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7.docx
- 文档编号:10163271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1.83KB
推荐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7.docx
《推荐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7.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7
张家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标题党”是网络上利用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来达到增加点击量或知名度等目的的个体或组织。
“标題党”主要通过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严重夸张、转移重点等方式来拟写新闻标题,以吸引受众、提高传播率、增加舆论张力。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标题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
“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媒体的角度看,一方面,媒体市场竞争加剧是“标题党”现象盛行的直接原因。
在受众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想要从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增加点击量,用标题博人眼球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相较于纸媒,门户站和新媒体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只有点击标题才能看到具体内容,如果标题不能及时留住读者,文章再好也没有意义。
而不能获得足够的点击量,便无法获取更多流量来维持媒体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流量变现是王道”成为主要经营原则,媒体自律精神式微,记者编辑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面临着严峻考验。
被关注就意味着利益,“标题党”现象也就很容易在各大媒体上蔓延开来。
从网民的角度看,媒介素养匮乏和碎片化阅读习惯加剧了“标题党”现象的泛溢。
如今媒介渠道多元化,信息爆炸式增长,这种局面导致网民习惯于粗略地浏览标题、图片或摘要,对新闻细节却甚少关注,这为制造“题不对文”的标題提供了条件。
另外,“标题党”现象与网民对新闻事件表现出的“老不信”和“审丑”心理也有密切的关系。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巨变、利益格局调整导致社会诚信问题、社会矛盾和各种诉求与日俱增,因此,一些网民便借助自媒体,根据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发布一些耸人听闻、混淆是非的标题新闻,来表达诉求、宣泄情绪。
而网络媒体为了点击量,也往往迎合、利用民这样的心态和诉求,通过精心炮制的标题来引发围观,甚至引导舆情。
“标题党”新闻在未被证实的情况下,借助于與情的裂变式传播迅速扩散,容易造成信息传播失真,给网络谣言的滋生提供温床,给突发與情的应对处置带来阻碍,甚至有可能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另外,纵容“标题党”新闻,对那些坚守社会责任的媒体和媒体人来说是种不公平,可能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破坏媒体生态环境。
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制定措施整治“标题党”现象,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标题党”现象泛滥的问题,以保证网络媒体良性发展,净化與论环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党”炮制新闻标题手法多种多样,目的也不尽相同,但这些标题都是对新闻事实的歪曲。
B在门户站和新媒体上,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标题能否吸引人非常重要,纸媒则不然。
C.用博人眼球的标题来增加点击量,是“标题党”新闻从海量信息中获取关注的最有效的方式。
D.网民面对多元化的媒体渠道和爆炸式增长的信息,形成了只浏览标题、图片等却不关注新闻细节的习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媒体和网民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
B.文章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证明媒体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标題党”现象的盛行。
C.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題的思路对“标题党”现象进行了论证。
D.文章分析“标题党”现象的危害,突出了加强网络新闻监督和制约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利益驱动是“标题党”现象产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只要媒体改变“流量变现是王道”的经营原则,“标题党”现象就能消除。
B.对网络媒体来说,流量意味着经济利益,这导致自律精神不强的媒体过于关注流量变现,失去对职业道德的坚守。
C.网民对新闻事件的“老不信”心理应该跟当前社会的诚信危机有关系,强化诚信意识是消除“标题党”现象的一个途径。
D.“标题党”新闻容易造成信息传播失真,滋生网络谣言,激发负面情绪,导致大范围舆情失控,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重大威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
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
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
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
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
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
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
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
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
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
“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
”
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
这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
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
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
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
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
“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
”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
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
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
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
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
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
“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
”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
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
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
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
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
“你的,良民大大的!
”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
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
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
柳先生一脸淡然。
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
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
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
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
“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
”
“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
”柳先生说。
“那你干嘛又杀死他?
”翻译官追问。
“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
”柳先生脱口而答。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改动)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逐渐康复的日本军官“露出一脸笑”,说“你的,良民大大的”,这是在肯定柳先生的医术和他对日本人合作的态度。
B.柳先生最初尽自己的努力治好了日本军官的腿伤,最后却在伤好后亲手杀了他,反映了柳先生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C.以前病人挤满药铺,后来药铺里病人变少,表明老百姓不理解柳先生医治日本人的行为,表达了老百姓对日本人的恨。
D.小说通过诸多细节描写,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叙事语言流畅自然,朴实无华,却能打动人心。
5.小说中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
(5分)
6.文中多次提到颜老爷的花树,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5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顾和,字君孝,侍中众之族子也。
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王导为扬州,辟从事。
月旦当朝,未入,停车门外。
周顗遇之,和方择虱,夷然不动。
和尝诣导,导小极①,对之疲睡。
和欲叩会之,因谓同坐曰:
“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叶②赞中宗,保全江表。
体小不安,令人喘息。
”导觉之,谓和曰:
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
既而导遣八部从事之部,和为下传还,同时俱见,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和独无言。
导问和:
“卿何所闻?
”答曰:
“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
”导咨嗟称善。
初,中兴东迁,旧章多阙,而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
和奏:
“旧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杂珠等,非礼。
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顷之,母忧去职,居丧以孝闻。
既练③,卫将军褚裒上疏荐和,起为尚书令。
和谓所亲曰:
“古人或有释其忧服以祗王命,盖以才足干时,吾在常日犹不如人,况今中心荒乱,将何以补于万分?
”帝又下诏,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阕,然后视职。
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
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尚先劾奸脏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
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
”尚,皇太后舅,故寝其奏。
时江夏公卫崇并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
“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
江夏公卫崇本由疏属,复行重制,违冒礼度,肆其私情。
若弗纠正,无以齐物。
皆可下太常夺服。
诏从之。
永和七年,以疾笃辞位,其年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晋书·顾和传》,有删改)
[注]①小极:
困倦、小病。
②叶:
同“协”。
③练:
是练祭的简称,为古代亲丧一周年的祭礼。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
B.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
C.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
D.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孩子未举行加冠礼时的发型,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就像头顶两只角。
B.“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因为从中原向南望,其地处在长江之外,所以称其为“江表”。
C.“夺服”指的是古代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与“夺情”的意义完全不同。
D.“卒”指死亡,古代对不同地位人的死说法不同,天子曰“崩”,诸侯曰“不禄”,大夫曰“卒”。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和机智有方,委婉唤醒王导。
他为了弄醒说着话就打瞌睡的王导,故意对着别人一边称颂他的功绩,一边担心他的身体,惊醒了王导,获得了好评。
B.顾和尊章重典,以礼规范事物。
他为人处事恪守相关的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小到皇冠上装饰品的使用,大到皇亲国戚犯罪后是否应该得到宽恕。
C.顾和持守情理,尽孝不惜抗命。
他知道自己的能力确实与古人无法相提并论,坚决不同意在守孝期内应荐复职;即便皇帝下诏书,他仍连续上表坚辞。
D.顾和多次进谏,不愿迎合权贵。
他认为江夏公守丧的时间过长,不合礼法的规制,于是就毅然上奏,给皇帝摆事实,讲道理,规劝皇帝予以纠正。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5分)
①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②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
③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唐】张继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
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
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11.下列对这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结合诗题和诗歌内容可知,诗人与友人在杨公台上宴饮集会,共度重阳节。
诗中涉及了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重阳习俗。
B.颔联描写了高台所见之景,染上秋霜的群山寒浪阵阵,空中一行早雁已翩然飞来。
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朴实、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幅广阔的秋景图。
C.“捣练”是古代女性常见的劳作,即捣制煮过的熟绢,为缝制寒衣做准备。
正日暮时分,孤城响彻捣练的声音,以声衬静,越发渲染了秋日黄昏的寂寥冷清。
D.诗歌观察细致,描写传神,用语清新,将秋日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融于一炉,以寻常语写眼前景,却能做到心物感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12.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8分,每空一分)
13.
(1)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的名句,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2)《滕王阁序》中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
。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4)《陈情表》中总写自己命运坎坷的句是:
。
(四)课内文言知识题(每题2分,共12分)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B.襟三江而带五湖
C.或棹孤舟D.且臣少仕伪朝
15.下列选项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奚以知其然也B.问征夫以前路
C.莫之夭阏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悦亲戚之情话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C拜臣郎中D形影相吊.
17.下面选项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乃瞻衡宇B.处涸辙以犹欢
C.汤之问棘也是已D.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18.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
押韵和句式都较自由,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协调语气,表情达意。
B.王勃,中唐文学家。
字子安,才华早露,被人赞为神童,他的作品《滕王阁序》又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该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文章。
C.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道家学说主要创始人。
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现存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D.《陈情表》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统称为“书”,到汉代,这类文字分为章、奏、表、议四类。
19.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以六月息者息:
气息,这里指风
B.沐浴清化清化:
清明的政治教化
C.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等:
等到
D.景翳翳以将入翳翳:
阴暗的样子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2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出生于国画世家,又深入研习了西洋画,深得中西艺术精髓的他,在作品中表现出放荡不羁的画风,充分展现了他的个性。
②全球约有8000万只被囚禁的动物有机械重复活动的习惯,尽管这与动物原有的行为大相径庭,但人们还是认为,它有助于动物适应狭窄或枯燥的环境。
③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④公司成立这么久,你作为销售顾问却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举措,以致公司连续两年销售业绩陷入低谷,说你马齿徒增也不为过。
⑤现在许多年轻人急公好义,不愿踏实学习和工作,希望像超女一样参加电视选秀,以达到快速成名的目的。
⑥人不能饥饿着静候美丽理想世界的到来,正如涸辙之鲋急需水一样,要先把肚子填饱,再去谈追求理想与实现梦想。
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②⑤D.②③⑥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过度疲劳为什么会引起健康透支?
有关专家认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巨大的压力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B.目前地球正处于间冰期内,但最新研究表明,其向冰期演变的冷却趋势不会改变全球变暖的现状。
至少在3万年之内,地球不会进入下一个冰期。
C.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美苏都采用雷达探测的方式进行弹道导弹预警,能否发现平均飞行时间为20分钟的弹道导弹,取决于对导弹的雷达目标特性和红外目标特性的准确探测。
D.透过每年一度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以及被评选出的风云人物,我们不仅可以预见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和走向,而且能解读出本年度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
2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尊敬的班主任老师:
我偶感贵恙,不能参加今天下午的周测,特向您请假。
(请假条)
B.本人获悉贵单位欲招聘新职员,特此自荐,希望您能与我洽谈。
(求职信)
C.我校定于本周五下午2点举办高中生辩论赛,诚邀您拨冗莅临。
(邀请函)
D.在心理健康日到来之际,我们倡议大家务必高度关注心理健康。
(倡议书)
23.下面是某位高三学生为获取某大学自主招生资格写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5分)
南粤大学:
我是橡树中学高三年级学生李明。
久闻鄙校大名,决定报名参加你校自主招生。
本人思想品行端正,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还是个不折不扣的科学死忠粉,酷爱小发明,已有三项小发明获得国家专利。
随信惠赠有关专利资料和证书复印件,敬请笑纳。
拜读后恳请给予我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圆我的科学梦。
此致
敬礼
李明
2018年6月11日
1修改②修改
③修改④修改
⑤修改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我是个胆小的人,离家去外地上大学,临走时,父亲对我一番忠告:
第一,不要玩极限运动,比如蹦极;第二,不要沾染毒品;第三,不要出车祸,否则付出的代价太大。
其他的事,去试错吧,只要活着,没什么大不了。
“只要活着,试错吧”,不知父亲怎么想,因为我经常听到“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咒骂,也看到过一些人“作死”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伤害,真让我疑惑。
认真阅读这则材料,思考父亲的用意和“我”疑惑的原因,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在800字以上。
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C分析: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A项,“但这些标题都是对新闻事实的歪曲”错误;B项,“纸媒则不然”有误,因为新闻标题对于纸媒也很重要;D项,“不关注新闻细节”错误,应该是“甚少关注”。
2.B分析: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题中B项,“运用正反对比论证”错误,该部分主要使用的是因果论证。
3.A分析: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A项,“只要……就能消除”错误,因为“标题党”除了媒体,还有民,而且他们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追求利益。
4.B(柳先生内心并没有纠结和挣扎,他医治日本人是出于医生的本职,他杀日本人是出于爱国正义。
)
5.
(1)医术高明。
(2)医德高尚。
(3)智慧勇敢。
(4)有爱国情怀。
(5)忍辱负重。
6.
(1)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
借花树的来历交待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2)推动情节发展:
柳先生救活花树,颜老爷折断花树,柳先生再救花树,情节步步推进,前后呼应。
(3)凸显柳先生的人物形象:
救活这棵抗日烈士留下的花树既见其医术高明,又见其爱国情怀,强化了爱国的主题。
(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7.C8.B
9.C(“他知道自己的能力确实与古人无法相提并论”是自谦之词)
10.①(顾和)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来,他受到优厚的待遇(他被优厚地对待)达到这样的程度。
)(5分,“固”、“敕喻”、“听”“见”各1分,大意正确1分)
②谢尚身为外戚,按规定可以宽恕,至于手下的官员,应当依法治罪。
(“宥”、“典”、“刑辟”各1分,大意正确2分)
③(“不行”、“零丁”、“成立”各一分,大意2分)
【答案】11.B试题分析:
本题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及思想内容等。
B项非“白描”“不事雕琢”,上句描写群山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突出表现了其寒的特点,下句写高飞的雁群,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表现雁阵的整齐;点睛:
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
12.诗人的情感由悲转喜。
首联“凄凄”“秋凉”寓情于景,表达了登台的凄凉心境,“客思哀”直抒胸臆,表达了思乡之愁。
颔联写景,“寒浪”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早鸿”寄托着思乡之情。
颈联虚实结合,诗人听到了妇女赶制寒衣的捣衣声,想象远方的游子写信回家索寄寒衣,归期杳杳,由个人之愁推及到天下的游子思妇共同的忧愁;④尾联收束到自身,表达了寓居他乡的漂泊之愁,而菊花三笑暂时驱散了郁结的忧愁,诗人暂时开颜,情感由悲转喜。
试题分析:
作答本题先点明诗人情感的变化。
从诗歌中“哀”和“笑”可以看出诗人情感的变化,再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进行分析即可。
点睛:
此题的考点是诗歌的思想情感,分析诗歌情感的变化要从首句开始至尾句依次分析,分析时要抓住体现作者情感的词或诗句描写。
13.
(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4.D15.B16.D17.B18.B19.C
20.D①放荡不羁:
恣意行事,不受约束。
用来形容做事,而不是“画风”。
用错对象。
②大相径庭: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也形容彼此矛盾,相去很远。
使用正确使用正确。
③等闲视之:
指和平时一样去对待。
常用在否定句中,使用正确。
④马齿徒增:
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谦敬误用。
⑤急公好义:
热心给大家办好事,肯帮助人。
褒词贬义贬用。
⑥涸辙之鲋:
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使用正确。
21.B。
A项句式杂糅,去掉“所致”;C项两面对一面。
D递进失当,“不仅”与“而且”之后的分句内容互换。
22.C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这是考查语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荐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