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后感10篇.docx
- 文档编号:10167014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0.37KB
《正面管教》读后感10篇.docx
《《正面管教》读后感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面管教》读后感10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面管教》读后感10篇
《正面管教》读后感10篇
《正面管教》读后感1
《正面管教》第三章为出生顺序的重要性。
初听标题感觉没什么特别,可是仔细阅读后觉得确实有些道理。
下面把阅读中的精华之处摘抄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了解出生顺序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孩子贴标签并把孩子往模子里套。
它只是为了帮助我们增加对自己以及对孩子的认识和理解,使我们和孩子的互动更加有效;
形容老大的词汇如负责任、领导者、专横、完美主义者、挑剔、循规蹈矩、有条理、好胜、独立、不愿承担风险、保守。
老小的特征是娇惯。
他们常常富有创造性、精力以及智力都会用在通过魅力操纵来得到自己的价值感;
排行中间的孩子都比自己的兄弟姐妹更随和。
他们大多数很能同情弱者,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弱者。
他们常常是很好的调解人,而别人也愿意向他们寻求同情和理解。
他们通常比自己保守的哥哥姐姐开明得多。
独生子大都愿意并欣赏独处——或者他们也可能害怕孤独。
出生顺序的知识会有助于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仅仅让另一个人知道,你能明白、理解并且尊重他的观点,就已经是你所能做的最具有鼓励作用的事情了。
只要有相互间的理解、尊重、合作以及幽默感,任何人之间的结合都可能是成功的。
出生顺序的知识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增进他们对自己和对孩子的了解。
读完这章以后,我对自己和对孩子确实有了更深的了解。
《正面管教》读后感2
很早以前就被安利过这本书,一直也没有去读,从事了教育行业,发现教育孩子太不容易了,如果自己不学习,就会被超越被淘汰,所以抽空就读书。
这本书,对于老师来说,也是极不错的选择。
书中很多观点都非常适合去教育学生,比如说鼓励夸奖这块,可能我们之前习惯性说:
__X,你真棒!
现在看来这句话好敷衍,估计稍微大点的孩子都听腻了吧。
表扬孩子最好用白描的方式,具体说出孩子哪方面做的好,就事论事,落实到点上。
比如说:
老师看到你刚才主动捡起垃圾,你是一个注意卫生,爱护环境的孩子,谢谢你,我们都应该像你学习。
而不是说:
哇,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话我听着感觉都虚伪。
比如孩子主动把凳子摆好,可以说:
“看来你把老师交代的事情记在心里并且做到了,你值得我们学习,了不起”等等。
把夸奖落到实处,有针对性。
对于父母来说,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漫长而反复的过程。
父母必须高度重视,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孩子在有责任感的氛围下快乐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责任心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从而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
作为父母,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以各种形式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鼓励孩子养成诚实的品德。
培养一个孩子何等的心血,但最最重要的是,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自己就得是什么样的人,教育就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过程。
我们不能不苛求孩子成为完美的孩子,因为你永远不是完美的父母。
读书使人明智。
《正面管教》读后感3
今天读了一篇__,叫作《什么是正面管教》,这篇__阐述了什么是正面管教,读了这篇__之后,受益匪浅,感觉自己一直把正面管教和惩罚混为一体。
似乎在大多数人眼里,管教就是惩罚。
其实正面管教和惩罚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完全为了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
什么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每个细小行为背后都隐藏着动机,尤其是孩子,心里想法更多。
不像成人那样,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可能并不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所以我们必须走进孩子的内心,体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
只有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教育孩子才会更有针对性。
正面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好,更有效。
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自己在管孩子的时候,有没有先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再进行正面管教呢?
在家里,你有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乱发脾气呢?
有效沟通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学会倾听。
耐心听对方把话说完,认真思考。
切不可听话只听一半,或者听话只听音儿,没有理解对方的意思,或者曲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旦出现误解的现象,一定要及时沟通,化解误会。
否则,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正面管教的效果也不会很理想。
理解是沟通交流的前提,想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或家长,必须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换位思考。
把自己当作孩子,想象如果自己做了这样的事情,希望得到别人有怎样的回应。
只有把自己放到孩子的角度,才会更理解孩子,才会体察孩子的内心世界,才会达到正面管教的效果。
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夸。
我们要多鼓励孩子,及时肯定孩子的努力,鼓励孩子,成人的鼓励对孩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的鼓励,就是对孩子有所期待。
正所谓罗森塔尔效应那样:
你对孩子的期待对孩子有着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孩子会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不要吝啬对孩子的鼓励,多鼓励孩子,陪伴孩子成长。
正面管教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以理解孩子为前提下进行的一种有效的沟通。
并不是传统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打骂惩罚。
当每次想要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冷静下来想一下,自己的行为是惩罚还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读后感4
暑假我拜读了简。
尼尔森的让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正面管教》,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
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
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
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
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
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
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
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
作为班主任,如果每次班会都是自己的一言堂,那么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降低,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长期以往,也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班会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在遇到困惑的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
问学生该怎么做比告诉学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当学生体会到冷静思考的好处之后,他们的自我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
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
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读后感5
听______读书解读《正面管教》觉得自己虽然读过一遍但是基本都忘记了。
听______老师解读一遍受益匪浅,觉得自己还需要重复几遍阅读及学习里面的实践方法。
作者说你管理孩子首先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的和善而坚定,是带着爱去引导孩子,而不是去批评教导孩子。
我们父母就像是孩子的导游,引导孩子前行。
孩子犯错不要训斥孩子,相反是家长引导孩子在犯错中去认知自己的错误,在错误中学习失败的经验,然后家长帮助找出解决方法,一起避免下次的发生。
让孩子明白吃一堑长一智道理。
家里要有个处理情绪的固定地方,比如卫生间或者和孩子一起想个办法,在孩子或者大人都想发脾气时去这个地方处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
父母需要去陪伴并给足爱抚,比如抚摸后背或抱抱头,等孩子静下来后再沟通。
千万不要在情绪气头上教育孩子,否则适得其反。
父母也需要向孩子认错,在父母意识到自己错误后,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说出自己以后遇到这种问题的处理方式,和孩子平等处理问题。
家庭需要纪律和规则,可以先由孩子讨论并制定出。
比如看手机,孩子自己说一天或一周看多久,若违反规则,无论孩子怎么闹也得按照规则来。
在制定规则上需要发挥孩子充分的想象力。
让孩子承担家务,让孩子有责任感。
比如昨天我家畅打扫卫生拖地,完了之后又问我妈妈我听话吗?
我以前会说听话。
仿佛她是给我做的。
这次我说畅爱我们的家,我们家的环境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畅不喜欢乱的环境,所以主动清理啦对不?
畅高兴的说“是的妈妈,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家里不能乱”。
听到她的回话我感觉父母的正确引导真的是能起到很大作用。
家庭要每周召开家庭会议,会议讨论本周每个人发生的事情并讨论下周的活动,调动孩子的兴趣,可以一起吃,玩游戏等,不要让家庭会议僵化。
让孩子主动起来,发挥孩子的能动性。
会议要有主持人和秘书,坚持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父母需要赢得,尊重信任我孩子。
在权利争夺上不能去赢了孩子,尊重孩子人格,信任自己孩子。
第一次写读后感,这样能记住一些。
以前看书后看完就忘啦,以后还需要多多磨炼。
正面管教书里还有很多的观点和方法,会再多次翻看并实行。
《正面管教》读后感6
看《正面管教》的时候,我就不由得想起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带的第一届学生,那时候刚从学校出来又进入学校,身份在发生转变,虽说之前在学校也学习了管理知识,参加了上岗培训,听取过很多专家前辈的经验,但毕竟没有实战经验,所以还是会很忐忑。
虽生涩,但很有学习的进取心。
我记得,在开学新生培训的时候,作为班主任的我请每位同学提前准备一个自我介绍,内容不限,邀请学生“摄影师”记录下每位同学在进入初中伊始的时刻及话语,等到3年后大家毕业了,等到毕业5年10年大家同学聚会了,我要再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当年那个青涩又充满朝气的你,再回首,你是怎样的心情?
是否有遗憾,是否会后悔?
我记得,当年的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我会正儿八经的上,尤其第一节班会课印象深刻—班级公约的制定。
其实也算不得开放民主,还是由我拟定几条能与不能,只是请同学表态同意与否,大家达到一致性意见。
虽然说起来很像是走过场,但是态度是真诚的在寻求学生的意见,每位同学会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感觉,这样一想,和本书中提到的某些理论很是契合。
常规的班会课我会随意的请同学来点评一周班级风云事件,不管好的坏的都拿出来晒晒,让学生来进行班级管理,这样他们才会有自我约束感,不过还是没有做到不评价,每说一件事我还是会忍不住评价,因为目的性太明确,就是奔着好的继续做下去,不好的事情批评制止。
我记得,当年的我很喜欢跟学生谈心,聊学习,聊同学,聊父母,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有状况的时候我会主动与家长电话联系,有的时候一个电话就是半个多小时。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班会课越来越简短,不再请学生来组织班会课,就由我来总结陈述,而且主要是指出班级中做的不好的地方。
更多的时间用来上数学课,用来讲练习。
我变得越来越容易发火,一发火就在班级中全班开骂,看着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也不说话也不表态就更加火。
在本书中,我对照了自己的领导方式,我想,我的本质上是属于老鹰型领导方式——我喜欢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的感觉。
有的时候会超级有条理,有的时候会超级散漫——曾经我会将这样的性格称之为情绪化,怀着最美好的愿望将事情拖延下去。
喜欢亲力亲为,要将事情分派下去,会让我觉得很不放心,要是做不好达不到效果怎么办?
读后感·我将我自己想象成“超人”,然后哪有真正的超人,往往会感觉的很有压力,一切都超出自己可控范围内,有时候会特别沉默,退回到自己的保护壳中,有时候会尖锐的,猛烈的攻击别人,变成一只尖叫着攻击的猛兽。
也许是这种变化无常,让学生也摸不透老师的情况,吃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踩雷,慢慢的慢慢的,关系变得疏远。
在学习了《正面管教》之后,我也有很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之前和现在接触到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我想,首先我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然后用自己的改变去影响家长、其他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作者:
孙吉
《正面管教》读后感7
《正面管教》第四章是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读完此章后我在教学中和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有了更新的认识,确实受益匪浅。
下面对我在__中认为有价值的句子和段落摘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既然我们要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就应该学会控制我们自己的行为。
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就能够成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并且将我们的行为转变成鼓励孩子的行为改进,并且又不损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我们就能够自己先“暂停”以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直到我们能够深思熟虑而不是不假思考地对孩子作出反应的时候。
我们应该对不良行为承担至少与孩子同等的责任,并且要学会使用鼓励性的、有长期效果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符合“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的所有要求。
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因失望而做出的行为有更多的了解。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在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时,要注意不能反击,而应该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
“你现在一定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我能理解。
要是换成我,我可能也会有那种感觉。
”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是消除报复循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还需要紧跟着解决问题:
“当我们都觉得好受些以后,为什么不一起谈谈这个问题呢。
”
鼓励是改变孩子行为最有效的方法。
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
只有抱着鼓励、理解和相互尊重的态度,这些方法才能有效。
把孩子引向建设性的行为。
做孩子意料不到的事情。
定期陪孩子。
花时间训练孩子。
说出你的爱和关怀。
在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之后,可能会更愿意听你的看法,并和你一起解决问题。
你越是要控制他们,他们就越是不屈,并且越是远离你。
赢得十几岁孩子的合作的最好途径,是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记住,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
在了解了这一章的知识后,我把学到的理念用到了与孩子们的相处中,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本书确实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正面管教》读后感8
读《正面管教》这本书已经是第二次了,每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但读完之后又会忘掉很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时有时又回到了原点,然而我还是要常忘常学,以作自勉。
《正面管教》这本书所说的大部分原则是针对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大人们的正确态度。
书里讲到的工具有:
1、花一些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因为你在感觉好的时候才能做得更好。
2、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3、让孩子预先知道你会怎么做。
4、和善而坚定的行动,而不是光说。
5、如果必须要说,语气要和善而坚定,而且说的越少越好。
6、以情绪上的撤出让自己避免开权力之争,等双方都冷静下来以后,关注与解决问题。
7、用日常管理表来避免权力之争。
8、要避免就寝前的斗争,你可以一边给孩子盖好被子,一边和孩子分享一天中最快乐和最伤心的事情。
9、通过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来避免权力之争。
10、对孩子间的争端置身事外,或“让孩子们处境相同”。
11、要先安慰大人的孩子,然后让这个孩子和你一起去安慰被打的孩子。
12、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13、给孩子一个拥抱。
14、运用你的幽默感。
15、让孩子参与晚餐的计划、烹制和打扫。
16、设计一些暗号来提醒孩子该做什么。
17、给孩子提供选择,而不是要求。
18、用“你一……,我们就……”。
19、用零花钱教孩子学习管理金钱,而不是用作奖励和惩罚。
20、安排特殊时光。
21、家庭会议。
……
没有罗列出来的还有很多,我自己运用最多的是“家庭会议、日常惯例表、清单、负面情绪表以及每日自评分”,然而还有那么多的不尽人意,还是忍不住的对孩子会吼叫、会自责。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性越来越不好,脑子里填满了无尽的事情,总也做不完还记不起来,就用每日清单来解决,腾出大脑空间还能有序的做完每日事件。
家庭会议呢就会充分调动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积极能动性,让每个人都有自主权和使命感(当然我家坚持的不太好)。
日常管理表就对孩子很有帮助了,让孩子自主制定每日惯例,不合适及时更改,这样时间长了孩子有个好习惯家长也解放出来了。
我最最喜欢和受益的就属每日自评和负面情绪表了,做完自评然后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做个深度解析就一切烟消云散了,等到再有脾气的时候会想到已经解析过的问题换种做法大家就都能接受了。
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作为家长来一一改善和实践的,真的是家长做到了孩子也就跟上了。
相信榜样的力量,要想孩子是自己心中理想的样子,就先把自己变成那个理想的样子!
我们做到了孩子也就做到了。
一起砥砺前行吧!
给自己加油!
《正面管教》读后感9
《正面管教》是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写的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
正如封面上写的,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教与孩子打交道的家长、老师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学会生活技能。
作者定义正面管教用的是数学中的公理定义法,即以下四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就是正面管教:
1是否和善而坚定;2是否给了孩子价值感和归属感;3是否长期有效;4能否培养孩子良好品格。
看到这里你可能就会问了,我也想这样啊,怎样才能做到呢?
在这本书里,作者以阿德勒的心理学为基础,通过大量例子,说明怎么才能做的正面管教,作者作为“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教会了大量的家长、老师正面管教的方法。
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和善而坚定
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和善而坚定。
如果熊孩子让你气得火冒三丈,这时你就要暂时退出冷静一下。
人生气时是很难做出理智的决定。
我觉得这里可以用在《非暴力沟通》中学到的四个步骤“
1、描述一个事实;
2、说明自己的感受;
3、解释原因;
4、提出自己的要求”。
千万不要说“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你说了一万遍都没用,孩子可能不会当回事。
怎样要让孩子重视,就要说的下一条:
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问题。
二、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本书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如何用开班会和家庭会议的办法,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种教育方法肯定是满足正面管教的四条公理化定义的。
首先,你只有做到和善而坚定才能让孩子们和你达成共识;其次,让孩子们参加解决问题,而不是处罚和说教,带给孩子价值感和归属感;再次,孩子自己想出的办法,他也愿意长期遵守;最后,能够培训孩子积极解决问题的良好品格。
那问题来了怎么做的到呢?
三、大人该如何做
首先要认识到孩子可能有的四种不正确的行为及其正确处理方法,其次要改变以前靠吼、靠打取得短期效果的方法,按本书中所讲的解决问题的和善而坚定的方法,比如鼓励、具体指导、自然后果、家庭会议、班会等等;最后,家长也要反复练习,即使有时实在控制不住发了火,也要及时向孩子道歉,还是回到正面管教上来。
总之,这本畅销全球的经典真不是盖的,让人耳目一新,我是先收听《樊登读书会》的节目接触到本书相关信息,就找了电子书看了一遍,发现电子书不过瘾,无法随时翻阅,就又找来了纸质书读了两遍。
我明显感觉我冲小孩大喊大叫的频率明显减小,但在让小孩自己解决问题的招数还没学会,所以还要继续磨练。
《正面管教》读后感10
《正面管教》是我最近在阅读的书籍,它也是排名第一的教育类书籍。
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使我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管教方法。
读了《正面管教》后,我受益匪浅,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我都从中学到了不少可操作性的,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觉得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鉴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再大的问题,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第二,理解以下四种错误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
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
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
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
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
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
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了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第三:
自尊。
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
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
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
他们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和内省。
他们培养出来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
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他们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
这一观点对我在孩子的教育上有很大启发。
第四,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
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
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故意捣乱,总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第五,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
正像大多数成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
《正面管教》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培养孩子、教育学生的指导性书目,还是指引我个人成长的书籍。
今后我会反复读它,相信它能引领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走得更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面管教 正面 管教 读后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