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湾II标专项方案.docx
- 文档编号:10193357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85
- 大小:477.39KB
金井湾II标专项方案.docx
《金井湾II标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井湾II标专项方案.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井湾II标专项方案
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2、闽建建[2010]41号《福建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闽建建[2009]12号《关于建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报告制度的通知》;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6、《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8、《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DBJ13-91-2007);
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1、金井湾大道道路工程雨污水管线施工设计图;
12、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13、其它相关建筑、结构图纸;
14、施工现场状况及本公司的施工能力、经验。
二、编制原则
1、工期保证原则
根据合同约定的本工程总工期及节点工期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计划安排周密,使分部分项施工衔接有序,资源利用充分,以保证总体施工计划的实现,从而确保总工期。
2、技术可靠性原则
施工方案制订遵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特点,吸收类似工程施工和管理的成熟技术,结合我单位相关工程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确保工程安全、优质、快速完成。
3、安全、环保原则
以确保安全、文明施工为原则制订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全过程处于严密监控状态,以有利生产为目标布置施工总平面。
第二章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况
1、电力隧道工艺设计
本次设计高压电力电缆为平潭进岛220KV电缆,根据电力总体规划,电力电缆进入上澳变后,由上澳变引出,沿金井湾大道布置,为避免高架占用用地,影响美观,采用电力隧道埋地缆化,本次电力隧道金井湾大道及牛寨山路段均为单仓结构。
2、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要求尽量将电力隧道布置在道路外侧或绿化带上、线形平顺、减少与障碍物交叉(主要是雨污水管道、箱涵、规划水系),并与坛西大道、坛东大道等电力隧道衔接。
本次电力隧道设计按《电力隧道断面位置图》中布置位置不同分为以下4段进行设计:
第一段:
沿金井湾大道(娘宫立交~坛西大道)段布置,该段桩号为SK1+340~SK6+496.39(隧道段除外),电力隧道主要布置于道路南侧红线外侧,电力隧道外边线距道路红线为2.1~2.6米。
经现场勘查,该段道路桩号SK3+640红线外侧有一栋4层现状楼房,该楼房较新予以保留,因此电力隧道于桩号SK3+600~SK3+660段布置于道路辅道及人行道下,电力隧道中心线距金井湾大道中心线为22.1米,其余路段均布置于道路红线外侧。
第二段:
沿万宝路(牛寨山路段)布置,该段桩号为AK0+000~AK1+795.19,电力隧道布置于道路南侧,该段采用E型电力隧道,电力仓中心线距万宝路中心线为10.3米。
第三段:
沿金井湾大道(坛西大道~坛东大道)段布置,该段桩号为BK0+000~BK1+029.00电力隧道布置于道路北侧,电力隧道中心线据道路北侧红线2.5米,该段采用E型电力隧道。
第四段:
沿坛东大道布置,该段桩号为TK0+084.05~TK0+700,电力隧道布置于坛东大道东侧红线外,电力隧道中心线据道路东侧红线2米,该段均采用E型电力隧道。
II标段电力隧桩号范围为上述第一段的SK4+100-SK6+496.39及第二段牛寨山路段。
电力隧道平面线形基本上与所在道路平面线形一致。
对于圆曲线半径,满足收纳管线的最小转弯半径及要求,并尽量与道路圆曲线半径一致,本次设计最小转弯半径为15米。
合理布置通风口、投料口、人员进出口、管线引入引出口等节点,在满足使用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将节点布置在道路外侧或绿化带上,与周围景观绿化融合在一起,并避开各种横穿管线。
3、立面布置
金井湾大道(娘宫立交~坛西大道)段及牛寨山路段电力隧道沿线下穿段较多,标准路段覆土高度2.7m,全段最小覆土厚度不小于0.5米。
本次与电力隧道交叉的障碍物主要有过路桥涵、雨污水主干管,当遇水系或雨污水主干管时,电力隧道下穿通过,纵坡不大于15%,沟顶距河内底设计高程控制在1m左右。
同时设计上已经考虑了污水主管与桥涵一同过路,这样有效的减少了电力隧道的下穿次数。
在管线交叉处、排洪箱涵交叉处标高控制如下:
1、SK4+154.45处电力隧道与3孔6.0x2.8米排洪箱涵交叉,电力隧道下穿排洪箱涵;
2、SK5+742.23处电力隧道与3孔5.0x2.0米排洪箱涵交叉,电力隧道下穿排洪箱涵;
3、SK6+126.00、6+128.06处电力隧道与D400污水管、D1200雨水管,电力隧道下穿;
电力隧道的纵坡按最小0.3%排水纵坡设计,最大纵坡按一般路段不超过15%,特别困难路段不超过40%考虑。
4、横断面布置
电力隧道横断面设计主要根据路段的回路数,本次设计路由为进岛上澳变两侧,电力高压线路回数众多,为平潭岛电网主干线路,于金井一路、天大山东路、坛东大道均有分支,考虑近期管线敷设及远期管线预留空间,根据不同路段需求设置不同电力隧道断面,共设置C、E型两种断面,各路段回路数及横断面类型详见下表:
电力隧道回路数及类型一览表
标段
序号
起点
终点
220KV电缆
110KV电缆
截面类型
长度(m)
Ⅰ标
1
海峡大桥
上澳变
4回
0回
C型
2446.2
2
上澳变
金井一路
4回
7回
3
金井一路
天大山东路
2回
5回
4
天大山东路
牛寨山路
2回
1回
E型
391.3
Ⅱ标
5
牛寨山路
坛西立交
2回
1回
E型
2850
Ⅲ标
6
坛西立交
坛东大道
4回
0回
E型
1643.3
7
坛东大道段
2回
0回
电力隧道内支架220V高压电缆布置形式采用单排布置,单排布置断面可减少电力隧道净高,但需增加电力隧道宽度,本工程考虑道路南侧交叉口较多,金井湾大道上各种管线均需与电力隧道交叉,如电力隧道高度太高,将大大增加电力隧道的埋深,不利于电力隧道施工,因此本工程采用电缆并排布置于支架内方案。
C、E型横断面布置如下:
5、电力隧道断面位置设计
金井湾大道(娘宫立交~先建一路交叉口)、(万宝路~坛西立交)段北侧紧靠山体,施工困难,因此金井湾大道(娘宫立交~坛西大道)段电力隧道布置于道路南侧。
牛寨山路北侧紧靠牛寨山山体,施工困难,因此牛寨山路共同沟布置于道路南侧人行道下。
6、电力隧道防火分区布置
本工程中防火分隔间距按照不大于200m设计,全线电力仓设置40个防火门,有41个防火分区。
本工程共设置15个防火门,有16个防火分区。
通风口节点下防火门均为常闭双开甲级防火门,每两个常闭防火门中间设置一常开双开甲级防火门。
常开防火门设置自动控制系统,正常工况不带电常开,异常工况自动关闭。
常闭防火门不设置自动控制系统。
7、电力隧道通风设计
为排除电力隧道内电缆散发的热量,并补充适量的新鲜空气,需设置通风系统。
通风口均设置在道路绿化带或道路红线外侧,避开道路车行道及下穿段范围。
当管沟内发生火灾时,火情监测器发出的信号使电动防烟防火阀关闭,同时关闭通风机。
待冷却后由排风机排除烟雾。
本次电力隧道采用机械送风、机械排风的通风形式,每400米左右为一通风区间,在每一通风区间内分别布置一个排风口和一个进风口,因此全线共设置有20个通风口,通风口均设防水百叶窗,内衬10x10mm不锈钢丝网,且均设置在地面绿化带及道路红线外侧,通风口同时考虑了人员进出通道。
通风量按换气次数计算,电力仓按4次/小时。
8、电力隧道投料口设计
进料口兼顾人员出入功能,全线共设置有43个投料口,投料口均布置在道路绿化带或道路红线外侧,投料口最大间距200米,便于投料及人员进出。
电力隧道防火门、通风口、投料口统计表
标段
断面形式
防火门
通风口
投料口
常开
常闭
Ⅱ标
E型
7
8
8
17
9、电力隧道引入引出口设计
电力隧道引入引出口包括两种,即排管出仓口和节点引出口。
排管出仓口用于外接电缆沟的引出口,电力电缆通过预埋于箱体侧墙上的玻璃钢套管引出箱体,并接入临近的工作井,然后通过工作井接入电缆沟,本项目只有一处排管出仓口,设置于金井一路交叉口处。
节点引出口用于外接电力隧道或者电力隧道的引出口。
节点引出口通过节点构造设计,保证了电力隧道与相交电力隧道或电力隧道形成一体,节点构造较为复杂,按照框架结构设计。
电力管道出仓采用缆线密封件。
10、电力隧道排水设计
电力隧道在每个防火分区低点设置排水集水槽,内设排水潜水泵,以排除各自防火分区的积水。
双仓两侧均需设集水槽,市政仓排水集水槽尺寸1.0m×1.0m,槽深1.2m;电力仓排水集水槽尺寸1.0m×1.0m,槽深1.2m。
排水潜水泵设置在排水集水槽内,单泵流量Q=30m3/h,扬程H=15m,电机功率N=2.2kW。
采用软管移动式安装,用一根软管接至DN80PE出水管,PE出水管沿共同沟内壁固定安装。
排水潜水泵开启方式为自动启动,在排水潜水泵出水管上安装同口径小阻力止回阀和检修手动阀门,排水出水管出共同沟后就近排入城市道路雨水系统。
排水泵的开停由设于集水坑内的液位继电器控制,高液位开泵,低液位停泵,超高液位报警。
排水潜水泵的备用考虑采用库备的方式。
电力隧道内横断面地坪以1%的坡度坡向排水沟,排水沟纵向坡度与共同沟纵向坡度一致,一般不小于3‰,排水沟坡度坡向排水集水槽。
11、人员出入口设计
电力隧道全线的通风口、投料口均可作为人员进出口,最远距离为200m,这样便于人员的进出与逃生。
二、结构设计要点
1、结构设计
本工程标准段E型电力隧道均为矩形单箱单仓结构,顶板、底板、侧墙厚度均为300mm,管线组合出仓节点段顶板、底板、侧墙、中墙厚度均为400mm。
拟建工程场地的最高地下水位按现状地面以下0.5m考虑,除节点区段外,管沟标准断面覆土及结构自重均满足抗浮要求。
节点段抗浮考虑抗浮缺口较小,因此采用底板外挑覆土配重以解决结构的整体抗浮同时加强结构整体刚度已满足局部抗浮的要求。
在不计入侧壁摩擦阻力的情况下,结构抗浮安全系数Kf>1.05。
为适应地基变形,减少不均匀沉降和混凝土收缩裂缝,沿电力隧道纵向每隔不大于15m的距离设置一道沉降缝,通风口节段、投料口节段、出仓口节段及小半径弯道电力隧道(小于15m)两端应设置沉降缝,其他具体沉降缝位置由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机械及地质情况自行调整。
结构主要材料:
主要结构采用C4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8,基础素混凝土垫层采用C15混凝土。
电力隧道结构承受的主要荷载有:
结构及设备自重、管沟内部管线自重、土压力、地下水压力、地下水浮力、汽车荷载或其它地面荷载。
电力隧道地下结构工程受力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箱体外侧为50mm,内侧为40mm,其余未注明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
2、通风口设计
通风口采用多室双层结构,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结构设计上按单独的通风口节段设计。
通风口节段下层为电力隧道层,构造尺寸与标准节段箱体一致。
C、E型电力隧道段上层分成通风室和电气控制室,通风室横向内净宽分别为2.8米、2.6米,纵向内净长均为4.15米,风机孔规格均为0.55x0.55米。
C、E型电力隧道段电气控制室内横向净宽分别为2.8米、2.6米,纵向内净长均为3.5米。
3、投料口设计
投料口采用单室双层结构,结构设计上按单独的投料口节段设计。
投料口尺寸根据进仓管材最大管节尺寸确定。
C、E型电力隧道段投料口纵向净长度为5.0米,横向净宽度为0.8米。
4、管线支架
本段电力隧道采用预埋式支架体系,在框架结构施工阶段需设置预埋件,后期根据支架管线布置位置采用锚固件固定管线。
支架结构内的电缆和管道应优先采用工厂生产并符合国家或行业规范规定标准的产品。
若其他系统(电力)和专业管线支架有具体要求,以其为准。
5、电力隧道横穿道路段处理
本次电力隧道部分路段需要横穿辅道或主车道,在路面范围及向外2米内的路床顶面以下0.5米后需设置2层土工格栅,减少箱体台背回填施工困难引起的沉降不均匀对路面结构的不利影响。
6、地基处理
电力隧道宽度及埋置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如下:
标准段:
E型(即覆土厚度1.0~3.0m米路段)应不小于120KPa;
E型(即覆土厚度3.0~6.0m米路段)应不小于160KPa;
地基加固处理措施见道路工程相关设计。
7、基槽回填
电力隧道回填土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执行。
严禁采用膨胀土或有膨胀土潜势的土质作为回填土用料。
电力隧道基槽两侧范围除变形缝两侧各1米范围要求采用粘性土回填外,其余路段均要求采用中粗砂回填。
压实度要求大于95%,基槽回填时需两侧均匀对称回填,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一般为300mm左右。
其他回填要求同道路路基要求。
三、支护设计概况
地下水位高,在现状地面以下1.0m~2.0m左右。
1、支护类型及设计标准
基槽开挖深度标准段为6.0米,最大开挖深度是11米。
开挖深度小于等于7米路段采用钢板桩支护,大于7米路段采用围护桩支护方式。
根据基槽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槽周边环境的影响、地下结构施工影响及基槽开挖深度,判定本基槽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为1.0,基槽周边地面设计附加荷载为10kPa,坡顶4.0m范围内不得堆载,严禁超载。
钢板桩或围护桩与电力隧道箱体之间留有1.0米净宽的施工空间。
2、钢板桩支护
本段基槽止排水设计主要通过三种措施结合使用:
悬挂式止水帷幕、锁口拉森钢板桩及明排基槽降水。
在吹砂造地路段,地下水位较高,填砂层透水性较强,因此需要设置止水帷幕,而且止水帷幕是结合道路施工设置,因此在电力隧道工程中不再重复设置止水帷幕。
非吹砂造地路段的止水通过锁扣拉森钢板桩及明排基槽降水解决。
2.1、拉森钢板桩支护设计
基槽开挖深度不超过7米时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体系。
拉森钢板桩选用IV型,其中当开挖深度小于3米时,不需要设置横撑,开挖深度大于3米小于5米时只设置一道横撑。
开挖深度大于5米时设置两道横撑,横撑间距及横撑与基槽底面净距不超过3米。
钢板桩入土深度应大于1.2~1.5倍基槽开挖深度,横撑道数和间距可根据现场地质情况根据施工需要自行调整。
横撑采用壁厚9mm的φ509钢管,钢支撑施工应满足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的要求。
钢围檩可采用双拼HW工字钢或焊接钢箱。
钢围檩规格施工单位可根据地质情况自行调整。
明排基槽降水:
明排基槽降水包括坑外和坑内排水,坑外主要通过基槽顶部截水边沟拦截排除地表水,基槽内为及时排除基底及坑壁渗水,在基槽内设置一300x300mm的集水沟,每隔20m左右设一600x600x800mm的集水井,利用水泵将水抽出,确保基槽干燥。
截水沟和集水坑可根据实地情况自行设计。
高压旋喷桩设计
钢板桩外侧设置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
高压旋喷桩采用二重管法高压旋喷桩,桩径φ700,中距0.6米,桩体之间咬合100mm。
桩长与钢板桩同长。
高压旋喷桩达到设计龄期后,选取不少于总桩数1%的高压旋喷桩进行钻取桩身芯样的检测。
旋喷所形成的水泥土强度不小于2.0MPa,渗透系数K≤1.0x10-6。
二重管施工方法高压旋喷桩所采用的水泥为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为每米360kg,高压水泥浆泵注浆压力为20MPa,空压机压力为0.7MPa,水泥浆液的水灰比1:
1~1:
1.5,钻杆提升速度为0.10~0.20m/min,旋转速度约15r/min。
为保证成桩质量和桩径,在大面积施工之前,进行试成桩确定施工工艺及水泥用量、水灰比、注浆压力等。
高压旋喷桩施工步骤:
a.空压机、泥浆泵、钻机、水泥仓等机械设备定位;b.预导孔放样;c.钻机成孔;d.旋喷桩就位;e.钻杆放至设计标高;f.压缩空气、浆液输入钻杆,提升钻杆,进行由下而上的旋喷;g.钻机,冲洗,移位。
高压旋喷桩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成孔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
3、围护桩支护
基槽开挖深度大于7米路段,采用冲(钻)孔灌注桩+钢管水平内支撑的支护方案,详见各剖面图。
3.1、冲(钻)孔灌注桩本工程支护桩采用冲(钻)孔灌注桩,桩径为φ900@1300。
(1)冲(钻)孔灌注桩应在场地平整后开始施工,在相邻3倍桩径范围内如有已施工的围护桩,其桩身砼浇注完成时间应在2周以上。
(2)本工程灌注桩钢筋笼通长布置,钢筋笼接头使用机械连接,接头须按规范要求;
(3)纵横钢筋交接处均应焊牢,钢筋笼制作尺寸和就位必须准确,应确保纵筋露出桩顶设计标高的锚固长度;
(4)钢筋笼外侧需设混凝土垫块或采用其他有效措施,以确保纵向主筋保护层的厚度=50mm,并不至碰伤孔壁;
(5)本工程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水下混凝土的用料及配合比按现行规范和规程处理。
(6)施工过程应控制桩顶标高,一般按设计标高超浇1D(1倍桩径);超高部分混凝土待强度达到70%后凿除,钢筋锚入桩顶冠梁内35d。
桩底沉渣厚度:
支护桩≤100mm,垂直度偏差小于1%。
(7)本支护桩检测:
低应变动力测试根数不少于支护桩数的20%,由设计单位与质量监督部门共同选桩,待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8)灌注桩除本说明要求外,还应符合(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及质量验收标准。
3.2、φ509钢管水平支撑体系
⑴桩基浇筑完成后,按规范要求砍桩头,然后施工冠梁并预埋腰梁吊杆;
⑵土方开挖至现场地面下4.0m时,开始施工腰梁,并养护至腰梁混凝土强度达到85%后安装钢管横撑。
钢管支撑采用壁厚9mm的φ509钢管,钢支撑施工应满足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的要求。
高压旋喷桩设计
围护桩桩径0.9米,桩中距1.3米,为避免填砂及淤泥从桩间挤入基槽,故需要用高压旋喷桩将桩间封闭。
高压旋喷桩采用二重管法高压旋喷桩,桩径φ700,桩体与围护桩之间咬合100mm。
桩长以进入基槽底下3.0米为准。
高压旋喷桩达到设计龄期后,选取不少于总桩数1%的高压旋喷桩进行钻取桩身芯样的检测。
旋喷所形成的水泥土强度不小于2.0MPa,渗透系数K≤1.0x10-6。
二重管施工方法高压旋喷桩所采用的水泥为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为每米360kg,高压水泥浆泵注浆压力为20MPa,空压机压力为0.7MPa,水泥浆液的水灰比1:
1~1:
1.5,钻杆提升速度为0.10~0.20m/min,旋转速度约15r/min。
为保证成桩质量和桩径,在大面积施工之前,进行试成桩确定施工工艺及水泥用量、水灰比、注浆压力等。
高压旋喷桩施工步骤:
a.空压机、泥浆泵、钻机、水泥仓等机械设备定位;b.预导孔放样;c.钻机成孔;d.旋喷桩就位;e.钻杆放至设计标高;f.压缩空气、浆液输入钻杆,提升钻杆,进行由下而上的旋喷;g.钻机,冲洗,移位。
高压旋喷桩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成孔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
四、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1、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查及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资料,本项目场地岩土体分布及特征按埋藏顺序分叙如下。
(1)、杂填土①:
灰褐、灰黄色,沿线主要分布于现有土路及塘埂上,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地、碎石极少量的生活垃圾组成,回填时间小于10年,为完成自重固结,属欠固结土,该层力学强度较差。
(2)、中砂②:
沿线分布于道路表不,呈浅黄、浅灰色。
以松散状为主,成分主要由中颗粒石英构成,局部含有大量的贝壳等,颗粒级配较好,分选性差,力学强度一般。
(3)、淤泥③-1:
该层沿线大部分钻孔有分布,呈灰黑色,软塑状,成分主要由粘、粉粒构成,原状芯样摇振反应迅速,属高压缩性土,力学强度较差。
(4)、砂混淤泥③-2:
该层呈灰黑色,以松散状态为主,主要由粘粉粒组成,泥质含量约占15~25%,力学强度差。
(5)、中砂④:
该层呈浅黄、浅灰色,以松散状为主,成分主要由中颗粒石英砂构成,颗粒级配较好,分选性差,力学强度一般。
(6)、粉质粘土⑤:
该层沿线大部分均由分布,呈浅黄、浅灰色为主,呈可硬塑状,成分主要由粘、粉粒构成,含砂量约5%,力学强度一般。
(7)、中砂⑥:
该层沿线大部分均有分布,呈浅黄、浅灰色。
成分主要由中颗粒石英砂构成,颗粒级配较好,分选性差,力学强度较好。
(8)、淤泥质土⑦:
该层呈灰黑色,软塑状,成分主要由粘、粉粒构成,原状芯样摇震反应迅速,属高压缩性土,力学强度较差。
(9)、残积砂质粘性土⑧:
拟建道路呈灰白、灰黄、紫红等花斑色,可塑~硬塑性状。
成分主要由长石风化而成的粘、粉粒、石英颗粒及少量云母碎屑等组成,>2mm的石英颗粒为15%,天然状态下力学强度较高,但该层属特殊性土,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的不良特性。
(10)、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⑨:
该层呈灰黄色,岩石结构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砂砾为主,泡水易软化。
该层岩石质量指标属极差,RQD指标为0,属软岩,岩石完整程度属破碎,岩石基本质量等级属V级,工程性能较好。
(11)、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⑩:
该层呈灰黄等色,主要由未尽风化的长石、石英及云母等组成,长石未尽风化,部分与石英风化不彻底呈小碎石状等。
该风化强列,岩体极破碎,为散装体结构,岩芯呈碎块杂砂砾状,以属较软岩为主,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压缩性低,力学强度较高。
但该层与砂砾强风化岩仍呈渐变过度关系,无明显界限。
该力学强度较高,工程性能较好。
2、水文地质
本项目沿线地表主要为水沟、糖水及海水。
勘查期间水深约0.5~1.0m,海水受涨落潮影响。
塘、沟底有较厚塘积淤泥,其余未见有明显的地质水系。
沿线地表对结晶类具有弱腐蚀性;对分解类无腐蚀性;对结晶分解复合类具中等腐蚀性。
沿线地下水类型特征受各种地貌单元控制明显:
(1)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特征:
勘察区地貌单元海积平原及海湾滩涂,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和运移于中砂②、④、⑥及粉质粘土、残积土的空隙及各风化基岩的裂隙中,地下水除中砂④、⑥属承压水外,其余均为潜水,其中中砂的渗透性及富水性较好,其余各土层均属弱透水层及隔水层,福水量差。
(2)地下水补、迳、排条件:
根据蓄水构造和水动力特征,地下水类型仍与地貌相一致,可划分为基岩裂隙水、风化残积空隙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三种地下水,主要都直接或间接靠大气补给,但补给程度不同。
地处较高的基岩区一般完全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岩基岩裂隙下渗汇集成基岩裂隙水,覆盖层厚度较大的残坡地区的基岩构造带中的裂隙水,一般均具承压性质。
风化残积空隙裂隙水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还有接受下部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和托顶上渗补给。
残积土以上松散岩类地下水以接受基岩裂隙水,风化残积空隙裂隙水侧向补给和大气降水共同补给,总体由高出向低洼处迳流排泄。
(3)地下水化学特征及腐蚀性:
沿线地表对结晶类具有弱腐蚀性;对分解类无腐蚀性;对结晶分解复合类具中等腐蚀性。
五、工程特点
经过对设计图纸认真研究,结合现场考察情况综合分析,认为本工程有如下几个特点:
1、基坑线路长,规模大。
同时需要考虑路基施工影响,施工干扰大,工期紧。
2、基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井湾 II 专项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