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案例分析报告.docx
- 文档编号:10205000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18.66KB
完整版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案例分析报告.docx
《完整版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案例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案例分析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案例分析报告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案例分析报告
一、成渝经济区的形成原因及基础
(一)成渝经济区形成的法律政策基础
2005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
要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方针,把现有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的一些地区,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2007年6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集四川省、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员召开了成渝经济区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座谈会,正式通报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纳入国家区域规划编制工作范畴,并就如何作好相关前期工作交换了意见。
从国家的宏观战略和政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政策基础已经具备,将来也会有一些中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成渝经济区的发展。
(二)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历史文化基础
巴蜀文化是川渝两地人民共同创造的,早已融为一体,成渝两市以及成渝走廊内民间的亲情、血缘关系早已密不可分。
自古以来,川渝两地一家亲,作为近邻,川渝饮同一江水,说一样的方言,看一样的川戏,好一样的“麻辣”。
两地山水相连,地缘相亲,民俗相同,文化相融,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让两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成都和重庆是巴蜀文化沉甸最深厚的地区,长久以来也一直作为一种共同文化类型而存在。
文化传统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文化传统会使人们对建设成渝经济走廊产生认同,广大民众会积极支持和参与。
(三)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地理区位基础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空间来看,成渝经济区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它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西藏,东邻湘鄂,处于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经济较四周发达,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从东中西三大区域看,它通过长江可以贯通中东,直至沿海最发达地区。
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看,无论战争样式怎样变化,成渝经济区始终是祖国的战略后方和国防安全基地;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看,北部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南边的南贵昆经济区只有点状的城市而没有密集的城市群,以成渝经济为核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可以推动这两个成长中经济区的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
(一)成渝经济区形成的资源禀赋基础
成渝经济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好,历来就是我国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
成渝经济区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无霜期长,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农业自然条件良好,劳动力成本和土地资源成本比低,能源和水的保障程度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较好,复种指数高,是我国粮食、生猪、柑橘、蔬菜、中药材等的重要生产基地。
成渝经济区是中国未来最大的能源基地。
成渝经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多年平均流量为13680米/秒,年径流量为4233亿立方米,是我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成渝经济区是我国矿产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能源、矿产资源中,除石油资源短缺外,其他多居全国前列。
此外,成渝经济区也是我国自然和人文景观最为丰富、受到联合国保护的遗产最多的旅游资源富集带。
成渝经济区劳动力资源丰富。
成渝经济区人口接近1亿,是七大经济区中人口最多的区,人口密度达到490人/平方公里,是西部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区域。
此外,由于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产业体系较完备,形成了庞大的熟练产业工人群体。
(二)成渝经济区形成的产业基础
成渝经济区良好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成渝经济区有良好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已初步成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水电能源基地、天然气化工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西部最富饶的农牧业区。
此外,成渝经济区国防科技工业发达,战略后方优势明显。
“军工出身”是成渝经济区不同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重要特点。
成渝经济区的国防科技工业,无论在总量、产业领域、科技含量诸方面,在全国均具有突出地位:
川渝“三线”军工总量在全国居第一,领域从核能、航空航天、新材料、军工电子到常规武器,遍及十大军工集团。
无论是在过去的冷战时期还是在目前科技强军时期,成渝经济区的国防科技工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我国的世界地位,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成渝经济区的区位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况
按照经济集聚程度和地域连片及自然条件相似的特征,成渝经济区具体范围包括:
除攀枝花市、广元市、巴中市与阿坝、凉山、甘孜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外的四川省其他地区,以及除黔江、酉阳、秀山之外的重庆市其他地区,合计县级行政单位142个,城市35个,其中特大城市两个,中等城市16个,小城市17个。
该区域的幅员面积为20.28万平方公里,占四川、重庆两省市总面积的35.75%,占西部面积的3.02%,占全国总面积的2.11%。
人口总数为9959.06万人,占四川、重庆两省市的91.98%,占西部的30.88%,占全国的7.7%。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流域的上游,它与长江流域下游的长三角经济区、中游的大武汉经济区构成了长江流域三大经济集聚中心。
它是我国西部人口数量最密集的地区,也是西部地区工农业生产最为发达的区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撑点。
作为西南重要的科技、经济和商贸中心,这一区域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科研能力,是国家高科技产业扩散的首选区域。
图1成渝经济区范围示意图
四川和重庆均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经济大省(市),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量一直居西部地区第一。
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四川省列入成渝经济区的14个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056元,较全省平均略低;其三次产业均发育较好,2005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9.0:
42.3:
38.8,与全省三次产业比重基本相同(四川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8.6:
43.7:
37.7)。
重庆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略高于四川省,其“一小时经济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6300元,是全市平均的131%;“一小时经济区”2005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0.9:
44.9:
44.2,与全市平均相比结构显偏优。
表1显示了列入成渝经济区的四川与重庆部分从2000到2005年基本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表1四川14个城市2000年和2005年三次产业GDP及其结构
可见,成渝经济区以川渝两省市不到1/3的国土面积、3/4左右的人口,创造了两省市3/4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对川渝两省市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举足轻重的核心发展区。
成渝经济区面积仅占全国的1.7%%,但聚集了全国4.7%%的GDP和接近8%%的人口。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很少有以这样少的国土面积、集中如此多的人口和生产力,产出如此大比重的生产总值的经济区域。
(二)区位优势
1、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有力促进了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分工和协作
便捷的交通网络是构建经济区的重要条件。
成渝两地近年来在基础设施领域投入巨大资金已取得明显成效,拥有比周边地区更便利的交通条件。
目前,成渝经济区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空中、管道、信息通道六位一体的现代立体快速交通网络,有力促进了成渝经济区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国防工
2、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突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成渝经济区是世界级的水能/富集区0,是我国未来清洁能源的主要供应基地,也是我国矿产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多种矿产资源的组合配套好、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为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硫化工、磷化工和建筑材料等原材料工业及其后续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雄厚的科技力量与充足的人力资源紧密结合,有利于多种产业的集聚与持续发展
目前,成渝经济区拥有近64所高等学校,科研机构200多个,两院院士50名,高级科技人员10多万人,是西部科技力量最雄厚的区域。
成渝经济区从重庆经成都至绵阳的400公里距离内,有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在产业集聚、培育新兴产业和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在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工业门类齐全,部分产业优势突出
成渝地区目前拥有在整个西部首屈一指的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的雄厚工业体系和产业基础。
在全国40个工业大类中,成渝经济区有39个,其中在电子信息、冶金化工、汽车摩托车、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航空航天、铁路交通设备、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和国防军工等产业具有相当优势,涌现出了在全国具有优势的工业行业和企业集团,崛起了一批专业性很强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5、成渝经济区城镇的空间集中程度较高
2004年,全国及川渝每百平方公里设市城市数量是0.007个,而成渝经济区是0.017个,成渝是全国的2.43倍,也是川渝两地的2.43倍。
全国城镇密度是0.22个/百平方公里,成渝经济区是1.10个/百平方公里,川渝两地是0.47个/百平方公里,成渝是川渝的2.34倍,是全国的5倍。
建制镇密度全国是0.21个/百平方公里,成渝经济区是1.04个/百平方公里,川渝两地是0.44个/百平方公里,成渝是川渝的2.36倍,是全国的4.95倍
三、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不足分析
(一)川渝分治导致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不整合,导致产业协调配合不够,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川渝分治。
成渝经济区被分割并分别隶属于四川省和重庆直辖市,从而由一个省内经济区跃升为省际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也受到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整合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制约。
主要体现在:
川渝总体发展战略的改变,导致两地经济发展的离心倾向加剧。
四川省以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圈为重点的向东北发展的发展战略和重庆的建设渝西经济走廊和都市经济圈,向东发展的战略,使内江、自贡、永川等经济区中段的地区由中心地区变成了省际边缘地区,导致成渝两地区位优势弱化,经济发展的离心倾向加剧。
行政调整之后,成渝经济区内的协调工作扩大为四川省与重庆直辖市之间的省际关系协调,加大了协调的难度,统一市场难以建立,从而导致产业协调配合不够。
地方利益的存在使得成渝地区目前并没有跳出以行政区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形成两地之间的战略联盟,并没有出现行政布局协调、经济能量聚集、产业结构合理的空间布局状态。
成渝经济区内各地区职能体系分工不太明确,往往几个地区都将同一产业或同几个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重庆直辖后,四川汽车工业几近消失。
但汽车制造基础薄弱的四川省不是着重培养汽配企业,而是引进丰田试图重振四川汽车业。
同样,重庆长安集团近300家配套企业中,一半来自重庆本地,一半来自江浙地区,极少来自四川。
在金融、信息、教育商贸、旅游等服务业方面,成渝两地为争夺市场而不惜大搞重复建设,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成渝两地的竞争更多是一种零和博弈,一方得益必然造成一方受损,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不仅使成渝两地发展滞后,还危及整个腹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成渝经济区城镇密度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比较低,内部差别大,城市联系松散。
表2成渝经济区各城市城镇密度(单位:
个/百平方公里)
表2显示,在成渝经济区内部各城市的城镇密度分布差异显著,密度最高的德阳市是密度最低的达州市的3.38倍。
2004年底,成渝地区城镇密度大于1.5个/百平方公里的城市只有5个,即成都、自贡、德阳、内江南充,占城市总数量的14.57%,而长三角地区在2000年城镇密度大于1.5个/百平方公里的城市就有9个,占总数量的60%。
目前成渝经济区的城镇主要沿江沿交通线分布,而且在成都、重庆两超大城市周围城镇密度比较大。
成渝地区交通虽然得到很大发展,主要是地级市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强。
然而,目前还有部分地级市之间无高速公路直接连接,如绵阳与达州、南充与达州、遂宁与内江、遂宁与合川、乐山与宜宾、宜宾与泸州、泸州与江津、重庆与江津等。
这种城市松散联系的状态必然影响到城市之间物质、资金、技术、人才等的交流。
另外,大多城镇之间还缺乏必要的联系,仅有简易公路相连接,交通中断现象时有发生。
(三)总体发展水平大幅度滞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二元结构明显,人均经济指标低。
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比较,成渝经济区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与三大经济区都大体相当,但是,三大经济区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成渝经济区则处于工业化前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
三大经济区工业体系较完备,工业重型化特征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群和产业链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且各个区域的产业特色和优势较明显。
相比之下,成渝经济区的产业体系特征和优势尚不明显和突出,产业链条短,产业群体规模小,具有全国和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少。
成渝经济区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大。
仅以城市化率指标来看,内部差距大,例如,2007年,成都城市化率为53.54%,资阳为13.97%,相差为39.57%。
目前,成渝经济区的城市化水平不到40%,而东部的上海、北京、天津的城市化水平均已超过了70%。
成渝经济区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目前全国多数省市的城市化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周边最近兴起的一些城市经济区,导致大多数农民仍然囿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无法实现身份与角色的转换,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人均经济指标必然低下。
表3成渝经济区与西部及全国比较表(2005年)
(四)核心城市增长极辐射效应不明显,不利于地区差异的缩小。
目前作为增长极的成都和重庆两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并不明显,成都的经济辐射范围还局限于成都平原经济区一小时范围之内,而重庆的经济辐射范围也仅是周边一些区县,连接成渝两地的川南城市群具有明显的规模较小、等级相近、综合经济实力较弱的特点,两市的影响力范围还远未强大到在空间上相互重叠或呈连续分布。
两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较为明显,以重庆区域为例,主城区的聚集优势和需求增长提高了未来的利润预期,越来越多的资金从区县流向主城区,使得主城区的贷款余额占重庆市贷款余额的比重从2001年的61.8%持续上升到2005年底的74.4%,结果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结构的繁荣区域包括重庆主城区及近郊地区,和以农业为主导的相对停滞区域包括三峡库区。
(五)成渝经济区对外交通不畅,经济开放程度有待提高
成渝经济区地处内陆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相距都在2000公里以上,跨区域交通网路和综合运输体系尚未形成,物流成本高和时间长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加之产业同构化,造成了城市之间相对封闭、各自为政的发展现状,没有形成开放的区域市场和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区,这也进一步制约了区域各主体的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005年,成渝经济区外贸依存度为9.38%,而全国外贸依存度却高达63.3%。
(六)成渝经济区区域创新能力不强,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大。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大的社会系统。
这个社会大系统内包含着以企业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系统、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代表的知识创新系统、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制度创新系统以及以中介组织为代表的服务创新系统。
这些子系统通过具有本地区域特色的制度安排,结成一个具有本地特色并且深深地根植于本地的一个社会化网络。
目前,成渝经济区由于一体化程度不高,包括户籍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壁垒、行政监管与执法方面的壁垒、金融服务方面的壁垒、产权市场方面的壁垒等大量存在,这些壁垒阻碍了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有序流动,不利于地区之间创新资源互补与创新合作。
总体来讲,成渝经济区区域创新能力不强,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大,如表4所示。
表42005年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及排名
四、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对策
我们清晰地看到,以成渝为核心的成渝经济圈内,竞争能力、科技实力还不能和长三角经济区等发达地区相比。
但是,成渝经济区的后发优势很强,有必要采取以下对策,促进成渝经济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大发展,大赶超。
(一)巩固完善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实现合作共赢
川渝曾是一家,后又分家而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地如今再度携手结盟,这是两地合作互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川渝两地很多基础设施可以互相利用,两者之间互为通道,四川往东走要经过重庆,重庆往西要经过四川,整个人流、物流、技术流是互相流动的。
与此同时,两地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可以共同开发利用,形成合力。
两地的合作是共同发展的基础,要破除地方主义和各自为阵的观念,积极促成川渝的合作,促进成渝经济区的共同发展。
1.发挥高层政府统一行政约束力的推动作用。
由于行政区域关系的制约,使得同处西部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两大城市客观上存在着对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的激烈竞争关系,因此高层政府的行政约束力在区域协调中具有不可忽视与替代的作用,其区域宏观调控政策是区域协调合作的保障,特别是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合作,更需要高层政府统一的行政约束力,必要的情况下应考虑中央政府的介入。
2.建立地方政府长期有效的对话协调机制。
对于跨省级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来讲,更应建立长期有效的对话协调机制,以保障区域内各产业的良好合作,减少矛盾,深化合作。
两省、市要在思想观念上大破大立,要破除行政区划带来的人为设置的藩篱,从西部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充分认识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各自所具有的竞争力优势,研讨分工合作的领域、范围及模式,跳出重庆、成都谁是西部王的狭隘地方官之争,促进以两城市分工合作为基础的成渝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从成渝经济区城市合作现状看,各城市之间现已构建起政府间的体制框架和合作平台。
多年来,四川和重庆共同参与搭建的政府间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主要有:
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西南经济区市长联席会、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重庆经济协作区等组织。
今后,成渝经济区应在总结以往区域协调组织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常设性的协商机制和协调机构。
一是要架构成渝经济区各城市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商讨、制定和协调成员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政策和措施;二是建立都市联盟来统一行使跨界职能,协调政府间的利益、解决政府之间的公共服务问题;三是建立由专家学者和工商界代表参加的成渝经济区经济共同发展论坛,根据需要不定期地举行研讨会,讨论区域经济合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向领导联席会议提出议案和有关的政策建议,推动协调会议成员地区在生产、流通、科技、信息咨询、要素流动等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四要建立成渝经济区协作办工联系制度,定期相互交流信息,为企业的跨地区经济合作作好服务工作,为领导联席会议做组织准备工作。
3.建立新型的利益分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机制,一方面通过利益分享机制强调地区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利益的地区分享。
新的机制强调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各地区在统一市场中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
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遵循机会平等、公平竞争的原则,使区域内各地区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分享区域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另一方面要运用利益补偿机制。
利益补偿机制要根据利益兼顾、适当补偿的原则,建立区域经济利益补偿机制,对因参与区域分工而暂时蒙受损失的一方或因自我发展能力相对较弱而处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上给予适当的支持和相应的补偿。
(二)创新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错位发展
成渝经济区在引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中,应该把握区位优势,创新产业空间布局,构建产业互补、产业分工协作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错位发展。
1.要统筹规划城市布局,增强城市群的聚合功能。
川渝两地的城市群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城市带,从成都、资阳、南充、内江、自贡到重庆,以高速路、城际列车为轴线,以现代通讯技术为手段,实现城市功能的整合,充分发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的中心作用和辐射、扩散潜能,带动和促进中小城市发展;加快成德绵地区一体化进程,积极培育川南-渝西、川东北-渝西北城市群,培育沿江经济带,形成西部地区经济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发展和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的城市群。
2.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创新。
要进一步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的区域合作,有接转接和承载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扩散出来的产业资源和产业资本,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大力推进与西部地区和周边省区的区域合作,为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实现成渝经济发展的内外并举。
3.将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与城乡统筹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积极促使成渝经济区内尽可能多的农民工进城镇务工并转化为城镇居民,加快成渝经济区的城镇化建设;二要鼓励城市的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带产品向农村流动,以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加工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现代农业,同时提高农村非农产业比重,并解决剩余劳动力劳动岗位问题。
4.促进川渝统一市场的形成。
打破地区分割、地区封锁,建立开放的商贸流通体系,促进商品、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的交流,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功能互补。
要培育产权市场促进企业跨两地的兼并;收购和联合培育企业集团,通过企业的规模化、功能多元化、营运国际化,实现资本扩张,通过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推动两地的联动发展。
5.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是区域产业竞争的核心,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保证。
要创新科技人才管理办法,合理规范人才流动,充分调动发挥人才的积极性,改革创新科研项目、科研基层管理体制,发挥科研管理的撬动作用。
要研究两地人才(包括党政群机关人才)、项目协作的机制,培育两地的专业化研究优势,建立创新体系,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三)共同争取税收政策支持与国家重大项目,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成渝经济区应共同争取国家对经济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平衡与沿海地区的区位、政策差距,降低税负水平,提高经济区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增强微观主体发展能力。
其主要措施:
与产业政策结合,实行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推进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对重要产业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或实行加速折旧方法,缩短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对符合产业、环保、土地、外贸政策及促进就业与技术进步的中小企业实行优惠税率、出口退税和补贴政策;争取中央完善税收返还和所得税基数返还制度,提高成渝经济区的税收返还增长速度与所得税分享比例;发挥重庆的交通枢纽地位和长江黄金水道优势,依托寸滩港,在重庆设立保税港。
共同争取国家重大项目,以此推动区域经济驶入快车道。
重大项目能大量聚集先进生产要素,改善区域经济投资环境与基础设施条件,有助于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有效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增长。
成渝双方应充分挖掘区域比较优势,共同推进区域性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项目,如重大水电水利工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项目、长寿天然气专用泊位、攀西矿产资源开发、攀西矿产资源开发和能源资源储备基地建设、重庆集装箱码头、汽车、航天航空、飞机船舶制造、轨道交通、兵器装备、核电站、重大化工项目等。
四、参考文献
[1]王崇举.对成渝经济区产业协同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
(2):
1-5.
[2]杨海霞.成渝都市圈城镇体系发展研究[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钟海燕.成渝城市群研究[D].成都: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4]钟敦慧,张明举.共建成渝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经济区 区域经济 案例 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