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腐植酸类农药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docx
- 文档编号:10197006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74.33KB
212腐植酸类农药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docx
《212腐植酸类农药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2腐植酸类农药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2腐植酸类农药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
目录
1前言1
1.1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进展1
1.1.1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1
1.1.2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2
1.1.3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研究5
1.2腐植酸类农药的研究进展7
1.2.1腐植酸的研究历史及进展8
1.2.2腐植酸的多功能特点与农药应用研究9
1.2.3腐植酸类农药的研究进展11
1.2.4腐植酸类农药多功能特点12
1.3本研究的意义及内容13
2材料与方法14
2.1试验条件14
2.1.1供试作物14
2.1.2调查和防治对象14
2.1.3试验地基本情况14
2.2供试药剂及来源15
2.3试验设计及处理15
2.4药剂试验地管理15
2.5试验方法16
2.5.1发病影响因子调查16
2.5.2室内抑菌效果测定16
2.5.3田间药效试验调查17
3结果与分析17
3.1影响苹果树腐烂病的相关因子分析17
3.1.1品种与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的关系17
3.1.2树龄与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的关系18
3.1.3园内卫生状况与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的关系18
3.1.4树势与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的关系18
3.2室内抑菌效果测定结果分析18
3.3田间防效试验结果与分析19
3.3.1不同药剂处理对新病斑的病株率的影响19
3.3.2不同药剂处理对苹果树腐烂病复发率的影响20
3.3.3不同药剂处理对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效果的影响21
4结论与讨论21
参考文献22
1前言
苹果树腐烂病(ValsamailMiyabeetYamada)是一种分布广泛的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生产上普遍发生和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
近年来,在运城果区,随着果树树龄的增长,发病趋势日趋严重,一般情况下,发病率在40%左右,严重者可达85%[1],对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已成当前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化学防治是解决苹果树腐烂病的有效途径,但随着病菌抗药性增强和人们对化学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化学农药的使用逐渐受到限制。
因此,根据该病的发生特点,开发药肥混配型农药[2,3]如腐植酸(HumicAcid)类农药等,进行苹果树腐烂病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1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进展
1.1.1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
苹果树腐烂病于1903年在日本首次发现,1909年由宫部和山田定为ValsamailMiyabeetYamada。
1915年三浦详细研究了该病的发生过程[4]。
1972年日本小林享夫认为该菌除侵染苹果属外,还能侵染梨、桃、樱桃、梅、杨、柳等,据其病原菌形态主张更名为V.ceratosperma(TodeetFr.)Maire。
我国1900年前后从日本引进苗木,1916年在辽宁省南部地区发现该病。
1948~1949年及1960年曾两度在辽南地区大流行,造成大批果树死亡[5]。
因为苹果树腐烂病菌有潜伏侵染特性[6],所以有人认为我国最早的病原来源有可能是从日本引入苗木带入的。
李美娜研究认为,中国苹果腐烂病原菌的来源有两种可能:
其一从日本引入苹果苗木带入了该病菌,其二是原产在中国的野生属的一些中尚存在这种病菌。
苹果树腐烂病原菌为ValsamaliMiyabeetYamada,称苹果黑腐皮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子囊壳生在子座里3~14个,多为4~9个,子囊壳球形或烧瓶形,直径320~540微米,喙长450~860微米,顶端具孔口;子囊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大小28~35×27~10.5微米,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腊肠形,单胞无色,大小7.5~10×1.5~1.8微米。
苹果树腐烂病原的无性阶段(Cytosporasp.)属于半知菌亚门壳囊孢属。
据报道,Cypsporasp.[7,8]、苹果壳囊孢Cypsporamandshurica[9-11]、梨壳囊孢C.carphosperma[8,11]、仁果壳囊孢C.microspora[9]、核果壳囊孢C.leucostoma[8]、桃干枯壳囊孢C.cincta[12],均可侵染苹果。
另外,Ashkan等[13]报道蔷薇变红壳囊孢C.rubescens在伊朗也可侵染苹果。
而Sakuma等[14]研究认为C.sacculus是中国、日本和韩国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国内近几年也有教科书将我国的苹果树腐烂病菌定为C.sacculus[15]。
但Fan等[11]根据自然形成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形态测量结果认为,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为苹果壳囊孢和梨壳囊孢2个种[16]。
有报道其无性阶段还有C.rosarumGrev.称蔷薇壳蕉孢菌。
菌丝初无色,后转为墨绿色或橄榄色,有隔,大小2.0~7.5微米,内含油珠,冬季较多。
菌丝生长10~15d后,在表皮层下形成外子座,黑色、圆锥形,可穿破表皮外露,内含一个分生孢子器,直径517~1650微米,高430~1300微米,成熟时形成一室或多室,各室相通,具一共同孔口。
孢子器内密生分生孢子梗,分枝或不分枝。
孢子器中可不断地产生孢子,其放射孢子角的能力可维持1~2年。
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香蕉形或腊肠形,两端圆,微弯曲,大小3.6~6.0×1.2~1.7微米。
秋季形成内子座即病疤上所产生的大型疣状物,一个子座中一小时内可放出1120~8660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的数量约为分生孢子的1/10。
病菌生长适温28~32℃,最高37~38℃,最低5~1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23℃,在10℃经32h萌发率可达30%以上;子囊孢子萌发适温19℃左右。
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天门冬酰胺素,在蒸馏水、自来水中不能萌发。
1.1.2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
1.1.2.1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害循环
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腐烂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分孢子角等在病树皮上越冬;在有子囊壳的地方,子囊壳也可越冬。
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一般传播距离20~30m,远的可达500m[17],当病菌遇到死伤组织或局部出现衰弱半死组织发生,有适宜条件即可萌发侵入。
菌丝在死组织中发育并分泌毒素杀死周围细胞,菌丝即扩展到新的死组织中,就这样使病斑逐渐扩大。
当扩展到足以为人眼可见时,病斑已经很大,从侵入、建立侵染关系、扩展到较大的病斑,经过了一段相当长的过程,病菌侵入到形成腐烂病病疤,适宜条件下需7~15d,多数30d以上。
每年3~10月在病树皮上不断有橘黄色孢子角出现,每次都在降水后出现,而以5~7月最多。
侵入途径主要是通过伤口侵入,如剪锯口、冻伤、日烧、脱落皮层、虫伤、创伤等伤口,自然孔口也可以侵入,如皮孔、叶、果柄脱落处等。
腐烂病菌孢子萌发侵入后可潜伏在树皮表面坏死组织、叶痕、皮孔、果台和果柄痕等部位。
一般情况下,3~11月腐烂病菌可侵染,以3月下旬至5月侵染较多,6~11月侵染较少,12月于至次年2月严冬季节,不发生侵染。
腐烂病菌是一种弱性寄生菌,病菌孢子发芽侵入时,先在死亡组织上生长定居下来,处于潜伏状,外观无症状的苹果树皮,往往带有腐烂病菌。
苹果枝条带菌,各地普遍存在,即使在腐烂病罕见的地区,枝条也带有病菌。
当树体或其局部组织衰弱,寄主抗病力降低或暂时降低些,潜伏病菌便会转为致病状态。
病菌产生有毒物质,杀死周围的活细胞,接着菌丝向外扩展,如此不断向纵深发展,使皮层组织呈腐烂状。
当条件不利时,病菌便停止扩展(暂时潜伏)。
腐烂病的发病周期,一般始于每年的夏季。
树皮上从6月上旬开始形成鳞片状自然落皮层;7月上中旬落皮层组织逐渐变色死亡。
夏季是苹果树活跃生长期,不是病菌扩展致病的有利时机;但落皮层为腐烂病菌提供了良好条件,侵入树皮的病菌提供了良好条件,侵入树皮的病菌先在此扩展,致使落皮层呈现出表层溃疡斑。
10月下旬至11月间,苹果树渐入休眼期,生活力减弱,病菌活动加强,有些表层溃疡上,病菌局部透过下部的周皮,侵入健康组织,形成数个坏死点。
坏死点及春季潜存下来的干病斑,届时向纵深扩展为害。
11月至翌年1月,内部发病数量激增。
深冬季节(休眠期),病菌扩展缓慢,症状不明显。
症状隐蔽是苹果树腐烂病特点之一。
外观症状出现的高峰期是在早春(2~3月),此时病斑扩展快,为害最烈。
5月,发病盛期结束。
在生长期内,遗留下来的病斑不再活动,只有老弱枝干上的病斑可缓慢地扩展。
晚秋,腐烂病斑发生又出现一个小高峰。
苹果树腐烂病每年3~4月份出现一次发病高峰,3~11月份病菌均可侵染,秋季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病害潜育期7~15d,最长35d。
1.1.2.2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病条件
树龄树势:
根据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北辛乡果园内抽样调查,树龄分别为10年生和15年生苹果树,品种均为红富士,经营、管理措施一样,其发病情况却存在较大差异。
10年生苹果树的感病指数为15.4,15年生苹果树的感病指数为23.1,由此可见,树龄越大,感病越严重。
这是因为随着树龄的增长,树体的抗病性降低,同时树龄较大,树冠大而密,使其树体下部有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寇光涛[1]报道树龄在5年以下发病较轻,平均发病率在0.3%,树龄在10-20年发病比较严重,平均发病率在56%。
马占鸿等[18]1988年在银川地区调查结果(见表1),充分证明苹果树树龄越大,腐烂病发生的越严重。
随着树龄的增长,树势衰弱,树皮含水量降低,形成许多死皮、老皮,给病菌提供了寄生场所,随之腐烂病严重发生。
据BloomberyW.J.等[19,20]对杨树溃疡病的研究,寄主的水分状况同树体愈伤能力和抗病性呈正相关。
当皮层细胞含水量低于正常充水度时,树皮含水量降低,常可引致病变的产生。
刘金祥等[21]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二道河子村上世纪70年代栽植的平川沙地果园、雷字村2个山地果园由于地下管理较好,肥水充足,至今树势健旺,连年丰产。
但九号村的两个平地果园虽土壤肥沃,但后来皆因肥水管理不及时,导致树势衰弱,刚进入盛果期而感染腐烂病,最重导致全园毁灭。
表1银川地区树龄与腐烂病发生的关系
Tab.1TheYinchuanareatreeageandtherottensicknessoccursrelations
树龄
5年以下
(不含5年)
5-10年
10-15年
15-20年
20-25年
25年以上
平均发病率(%)
0.5
2.5
6.7
20.0
35.8
70.6
树体负载量:
在苹果树正常管理情况下,树体负载量是左右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
通常,苹果树进入结果期后,腐烂病斑开始出现;随着树龄的增加和产量的不断提高,腐烂病会逐年增多。
由于各种因素(栽培管理和环境条件等)的影响,苹果结果常有大小年现象,凡大小年现象严重的果园或植株,腐烂病也严重。
据调查,大年的园片或单株甚至单枝,当年秋、冬季和翌春的腐烂病发生较常年多,发病期长,为害大;果树小年,腐烂病轻。
这是由于大年树,树体贮藏营养减少,抗病力大大降低的缘故。
温度:
温度是影响腐烂病传播及为害的最重要因素。
罗荣华等[22]报道该病病菌生长的发育温度为3~40℃,最适宜温度为18~28℃,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发病情况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升高而加重。
低温冻害及高温日灼与苹果树腐烂的发生密切相关。
凡大冻害之年,就是腐烂病大发生或开始大发生之年。
冻害和日灼削弱树势,增加树皮坏死组织,为病菌侵入和扩展创造了条件。
山区和沙地果园,向阳面枝干容易发生日灼,随之发生腐烂病;因腐烂病而锯除枝干的树体,更容易发生日灼,加重腐烂病为害。
降雨:
雨水是腐烂病病菌主要传播方式,因此降雨量也对该病的发生流行产生影响。
当5~6月份进入雨季后,病菌孢子的传播速度加快,侵染加剧,但因树势较强,暂不发病,但是为该病的下次发生留下隐患。
营养条件:
苹果树腐烂病菌是弱性寄生菌,也是树体的习居菌,只有在树势衰弱,抗病力差时,才为害树体。
在苹果产量逐年提高情况下,若追肥不足,特别是磷、钾肥不足,必然导致腐烂病发生。
施肥时期和施肥技术不当,也影响树体抗病能力。
近年来,速效肥的大量使用,严重影响了土壤有机质的形成。
由于追施速效肥的失调和有机肥的缺乏,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果园地下水位较高,土层贫瘠导致树势衰弱,导致腐烂病严重发生。
何淑华等[23]1995年报道一切增强树势的措施对腐烂病都有抑制作用,如按N∶P∶K=1∶0.5∶1的比例施肥,增施有机肥、果园覆草、合理调整负载量、及时涂白等等。
愈伤能力:
树体愈伤能力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树体含水量是个重要条件。
枝条含水量正常时,愈伤组织形成较快,病斑扩展缓慢;枝条含水量饱和时,愈伤组织形成稍慢;枝条失水时,愈伤组织形成较慢,病斑扩展迅速。
总之,当枝条失水时,有利于腐烂病扩展与为害。
自然伤害:
果实受自然雹伤及虫伤等,易于发生腐烂病。
为害叶部的病虫害,往往造成叶片提早脱落,削弱了树势,腐烂病易发生;为害枝干的害虫,也可加重腐烂病为害。
整形修剪和栽培管理:
修剪不当或修剪过重,尤其是修剪原则和技术的不断变迁,致使树体伤口过多,树势衰弱,腐烂病常常伴随发生。
修剪是调节果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重要措施,是保证连年丰产丰收的重要手段之一[21]。
如果修剪不好,就会致使树势急剧衰弱而感染腐烂病。
在生产实践中,因为人为的大杀大砍、改造树形,造成伤口过大、过多,愈合不完全,感染腐烂病导致苹果树树势衰弱,直至最后死亡。
苹果套袋:
李德三等[24]2008年调查发现,套袋后一般都连续喷施2~3遍波尔多液,间隔期一般在25~30d以上,个别间隔期达到40d以上。
在此期间(6~8月份)正是腐烂病集中传播时期,由于喷药间隔期过长,给分生孢子传播提供了条件,用药不及时是造成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1.3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研究
有关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
总体来讲,该病害的防治应根据苹果树腐烂病侵染特性及发病规律,防治该病必须以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力为根本;同时搞好田间喷药、刮除落皮层、病斑治疗、果园卫生、防治其它病虫、防止冻害及日灼等,才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为害。
目前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方法有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多种方法,在生产上具体防治措施是以上各种方法的综合使用。
不论采用那种方法,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综合起来主要从下面几方面入手开展防治:
1.1.3.1壮树防病
培育壮树是控制腐烂病危害的根本。
a、合理施肥。
对于腐烂病的防治来说,合理施肥的关键有三,一是施肥量要足,应该根据产量水平及树体生长发育状况及时补充足够的肥料。
二是肥料种类要全,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都应兼顾。
应该特别重视补充钾肥和磷肥,避免偏施过量的氮肥。
三是提倡秋施肥。
中熟果采收前后,一般是9~10月上旬,以挖沟施入优质的有机肥并配合适量的化肥,同时加强叶面喷肥,可显著提高树体营养积累,对控制春季发病高峰有明显效果。
b、合理灌水、防止早春干旱和雨季积水。
早春适当提早浇水,可增加树皮的含水量,降低病斑的扩展速度,加快伤口愈合;秋季控制灌水,有利于枝条成熟,可以减轻冻害。
c、合理负载。
严格疏花疏果,使树体负载适宜,杜绝大小年结果现象。
实践证明,过量结果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d、合理修剪。
尽量减少各种伤口,避免过度修剪。
e、保叶促根。
加强果园土壤管理,为根系发育创造良好条件,“根深叶茂”,培育壮树;及时防治叶部病虫害,避免早期落叶,削弱树势。
1.1.3.2清除病菌
降低果园菌量是控制危害的基础。
a、果园卫生。
结合冬季清园,认真刮除树干老皮、干皮,剪除病枝及田间残留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等措施都能降低果园菌量,控制病害蔓延。
b、重刮皮。
5~7月,用刮皮刀将主干、骨干枝上的粗翘皮刮干净的措施称为重刮皮。
试验证明,该项措施能明显减轻腐烂病的发生及蔓延程度。
c、休眠期喷药。
苹果树落叶后和发芽前喷施铲除性药剂可直接杀灭枝干表面及树皮浅层的病菌,对控制病害有明显效果。
1.1.3.3病斑治疗
及时治疗病斑是防止死枝死树的增加,减少病菌的寄生场所。
病斑治疗的方法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方法来预防和治疗苹果树腐烂病,此种方法比较费时、费工,并且防治效果不太理想。
物理防治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a、泥封法。
在果园就地取土,加水和成泥团,然后加麻刀,厚厚的敷在刮净的病患处,外面用薄布或薄膜包好,保持一年即愈,只要操作适宜,治愈率可达95%以上。
b、培土法。
首先刮净病疤,然后直接在树干下部病疤处培土,使病菌窒息而死。
c、重刮皮。
以5-6月份最好,用锋利的刀子将病部全部刮除,可将多年积累的各种类型病变组织和侵染点彻底清除,不需要化学药剂保护,且可刺激树体产生愈伤组织,增强抗病力。
d、对主干、主枝上的较大病斑,进行桥接或脚接,可恢复树势。
化学防治是利用农药对苹果树腐烂病进行预防、保护和治疗。
腐烂病病菌在木质部上可存活5年,前3年致病力强,刮治和涂治必须连续进行3~5年深达木质部,因此刮治和涂治的病疤易重犯。
运用化学防治与刮治或划道涂治相结合,能够及时快速的对腐烂病进行防治,较好的控制腐烂病的蔓延。
化学防治中使用的农药制剂有5%菌毒清水剂、40%福美胂悬浮剂、25%福胂·腐植粉剂、腐必治、2.12%腐植酸铜水剂、灭腐灵、3.3%腐植钠·铜水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甲基硫菌灵糊剂等。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对腐烂病病菌进行相互作用,杀死腐烂病病菌。
a、镰刀菌。
利用果树上分离到的镰刀菌(Fusariumspp.110-1)对腐烂病菌具良好的拮抗作用,可铲除苹果树腐烂病越冬菌。
b、农抗120(吸水刺孢链霉菌)。
经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果业中心研究证明,农抗120对苹果树腐烂病病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c、B-903、B-921(枯草芽孢杆菌)。
用B-903活菌处理苹果腐烂病枝条,15d后防治效果达82.8%,B-921对苹果腐烂病病菌防治作用极强,其机制为溶菌作用。
上述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方法中,化学防治能够快速有效的对苹果树腐烂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农药中,腐植酸类农药价格低廉,防治效果较好,并且使用后无农药残留,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腐植酸类农药是目前防治苹果树腐烂病应用较多的一类药肥混配型药剂。
1.2腐植酸类农药的研究进展
目前在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方面化学防治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各种防治药剂中,腐植酸类农药表现出价格低,无残留、防效好的特点,因此腐植酸类农药作为一类药肥混配型药剂在防治苹果树腐烂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人类真正认识腐植酸,是从1786年德国Achard首次从泥炭中提取到腐植酸开始,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其开发利用,也是最近半世纪内的事。
从腐植酸广阔的资源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来看,腐植酸的研究与开发仅是刚刚开始。
国内外大量研究说明腐植酸是一种植物性的天然激素复合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天然的抑菌、灭虫剂。
若将腐植酸与一些农药配伍,发现腐植酸农药复合体具有腐植酸和农药双重特性,即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还可提高农药药效,减少农药用量,更为突出的是可降低农药毒性,减少残留。
这些发现为化学农药安全使用,改善其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土壤、空气、农副产品污染等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1.2.1腐植酸的研究历史及进展
腐植酸(HumicAcid)是一种天然的有机大分子化合物,在土壤、湿地、煤炭和贝岩等有机矿物中都有分布,外观呈黑色或棕色,是一种无定型的聚电介质。
腐植酸中含有多种含氧官能团,这些官能团与腐植酸的性质和应用有很大关系,其中主要的官能团有羧基、酚羟基、醇羟基、醌基、甲氧基等[25]。
腐植酸的结构尚未弄清,仍多是推测,一般认为腐植酸分子的结构是带侧链的芳香环、稠环、脂肪环和杂环的缩合体系,在核和侧链上分布着活性酸性基、甲氧基、羰基,精确的结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公元前一千五百年的商代已经开始使用有机肥料,战国、秦汉时期已经使用绿肥和粪肥等富含有机质的肥料。
历史上中国何时开始使用泥炭、褐煤和风化煤及其制品作为肥料,无准确记载。
但是我国明代“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编入的“乌金散”,“乌金”指的是“腐植酸”。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所开始对泥炭的利用进行研究,但起初并不明确要利用其中的腐植酸。
50年代末,开始尝试用泥炭改良土壤和制取植物刺激素。
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北京农业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北京石油学院等院所对用舒兰褐煤,以硝基氧化制造硝基腐植酸肥料以及农业上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过比较集中的研究和试验。
可惜由于局势的变化,又停顿下来,中间大约有10年之久。
70年代中叶,在当时燃化部的推动下,国务院于1974年发出文件,推动了腐植酸的开发利用,并一度形成一种群众运动的热潮。
当时开发利用的目的在于制造肥料,支援农业生产,但实际发展跃出了这个范围,逐渐扩展到工业、环境保护、畜牧、医学等方面。
1977年,“全国腐植酸类肥料科研成果交流会”在长春召开,强调了加强腐植酸综合利用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把“综合利用”和“科学性”问题提了出来。
七八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化学会先后四次召开了《腐植酸化学学术讨论会》。
以北京农业大学为首的一批单位肯定了腐植酸在农业上的五大作用。
1983年,国际腐植质协会在美国召开第一次学术会议。
1984年,国际腐植质协会在英国召开第二次学术会议。
1985年底,全国腐植酸科技成果120项通过部、省、市级鉴定,为腐植酸综合利用事业奠定了基础。
1986年,国际腐植质协会在挪威召开第三次学术会议。
1987年,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成立。
“十五”期间,一大批腐植酸科研项目被列入了国家“863”、“973”和“星火项目”课题。
像腐植酸可降解液态地膜、腐植酸缓控释一次性施肥、腐植酸测土配方施肥、腐植酸营养一体化、腐植酸水产养殖等具有行业标志性技术,已经成为我国腐植酸行业乃至工农业领域内的璀璨明珠。
总之,腐植酸广泛存在于土壤、湖泊、河流、海洋中,自然界中的泥炭、褐煤和风化煤中含有丰富的腐植酸。
它是影响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也是潜在的、可大力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有机资源。
近些年来,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腐植酸的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使得腐植酸类物质在农业、园林业、畜牧业、养殖业、医药卫生、工业、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都有了新的进展。
从《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来看,近10年来,有关发表腐植酸的文献超过5000篇,充分说明我国腐植酸研究水平有了强大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1.2.2腐植酸的多功能特点与农药应用研究
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腐植酸在农业上应用的试验研究,总结出腐植酸具有5大作用的科学论断,表明了腐植酸类物质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特点的天然的有机大分子化合物。
特别是在农药应用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腐植酸的基本特征适合环保农药的特点:
腐植酸是自然界中生物活动和生态发展的必然产物。
自然界中叶落归根、杂草腐烂分解、禽畜粪便自然发酵、农作物秸秆还田等,促进有机物的复杂演化,并形成了不同形态的腐植酸类物质,这些物质与自然界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可以说,选择腐植酸开发农药,就是选择了腐植酸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2)腐植酸的生物活性适合环保农药的要求:
土壤学家指出,腐植质是一类组合结构极为复杂的高分子聚合物,其主体是腐植酸及其与金属离子相结合的盐类[26]。
腐植质各种生物活性表现见表2。
表2腐植质各种生物活性的表现[27]
Tab.2Thebehaveofkindsofbiologicalactivityofhumus
类别
腐植质生物活性现象
植物
刺激种子萌发和生长
刺激生物量的生长
刺激N的吸收
刺激矿物质元素的吸收
刺激叶绿素的生物合成
刺激蛋白质合成
刺激植物的代谢过程
缓冲和解毒功能(抗不利条件)
动物
刺激生物量生长
免疫调节活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2 腐植酸类 农药 防治 苹果树 腐烂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