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神经系统重点.docx
- 文档编号:10169592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196.52KB
执业医师考试神经系统重点.docx
《执业医师考试神经系统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医师考试神经系统重点.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业医师考试神经系统重点
神经系统概论
一.常见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1.感觉障碍
(1)疼痛局部疼痛局限于病变部位的疼痛
放射痛如椎间盘突出,病变在椎间盘,却放射到坐骨神经
扩散性疼痛从一个神经扩散到另一个神经
(2)感觉过敏(3)感觉异常
2.感觉系统损害的定位意义
(1)周围神经损伤后表现为手套和袜子感
(2)脊神经后根脊髓前面管运动,后面管感觉,后面出问题了那是感觉障碍,所以表现为剧然的根性疼痛。
(3)脊髓横断后表现为横断面以后什么感觉都没有了。
(4)脑干以脑桥为代表,记住交叉瘫。
交叉性瘫痪八个字“同侧面部,对侧躯体”的感觉障碍
(5)内囊对侧三偏:
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深浅感觉都障碍)
(6)皮质大脑分前后:
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
中央后回管感觉,受到刺激就表现为感觉性癫痫,如果受到破坏,就会表现为对侧单瘫
二.运动系统
分为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之间靠脊髓皮质束连接。
上运动神经元好比是老子,下运动神经元好比是儿子
老子是一家之主嘛,就是中枢系统(管事儿的--指挥),它损害表现为硬瘫。
儿子围着老子转,所以是周围系统(跑腿的--执行)。
它损害表现为软瘫。
(一)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1.解剖生理
2.临床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特点:
病灶对侧瘫痪。
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无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但长期瘫痪后可见失用性肌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记住硬瘫。
3.定位诊断
(1)皮层:
记住"对侧单瘫"表现为对侧的一边上肢、下肢或面部瘫痪。
刺激性病灶还可以引起对侧躯体相应部位局灶性抽动发作,称为杰克逊癫痫。
想一下杰克逊的舞蹈。
(2)内囊提到内囊想到三偏
(3)脑干担到脑干想支交叉瘫。
八个字“同侧面部,对侧躯体”,还有个Weber综合征:
病灶侧动眼神经瘫,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
(4)脊髓脊髓有两个膨大:
颈和腰
颈膨大以上病变出现四肢硬瘫
颈膨大病变出现上肢软瘫瘫、下肢硬瘫。
腰膨大病变导致下肢软瘫
脊髓半切综合:
总结6个字“对侧浅,同侧深”,脊髓半切损害就是对侧浅感觉和同侧深感觉障碍
三、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1.临床表现
下运动神经元引起的是软瘫。
表现为肌肉的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萎缩早期出现,可见肌束震颤,无病理反射。
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低和失神经电位。
都是抑制的,没有亢进的。
2.定位诊断
1.脊髓前角细胞:
局限于前角的病变引起的弛缓性瘫痪,而无感觉障碍,瘫痪呈节段性分布。
慢性起者因部分损伤的前角细胞受病变刺激出现肉眼可识别的肌束震颤(小儿麻痹)
2.前根:
呈节段性分布,不伴感觉障碍。
3.神经丛:
引起单肢多数周围神经瘫痪、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4.周围神经:
手套和袜子感
四、锥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
主要有两种表现,肌张力的变化和不自主的运动
1.锥体外系统肌张力增强记住两个词:
铅管样强直、齿轮样强直,
2.震颤
记住铅管样强直、齿轮样强直和震颤描述是的帕金森,它的病变部位在黑质(怕黑的女人)
3.舞蹈样动作它的病变在纹状体(能文能武的女人)
4.肌张力障碍是由促动肌和拮抗肌不协调收缩造成的不自主运动和异常扭转姿势。
颈部肌张力障碍称为痉挛性斜颈(和落枕差不多),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称为扭转痉挛。
五、小脑损害的临床表现
小脑问题了就会出现同侧躯干共济失调,即平衡障碍,表现为站立不稳,摇晃欲倒(Romberg征阳性),像喝醉酒的人。
还可以表现言语缓慢,不连贯,呈“吟诗状言语”。
指鼻试验阳性,写字很大
六、感觉系统
1.一般感觉包括:
①浅感觉:
为皮肤、,粘膜感觉,如痛觉、温度觉和触觉;
②深感觉:
来自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如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
③复合感觉:
包括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和实体觉等。
2.特殊感觉:
如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
浅深感觉传导束比较
浅感觉传导束
深感觉传导束
感觉类型
温度、痛觉、粗触觉
位置、运动、震动、精细觉
传导束
脊髓丘脑束
薄楔束、内侧丘系
I⊙
脊神经节
脊神经节
II⊙
后角细胞
薄楔束核
交叉
灰质前联合交叉
内侧丘系交叉
III⊙
丘脑核团
丘脑核团
(1)躯体皮肤粘膜痛温觉周围感受器→脊神经节假单极神经元(I)→脊神经后根→髓内上升1-2个节段→后角细胞(Ⅱ)→前连合交叉→脊髓丘脑侧束→脑干→丘脑腹后外侧核(Ⅲ)→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2)深部感受器和精细触觉感受器→脊神经节假单极神经元(I)→脊神经后根→脊髓后索薄束/楔束→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Ⅱ)→丘系交叉形成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Ⅲ)→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说实在上面的内容我掌握不了啊。
老师叫我们记住两句话:
浅感觉的第二神经元是后角细胞,它在灰质前联合交叉。
深感觉的第二神经元是薄楔束核,它在内侧丘系交叉。
3.感觉障碍的定位
(1)周围神经手套袜子感
(2)后根根性疼痛
(3)脊髓:
①脊髓后角:
分离性感觉障碍,出现病变侧痛温觉障碍,而触觉和深感觉保存。
②脊髓半切综合征:
同侧深对侧浅
③脊髓横贯性损害:
病变平面以下完全没有感觉
脊髓前角管运动,后角管感觉,侧角管交感
(4)脑干:
交叉瘫同侧面部、对侧躯体痛温觉减退或缺失
(5)内囊:
对侧三偏(6)皮质
七、脑神经
脑神经按功能不同分为运动性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感觉性神经(第Ⅰ、Ⅱ、Ⅷ对)和混合性神经(第Ⅴ、Ⅶ、Ⅸ、Ⅹ对)。
歌决: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听八面九舌咽,迷走副神舌下全
纹状体的结构包括:
壳核、尾状核以及苍白球,壳核、尾状核组成核团。
新纹状体:
核团,旧纹状体:
苍白球
动眼神经副核又称E-W氏核,它管的是瞳孔括约肌,属于副交感核团
特殊内脏运动核团包括:
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和副神经核
(一)视神经
1.解剖生理
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就会出现在对侧)→视束→外侧膝状体(换神经元)→内囊后肢→形成视辐射→枕叶视中枢皮质。
2.临床表现请结合上面的图看
1 视神经:
出问题了该眼全盲
2 视交叉:
出问题了两眼颞侧偏盲
3 视束以后出问题了对侧同向性偏盲
4 视辐射:
下部受损,双眼对侧视野同向上1/4象限盲,如颞叶病变;上部受损,双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下1/4象限盲,
(二)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1.解剖生理
(1)动眼神经:
分布于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下直肌。
(上提下斜无外直)
动眼神经管的是瞳孔缩小,受副交感神经支配。
(2)滑车神经:
分布于上斜肌,受损表现为眼球向外下运动(像小偷一样眼斜着向下看)
(3)外展神经:
分布于外直肌。
动眼上提下斜无外直,小偷坐滑车,外展外直肌。
2.临床表现动眼神经麻痹:
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
滑车神经麻痹:
表现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
外展神经麻痹:
眼球不能向外转动,呈内斜视。
(三)三叉神经
1.解剖生理三个叉:
眼、上颌、下颌。
2.临床表现同侧面部感觉障碍和角膜反射消失,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向病侧偏斜。
(四)面神经
1.解剖生理
(1)运动支配面上部肌肉的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控制,支配面下部肌肉的神经元仅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控制。
(仅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控制的神经元只有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下)
(2)感觉分布在舌前2/3味觉
2.临床表现出问题了就没有表情了。
(四)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1.解剖生理
(1)舌咽神经舌后1/3味觉,舌前面由面神经控制,舌后面由舌咽神经控制(舌前面,舌后咽)
(2)迷走神经
2.临床表现舌咽、迷走神经损伤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咽反射消失。
一侧损害不出现球麻痹症状,双侧皮质脑干束损伤才出现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而咽反射存在,称假性球麻痹。
3.各脑神经核脑内分布位置
中脑:
III、IV(动眼、滑车、缩瞳)
桥脑:
V、VI、VII、VIII(展神经核、面神经核、三叉神经核、上泌涎核、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耳蜗神经核、前庭神经核)
延脑:
IX、X、XII(三叉神经脊束核、孤束核、下泌涎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副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34中、58桥、910+2变延髓
八.神经系统的检查
1.反射
1浅反射包括:
①角膜反射;②咽反射;③软腭反射;④上、中、下腹壁反射;⑤提睾反射;
2深反射包括:
①肱二头肌反射;②肱三头肌反射;③桡反射;④膝反射;
肱二桡骨颈五六,肱二六七腰二四(对应部位)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是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一个重要体征
深反射增强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重要体征
3病理反射①巴彬斯基(Babinski)征;②Chaddock征,③0ppenheim征,④Gordon征
2.腰椎穿刺的常规部位首选第3~4腰椎间隙
禁忌证:
包括颅内压增高和明显视盘水肿、怀疑后颅窝肿瘤、穿刺部位化脓性感染或脊椎结核、脊髓压迫症,休克状态。
记住有颅内压增高的有形成脑疝的危险的时候禁用
3.脑脊液常规检查
糖CSF糖含量受血糖水平影响。
正常值2.5~4.4mmol/L
氯化物正常值120~130mmol/L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黑质纹状体为主的中枢性疾病,以运动减少、肌张力强直、静止性震颤和体位不稳为主要表现。
一、生化改变
1.这里有一个MPTP,一种海洛因类衍生物,注射或长期接触后也能产生跟帕金森一样的症状
2.生化改变:
主要是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通路损害(简称多巴胺受损)
左旋酪氨酸—酪氨酸羟化酶—左旋多巴—多巴胺脱羧酶—多巴胺—壳核尾状核—调节运动
(4)临床表现
1.震颤表现是静止性震颤
2.运动减少表现为随意动作减少,包括始动困难和运动迟缓,手指作精细动作如扣钮、系鞋带等困难;书写时字越写越小,叫小写征。
3.强直面肌强直呈面具脸,肢体强直呈现铅管样、齿轮样强直
4.体位不稳以极小的步伐向前冲,越走越快,不能停步或转弯,称“慌张步态”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这里记住三大主征就好了:
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强直、运动减少
四、药物治疗原则这个病没有特效药,我们就是用药控制症状
1症状轻、年轻的先不用左旋多巴,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2症状重,老纪大的则要用左旋多巴,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尽量以较小剂量取得较满意疗效
(1)抗胆碱能药物常用药物为安坦,和阿托品的副作用一样,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1)金刚烷胺有肾功能不全、癫痫者禁用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4)多巴制剂美多巴、息宁(息宁效果最好)
(5)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6)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组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
一临床表现
1普通性偏头痛为最常见的类型,没有前驱症状。
2典型偏头痛
1前驱症状:
在先兆发生数小时至一日前,患者感到头部不适、嗜睡、烦躁、抑郁或小便减少。
2先兆期常先有视觉先兆(典型偏头痛最常见的表现),视野缺损、闪光等,持续数分或1小时不等。
3头痛期出现搏动性头痛,常伴恶心、呕吐。
二、诊断要点麦角胺试验治疗有效
三、治疗方法
1对发作时头痛不是很强烈的用点消炎痛就可以了
2发作时头痛很厉害的就要用麦角胺
3对麦角胺无效的,我们用舒马普坦(英明格)治疗
4预防治疗:
普萘洛尔、硝苯地平、苯噻啶、丙戊酸钠
癫 痫
癫痫是一种由于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所引起的反复发作的短暂的大脑功能失调的慢性疾病。
二分类
1症状性癫痫由各种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引起的,也就是说这种癫痫是某种病的一个症状。
如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毒、脑肿瘤、遗传代谢疾病等等
2.特发性癫痫无明显病因,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表现
3.隐源性癫痫
三、临床表现
1.部分发作起源于一侧
(1)单纯部分发作
①运动发作如杰克逊癫痫(对侧回央前回)
②特殊感觉或躯体感觉发作如视听嗅味感觉障碍,病灶在对侧钩回前部。
眩晕发作,病灶在颞叶部
③自主神经发作
④精神性发作
(2)复杂部分发作单纯部分发作上加上了意识改变,有自动症:
作出无意识动作:
例如机械重复原来的动作,或出现其他动作如吸吮、咀嚼,舔舌、清喉、或是搓手、抚面、解扣、脱衣,甚至游走、奔跑、乘车、上船等。
病灶多在颞叶,故又称颞叶癫痫。
2.全面发作起源于两侧
⑴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也叫大发作。
记住几个词语:
咬破舌尖、角弓反张、头往上启、口吐白沫
2失神发作脑电图3次/秒棘-慢波组合,突发短暂的意识丧失和正在进行的动作中断,手中持物可掉落,呼之不应,感觉像愣神一样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病史和临床表现详细而又准确的病史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2.脑电图:
首选辅助检查
3.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主要是看脑里有病变,对继发的癫痫有帮助
临床特点
癫痫发作
假性癫痫发作(癔症)
发作场合和形式
任何情况下,突然及刻板式发作
有精神诱因及有人在场时,发作形式多样
眼部表现
上睑抬起,眼球上串或转向一侧
眼睑紧闭,眼球乱动
面色
发绀
苍白或发红
瞳孔
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正常,对光反射存在
摔伤,舌咬伤,尿失禁
可有
无
Babinski征
常为阳性
阴性
持续时间及终止方式
约1~2分钟,自行停止
可长达数小时
暗示治疗
无效
有效
发作时脑电图
痫样放电
无痫样放电
假性癫痫发作(癔症)就像一个演员在表演癫痫发作,他有人的时候才会表演(发作)但是一些他表演不了:
如瞳孔改变、病理反射、摔伤咬舌等。
他只是模仿的癫痫症状,体征他模仿不了的。
3.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它们可以用作对癫痫病灶的准确定位。
五、对症治疗方法
1.全身发作:
首选卡马西平(还可以用来治三叉神经痛)
2.失神发作:
首选乙琥胺
丙戊酸钠对全身发作和失神发作都有效
口决:
全马失胺广丙酸
3.药物剂量从小剂量开始。
4.癫痫持续状态(大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治疗关键是从速控制发作,并保持24小时不再复发。
(1)首选地西洋(安定)10-20MG,1MG/1分钟缓慢静注。
(2)苯妥英钠每1-2分钟注射50MG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
重症肌无力
一、概念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也就是说在神经肌肉的接头这个地方出问题了
二、临床表现
重症肌无力一般都伴有胸腺瘤,首发的症状眼外肌无力,表现为上睑下垂,斜视和复视眼球运动明显受限,瞳孔括约肌不受累。
症状呈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四、治疗原则
1.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
(1)腾喜龙试验
(2)新斯的明试验
2.疲劳试验
1.提高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导的兴奋性首选溴化新斯的明
2.免疫抑制剂
3.有胸腺瘤的要切除
4.血浆交换
5.危象的处理
周期性瘫痪
周期性瘫痪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发作时大都伴有血清钾含量的改变。
分为三种类型:
低血钾型、高血钾型和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临床上以低钾型最为常见
一、临床表现
1.多在青少年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2.肌无力常由双下肢开始,后延及双上肢、双侧对称、精志清楚(对称性迟缓性瘫痪,无意识障碍)
3.血清钾低于3.5mmol/L,最低时可仅1~2mmol/L
4.心电图可呈典型的低钾改变,U波出现,P-R间期、QT间期延长,S-T段下降。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反复发作的四肢近端无力,似“弛缓性瘫痪”的病史。
低血钾、特征性心电图改变、补钾治疗效果好。
三治疗低血钾型发作时补钾就可以了。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其实就是面神经炎,也可以称作贝尔(Bell)麻痹
一、病因
面神经炎的病因未完全阐明。
可能由于骨性面神经管内狭窄,一旦发生炎性水肿,导致面神经受压。
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
二、临床表现
患侧表情肌瘫痪,多为单侧性。
上节课老师讲过,面神经正常的人可以挤眉弄眼,鼓个腮帮、吹个口哨什么的,一但面神经麻痹后,这些事就干不了啦。
面神经麻痹属于软瘫(周围神经出问题都是软瘫),面神经麻痹跟躯体没有关系,不会出现肢体瘫痪。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通常根据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即可诊断,鉴别:
格林巴利综合征可出现双侧性周围性面瘫,对称性肢体瘫痪和脑脊液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
四、治疗1.急性期可口服皮质激素
2.如果是带状疱疹感染引起的可口服无环鸟苷。
3.维生素B族类
三叉神经痛
一.临床表现
记住几个点:
触发点、板机点、痛性抽搐。
题目里只要出现这个就要想到三叉神经痛。
意思就是碰到这个三叉神经的点后马上产生疼痛,但一会就好了,间歇期完全正常。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扳机点,以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诊断不难。
鉴别: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有三叉神经的感觉运动障碍,加上其他脑神经麻痹,就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角膜反射迟钝。
其他脑神经麻痹表现为患侧咬肌无力,张口下颌禹患侧偏斜。
5.治疗
1.药物治疗首选卡马西平(癫痫也用它),它的副作用是过敏性皮炎
2.射频电凝术破坏三叉神经的痛觉纤维,不损害触觉纤维。
老年患者不宜手术的首选。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一、病因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格林-巴利综合征。
是迅速进展而大多可恢复的运动性神经病,主要病变是周围神经广泛的炎症性节段性脱髓鞘(神经末稍、神经节及脑神经),部分病例伴有运段轴索变性。
运动障碍比感觉重。
二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四肢对称性无力,瘫痪为弛缓性。
2.感觉障碍手套感袜子感
3.脑神经损害腓肠肌压痛4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蛋白高,细胞正常)这是特征性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肢对称性无力+手套感袜子感+腓肠肌压痛=格林-巴利综合征
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格林-巴利综合征
鉴别:
1急性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无感觉障碍,脑脊液蛋白细胞都增多
2周期性麻痹无感觉障碍,血钾低,脑脊液正常。
四治疗原则
1.用不用激素有争议2.主要是用血浆交换3.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
4.呼吸肌麻痹很危险,需抢救,及早气管切开上呼吸机。
骨髓压迫症
一、常见病因
1.脊柱退行性病变最常见的是外伤,其次为椎间盘突出和肿瘤。
脊柱本身的肿瘤远不及转移瘤多见。
2.硬脊膜病
3.脊髓和神经根的病变常见的还是肿瘤,也是转移瘤多见
二临床表现
急性脊髓压迫症多表现为脊髓横贯性损害(压迫部位以下所有感觉都没有了)
1.刺激期表现为神经根痛(背后疼痛)
2.脊髓部分受压期表现为脊髓半切综合征(同侧深对侧浅)
3.脊髓瘫痪期全横贯性损害,压迫部位以下所有感觉都没有了.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脊髓压迫症横向定位鉴别要点(很重要啊)
髓外
髓内
肌肉、感觉障碍顺序
多自远端开始向心发展,常有脊髓半横断表现(脊髓半切综合征)
多自压迫水平向远端发展,可有感觉分离
脊髓碘剂造影
阻塞面光滑呈杯口状
脊髓呈梭形膨大
MRI
髓外肿块,脊髓移位
脊髓呈梭形膨大
急性脊髓炎
一、病因
多数患者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
二、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可以出现脊髓休克,脊髓休克就是脊髓横贯性损害。
2.感觉障碍病变以下所有感觉缺失,脊髓横贯性的感觉
三.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基本正常,以淋巴细胞为主。
2.诊断及鉴别诊断
确诊本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脑脊液常规、生化
五、治疗1.治疗目的:
减轻脊髓损害、防治并发症及促进功能恢复。
2.药物治疗:
皮质激素;
头皮损伤
一头皮血肿
1皮下血肿就是头被撞了个大包。
一般不需要处理的。
2帽状腱膜下血肿常摸到头皮下波动感,穿刺抽血+加压包扎
3.骨膜下血肿头皮肿胀仅限一块颅骨范围,边界不跨越骨缝。
由于骨膜下离颅内很近,不能加压包扎,一加压血有可能会渗到颅内的。
不管头部什么血肿,处理的时候都要注意有没有颅骨和脑内损伤
头皮裂伤
这里记住一点:
头皮裂伤处理时,由于头皮血供丰富,其清创缝合的时限可以放宽到24小时。
一般的清创时间是6-8小时。
颅骨骨折
按部位分为颅盖骨骨折和颅底骨折,按形状分为线形骨折、凹陷性骨折、粉碎性骨折。
3.颅骨线状骨折诊断
颅盖部的线形骨折发生率最高,靠颅骨X线摄片确诊。
4.凹陷性骨折
掌握手术适应征:
伤到大血管、伤到神经、有功能障碍了、开放性的。
这些都需要手术
三、颅底骨折
1.颅底结构
颅底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来确定
2.颅前窝骨折熊猫眼征(眼眶发青)+鼻漏=颅前窝骨折
3.颅中窝骨折耳朵在颅中窝,所以颅中窝骨折就会出现耳漏
4.颅后窝骨折有个Battle征,乳突部(耳后)皮下瘀血
皮肤於斑
脑脊液(血)漏
颅内积气
颅神经损伤
脑血管损伤
脑损伤
前颅底骨折
眼眶部
“熊猫眼征”
鼻漏
Ⅰ,Ⅱ
额底
中颅底骨折
颞部,耳后
鼻漏,
耳漏
Ⅶ,Ⅷ,Ⅲ,Ⅳ,Ⅴ,Ⅵ海绵窦,颈内动脉
颞底,垂体
后颅底骨折
“Battle征”枕下部,咽后壁
枕颈部脑脊液积液
Ⅸ,Ⅹ,Ⅺ,Ⅻ
脑干
5.颅底骨折的处理原则
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属于开放性损伤。
开放性颅脑骨折最重要的处理原则就是止血清创
(1)头高位卧床休息
(2)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及便秘
(3)预防感染
(4)不能阻塞及冲洗耳道、鼻腔
(5)脑脊液漏停止前不作腰穿
(6)治了一个月,脑脊液还有漏需要手术
(7)合并视神经损伤,应争取在12小时内行视神经探查减压术。
脑损伤
一、闭合性颅脑损伤是开放性还是闭合性就看有没有脑脊液漏
造成脑损伤有两种力:
1.接触力(冲击点伤)物体与头部直接碰撞,导致损害部位的损伤
2.惯性力(对冲伤)头部在运动中,脑组织大块移位与颅骨或硬脑膜褶皱碰撞造成的损伤,常见部位位是额颞叶(枕部着力)。
二、脑震荡
1.伤后即刻发生意识障碍,程度一般不严重,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有逆行性遗忘
3.三无: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脑脊液无红细胞、CT检查无异常。
4.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三、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特点
1.受伤后立即出现昏迷,昏迷时间较长
2.CT检查脑内多个点状或小片状出血
四脑挫裂伤
1.意识障碍:
受伤当时出现,多超过半个小时。
2.局灶症状与体征
3.可以引起颅内压增高与脑疝4.头痛与恶心呕吐
对颅内压增高的病人不能行腰穿放液,易引发脑疝,皮下血肿在急性期也不能穿刺放液,易导致出血。
五脑干损伤
脑干出现损伤都是比较严重的
1.意识障碍立即昏迷,程度深时间长
2.瞳孔改变瞳孔不等、大小多变或双侧极度缩小或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3.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执业 医师 考试 神经系统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