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0160453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538.80KB
四川省遂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docx
《四川省遂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遂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遂宁市高中2019级第一学期教学水平监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
“立子以贵不以长,立适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
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
”材料表明宗法制
A.注重任人唯贤,维护贵族政治
B.约束兄弟子女,追求政治平等
C.维护等级关系,强化封建专制
D.强调尊卑有序,稳定社会秩序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宗法制强调贵贱有序,稳定统治秩序,这与“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相符,故选D。
AB不符合材料的信息,排除;C和封建专制时间不符,排除C。
故选D。
考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有学者认为:
“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
A.中央集权B.家国一体C.天下为公D.官僚政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度,通过封建诸侯,西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宝塔式”森严的等级制度;而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宗法制,奴隶主贵族根据与周天子血缘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统治集团形成“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的特点,故选A。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名师点睛】西周的宗法制是和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两者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两者将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辅之以礼乐制度,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统治结构,起到了有效维系社会和政治秩序的作用。
3.下边两幅漫画体现了先秦到秦汉时
期的政治制度演变。
这一演变是指
A.郡县制向分封制转变
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中央集权向君主专制转变
D.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
【答案】B
【解析】材料漫画反映的是分封制向郡县制的演变,在郡县制下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从而实现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故答案为B项。
A项与材料所示演变方向相反,排除;分封制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土地制度的变化,排除D项。
点睛:
本题属于漫画类选择题。
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
比如本题漫画1表达的是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漫画2应注意图中的对话“诸卿,认真管理自己的郡县去吧!
莫让朕失望啊!
”,反映的是皇帝与郡县长官之间的关系,说明应从分封制转变为郡县制所体现出的特点来作出选择。
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其寓意深邃、针砭时弊、催人思考而成为近年历史和文科综合试题的取材内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郡县制与周代以来“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
A.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
B.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中央松散管理地方的形式
D.中央派出机构管理地方的形式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秦统一国家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实现了地方权力向中央的集中,“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县”隶属于郡。
郡县制与周代以来“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故B正确。
5.钱穆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
……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
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由材料中的“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
……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可以看出世家大族垄断了封建官场,直到科举制的实行才打破了这种局面。
唐宋时期实行科举制,故答案为C项。
秦汉和魏晋时期还没有实行科举制,排除AB项;D项从时间上看晚于C项,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科举制
6.寻找历史地图中的关键词是阅读历史地图重要方法。
所谓“关键词”就是能够识别地图的关键信息点。
某同学在查阅地图时找出了“匈奴”“北海郡”“胶东国”等关键词。
他查阅的地图应该是
A.秦汉时期B.西汉初期C.北朝初期D.蒙元帝国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匈奴”“北海郡”“胶东国”等关键词,可知当时管理地方的政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初期实行,故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匈奴”“北海郡”“胶东国”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7.下图是鸦片战争爆发背景示意图,图中甲、
乙、丙、丁四处按顺序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
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
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
原料出口
D.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前,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出于入超地位,故丙是入超,丁是出超;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故甲是鸦片走私;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如“财政危机、吏治腐败、军备废弛、危害身心等”,故乙是财政危机。
所以答案选A。
点睛:
解答图片类试题,应做到“三看”、“两比较”。
即:
一看图片的标题。
图片的标题指明此图所属,题中的标题是“鸦片战争爆发背景示意图”。
二看图片内容,看时要有“两比较”,即横向比较、纵向比较。
三看图片中的图例、注释,看图例以明确图中各部分内容,有些图题图后有注,用于补充说明。
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与鸦片走私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答案。
8.1840年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也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下表所列相关信息,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②细菌战、毒气战
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③④②①B.③②①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
【答案】D
【解析】①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1895年;②是1937年开始的抗日战争时期;③是在1842年《南京条约》;④属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的内容;所以先后排列正确的是D.③①④②。
9.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并取得了很多特权和利益,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下列对应分析不正确的是
A.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B.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C.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D.军舰“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答案】B
【解析】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贸易主权,故A项正确,与题意不符;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而非贸易主权,故B项错误,与题意相符;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故C项正确,与题意不符;军舰“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故D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所以正确答案为B。
10.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会议
内容
A
中共一大
明确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B
遵义会议
明确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开辟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
C
瓦窑堡会议
明确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针,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
中共七大
明确党的任务是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A.AB.BC.CD.D
【答案】D
【解析】A项内容是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排除;B项内容是八七会议的内容,排除;C项说法错误,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排除;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明确党的任务是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D项说法正确,故选D。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
下图显示的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主要反映出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C.社会矛盾的变化
D.中共执政地位的形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一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八路军和红军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故B项错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为实现国共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因此体现的是当时主要矛盾的变化,故C项正确;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共未获得执政地位,且材料信息未涉及,故D项错误。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12.2014年重庆学者在荷兰发现签
订于民国34年5月的《中荷关
于放弃荷兰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条约》原件。
该条约签订时,中国正处于
A.北伐战争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民国34年5月,换成公元纪年则是1945年5月,处于抗战胜利前夕,故C正确;北伐战争是1926至1927年春,国共十年对峙是1927至1936年,解放战争是1946至1949年,故A、B、D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名师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
13.有学者指出:
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对抗各国,致成了一个小型的“世界大战”。
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
该“事变”是
A.义和团运动B.九一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D.卢沟桥事变
【答案】A
【解析】依据“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说明该“事变”具有盲目排外的特征,发生地点又主要集中在华北、京津地区,导致的结果是京师沦陷,朝廷狼狈出逃。
结合所学知识,这是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小型“世界大战”,最终的结局是慈禧太后带领着光绪皇帝出逃,故A正确;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均发生于民国期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4.干支纪年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它以60年为一个周期。
在1851年“辛亥”年和下一个“辛亥”年中,各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革命运动,对这两次革命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采取暴力革命斗争的形式B.都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C.都把斗争矛头直指清朝统治者D.都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851年……下一个‘辛亥’年……革命运动”即可知应为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属于旧式的农民起义,所建立的政权仍为封建专制政权;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两者都采用暴力革命的形式反对清王朝统治,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走向失败,而辛亥革命的果实也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名存实亡,两者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故ACD正确,但不符设问,排除,所以选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两个辛亥年”所对应的两件重大历史事件,然后运用所学知识比较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即可得出答案。
15.某同学在总结“中国近代史历程”时制作出了以下学习卡片,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A.1处B.2处C.3处D.4处
【答案】C
【解析】中共诞生于1921年,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国共第一次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消灭了北洋军阀统治不合适,1927年因蒋介石和汪精卫的背叛,国民大革命失败,奉系军阀张作霖仍然盘踞在东北,可见有3处错误,故C项正确。
16.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出现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一些北洋军阀也参与了进来。
上述现象表明五四运动属于
A.资产阶级运动B.社会主义运动
C.民族主义运动D.自由主义运动
【答案】C
17.“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其中,1937年国民党将士阵亡125,130人、1938年国民党将士阵亡249,213人、1941年国民党将士阵亡144,951人、1942年国民党将士阵亡87,719人”,从这些数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正面战场始终为抗战的主战场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中流砥柱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
从表格可以看出,1937-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每年都有大量的将士阵亡,反映了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A、C项表述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故选D。
考点:
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国民党的抗战
18.下表摘引了一部关于某支人民军队传记的目录。
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二
“红军主力,保卫中央苏区”
六
“艰苦奋斗,率先达到陕北”
十二
十六
“挥师入关,威震平津”
二十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国共破裂,武装反抗”B.“强渡长江,将革命进行到底”
C.“星星之火,井冈山会师”D.“平型关大捷,驰骋敌后”
【答案】D
【解析】“国共破裂,武装反抗”指的是1927年国共首次合作失败,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而表中“红军主力保卫中央苏区”应该指的是1931--1934年反对国民党“围剿”,故A项错误;“强渡长江,将革命进行到底”指的是1949年4月21日开始的渡江战役,它应该在表格中“挥师入关威震平津”对应的平津战役之后,故B项错误;“星星之火,井冈山会师”指的是1927年夏到1928年春的井冈山斗争,也在表中“二”之前,故C项错误;“平型关大捷,驰骋敌后”指的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合作进行的太原会战,在表中“艰苦奋斗,率先达到陕北”对应的1935第一次长征会师之后和“十六”对应的1949年平津战役之前,故D项正确。
19.近些年来,明星逐渐成为两会召开期间的热点话题。
成龙、周星驰、姚明、巩俐等相继当选政协委员,这使得政治协商会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那么,政协委员能够行使的权力有
A.解释宪法、制定法律B.选举国家主席、决定政府人选
C.修改党章、决定党的重大问题D.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解释宪法、制定法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故A项错误;政协委员并不能选举国家主席、决定政府人选,故B项错误;政协委员也不能修改党章、决定党的重大问题,故C项错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民主党派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权力,故D项正确。
考点: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新时期的法治建设
20.“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
”歌手韩红的一曲《青藏高原》唱响全国,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①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③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是在1949年春召开,是建国以前,不符合题目要求。
21.《法制日报》在谈到某部宪法修改时说:
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一章之前,意在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和授予。
称之为中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
这部宪法应该是
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
C.1982宪法D.1999年宪法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首先根据材料,我们知道这个时期是中国的“新时期”,所以应该是文革之后,因此排除了A、B选项。
修改宪法最重要的一次就是1982年,对宪法作出一个全面性的整改,而且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D选项时间过晚,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1982年宪法
【名师点睛】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现行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
第四部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吸收了国际经验,是一部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大法。
它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范围、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等。
其根本特点是,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它规定,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这部宪法分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五个部分。
22.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
这说明
A.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B.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
C.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D.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思想问题。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7年两个凡是思想仍然强大,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尚未开展过度的拨乱反正,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尚未改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自身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此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3.有一历史兴趣小组对古希腊文明进行了研究性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甲:
古希腊城邦政体优于同一时期的中国政体
B.乙:
古希腊的社会环境宽松自由,利于其民主政体的建立
C.丙:
古希腊的民主政体对欧美近代影响深远
D.丁:
古希腊城邦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古希腊城邦实行民主政治,同一时期的中国实行君主专制,这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没有优劣之分,故A项错误;B、C、D均符合史实。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24.古代雅典社会曾流行一句俗语,“请勿就部落论事”。
这一句话深刻体现了雅典人心系城邦的公民精神。
与此俗语流行直接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A.推行财产等级制度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实行分区选举制度D.发放公民“津贴”
【答案】C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考点:
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改革
2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自然法
是具体的法律条文
B.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
古雅典的民主政治
是雅典人的民主
D.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
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
A.AB.BC.CD.D
【答案】B
【解析】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是法理思想,故A错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得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因此B正确;古代雅典民主是雅典公民的民主,而不是雅典人的民主,C错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古希腊的商品经济发达,而独特的地理环境只是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之一,故D错误。
【名师点睛】
本题以历史史实与推论相对应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罗马法以及希腊民主政治知识点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辨析即可。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50分)
二、非选择题(50分)
26.古往今来,历届中央政府都重视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有继承也有创新,效果各有千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一丞相绾等言: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署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
李斯主张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盐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诸侯王表•序》
(2)材料二作者认为汉初实行了什么制度和影响各是什么?
材料三:
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地方机构有哪些?
简要说明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
材料四:
图1、图2、图3
材料五: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摘选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4)材料四、五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
材料六: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就曾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表示除外交外,台湾一切事务都由蒋介石全权处理,后者还可派人参加中央政府。
1979年1月,邓小平在美国国会演讲时指出:
“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
——摘自岳麓版高中课标教材《历史》必修一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我国领导人重视台湾问题?
后来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了什么构想?
这一构想取得了什么成效?
【答案】
(1)两种意见:
行分封,还是行郡县。
理由:
周朝实行分封制结果导致诸侯混战,天下大乱,不利于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
(2)制度:
郡国并行制(郡国制);
影响:
诸侯拥兵自重,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
(3)地方机构有:
行中书省行枢密院行御史台
影响:
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省的建制沿用至今。
(4)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5)原因:
台湾自古以来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遂宁市 学年 上学 教学 水平 监测 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