业硕士的导师应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及课程体系设置的工作,从而保证所培养的人才真正适应企业、行业的需要,真正达到为社会服务。
充分发挥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技术优势,采用把企业导师引进来,学校导师走出去的方式和激励政策,从管理体系上完善并拓展导师遴选制度,进一步构建校企业互动的导师组,积极发挥导师科研团队的整体优势。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与导师相互沟通、照顾,从而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管理观念。
在国外的许多大学,将实践环节作为研究生能力的展示平台。
目前,学院已经开始“优硕优博”培育基金的经费使用激励机制改革,同时加强中期筛选、预答辩等淘汰机制,消除不合格者获得学位的现象,从而建立完善全日制研究生的相关激励机制。
六、新培养方案的实践效果
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课堂——实践”互补式培养方案的改革,它能将教学和时间很好的结合,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满足了人才培养要求。
通过实践,我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下面是我院近2011及2012年的毕业学生人数与企业导师人数示意图:
企业导师人数
毕业人数
七、总结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刚刚起步,各个高校及培养单位也仍处于对培养模式的探索阶段。
但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尚需经历一段漫长的过程,才可能发展得更好。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只有在慢慢摸索的过程中才能理得更清。
但中国的人口众多,对人才的需求广泛,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仍旧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总而言之,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改革,仍有待相当长一段时期的积累与探索,还需要在未来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与完善。
我院对于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管理体系根据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改革,借鉴美国等其他国家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使研究生培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专业学位的学术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其服务社会的高端性、先导性和直接性,在我国由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的路程中,专业学位教育的支撑作用和引领作用也必将更加突出。
积极开展专业学位教育,推进专业学位教育与科学学位教育的并行协调发展,对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提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面对挑战,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促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快速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因此,积极发现专业学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防患于未然,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
培养目标形同虚设;培养过程缺乏实践性;质量评价模糊不清;概念认同度较高但实际认同度较低等问题。
最后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了:
明确培养定位、落实具体过程;改革课程设置、拓展交叉课程;加强师资建设、健全双导师制;合理设置奖学金、改善评价体系;注重专业实践、深化校企联合;完善培养评价、提高论文质量等建议。
究得出课程设置、专业教学、论文标准、双导师制、工学矛盾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不足仍影响着国内当前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4)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的设立等问题的研究。
关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进一步研究则主要集中于:
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制、论文标准、实践方式等方面。
培养目标方面,肖念[15]在其研究中指出工程硕士培养重在培养工程技术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时注重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与科学研究能力;课程设置方面,王殿元等人[16]提出了工程硕士课程设置的原则:
知识和能力并重原则、宽口径、复合型原则、新颖性、先进性原则、实用性、适应性原则;并详细探讨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导师制方面,李景元等人[17]在研究中探讨了双导师制在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中的应用与实践;论文标准方面,余达淮等人[18]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科学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的基本要求;实践方式方面的研究则多集中于产学研结合培养工程硕士方面,如李迎[19]在其研究中就明确强调:
产学研结合培养工程硕士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企业创新的需要,更是高校提高办学水平的需要。
(3)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相关研究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作为我国2009年起开始招生培养的一类专业学位,正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自2009年3月起,每季度在中国期刊网以主题“全日制工程硕士”或主题“全日制”并含“工程硕士”发表的文献数量在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如下图所示),从数量的增长幅度上反映出当前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相关研究已日渐为研究者所关注。
与此同时:
尽管在增长趋势上有所发展,但从总体研究数量及规模上,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相关研究仍显不足,从一个侧面体现出该研究主题的可研究性。
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重要性而始终为研究者所关注。
在中国期刊网以主题“培养模式”并含“研究生”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得高等教育相关文献共2074篇,反映出“培养模式”这一研究视点在涉及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相关研究中受到较多关注。
经过进一步文献筛选与整理,目前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主要表现出如下趋势:
(1)理论与实践研究结合:
如肖国芳[8]在对中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通过个案研究与实证研究等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层面的研究;
(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兼顾:
如吴苏芳[9]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法和比较法,在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分析及借鉴国外相关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双元”培养模式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构建。
而翟海东[10]则通过问卷调查等定量研究方法,分析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基于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3)历史梳理与中外比较并重:
如路萍[11]就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在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的同时,分析并总结英美两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本设想。
综合目前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
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已有了相当数量的相关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大多选择在以文献法、比较法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梳理或在中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再以定性(如个案研究法)或定量(如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分析。
(2)工程硕士及其培养模式相关研究
国内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至今,其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已具备一定规模。
通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发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是对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必要性的探讨,如王建[12]等在1996年提出单独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工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
(2)是关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杨惠敏[13]研究提出了以“选题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以确保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3)是培养过程中问题及其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如夏天娟等人[14]通过问卷调查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建 课堂 实践 互补 全日制 专业 硕士 培养 方案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