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docx
- 文档编号:10222043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6.56KB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docx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2011年7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法45条规定: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年以上的,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
A.半
B.1
C.2
D.5
2.劳动关系是()。
A.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
B.和封建社会同时产生的
C.和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产生的
D.和社会主义社会同时产生的
3.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
A.继续有效
B.失去效力
C.效力视情况而定
D.由用人单位决定是否有效
4.用人单位违法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倍的工资。
A.一
B.二
C.三
D.四
5.以下各种有关失业保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失业保险的对象为失业劳动者
B.劳动者可以长期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C.失业保险费由企业和劳动者缴纳
D.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社会筹集,由单位、个人和国家三方共同负担
6.依据我国劳动法,未成年工是指()。
A.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B.年满10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C.年满10周岁,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
D.18周岁以下的劳动者
1
B
2
A
3
A
4
B
5
B
6
A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通过时间为()。
A.1994年1月
B.1994年7月
C.1995年1月
D.1995年7月
8.我国男性公民的劳动年龄通常为()周岁。
A.16-60
B.16-55
C.18-60
D.18-55
9.新修订的《工会法》将下列哪一单位纳入集体合同的适用范围?
()
A.国有企业
B.事业单位
C.社会团体
D.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10.根据新修订的《工会法》中"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进行平等协商"的规定,《集体合同规定》对集体协商的回应制度作出了规定。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一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对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30日内必须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给以回应
B.一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对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30日内必须以书面形式给以回应
C.一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对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20日内必须以书面形式给以回应
D.一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对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20日内必须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给以回应
1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低工资规定》修改了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期限。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
B.每年至少调整一次
C.每年最多调整一次
D.每两年最多调整一次
12.以下有关劳动争议调解中自愿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否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当事人双方自行决定,对任何一方不得强迫
B.在调解的过程中,始终贯彻自愿协商的原则
C.调解协议的执行是自愿的
D.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不履行的,可以强制执行
7
B
8
A
9
D
10
C
11
A
12
D
13.劳动关系的双方为()。
A.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B.工会与企业之间
C.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
D.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
14.集体合同通常由()签订。
A.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
B.工会与企业
C.全体职工与企业
D.全体职工与工会
15.劳动合同的缔结()。
A.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
B.应当采用书面方式
C.应当采用书面方式,并报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D.应当采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
16.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的最低标准,由()。
A.企业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
B.国务院统一制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制定
D.省、自治区、自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17.集体协商中止期限最长不超过()。
A.15天
B.30天
C.45天
D.60天
18.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A.管理人员
B.中层管理人员
C.高级管理人员
D.一般管理人员
13
A
14
A
15
B
16
D
17
D
18
C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保险费的筹集方式有()。
A.由用人单位将应交纳的保险费和代扣劳动者的保险费,统一向国家税务局交纳,构成国家财政的一种特别基金,由有关部门管理使用
B.多数国家的大部分险种由用人单位将应交的保险费和代扣劳动者的保险费,统一上交其所属的地方各级社会保险部门,并由各级社会保险部门统一管理和使用
C.委托银行或合作社代收社会保险费
D.由各级社会保险部门、工会联合会、劳动和公共卫生部、福利部和各级财政部门征收、管理和使用社会保险费
E.由用人单位将应交纳的保险费和代扣劳动者的保险费,自行决定投资各种基金事业
2.1985年9月,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将我国的()等制度统一归并于社会保障制度中。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
D.社会优抚
E.社会养老
3.以下有关补充养老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以立法形式鼓励有能力的用人单位根据经济效益情况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
B.由用人单位直接分配给职工或委托经办机构发放
C.补充养老保险金主要由用人单位负担
D.用人单位自主确立分配水平,对职工还可因人、因时而异
E.用人单位在不具备实施补充养老保险条件时可以不建立补充养老保险
4.劳动者的休息权具体包括()。
A.享有法律规定的休息时间总量的权利
B.享有在法定节日休息的权利
C.享有在工作时间内休息的权利
D.享有法律规定的年休假的权利
E.享有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时间内休息的权利
5.劳动者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般需要经过()几个程序。
A.工伤认定
B.劳动鉴定
C.工伤评残
D.工伤保险金的发放
E.劳动仲裁
6.具有下列()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A.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B.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
C.患职业病并确认丧失劳动能力的
D.劳动者患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E.劳动者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7.劳动者由于下列何种情形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任何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合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D.患职业病的
E.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1
ABCD
2
ABCD
3
ABCDE
4
ABDE
5
ABCD
6
DE
7
BCDE
8.下列有关我国职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其退休的第二个月起停止发放工资,每月按规定标准发给退休金,直至死亡为止
B.医疗待遇与在职期间相同
C.住房补贴、冬季取暖补贴与在职期间相同
D.劳动者如退职,即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不具备退休条件并经批准后退出了工作岗位并获得一定物质帮助的,待遇水平低于退休待遇
E.死亡待遇与在职期间相同
9.我国职业技能鉴定的对象包括()等需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者。
A.应届初高中毕业生
B.企业的职工
C.失业人员
D.普通高校毕业生
E.军地两用人才
10.我国公民的劳动权利包括()。
A.平等就业权
B.自主择业权
C.劳动权
D.劳动报酬权
E.休息权
1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B.由于本人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在工作中造成自身伤亡的
C.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
D.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E.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
12.以下有关职业病说法正确的是()。
A.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B.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C.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D.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E.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13.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协商一致原则
D.遵守法律法规的原则
E.保护交易的原则
14.劳动者在婚丧假期间,没有参加劳动的()。
A.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B.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
C.用人单位不应当支付工资
D.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是否支付工资
E.其工资待遇等同于法定休假日
8
ABDE
9
BCE
10
ABCDE
11
ACDE
12
ABCDE
13
ABCD
14
AE
15.工资分配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按劳分配原则
B.实行同工同酬原则
C.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原则
D.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原则
E.用人单位的工资分配自主原则
16.下列属于劳动者义务的是()。
A.劳动的义务
B.提高职业技能义务
C.执行安全卫生规程的义务
D.遵守职业道德的义务
E.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
17.各单位在正常情况下不得安排职工加班加点,例外的是()。
A.在法定节日和公休假日内工作不能间断的
B.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
C.由于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等临时发生故障,必须进行抢修的
D.由于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其他灾害,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遭到严重威胁,需进行抢修的
E.为了完成国防紧急生产任务,或者完成上级在国家计划外安排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紧急任务的
18.以下各项中属于社会保险法的主体的是()。
A.国家或政府
B.社保理事会
C.用人单位
D.劳动者及其家庭
E.用人单位内部的工会
19.劳动报酬权具体包括()。
A.依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取得应有的劳动报酬的权利
B.劳动者通过劳动,取得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的权利
C.劳动者以货币的形式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这项权利决定了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将劳动者的工资以商品或其他物资折抵
D.劳动者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领取劳动报酬的权利
E.凡是参加劳动的劳动者,都应当取得同样的劳动报酬
20.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下列哪些选项不属于劳动争议()。
A.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B.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C.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
D.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
E.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21.工资的支付()。
A.应当用货币的形式
B.应当按月支付
C.应当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D.可以根据企业需要,暂时将劳动者的工资用于企业发展
E.可以支付给劳动者的债权人
15
ABCD
16
ABCDE
17
ABCDE
18
ABCD
19
ABCD
20
ABCDE
21
ABC
三、名词解释
1劳动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通过一定方式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实现劳动过程,获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活动。
2.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用人单位依法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的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采用是为了使用人单位继续使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劳动者而以法律责任的形式加大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
3.劳动安全卫生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安全和健康的法律保障,包括劳动安全技术规程、劳动卫生规程、企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等。
劳动法中的劳动安全卫生是基于劳动关系而产生的,在我国传统立法中称为劳动保护。
劳动安全卫生是我国劳动法的一项重要制度。
4.生育保险待遇是指女职工在生育期间依法享有的各种帮助和物质补偿。
5.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联系的某些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劳动权是劳动者以获取劳动报酬为目的依法享有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四、简答题
1.简述在何种情况下扣除劳动者部分工资不属于克扣工资。
在下列情况下扣除劳动者部分工资不属于克扣工资:
(1)由于劳动者本人过失造成事故,使单位或他人财产遭受损失时,按规定令其赔偿损失;
(2)劳动者本人违反劳动纪律旷工或事假超过一定期限,按本单位有关管理制度扣除一定数额工资;(3)法院委托单位扣除的抚养费、赡养费或赔偿费等;(4)劳动者应偿还用人单位债务;(5)法律规定应由劳动者本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用;(6)法律要求用人单位代扣缴的其他费用。
2.简述社会保障法坚持社会公平与提高经济效率兼顾的原则。
解答:
在发达国家,随着福利国家制度的推行,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出来。
由于福利国家社会保障的项目多,待遇标准太高,使人们即使不劳动也能得到不低的生活水平。
特别是失业补助金给付期长,标准高,失业者的收入与在业者的收入相差不多,使失业者不愿从事新的工作,从而在劳动者中滋长依赖、懒惰情绪。
高福利制度体现了形式上的"公平",却牺牲了经济效率。
而且高福利制度还导致由于社会保险和津贴标准高,提高了企业产品成本,进而影响了国家对外竞争能力,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再投资,资金外移,科技人员外流等一些不利的后果。
有鉴于此,德国提出了社会政策决不能损害国民经济的生产率,也决不能跟市场经济制度的原则背道而驰。
日本也强调一个人如果不是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只能从社会上得到最低的必需品,只有老年人和残疾者才能在经济上依靠国家生活。
人们认识到,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是一种劳动者自身或劳动者之间利益的付出和利益的获取,是取之于劳动者又用之于劳动者和社会成员的经济运行过程。
所以,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成员不但有获取的权利,而且也有供给的义务。
而且只有供给和付出得多,才能获取得多。
因此,在强调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必须加大社会成员个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供给份额,建立社会保障资金的获取及其获取份额的多少与其缴纳的社会保障金及其多少有关的机制,缴纳社会保障费与工资挂钩,也与社会保障金的发放程度的高低挂钩,体现多劳动、多贡献,社会保障待遇就多获取的分配方针。
激励劳动者和公民积极劳动的主动性从而激励社会成员为获得更高的社会保障而努力劳动和积极缴纳社会保障费。
3.简述应当认定工伤的情形和不应当认定工伤的情形。
(一)应当认定工伤的情形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4."患职业病"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7.职工病死在工作岗位上8.职工在抢险救灾中受到伤害
(二)不能认定工伤的情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2.醉酒导致伤亡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
五、论述题
1.试论述劳动争议处理的特征。
(一)劳动争议的当事人是特定的,企业与职工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
"企业与职工"具有特定含义,是指彼此存在劳动关系的"企业和职工",即企业是职工所在的企业,职工是企业招用的职工。
"企业"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另一种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当企业具有法人资格时,应由其法定代表人参加仲裁活动;当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时(如一些私营企业、集体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应由其主要负责人参加仲裁活动。
"职工"也有特定的含义,是指按照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与企业确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包括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以及外籍员工等全体人员。
(二)劳动争议的范围是限定在一国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我国劳动争议的范围如前所述,包括;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职工与所在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只要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范围,均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
(三)不同的劳动争议按不同程序处理。
一般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发生劳动争议的职工一方在三人以上,并有共同理由的,应当推举代表参加调解或者仲裁活动。
2.试论述社会保险的特点。
解答:
1.社会性。
社会保险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保险范围的社会性。
即享受保险的对象范围广泛,包括社会上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形式和不同身份的各种劳动者。
(2)保险目的的社会性。
建立并实施社会保险制度。
既反映了社会的政治进步,也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保障劳动者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对于坚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促进社会稳定和进步以及保护生产力,协调社会经济关系,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保险组织和管理的社会性。
社会保险,主要是一种政府保险制度,它由国家通过立法确认和规定,并在保险资金的筹集、发放、调剂、管理等方面,由政府组织实施。
2.互济性。
社会保险的互济性,社会保险实质上是通过多方筹集基金后进行平衡调剂,将个别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的损失和负担,在缴纳保险费的多数主体间进行分摊。
这就决定了劳动者按同等标准缴纳社会保险费,而不可能向社会领回同等数量的生活费。
这一差别,充分反映了社会保险互济性的特征。
3.补偿性。
社会保险的补偿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或财富,除了一部分表现为劳动报酬返回给劳动者之外,另一部分作为社会的各项扣除,纳入了政府收入的范畴。
在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中,国家负担部分,最初来源于劳动者的劳动。
国家通过社会保险将这部分再返回给劳动者,其实质是对劳动者过去劳动的一种补偿。
(2)劳动者在向社会提供劳动能力,并以此获取劳动报酬的期间,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将报酬的一定比例,作为劳动保险基金缴纳,待年老、患病、负伤、失业、生育和丧失劳动能力时,又依照国家规定标准领回,是社会保险补偿性的具体体现。
(3)在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的情况下,劳动者所享有的社会保险待遇,直接反映了社会保险的补偿性。
因此,《劳动法》第七十条将社会保险确定为劳动者在特定条件下获得帮助和补偿是符合实际的,也是科学的。
3.试论述我国工伤保险的范围。
我国工伤保险的范围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各类企业;以及个体经济组织。
2.与上述企业、经济组织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
3.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
4.职工的供养亲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的规定,供养亲属包括:
(1)职工的直系亲属,其主要生活来源依靠职工供给,并符合下列条款之一者:
a.祖父、父、夫年满60岁或完全丧失劳动力者;b.祖母、母、妻未从事有报酬的工作者;c.子女、(包括养子女、前妻或前夫所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弟妹(包括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弟妹)年未满16岁;d.孙子女年未满16岁,其父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力,母未从事有报酬的工作者;
(2)职工自幼依靠他人抚养长大,现抚养人男年满60岁或完全丧失劳动力,女未从事有报酬的工作,须依靠职工本人供养且共同居住者;(3)因工死亡的职工的遗腹子;(4)职工的供养直系亲属如不与职工同在一处居住,须取得其所在地政府机关的证明,确系依靠该职工供养的,列为供养亲属。
此外,按照我国政府批准的《本国工人与外国人关于事故赔偿的同等待遇公约》第一条的规定:
"凡批准本公约的国际劳工组织会员国,承允对于已批准本公约的任何其他会员国的人民在其国境内因工业意外事故而受伤害者,或对于需其赡养的家属,在工人赔偿方面,应给予与本国人民同等的待遇……",我国对批准该公约的其他会员国的人民在我国境内遭受工伤事故危害的,应给予与本国人民同等的待遇。
六、案例分析题
1.某女职工C某1998年2月与中外合资的酒店签定为期两年劳动合同。
1999年10月发现怀孕,4个月后,酒店以劳动合同到期为由与C某终止劳动合同。
C某不服,一是认为自己是按照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二是,如果解除劳动合同,没有经济收入会给家庭生活带来困难。
因此,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述。
问题:
酒店以劳动合同到期为由与C某终止劳动合同的做法是否合法?
解答:
不合法。
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
劳办计字[1990]21号文对《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哺乳期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请示》的复函第四条"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满,也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延续至哺乳期满"。
此案例虽然酒店与C某签定的劳动合同已到期,但是C某怀孕、生育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合同期应该延长至哺乳期满。
结论:
(1)酒店撤销与C某终止劳动合同的决定;
(2)双方履行劳动合同至C某哺乳期满。
2.1997年4月初,A企业为绿化、美化厂院,由承包者甲雇佣10名土建工人,承包拆除A企业院墙,并在原墙基处种植松柏,修建铁木花栅栏院墙。
由于土建工人违反拆墙操作规程,致使1名工人被砸伤。
被砸伤的工人住院治疗,承包者甲无力为其交纳住院押金,A企业则为被砸伤的工人预交住院押金1万元。
4月中旬承包者甲完成上述承包任务后,A企业从其应得劳动报酬中扣除1万元,承包者甲以"被砸伤的工人为企业干活,A企业应为其支付医疗费"为由,与A企业发生争议,并向A企业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A企业给付其被扣除的1万元劳动报酬。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承包者甲的申诉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
问题:
如果你是此案的办案人员,请说明对承包者甲的申诉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的理由。
解答:
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是不同的。
承包者甲为A企业拆除院墙,美化场院,与A企业之间形成民事合同关系,因此而产生的争议为民事争议,而非劳动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
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
即劳动合同的主体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法 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