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
- 文档编号:10198807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59.34KB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次大战、二战;1939年-1945年),是近五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进行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交战双方是以中国,法国,英国,苏联及美国等为主的组成同盟国军事联盟,与以纳粹德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等为主的军国主义国家组成轴心国集团。
战争进展到最高潮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
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结束。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时间,尽管在1939年9月之前,有北非埃塞俄比亞的抗意战争,与中国的抗日战争(部分史家认为认为起始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或起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等已经开始爆发国际间的军事冲突,但普遍持有欧洲中心观的学者认为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而告结束。
二战总计造成了约7千2百多万人死亡,占了当时世界总人口(约19亿7千万)约3.71%。
据估计二次大战期间,钱财损失约13850亿美元,大量房屋受破坏。
工厂、农庄、铁路和桥梁的损坏,则难以估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后结束,紧接着联合国于1945年10月24日成立。
联合国的成立最初是为了防止再有国际战事发生,现在联合国的工作不只限于防止战争,而是向环境,贫穷,全球合作促进发展等方向发展。
当时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有五个,分别是中华民国,法国,英国,苏联及美国。
后来经过演变,现在的五个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美国。
战争起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可划分为西、东两大主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在欧洲,战争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一战的结果以及签订的一系列针对战败国的条约导致了纳粹主义在德国兴起,使德国成为了二战的主要策源地。
在东亚,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使得日本走向了侵略扩张之路,以求扩大大和民族生存空间。
德国:
第三帝国的迅速崛起
德国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
19世纪中期,普鲁士王国发起了德意志统一战争,1871年,普鲁士统一了整个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的工业化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期的主要工业化国家,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工业国之一。
20世纪初期,德国对于英国和法国为主建立的世界秩序感到越来越不满,也希望如同其他列强般能够得到更多的海外殖民地。
德国、奥匈、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意大利组成了同盟国集团,而英国、法国、俄国、则组成了协约国集团〈但在正式开战后,意大利倒戈加入协约国〉,加上俄国与奥匈在巴尔干的纷争、法国在普法战争后欲夺回阿尔萨斯-洛林、英德之间的海军竞赛等,导致了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一战中,同盟国集团被协约国集团击败。
1918年11月,战争结束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退位,1919年6月28日,德国签署《凡尔赛条约》,承认战败。
1919年8月11日,国民议会在德国南部小城魏瑪的德意志民族剧院通过了一部宪法,宣告一个新的共和国——魏瑪共和国成立。
由于法国曾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受到普鲁士的重创,因此一战结束后,法国希望能够对德国在经济上进行报复,并最终削弱这个强大的邻国。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5%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也要承担超高额的赔款。
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战败,但元气并未受到过多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本土并未受到战火波及。
《凡尔赛条约》一面倒地只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凡尔赛条约》极为反感,引发了德国普通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
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新的大战策源地创造了条件。
魏瑪共和的无能
一战后期的德国国内政局动荡,实际上由保罗·冯·兴登堡为首的军事独裁陆军最高统帅部(ObersteHeeresleitung;简称OHL)所统治。
在多派政党的政治活动影响下,德国放弃建立君主立宪制,改而建立共和政体(但仍以德意志帝国为国号)。
国会由全比例代表制产生,小党林立,内阁离离合合,政府无法稳定。
1919年,魏瑪政府与协约国签署凡尔赛条约,接受割地赔款、削减军备与军队,并承认了极具争议性的战争罪责条款。
另一方面,原来的军队名义上变成共和国军队,实际上却掌握实权。
战后由于社民党缺乏经验,未能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德国工业出口量比战前产量大幅下跌、原材料及食品之产量因阿尔萨斯-洛林、东部部分省份及殖民地之割让而减少,以及巨额战争赔款与长期负债。
虽然政府限制撤军令失业人数持续达一百万人,但军事工业几乎停止运作。
政府为改善财政和安抚工人大量发行货币,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国内动荡,经常发生骚乱事件。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在1923年担任德国总理,后来从该年到1929年就任外长。
在他当政期间,通货膨胀暂时得以解决,德国国际地位有所恢复,社会相对稳定。
施特雷泽曼在1929年病逝,国内又趋向动荡。
1929年华尔街股灾引发的大萧条,令共和国深受其害。
萧条以及其后的经济不景加重德国对其债主美国的财政负担。
纳粹势力逐渐抬头。
希特勒政权的崛起
前述事件让德国极端右翼势力的兴起提供了良机。
由阿道夫·希特勒所领导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简称国社党,NSDAP)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称德国的困境之根源来自于战后强加给德国的严厉条款、懦弱的魏瑪共和国以及被指称握有国家经济命脉的犹太人。
他的理论受到越来越多德国人的支持,到1933年时纳粹党已经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党一跃成为国会内第一大党。
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国年迈的总统兴登堡元帅正式任命希特勒为共和国总理。
与此同时,希特勒政府通过行使宪法赋予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特殊权力来执行公务,这些权力令希特勒可越过联邦议会进行实际独裁统治。
此时,魏瑪共和国走到了其政治生命的终点,取而代之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国。
为了摆脱英法等国对德国的束缚,希特勒在上台之初就因扩军备战计划受到限制而于1933年10月宣布退出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又依据宪法继任了总统,成为了第三帝国唯一的真正拥有实权的领袖,在德语中称为“元首”。
第三帝国的扩张
希特勒他上台后迅速重建了德国的秩序,为重整国家经济,希特勒认为,只要国际货币制度还是以黄金为本位的金本位制度,则一个能够垄断黄金的国家就能使缺乏黄金的国家屈服,它所用的手段就是吸干其外汇来源,迫使它们必须靠借贷来维持生产。
为此,希特勒针锋相对的提出他的理论,“一个国家并不靠货币的表面价值来维持生活,而是要靠真正的生产,而生产才能使货币获得价值。
生产才是货币的真正准备,银行保险箱中存满了黄金并无意义。
”所以他决定:
拒绝接受国外借款,以生产为德国货币的基础,而不以黄金为本位。
用直接易货的方式来进行进出口贸易。
停止所谓“汇自由”,即准许在货币方面实行赌博并按照政治情况,把私有的财产由国移到彼国。
当有了可以工作的人力和物资时,就制造货币,而不向外国借债。
由于当时(现在也是)国际金融主要获利的方式就是向经济困难的国家放债营利,希特勒的新经济政策对之便如当心一剑。
更严重的是,如果希特勒获得了成功,所有缺乏黄金的国家便会纷纷效尤,实行以货易货的方法,这样,不仅无人借债,黄金也失去了效力,利用它控制世界金融贸易便化为泡影。
德国实行新经济政策以来,经济转而繁荣,国力大为增强,失业人口从1933年的600万人减少到1936年的100万人。
相对应的,1937年西方英美等国发生了新一轮经济危机。
尤其是美国,1937年10月19日,证券市场崩溃,到11月,全国失业人口已达1100万人,另有部分失业人口550万人。
而同期德国的经济却欣欣向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喷气飞机,火箭,巡航导弹,高速公路,这些改变了战后人类社会的发明,都是出现在那个时期。
此时的德国内部已经政局稳定,纳粹党人稳固了自己的政权后,开始将重心放到外交方面,并采取了多个冒险的行动。
1935年至1939年的欧洲局势,纳粹德国迅速崛起,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在纳粹运动的狂热浪潮中并入第三帝国,捷克其余地区也在不久后被德国占领(斯洛伐克保持独立),立陶宛的克莱佩达地区(德国称默麦尔地区)并入德国;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国的保护下独立;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部分被匈牙利和波兰瓜分;法西斯意大利在欧洲局势不稳的时候占领了阿尔巴尼亚;西班牙则处于内战状态,内战的结果以亲法西斯的叛军获得胜利而告终。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德国军队将重整军备,并实行征兵制,从而突破了《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德国军队人数不得超过10万的最高限额](其实在希特勒上台时就已经将十万人的军队限额秘密扩展成30万人),把10万陆军迅速扩充至60万,但是这些行动仅仅遭到了英国和法国的正式抗议,当时希特勒宣称这只是寻求德国的正当自卫能力,使得当时国际舆论都偏于同情德国,英法无法有大动作反对。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借口法苏订立《互助协定》,违反国联规定,因而进兵莱茵河非武装地区(希特勒称其目的仅在求取自卫的平等权利),并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和巴黎和会所签署的条约。
而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在莱茵河东岸50公里内不得设防[11](使得德国西部门户洞开,法国随时可长驱直入,让德国如芒在刺)。
但是这次行动就像上次一样,并没有遭到英法的阻止,在法国虽然有一些人主张用军事行动来对付德国,但是又恐引发全面性战争,加上当时的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使得与意大利交恶的英国反对法国入侵德国,接着希特勒以法国拒绝与其签订互不侵犯公约等建议为由,在西线兴建坚强的防御工事,于是德国的国防置于磐石之安,成为希特勒发动二次大战的先决条件。
另外,希特勒在其政治主张中强烈反对共产主义,1933年2月,纳粹党通过制造国会纵火案嫁祸给德国共产党,并在德国境内取缔共产党。
1936年11月25日,德国和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该协定,该协定是在反对共产主义基础上企图建立一个政治军事同盟,有史学家分析,德国的矛头主要是指向共产主义的苏联,这是德意日轴心的初步形成。
英法的绥靖政策
之后德国就开始进行实际的领土扩张活动,第一个目标便是同文同种也正是希特勒家乡的奥地利。
20世纪30年代中期,纳粹运动已经波及到了奥地利,在得到了盟友意大利保证不会介入后,德国就在1938年3月12日正式宣布兼并奥地利,当德军开进奥地利的时候,在“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EinVolk,einReich,einFuhrer!
)的口号下,奥地利人走上街头,疯狂地拥护“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帝国”军队的到来,奥地利终于成了第三帝国下辖的一个省。
在奥地利加入第三帝国后,希特勒的注意力转到捷克斯洛伐克。
他提出的领土要求是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与德国接壤日耳曼人占多数的苏台德地区(Sudetenland)必须并入德国。
在繁琐的谈判后,英国首相张伯伦(NevilleChamberlain)与法国领导人达拉第(EdouardDaladier)对纳粹德国采取了纵容姑息的绥靖政策,通过牺牲小国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来保持自己的最大利益。
在慕尼黑会议上英法放弃苏台德,而捷克代表甚至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只是在做出决定后他们才被告知。
虽然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抗议,但在德国的武力胁迫与英法两国拒绝出兵干预的情况下只能最终妥协。
慕尼黑会议也被史学家讥讽为“慕尼黑阴谋”。
几个月后的1939年3月,希特勒又破坏了原先的承诺,占领了余下的捷克领土。
3月14日,剩余的斯洛伐克部分领土宣布独立并获德国、英国与法国的承认,其他部分领土被并入匈牙利、波兰等国。
开战的准备
德国本身就是一个工业化的强国,一战后,德国的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一个6600万人口的大国,失业人数竟然高达1000万,德国几乎有一半人在饥饿和贫困线上挣扎。
纳粹党上台后,将犹太人的资本悉数收归国有,并加强和扩大了国家所有制度,德国的经济迅速恢复了活力,纳粹党还采取多种强而有力的措施促进德国经济的发展,1937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比1933年纳粹党上台时增长了102%,国民所得也增加了一倍,失业率则降低到1.2%,远低于同时代的其他工业化国家。
而且经过一系列扩张行动后,世界前十的经济强国捷克斯洛伐克受到德国的控制、富庶的中欧国家奥地利并入德国,使得德国的经济能力达到了空前强大的地步,1930年代末,德国经济规模已远超英法,越升至欧洲第二,世界第三(当时第一和第二的分别是美国和苏联)。
由于苏联的工业体系是封闭性质的粗放型经济,虽然数量上拥有一定优势,但德国的经济质量则远比苏联好,国民生活水平也远比苏联高,是当时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德国开始有步骤地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大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火工业,政府把原料、劳动力、资金和设备等都优先供应与军事生产有关的部门,使德国在为打一场世界性战争提前做好了经济军事化的准备。
总之,这时的德国,不但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都已经做好了打一次世界性战争的准备了。
意大利:
法西斯势力掌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的形势和德国一样严峻。
中央政府无法控制地方,全国面临无政府状态,共产党人与社会党人控制着工会,很多人担心布尔什维克式的共产革命将席卷意大利。
在几个自由政府无法解决这些威胁后,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在1922年10月30日邀请右翼政客贝尼托·墨索里尼以及他所领导的国家法西斯党组成政府。
法西斯党人上台后依然保留自己的非正规武装,用以打击无政府主义者、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者。
在几年时间内,墨索里尼就巩固了自己的独裁地位,意大利也沦为一个警察国家。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严重冲击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断定殖民地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
1935年1月7日,墨索里尼与法国外长皮埃尔·赖伐尔(PierreLaval)签署了意法条约。
10月3日,意大利军团入侵独立的非洲王国阿比西尼亚(现在的埃塞俄比亞),在经过一场长达7个月的战役之后,阿比西尼亚被征服。
1937年,意大利加入日本和德国签署的《反共产国际协定》,由此,德意日三国轴心初步形成。
同年,意大利和德国一同支持西班牙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1939年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被颠覆。
在眼见德国把欧洲局势推向战争边缘的时候,墨索里尼趁火打劫,于1939年4月7日,占领阿尔巴尼亚。
在遭到国际联盟谴责侵略阿比西尼亚后,1937年意大利也退出了国际联盟。
意大利与同样退出国联的纳粹德国在1939年5月缔结了《钢铁条约》,从而加强了罗马—柏林轴心。
1940年9月27日,德国和意大利又接受了日本加入轴心国,签署《三国公约》,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正式形成。
日本:
军国主义抬头
在太平洋地区,战争的硝烟从1930年代早期就开始弥漫。
日本扩大了其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逐渐向中国扩张。
日本鼎承其大陆政策,图谋征服中国。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的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迅速占领中国的东北三省,强行成立由关东军控制的满洲国。
日本对华的侵略是否可以被看作是为其称霸世界的企图所迈出的第一步尚存争议。
有学者认为,事实上,日本的侵略主要是受到19世纪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希望能够保障其在华的利益,特别是掠夺中国的自然资源。
日本的行为属于过时的殖民扩张。
在19世纪,西方列强对海外殖民地的占领和掠夺以及对殖民地居民的杀戮比起日本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到1930年代,世界已经广泛接受了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这意味着以殖民主义的方式粗暴地掠夺他国的领土或资源的行为已经无法为国际社会所容忍。
此外,日本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残忍暴行也遭到国际社会普遍谴责。
然而,另一些学者认为,虽然日本法西斯势力在1931年的时候并没有上升到左右日本政局的地位,可是日本早已在制定征服世界的计划。
1927年,田中义一担任日本首相不久,就主持召开了一个研究积极侵华政策的内阁会议——“东方会议”,开始了日本逐步侵略亚洲的步骤:
满蒙、中国、东亚、亚洲。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借故向中国东北守军发动攻击,称为九一八事变(部分观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可追溯到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但这跟1937年的七七事变一样,都不是主流观点),日军迅速地占领了东北三省。
次年,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植满洲国政权的行动遭到国际联盟谴责,导致日本最终退出了国际联盟。
在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开始抬头,具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秘密社团发动了数次暗杀行动。
经济的大萧条导致民选政府逐渐丧失了政府的控制权,军人开始执政,“军部”作为日本军事力量的司令部被赋予比以前更多的权力,军国主义在军队中蔓延,很多时候军队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国家利益采取行动。
同时随着民族主义与反西方情绪的上升,日本在中国的行为被理论合理化了。
很多日本人开始相信,中华文明的精华传承在于日本,而不是在中国本土。
在1936年二二六兵变之后,另外一部分军国主义分子控制了军部,而不久后日本恢复了于1913年废除的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即将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限定于现役将领的制度。
这样一旦军部和内阁意见不统一,军部可随时通过陆海军大臣辞职的方式迫使内阁下台。
军部在事实上代替日本内阁成为日本的最高权力机关。
日本已经进入军国主义的时代。
1939年日本军队试图从满洲进攻苏联,但很快就被苏联和外蒙古的联军击溃,这阻止了日本的向北扩张政策,也保证了苏联与日本之间脆弱的和平,直到二战末期。
同时,在这次试探苏联的失败的战役之后,日本内部“北进”和“南进”的争端中,“南进”派的力量得到了加强,因此日本从此以后较为坚定的走上了进攻中国,南侵东南亚及征服太平洋的道路。
日本在1930年代的政策对于其最终的失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当时日本的政策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之上,即日本在没有获得稳定的自然资源供应之前无法与欧洲强权对抗,但为了取得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他们又必需挑起一场他自知无法获胜的战争。
此外在侵华时期的残忍行径、在中国建立傀儡政权的作法与日本的最终目标一脉相承,日本在战争中坚持这种不得人心的作法。
而日本国内的许多政治精英当时就已经意识到这种自取灭亡的作法将会为日本带来灾难,但都没有试图制止,因为提出异议的人士纷纷遭到生命威胁。
中国:
内忧外患
1926年起,以蒋中正为主要领袖的国民党领导国民革命军开始进行北伐。
蒋中正成功地击溃了华中、华南地区的军阀,而且即将与北方的军阀达成和解协议。
当时控制着东北三省(满洲)的军阀张作霖一再拖延与日本签订能够给日本带来更多不平等收益的条约,并表现出将与蒋中正合作的迹象。
于是,日本军方中的少壮派在1928年发动了暗杀事件-“皇姑屯事件”,暗杀了张作霖,并且逼迫张作霖的儿子、继承人张学良继续同日本合作。
然而张学良却因此更加偏向于同南方的蒋中正政府合作。
在张学良完全控制住东北军政局势后,宣布“易帜”,接受蒋中正的国民政府领导。
失去对中国东北本地军阀的控制后,日本在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并在当地设立了一个傀儡政府“满洲国”以便日本进行暂时的间接统治,还将清朝的已宣告退位的皇帝溥仪安排为满洲国的皇帝。
因为中国历届合法政府均不承认满洲国的合法性,所以都称之为“伪满洲国”。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四个月,1932年1月,上海亦发生了一二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的整个三十年代,中国与日本陷入了僵局,且蒋中正制定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以应对。
蒋中正认为,只有全中国都团结在他的旗帜下,才能更加有效的对付外来的侵略。
而此时,随着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和日本侵华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蒋中正的政策感到不满。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在西安扣留了蒋中正,震惊中外和国共两党,张杨二人和中共商议后,最终只是迫使蒋“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而不伤性命,蒋中正被迫同意。
日本关东军对此的反应是在未获东京当局批准的情况下,于1937年7月7日制造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以此挑起冲突,八年抗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珍珠港事变之前,中国的处境并未得到外国的多少支持,而更多则是道义上的支持,几乎是在独自面对日本强大的威胁。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请求外国援助,只得到苏联的积极回应,其他大国则保持沉默。
英国为了不刺激日本,加入了对中国的封锁,而美国则依然执行孤立主义的政策,美国对中国的支持也仅限于道义层面。
苏联在抗战初期是中国最大的援助方,但在苏日和谈后,苏联的援助停止。
1940年以后,美国才扩大了援华力度,援引《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军火援助,在苏联受到德国侵略后成为中国的最大援助国]。
值得一提的是纳粹德国的对华援助,1928年以后,德国军事顾问以个人身份受聘于中国。
在抗战初期,德国在中日冲突中竭力保持中立,德国甚至对日本侵华政策一度持反对态度,并成为中国的重要军火提供国。
1938年,德国主张对日友好的新外长里宾特洛甫上台,中德之间的暧昧关系方告终结。
战前的苏联
1917年,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ВладимирИльичЛенин)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Российская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РабочаяПартия(большевиков),苏共的前身)赢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可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并不稳固,不久就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内战,英法等协约国也开始对苏俄进行大规模的武装干涉,但不久后,俄国境内的叛军和外国干涉军全面失败。
虽如此,苏俄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对德战败),丧失了大量沙俄时代曾经占领的领土(有些是苏俄主动放弃,加起来超过50多万平方公里)。
加上内战以及外国势力的干涉,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的苏联显得极度虚弱,而当时斯大林为了排除异己,整肃许多有才干的军事人才,是日后二次大战初期的大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1922年,苏联成立,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依然对其采取敌对态度。
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Иосиф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Сталин)掌握了苏联最高领导权,并通过残酷镇压异己来巩固自己的权利,但同时苏联也逐渐成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强国。
1930年代末,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德国而达到了欧洲第一,但苏联的人民生活水平则远不如西方国家。
当德国法西斯政权崛起之时,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就一直采取绥靖政策欧战战云密布时候,和英法等国家推行绥靖政策当时德国与波兰英国法国对立之际,苏联在国际上成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所以必须寻求与苏联同盟,而英法也为了在东西两线同时夹击德国而拉苏联为己助。
1939年4月间英法都特别派使节前往俄国与苏联磋商签订军事同盟的各项事宜,不过德俄边界不相连,假设战争一旦爆发,俄国必须经过邻近各国的领土始能与德国交战,因此必须先解决邻近各国同意俄军借路经过的问题,但是当时邻接俄国的国家,害怕共产的心理远胜过纳粹主义,因此东欧各国包括波兰在内都不愿借路给俄国,致使英法与俄结盟的谈判拖延不决;反观德俄的秘密谈判却颇为顺利,这时的德国和苏联,欧洲这两个被认为是最强大的专制国家,虽然曾经是思想上的敌人,却抛弃了西方国家认为是无法逾越的意识形态的鸿沟,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
该条约中包括了《秘密附属议定书》(书中规定德俄瓜分范围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及波兰东部为苏俄势力范围,波兰西部及立陶宛为德国势力范围,至于苏联希望兼并的比萨拉比亚,德国对其将来的命运声明并无兴趣〖苏联一直否认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