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五篇.docx
- 文档编号:10194915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2.05KB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五篇.docx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五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五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五篇】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小编整理了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协助!
古诗三首
一、教学要求: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准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泊船瓜洲》。
一、激趣导入。
1.谈话:
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
”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生答:
瓜洲)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以前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二、板书诗题,读题。
1.过渡:
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
先去读一读吧。
2.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
3.指名读,正字音。
尤其注意:
“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4.指名答。
(我觉得它写得很美、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三、诗句赏析。
1.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
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
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
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
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
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5.小结:
你们的回答很精彩!
原来短短一句诗能够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
可为什么诗中只有一种“绿”色呢?
仔细观察一下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协助的。
6.指名答。
(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7.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
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的高山。
学生口述。
8.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手指课题“船”字)(生答:
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
(生答:
绿色),让作者那么明显地感受到──(生答:
春天到了、来了)。
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过渡:
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
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
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
诗中的家乡是指哪?
引导从课题的船停靠在“瓜洲”“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五、布置作业。
学会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秋思》和《长相思》。
一、谈话导入。
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
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他们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二、指导朗读。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首读一读,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读,正音。
(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3.看看诗题,你发现什么了?
指名答。
4.那么,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三、品读感悟。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
课件出示两首古诗。
默读,划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哦,原来诗人来到了──(生答:
洛阳城)行色匆匆的他看见──(生自由回答)而拂面而来的是阵阵──(生答:
秋风),这秋风是那么的(生答:
凉爽、舒服、惬意),让他禁不住地提笔──(生答:
写家书),提起笔来才发现要写的──(生答:
要写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真是──(生读: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小结:
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指名答。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
小组内交流。
四、继续品读。
1.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2.这又一次的开封、密封的过程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生答:
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这真是说也──(生答:
说不完)道也──(生答:
道不尽)。
3.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理还乱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4.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这都是──(生答:
借景抒情)。
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
你能感受到吗?
总结: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
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
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生答:
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
五、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
教学反思:
梅花魂
一、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自学生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
你喜欢它吗?
你喜欢它的什么?
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相关梅花的故事。
2、板书课题。
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
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
“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给第二段分层。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全文。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
(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图;
2、从题目入手:
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
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
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
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
思考:
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很多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
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
”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
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
(梅花的精神)
(3)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
(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
)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
(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
)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
三、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15、梅花魂 3、不能回国 中国心
4、赠送梅图
5、递梅花巾
照 应
教学反思:
桂花雨
一、教学要求。
1.理解2个生字。
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
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桂花的名句。
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
你们读过哪些相关桂花的名句来跟同学交流一下好吗?
我们却从未听说桂花会下雨。
2.抽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
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三、自读自悟细读悟情。
1.自读自悟(出示思考题)
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
勾出相关的词句。
2.细读悟情(讨论交流)
重点理解句子: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但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
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
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2)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理解“总是”)
(3)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读体会。
1.“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不过母亲说: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
为什么?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
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注重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
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
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能够替代它呢?
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
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板书设计
7*、桂花雨
桂 花 飘 香 十 里
摇 花 真 像 下 雨
爱 花 赏 花 拾 花
仿 佛 回 到 故 里
教学反思:
小桥流水人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潺、婀、粼、涸、缀、螃、蟹”八个生字。
准确认读“词语盘点”中相关本课的词语。
2.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情,以及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我”忘不了家乡的桂花雨,下面这篇课文的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景致又久久不能忘怀呢?
板书课题:
小桥流水人家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
感兴趣的同学还能够根据文中的描写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景致。
2.互相交流:
作者故乡的这些景致给你怎样的感受?
(那么美,那么自然。
)你从这些景致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
(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怀念。
)
3.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交流:
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
)再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空洞,更真实,更感人。
)
教师小结:
希望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使用。
板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
那么美,那么自然
“我”热爱,“我”思念
教学反思:
回顾.拓展二
一、教学要求。
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
.
二、教学重点。
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相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内容。
1.“望着云彩,思念故乡.思念故乡,望着云彩”这诗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2.这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
回顾?
拓展)。
3.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
出示相关语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
更美的是,我由东窗能够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
二、互相交流,各抒己见。
1.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边读边批注.。
2.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
a.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
b.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小结:
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
2.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充分交流,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但明白了抒情要用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表达,还积累了很多感人的片段.谁能背诵一两段?
三、布置作业。
抄写并背诵《日积月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