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13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10190382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4.94KB
初一语文13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初一语文13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13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语文13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初一语文13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一、第三单元教学目标的理解:
单元提示
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理清记叙的顺序,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这个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作者对一个美好的瞬间、一件难以忘怀的往事、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一种引人深思的社会现象有所感悟后写就的。
这些文章,不仅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丰富多彩,还启发我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感悟人生的意义。
㈠叙事性作品的构成与教学目标定向:
第三单元均为比较复杂的叙事性作品。
叙事性作品一般由三方面构成。
一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材料。
能够从课文的事件中对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材料上进行抽象概括,并思考出它的客观意义,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和前提。
这一任务的完成依托于整体感知和归纳、概括训练。
(四篇课文都是作者对平凡世界的感受和思索,折射出的是特定时代的社会风尚、人情世态等,揭示的或为人性的善与美这一永恒主题,或为人性的丑这一主题。
)
二是作品所表现的作家的思想情感内容。
它是作家赋予作品的主观意义,表现了作家对题材的感受和思索。
把握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内容是领悟作品主题的关键,而要把握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内容,以透视作品的主题,就要寻出作者对题材的感受和思索轨迹(思路)。
是阅读基本能力。
(指导过程:
找出作者感受和思索性的语句→对作者对题材的相关感受和思索说出自己的解释,并理出作者的思维轨迹→对作者的这种思维轨迹作出评价,即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和思索过程→对作者的思考谈个性感受)
三是作品存在形式和表现方式所体现出的意味。
作品本体的意义是靠作品的语言、结构和技巧等传达出来的。
把握作品语言传达出的意义,可以帮助读者判断作家的思想感情倾向和生成读者自己对课文的解释;把握作品的结构形式,可以帮助读者寻出作者思想情感开合的脉络,从整体上利于提炼作品的主题。
课文意义的生成来源于读者对社会材料的客观意义、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观意义和作品形式的本体意义的综合提炼。
第三单元“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理清记叙的顺序”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抓手。
理清思路是理解课文的枢纽,是形成阅读能力的一项基本技能。
有人说,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教师。
㈡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
1.“思路”与“结构”
思路是作者在构思活动中,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形成并表现在文章中的指向表达目的的思维轨迹。
理清思路,就是要透过文章表面的语言形式,弄清文章各个材料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地地表达主旨的,以及这样组织的道理所在。
“结构”是指一篇文章材料的安排组织形式,其具体内容不仅指层次、段落的安排,还包括开头、结尾、铺垫、过渡、照应等。
作者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经过艰苦的构思活动,最后形成一条明晰的思路;顺着这个思路,走笔行文,才出现了文章的结构样式。
结构是思路在文章中的表现,是思路的外化;思路是文章结构之本。
二者互为表里,但思路又不完全等同于思路。
划分段落,归纳段意,不等于理清了思路。
2.“思路”与“线索”“顺序”
线索,是文章材料的贯穿线;顺序,是给材料确定一个先后次第。
属于技法范畴,不是结构文章的根本。
是充当文章总体思路展开、递进直至走向表达目的的“引线”。
所以,理清线索、记叙的顺序也不等于理清了思路。
理清思路是要我们顺着这线、这序不但要看出材料是怎样一步一步组织起来的,更重要的是弄清这样组织的道理所在。
而对于“道理所在”的探寻,不只是停留在对技法的表达效果的探求上,还要站在思想情感倾向的反映与作品主题的揭示这两层上去探究。
㈢以往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结构、技巧的分析替代思路的透视,“徒求于篇章结构而不探其本”。
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深入领悟的机会少,到文章中解证“顺序”“线索”“结构样式”等知识的机会多。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语文基础、语文味道、语文品位、语文境界等的艺术整合。
二、教学中贯穿中考意识,加强考试研究。
几年来中考理思路题目:
1.事件发生发展思路。
06年大纲卷《西皮流水》从全文看,作者成为一个能“常常吼上几嗓子”的戏迷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
06年课标卷《望柳庄》选文讲述了慕生忠将军的故事,请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2.行文思路。
08年《乡间的庙会》本文写的是乡间庙会,简要说出全文围绕“庙会”行文的思路。
(每空须有“庙会”二字)。
3.心理、情感思路。
07年《晶莹的泪珠》阅读第①-⑭段,请你用词语概括女教师在给"我"办休学证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三、教学建议:
1.每篇课文至少落实一个单元重点;
2.根据文本特点,复习巩固以前所学内容。
如感知课文,把握大意;品味语言,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等这些已学内容。
三、教学设计。
九驿路梨花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文章思路;环境分析;词语分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通过默读、朗读、复述方法熟悉分析课文;
3.初步感受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承的动人情景,并产生学习愿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作者及写作背景:
这是一篇小说,作者彭荆风,当代作家。
彭荆风从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三十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那里生活。
在被迫搁笔多年以后的1977年秋,他写了《驿路梨花》。
当时,党中央重新提出了学习雷锋。
他觉得经历了十年浩劫,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被“四人帮”破坏无遗,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的成长,向雷锋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但,他不满意那些平铺直叙的图解式的文章;反对那种用口号代替行动、用政策代替人物性格的写法,那只会把雷锋精神写歪、写干瘪,不能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他认为既然是文艺创作,那就必须从成活中来,用自己身受感动的故事和人物去感染读者。
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雷锋精神又受到人们的重视,他的记忆的闸门也被叩开了,他想起了边疆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故事。
他想到了曾见过的那深山大岭里的小茅屋(那只是为方便路人,并无它求),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以及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给小茅屋做点事的行者。
想起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迫使他立即拿起笔写下了《驿路梨花》。
2.词语:
(1)字
荆棘(jīngjí)晶莹(yíng)麂子(jǐ)折损(zhé)竹篾(miè)修葺(qì)陡峭(dǒuqiào)暮色(mù)菌子(jùn)露宿(sù)驿路(yì)火塘(táng)恍惚(huǒnghū)喷香(pèn)撵走(niǎn)
简陋(lòu)悠闲(yōu)
(2)词
①露宿:
在室外或野外住宿。
②恍惚:
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③喷香:
香气浓厚。
④悠闲:
闲适自得。
⑤简陋:
(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⑥晶莹:
光亮而透明。
⑦驿路:
又叫驿道,古时为传递政府文书而开辟的交通大道,沿途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驿,这里指过往人所走的道路。
⑧陡峭:
形容山势直上直下。
⑨竹篾:
劈成薄片用来编织竹器的竹条。
⑩火塘:
室内地上挖成的小坑,四周垒上砖石,中间生火取暖。
⑪修葺:
修理房屋。
葺,用茅草覆盖房顶。
⑫修长:
长。
修,也是长的意思。
⑬折损:
因过分尊敬使人承受不起,客套话。
(3)准备复述。
课上学习:
一、检查导入:
1.复述课文。
2.检查字词。
二、指导自读。
1.设问:
根据同学复述,速度课文思考,小茅屋主人是谁?
并说说理由。
2.过程方法:
(1)学生自读。
(2)提问、归纳:
小茅屋主人是谁?
(先不下结论,目的引起思考、讨论,但讨论不浮在表面,当说不清时,引导学生读课文,教师适当指导。
)
(3)点拨、指导、合作学习:
小茅屋主人到底是谁?
本文写了哪些人物?
各做了什么事?
什么时间做的?
按人物出场顺序归纳出来。
要求:
在自读归纳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或根据探究练习第一题完成)
(4)归纳、提问:
① 按出现顺序概括出人物、所做好事、做好事的目的及时间。
1.“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给屋顶加草,挖排水沟;向哈尼小姑娘学习,为群众着想;十多年后的某天早上。
2.瑶族老人;专门送粮食来;方便后来人;同上,及前一天晚上。
3.梨花妹妹;常来照管小茅屋;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接姐姐的班;前几年,姐姐出嫁后。
4.解放军;砍树割草盖小茅屋;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十多年前路过时。
5.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向解放军学习,方便过路人;解放军盖小屋后至她出嫁前。
②文章写了这么多人,到底谁是主人?
这与文中的哪句话相呼应?
(驿路梨花处处开。
)
③若按小茅屋建造照料过程叙述,材料顺序怎样安排?
本文到底什么顺序?
(若按照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来叙述,材料的安排应该是:
解放军砍树割草盖小茅屋;梨花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专门送粮食来;“我”和老余投宿、修葺小茅屋。
)
(5)明确:
①照料小茅屋的人都是主人,反映了雷锋精神处处发扬光大。
②按“我”和老余见闻为线,是顺序;按建造、照料小茅屋过程材料顺序为45321。
体现了本文构思精妙。
三、检测。
四、小结。
五、作业:
1.词语抄写,选择连词成段。
2.练习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文章写梨花与中心的关系,会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2.通过研讨,学会分析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3.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培养助人为乐、互相关怀的道德风尚。
重点及难点:
把握环境描写作用;会分析词语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课前学习:
熟悉复述课文;体会中心。
课上学习:
一、检查、导入:
1.复述课文;
2.说说小茅屋主人是谁?
为什么?
二、学习过程:
(一)从小茅屋主人提问入手,理解中心。
设问:
找出文中写梨花的地方,看是虚写还是实写?
这与梨花这个人有何关系?
对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
过程方法:
1.自读判断,明确内容。
2.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3.提问、归纳:
(1)对三写梨花的分析。
①开头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花瓣的梨花。
烘托不平常的小茅屋,把读者带入优美意境中。
②中间虚写“我”梦见哈尼小姑娘在清香四溢的梨花丛中歌唱,虚实相衬,交相辉映的美。
③结尾实写“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想起陆游的诗。
人花相应,中心升华。
4.归纳、明确:
①由此可知,“梨花”一语双关,既是边疆洁白盛开的梨花,也是哈尼族姑娘梨花,还是雷锋精神。
②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心灵美巧妙联系,和谐统一,自然深刻表现文章中心。
③标题、结尾作用:
标题表明文章内容,是比喻。
(补充标题的作用)结尾以诗作结,“驿路梨花”喻雷锋精神,“处处开”意为发扬光大,照应题目,揭示中心。
(二)环境描写及词句对刻画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分析。
设问1:
文章开头写了哪些景物?
概括出来。
结合文章说说有什么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点拨:
什么是景物描写,如何找这些描写。
(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首先找描写对象,再找具体描写内容。
描写对象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描写内容为动词或形容词。
组合起来就是描写内容概括。
)
2.学生自读找景物描写对象及描写内容,并概括出来。
3.提问、归纳景物描写内容概括。
(写了山大、山高、山多[起伏、延伸]、陡峭,暮色,树林茂密,夕阳西下。
)
4.先让学生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根据情况做规范性分析。
5.点拨:
景物描写的作用。
6.归纳、明确:
这些景物描写反映了翻山的困难,衬托了“我”和老余的着急心情。
(为下文写小茅屋做铺垫,从而突出中心)
设问2: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这一课写景、写人用词生动准确。
以探究练习四题为例,做具体分析。
过程方法:
1.点拨:
词语分析方法。
(抓住词语叙述描写对象,结合句子、语段表达的意思进行分析。
)
2.教师范例分析。
(如对小茅屋的描写用了“厚厚”写出了稻草铺得多,“满”写水备得足,“粗大”写出字醒目,这几个词语都是写小茅屋主人为投宿人做准备送往情况,从侧面表现小茅屋主人热情、周到细致的特点。
)
3.学生根据范例分析3、4小题。
(落实到本上,然后课上交流)
明确:
(1)“同时抓住”“抢着”生动形象写出“我”和老余心情一样,不约而同地都急于要表达感激之情。
(2)“闪出”写出小姑娘行动敏捷轻盈,形象表现出哈尼小姑娘天真、活泼的性格。
4.拓展分析:
结合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代检测)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
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
(“温暖”写出火热,“喷香”写出米饭香甜,“滚热”写出洗脚水热、使人舒服,这几个词写出小茅屋主人周到、细致、热情,也表现“我”和老余对小茅屋主人的感激之情。
)
三、检测。
(随堂进行)
四、小结。
五、作业:
1.景物描写和词语分析巩固;
2.课外段巩固。
六、板书。
驿路梨花
彭荆风
实写自然美
梨花虚写雷锋精神
实写心灵美
十跟陌生人说话
教学要点:
概括材料;理清思路顺序;理解标题作用;巩固(《韩老师教我敢说话》中过渡语用的较多)过渡段、词语作用分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了解标题及过渡照应的作用;
2.通过默读、复述把握文章内容;
3.体会文章情感:
真诚、友善与人相处。
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默读、复述感知、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年生,当代作家。
笔名刘浏、赵壮汉等。
四川成都人。
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文教员15年。
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
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
2.字词:
(1)字
忧郁(yù)履行(lǔ)萤火(yíng)丰盈(yíng)
随声附和(fùhè)剜(wān)淳朴(chúnpǔ)揣测(chuǎi)
慈蔼(ǎi)饥寒之虞(yú)秽气(huì)恪守(kè)
训诫(jiè)浑然不觉(hún)谆谆告诫(zhūn)
(2)词
①随声附和:
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
②秽气:
难闻的气味。
③颠扑不破:
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
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
④恪守:
严格遵守。
⑤训诫:
(1)教导和告诫。
(2)一种最轻的刑罚,人民法院以国家的名义对犯罪者进行公开的批评教育。
⑥履行:
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⑦丰盈:
(1)(身体)丰满。
(2)富裕;丰富。
⑧浑然不觉:
完全的没有感受。
⑨谆谆告诫:
恳切而有耐心地警告劝诫。
3.复述准备。
课上学习:
一、导入:
1.检查字词。
2.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
小时候,老师、家长都告诉过我们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理不认识的人,最好不要与陌生人说话。
那到底该不该与陌生人说话呢?
文中这位母亲又是怎样做的?
3.明确本节目标。
二、指导自读,感知课文。
(一)设问1:
课前我们读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复述。
要求根据概括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所写事情。
并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过程方法:
1.找同学复述。
2.概括所写事情。
(1)点拨:
概括事情的方法。
(2)提问、归纳:
①在往返四川的火车上,母亲和陌生人言谈极欢。
②在去张家口的火车上,母亲善举感动两个抢劫犯。
③在我家附近街角,母亲认修鞋师傅做干儿子。
3.探究这三件事的异同点。
(1)提问:
这三件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写母亲与陌生人说话的事。
)
(2)点拨:
既然这三件事都是写母亲与陌生人说话的事,有两件事是写在火车上。
那么,有什么不同?
比如三件事写母亲以怎样的态度和陌生人说话?
文中有无提示语?
(3)提问、归纳:
(时间、地点、说话对象不同。
)
(二)设问2:
作者结构文章会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那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文章标题作用。
找一下过渡段和照应的地方,体会作用。
过程方法:
1.复习标题作用,体会本文标题作用。
(表明了文章内容,也表达作者对超越功利、相互信任、真诚相待和谐人际关系的呼唤。
)
2.复习过渡作用,体会本文3段过渡的作用。
(这段既是过渡也是议论,一方面对上文事例进行评论总结,另一方面引出下文事例,为下文事例张本。
)
3.说明什么是照应,找出与文章第二件事相照应的句子。
(第7段“还证明着……也会被扇亮。
”)
4.顺势提问:
母亲的真诚友善感化了抢劫犯,也正因为母亲一生都以真诚友善与人交往,所以使“我”对母亲与陌生人交往从开始到后来发生变化。
找出“我”对母亲与陌生人说话态度的语句。
体会这一变化表明什么?
(①语句:
“你也犯不上连我们家窗外有几棵什么树也形容给人家听呀。
”“我和爱人孩子开始也觉得母亲多事,但跟那位干老哥相处久了,体味到了一派人间淳朴的真情,也就都感谢母亲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丰盈的乐趣。
”
②反映了“我”对母亲与陌生人说话不原意、不理解到愿意、理解。
)
(三)深入探究。
设问3:
文章9-11段与中心有无关系,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过程方法:
1.让学生体会材料与中心的关系。
(包括详略)
2.明确:
(结尾的内容写出作者对母亲的这种理解反映在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标题呼应,表达作者对对超越功利、相互信任、真诚相待和谐人际关系的呼唤。
突出中心。
)
3.齐读结尾。
三、检测。
(随堂进行)
四、小结。
五、作业:
1.连词成段。
2.归纳课上分析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巩固所学内容,重点把握文章思路;
2.课前自主学习完成文识、词语、感知课文等内容,课上进行自读指导,研讨、归纳;
3.体会文章情感,真诚、友善与人相处。
教学重点: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
同重点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
2.词语注音、解释;
3.感知课文等内容、情感(概括三件事内容)。
二、课上学习:
(一)提问、导入:
1.本文的体裁、作者、时代、评价;
2.写谁跟陌生人说话?
3.写了和哪些陌生人说话的什么内容?
表达什么情感?
(二)指导自读、明确目标、提示重点:
1.列出前面讲过的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情感;
(2)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顺序);
(3)理解语境中词句的含义;
(4)揣摩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自读设问:
提示:
文章写的三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格?
这三件事是按什么顺序怎样安排材料的?
先自读再分组合作完成分析。
并写好读书笔记。
3.教师下组指导。
(三)师生交流:
提问、归纳:
1.文章选取材料已经清楚,从这三件事中可以看出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点拨信息提取。
)
2.这三件事是怎样安排的?
哪件事详写?
为什么?
(揣摩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
3.研讨三件事的记叙顺序及文章思路。
(1)这三件事的记叙顺序是?
(2)从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用的是时间顺序?
(3)这三件事只构成了文章主体,还不是全文,那么全文的行文思路是什么?
即全文分几部分?
开头结尾部分写什么?
与中心有无关系?
(四)理解、反馈:
组织好语言,说说全文的行文思路。
(五)小结:
归纳本节重点。
三、作业:
1.归纳本文的行文思路。
2.将课后词语连词成段。
四、板书设计:
跟陌生人说话
刘心武
母亲
(热情、友善、
慈祥、
不设防。
)
开头总写母亲最喜欢和陌生人说话。
(时间顺序)
呼唤真诚、友善
1.在往返四川的火车上,(我在上
母亲和陌生人言谈极欢学期间)
2.在去张家口的火车上,(我已
母亲善举感动两个抢劫犯。
工作)
(详写)
3.在我家附近街角,母亲(母亲
认修鞋师傅做干儿子。
晚年)
结尾写我在母亲影响下,迎来超越功利的瞬间。
十一女兵墓
教学目标
1.本篇课文较长,主要通过课前准备、课上复述感悟文章内容,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理清记叙的顺序;
2.,通过指导、探究等方式了解变化人称的作用,并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3.体会和领悟青藏高原戍边战士的人情美、境界美。
深入思考写学习心得,针对所学有一点收获。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理清记叙的顺序,感受女兵形象,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体会和领悟青藏高原戍边战士的人情美、境界美。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文学常识:
《女兵墓》报告文学,王宗仁,军旅作家。
2.词语。
(1)字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寂寥 瞻仰 坟茔 屋脊 奄奄一息广袤 牦牛
山颠 小憩 一夜未寝墁项 镂刻 被褥 遗骸天涯
(2)词语:
①寂寥:
寂静;空旷。
②广袤:
广阔;宽广
③妙手回春:
称赞医生医道高明,一下手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④奄奄一息:
形容气息微弱。
⑤内疚:
内心惭愧不安。
⑥震撼:
震动;摇撼。
3.复述课文。
课上学习:
一、导入:
1.检查字词。
2.以第三人称复述课文。
二、研讨课文:
(一)设问:
根据复述内容概括文章,理清文章思路。
过程方法:
1.找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给出概括内容的多种方法,答案不必拘泥,重点培养学生概括和表达的能力。
)
2.把握文章的思路
(1)点拨方法:
①划分层次;②概括层意;③用“先写----,再写----,接着----,最后---”等表示次序的词语把层意串连起来。
(2)学生小组讨论,整理写作思路,组织发言。
(3)教师明确分层及层意:
第一部分:
(第1至5段)写我在深秋来到荒原,寻找女兵墓。
第二部分:
(第6至30段)写女兵墓的来历。
第三部分:
(第31至33段)写如今伫立在女兵墓前,“我”内心的感受。
3.体会作者感情。
提问: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无名女兵怎样的感情?
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怀念、崇敬之情。
(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语句和段落,体会作者对女兵的怀念、崇敬之情)
(二)体会人称使用的不同作用。
1.设问:
根据复述体会文章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有什么不同。
2.过程方法:
(1)先让学生发表意见。
(2)教师补充知识并归纳。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表情达意,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但所述内容只局限在“我”或“我们”,不便展开事件,刻画人物;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反映生活较为自由、灵活。
)
(三)根据文章内容或写法发表看法。
(以后逐渐规范具体要求)
1.选择问题;
2.写出笔记;
3.课上交流;
4.评价归纳。
三、检测巩固: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根据文章第④-⑩段的内容,概括无名女兵令人感动的事迹。
2.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有误的是哪两项?
()
A.第⑴段中的景物描写为全文营造了一种肃穆、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我”当时的心情。
B.第⒀段画线的部分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我对无名女兵的怀念之情。
C.第⒂段中加点的“心安理得”一词,在文中有踏实、坦然、没有遗憾的意思。
D.文章采用了第二人称叙事、抒情,好像“我”在对读者直接倾诉,读来亲切感人。
E.文章多次写到“我”眼中女兵墓的变化,表明人们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淡忘了这位无名女兵。
3.联系上下文看,下列句子使用感叹号表达了“我(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每个答案不超过4个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语文 13 第三 单元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