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服装史下学期复习题.docx
- 文档编号:10160445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76
- 大小:84.79KB
中外服装史下学期复习题.docx
《中外服装史下学期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服装史下学期复习题.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服装史下学期复习题
中外服装史(2010年下学期复习题)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服装发展史课程的性质
第一节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服装发展史,简而言之,就是把服装的进程记录下来,给予历史学的研究。
它是一定地域的社会集团的风俗史,是人类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认识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理解服装的意义,或者说,我们这里要“记录的服装”是指什么。
服装对于个体而言,除实用功能之外,则是有关心理和社会的重要特征,因而服装具有向他人传达个人社会地位、职业、自信心以及其它个性特征等印象的功能。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迄今为止有关服饰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不仅个体离不开社会群体,而且,服装现象的存在归根结底也是一种社会行为的结果。
这一结论同样适合于离我们已相当遥远的“服装的起源”阶段。
服装对于个体而言,除实用功能之外,则是有关心理和社会的重要特征,因而服装具有向他人传达个人社会地位、职业、自信心以及其它个性特征等印象的功能。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迄今为止有关服饰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不仅个体离不开社会群体,而且,服装现象的存在归根结底也是一种社会行为的结果。
这一结论同样适合于离我们已相当遥远的“服装的起源”阶段。
一部服装发展的历史,不能简单的看作是一部衣物、服装样式史或者材料史,而是一部人类着装生活的历史。
其服装研究的对象就是:
一切服装现象和作为历史的、社会的、精神的存在于人们之间发生关系的结构,以及这一结构在发展、演变中的规律。
它的任务是:
第一,揭示各个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伦理、宗教以及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各种社会因素,对服装发展、演变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揭示各个历史时期的服装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第三,通过对具体的服装现象的分析,评定它们在服装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意义。
第二节探讨的目标与方法
服装发展史作为一门历史的具体的去考察服装发展状况与变迁规律的学科,是服装科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有可能克服时间上的障碍,通过追溯文化和社会的源流,去解释当前的服装现象。
当代的服装风格不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仅有的和自发的创造,而是进化的产物,至于将来的服装发展成什么样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我们能够提供的事件和影响。
显然,历史地看待相当时期内反复出现的的规律和波动,使我们有机会更好的解释和预测社会变革对服装的大致作用。
探讨的目标:
认识服装变迁的一般规律,弄清“如何变化”和“为什么如此变化”的问题。
学习本国服装史之重点在于古代服装和传统民族服装,学习世界服装史则需要从古代一直关注到当代。
研究方法:
突出重点,划分几个特征性强的时代,也就是历史学家提出的“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的方法。
这种“划分主次,有所侧重”的方法也是我们在具体学习当中的基本方法。
服装发展史是服装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根据该课程所确定的研究对象,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一、服装的起源,从人类何时穿衣、为什么穿衣的共性问题入手,探讨服装的某些本质特征;
二、中国服装发展史,着重阐述先秦及封建社会各朝代的服饰状况以及沿革演变的基本脉络;
三、外国服装发展史,以西欧各国服装发展进程为主线,重点讲述古代、中世纪及近、现代西方服装的变迁过程;
四、服装发展的跨文化比较,分析中西服装文化的差异,探寻人类服装发展的共性模式。
其中二、三部分是本教程的主体内容。
服装发展史作为服装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还涉及到许多相关学科领域。
它少不了人类发展史、社会生活史、材料史、文化史、工艺美术史的参入与引导,它与哲学、社会学、民俗学以及宗教、法律、艺术等有密切的关系,它离不开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
它必须依赖出土文物与遗存实物断定证实,它还必须借助绘画、雕刻、诗文词赋、小说传记等艺术作品以及文献史籍中的文字与形象资料,作为线索考察并旁证说明。
一般将服装分为时装和史装两大类型。
时装:
指时代的装束,以一瞬即逝,多样化为其特点;
史装:
“史者,故事也”,“记事者也”,指文字记载的事迹,也称史料。
因此,过去的装束都可称史装。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每个时期、不同阶层的服装样式与发展特点,认识服装变迁的原因与发展规律,同时,还可以开阔视野,获取相关知识,提高审美修养,增强对服装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服装史对于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乃至设计师的重要性,要大于一般专业史对于相关专业的重要性。
因为服装的基本元素存世已久,服装款式和色彩的流行周而复始,服装之新常于旧,而设计之创意实孕育于历史之回顾。
“认识历史,是为了更好创造未来”这是本课程的教学宗旨。
第二章服装的起源
第一节服装起源的诸种理论
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
保护说、遮羞说、装饰说、社交说和吸引异性说等。
一、保护说
这种观点认为,服装的起源是人类为了适应气候环境(主要指寒冷)或为了使身体不受伤害,而从长年累月的裸体生活中逐渐进化到用自然的或人工的物体来遮羞和包装身体。
保护身体重要部位倒有可能是导致服装起源的一种促发力。
二、装饰说
与上述观点相反,服装的起因来自于人类想使自己更富有魅力。
想创造性的表现自己的心理冲动。
这其中包括护符说和审美说。
人类学家格罗塞通过对现存原始民族的考察后认为:
世界上只有裸体的民族,没有不装饰的民族。
1护符说
原始人在自然崇拜和图腾信仰中,相信万物有灵。
灵魂有善恶之分,给人类带来幸福的是善灵,带来灾害的是恶灵。
为了趋利避害,用贝壳、石头、羽毛等戴在身上,以示保佑和辟邪。
这种穿戴护符的行为发展起来,就是人类的衣生活行为。
2审美说
认为服装起源于美化自我的欲望,是人类美的情感表现。
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
三、遮羞说和吸引异性说
认为服装起源于人类道德感和性羞耻。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指出:
“原始人类的身体遮护,并不是针对性器官的遮掩,而是为了表彰,从而引起异性的注意”。
四、劳动说
恩格斯说劳动“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原始人为生存、繁衍而劳动。
劳动创造了工具,也创造了服装。
在服装起源中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显示”,即通过佩戴兽牙、兽角来显示自己的英勇果敢或力大无比。
原始人创造佩饰之首,最重要的是考虑到自身乃至一个部族的生存与繁衍。
即使有审美意识在起作用,也是一种宗教快感。
第二节服饰的初步形成
远古时期,人类穴居深山老林,以树叶、草葛遮身,即史书所载:
“搴木茹皮,以御风霜,綯发冒首以去灵雨”、“茹毛饮血,食草木实,衣禽兽之皮”,的年代。
草裙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所处的年限,大约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
草裙是采集经济的产物。
南太平洋岛屿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在20世纪50年代仍然保留着人类童年期,即石器时代的文化。
在那里的土著居民身上可以看到真正的草裙,是由新鲜的草捆扎加编织而成的,鲜嫩、青绿,带着露水,重现了万年前的草裙风姿。
《礼记·礼运篇》中记载: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治其麻丝,以为布帛。
”
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动物的毛皮是人类服装的主要材料。
当时还没有绳、线,可能用动物韧带来缝制衣服。
在山顶洞人的遗址及其它古墓里发掘出大量的装饰物,其中有头饰、颈饰和腕饰等,材料有天然美石、兽齿鱼骨和海里的贝壳等,当时佩戴这些饰物,可能不仅是为了装饰,也许还包含着对渔猎胜利的纪念。
兽皮披在人类历史上所处的年限与草裙时代相同,大约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
兽皮披时代相对较晚。
兽皮披是狩猎经济的产物。
人类从直接采用树叶草枝和兽皮羽毛为衣,进化到以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织成服装面料,这是服装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根据目前考古学的发见,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中发掘的第一枚骨针起,说明我国在一万多年前后,已学会磨制和使用这种骨针,并能用它缝制较为细密的皮衣。
大约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等发见了石和陶制的纺轮,说明开始出现原始的纺织技术。
一、美的萌芽期
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工具的改进,审美观念也伴之而生。
主要表现在:
1、考古发现,山顶洞人已用穿孔的兽牙和彩石珠作为身上和头上的装饰品;
2、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用骨珠、动物牙齿、蚌珠、蚌环做的项链等。
3、从披发到束发、辩发等,即含有审美的要求。
二、宗教影响下的服饰形制
《易·系辞下》记载: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盖取之乾坤”。
乾者天也,坤者地也。
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象天而服玄色。
地为黄色,故下裳象地而服黄色。
这种用上衣下裳的形制以及上玄而下黄的服色,是由于对天地的崇拜而产生的服饰上的形和色。
《礼记·礼运篇》记载:
“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
就是对生者和死者以天地的祀礼,于是产生了祭服的形制。
《周礼》中记载:
“享先王则衮冕”是对人类对祖先的崇敬在服饰上的表现。
三、自然环境的启示
天地万物给人类在服饰上带来了多样的创造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虞书·益稷》中载:
“予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
《后汉书·舆服志》云:
后世圣人,观翚翟(雉类)之羽毛有五彩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见鸟兽有冠角、髯、于是制作各种冠或髻式及系冠之缨蕤,见(牛)兽之颈项下有垂胡之状,乃效其式而将衣袖裁成垂胡之式。
服装史的育成期,是人类从直接利用自然,到有意识地对自然加工、修饰以装饰完善自我服饰形象的探索中,迈出了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一步。
•归纳起来,探究服装的成因主要是从自然本能的人体防护和社会性的装饰观念两个方面。
•美国服装心理学家赫洛克认为:
以上说法都还不能确切的说明人类装饰和衣着的起源,只有当人类逐渐有了关于服装怎样影响穿着者和观受者的一定知识后,才能自然产生上述的各种动机。
•马克思指出: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衣、住、行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从这个意义上说,服装就是人自己生产的物质生活的一种形式。
它是人类智慧的创造,是人摆脱动物状态的手段,也是人取得自由的物质确证。
第二篇中国服装发展史
第一节中国服装在人类服装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汉族,这个被称华夏民族或中华民族的古老民族,它名字“华”便是来自她美丽的肌肤——服饰。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尚书正义》注“华夏”:
“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左传·定公十年》疏云: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
中国服装作为东方服装体系的主体,在世界服装中独树一帜,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价值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二、丰富多彩精致纷呈
三、衣人相映独具魅力
四、包蕴文化兼收并畜
第二节中国历代服装的沿革与演变特点
1、服装形制的模式化
纵观五千年的中国服装,尽管千百万化,各具特色,其基本式样(古称形制)只有两种:
(1)上衣下裳制
(2)衣裳连属制
这两种形制的服装,交相使用,相容并蓄,商周以前的服饰,一般用上衣下裳制,后期的胡服、裤褶,妇女的襦裙等也都是这种服饰的遗制。
上下连属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之交。
名曰:
深衣,以后的袍服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产生的
帽、鞋作为服装不可分割的整体,称之为“首服”和“足服”,它们直接影响了中国服装的发展变化。
2、服装色彩的精神化
古代由于受《易经》阴阳五行(水、火、金、木、土)学说的影响以黄色为重,象征中央,青色象征东方,红色象征南方,白色象征西方,黑色象征北方。
形成于先秦时期的青、红、皂、白、黄正色理论与间色理论,对中国服装色彩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常是以五种正色为主,间色为辅,富丽堂皇,古朴大方。
同时,运用服饰色彩来区分等级、表明尊卑、显示身份、传达观念、表现情感,一直是历代服装最富感染力的手段。
3、古代的染料分为:
矿物染料与植物染料两类。
4、服装材质与工艺的精致化
衣服的质料主要有丝、麻、棉、葛、皮革等五种。
丝绸最早出现于中国,从出土的甲骨文中记载,有蚕、桑、丝、帛等字样,说明在夏、商时期已经有养蚕抽丝的技术。
其制造工艺之复杂,制造方法之先进,织品之精湛,品种之繁多,均属世界之罕见。
在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用麻和葛纤维来纺织的方法,服装材料从此有了人工织造的布帛,贯头衣和披单服等披风式服装已成为典型的衣着。
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着,成为人类服装的祖型。
公元10世纪后,棉花从印度传入我国后以其纤维纺成纱,织出柔软白净的棉布。
东汉时期,不但棉花生产普及,对材质的处理也有了更大的进步。
特别是染缬(蜡缬、绞缬和夹缬)、彩绘、刺绣等传统工艺技术,迄今仍在继续发展。
5、古代的刺绣和画缋
据汉书《说文·解字》的注释:
“缋就是画缋的画,绣就是绘绣的绘”。
所谓“缋”与“绘”含义相同。
因此“画缋”是指在纺织品上绘画的技艺。
而刺绣是指以丝线在绸、布上面缀缝图案的一种手段。
所谓“五采备,谓之绣”是也。
6、服饰纹样与图案的多样化
最早的植物纤维是麻、葛等植物纤维,经过石、陶纺轮的搓捻变成麻线,然后织成麻布。
服饰纹样在中国的服装史上起到了极强的装饰作用,具有独特的文化审美价值。
图案在服饰的表现上,主要以云雷纹、回龟纹、几何纹和自然花纹为主。
早在周代的冕服上,出现了十二章纹饰,即所谓章服制度由此开始。
楚汉时期“衣作绣,锦为缘”,袍服上不仅有精美的刺绣纹样,而且在袖、领、襟、裾边装饰有花边。
到了明代的吉祥纹样,官服上的“补子”,使服饰图案发展达到了高峰。
其图案包括几何、动物、植物、人物、器物等多种形象;表现手法多样,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7、服装饰物与配件的完善化
配饰是历代中国服装不可缺少的内容,如首饰、耳饰、项饰、发式、妆式、手饰、腰带、玉佩、衿纽、绳结、女子的簪钗步摇,男子的绶带鱼符等应有尽有,数不胜数。
表现出中国服装鲜明的个性与特色。
笄
古时,女子到了成年时必须接受一种名为“笄礼”的仪式。
女子尚未行过笄礼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作成“垂髫或丫髻”。
第三篇服装史也是一部文化史
要研究中国服饰史必须对中国文化史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以便了解服饰变迁发展的来龙去脉。
在历史上,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他是以一个又一个的朝代的形式出現的,那么每当改朝換代时,服饰体制马上进行了更換。
“一朝
君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飾”。
可見服饰文
化也是有其背后的內涵的。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
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
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
一、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思想的成因
(一)中国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研究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理解服饰文化的演变特征,有重要意义。
儒、道互补,对立补充是两千多年来中国美学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
从而影响了服装发展的历史。
从历史上儒、道思想对艺术所采取的态度可以分析:
1、孔、孟、荀儒家代表:
孔子被称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其基本的哲学思想是怀疑论和无神论的世界观,因此,对艺术持肯定态度。
1、中国文化有两个源头
夏文化——图腾是龙
殷(商)文化——图腾是凤
所谓“龙凤交缠”、“龙飞凤舞”的远古图案,实际上暗示着远古时代夏与殷的斗争与融合。
闻一多先生由历史而推进到思想,认为代表中国早期思想的两股潮流,一是老子,一是孔子。
老子代表的是龙
孔子代表的是凤
也就是说老子与夏文化有更密切的关系。
孔子则继承了殷文化的传统。
因此,研究先秦诸子的文艺思想,从而理解和把握服饰文化的演变特征有重要意义。
所谓“先秦”系指春秋战国而言,是中国古代社会激烈变革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
当时出现的百家蜂起,诸子争鸣,奠定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主要表现在:
儒道互补——即对立和补充
“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以来中国美学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我们可以从先秦诸子对艺术所取的态度上可以看出。
1、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入世):
对艺术持肯定态度。
其基本特征是:
怀疑论和无神论的世界观以及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尊重礼乐,以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和统一为核心和基础,有思想解放的倾向。
孔子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云:
“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免也,故人不能不乐”。
2、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出世):
对艺术持否定的态度。
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作用。
老子云:
“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
“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比较两种艺术观
儒家的荀子强调:
“性无伪则不能自美”,指出了艺术的人工装饰和外在功力。
(因其狭隘的功利框架,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从而忽视了自然本身的美。
)
道家的庄子强调: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
从而给予前者以对立的姿态出现。
摆脱和否定人为的美。
通过比较可知:
儒家:
强调官能、情感的正常满足和抒发,有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之倾向,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在内容和主题方面。
道家:
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超越功利的无为关系即审美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
对后世的影响多在形式,即审美方面。
以上两种观点对后世的美学思想的形成影响是深远的,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倾向。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他的《美学散步》一书中将此归结为:
错彩镂金:
崇尚人工雕琢,重外在功利。
清水芙蓉:
表现思想、人格、自然之美。
这两种风格的源头可追溯到《易经》的阴阳变化,为其出发点。
在文化史上也可叫文(阳)与质(阴)的交替。
刘勰《文心雕龙》中总结“时运交替,质文变化”。
反映了“对立统一”的哲学规律。
文与质最早为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本指人的质朴和文采的关系而言的,后引伸为文学艺术的文与质。
从美学史的角度讲,到了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美学的成熟时期,其理论基础是玄学(指虚无、深奥莫测之意,为一种精神之境界)源于老庄。
中国的玄学改造和影响了两汉时期进来的印度佛教,使之成为中国的禅学。
南北朝一百五十年的儒、道、佛大论战,实质就是一场思想大融合,构筑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性格特征的形成,其直接结果就是隋唐艺术,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宋代一跃而起的山水画,庄子虚无的自然观是这种艺术的精神内核,儒道互补在这时终于呈现出了完整的面貌。
儒道佛柔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人士大夫的典型性格。
至到“五四”运动以后,西洋文化东渐为止,又有了新的转机。
后人大夸“楚风”、“建安风骨”、“魏晋风度”等,盖指前期活力而言。
以上就中国文化史,或说美学史而言,只是泛泛而谈,这条线索一直影响到现在,如“错彩镂金”之极是“唯美主义”,而“清水芙蓉”之极则是“自然主义”。
明乎此,有助于我们分析各个历史时期,服装演变的历史特点,把握其发展的规律。
西方现代设计史上也有重审美的“新艺术”、“装饰主义”运动和重实用功能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等文与质的交替运动,可视为“对立统一”的哲学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
第二篇先秦服饰(公元前21世纪——前221世纪)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先秦服装,是中国服饰历史的奠基阶段,中国服装的基本型制均在此期间逐步走向成熟,并建立了完整的服饰制度。
第一节装饰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由夏、商、周奴隶制国家得到了强化,政治、经济、
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
人们对于“装饰”越来越显得有意识
和自觉化。
这是服装得以最终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概括起来有几个主要因素:
1.装饰的发展
《后汉书·舆服志》云:
“上古衣毛,而帽皮”。
比披发进了一步。
商代男女头式皆以梳辫为主,辫长以后盘髻,再戴上圆箍形的“頍”,或称冠巾,即最早的冠帽。
(1)殷商时期出土的陶笄、骨笄、骨簪有精美复杂的雕镂,反映出实用和装饰意识的发展。
标志着中国古代首服的形成。
笄,后称簪,其作用有两种:
A、将头发束起来挽成发髻后,用笄来贯穿发髻中起发髻不散之作用;
B、将头上所戴的冠,用笄从冠旁孔中横贯到发髻中,有把冠固牢于发髻上的作用。
(2)《后汉书·舆服志》释云:
古代田鱼而食,因其皮先作掩蔽于下体的前面,以后在遮蔽其后面。
到后来布帛产生,衣裳的形制确立之后,仍把前面遮掩的一片加之于服饰之前,沿用上古形成的衣裳的初期样式,是有其不忘本之意,并用之于礼服中。
商代上层社会用来标明身份的装饰物——“蔽膝”,即为“芾”,上有纹饰,蔽或称黻、芾,上小下大,呈斧形,多为上广一尺,下展二尺,长三尺。
天子用纯朱色,诸侯黄朱,大夫赤色。
用来祭祀祖先,寓不忘本之意。
既起装饰作用,又标示其社会地位。
东周男子服饰矩领窄袖长衣展示图。
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
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
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这个时期的服装还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
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
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
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叫“革带“。
这种服装为矩领,领、袖、襟、裾均有缘饰,肩上有披肩,腰系绦带,并在右侧挂玉佩。
此服属于当时一般士之服饰。
据《虞书·益稷》载:
“予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
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
十二章纹饰绘或绣于服装上,始于西周,成为章服之始,为历代帝王所采用,服装的装饰程度、华丽以否成为区别等级的一个重要尺度。
十二章纹从西周以来为历代帝王所采用。
到隋唐成为定式,一直流行到清代。
“十二章绘”的寓意是:
a.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光明,如三光之耀——象征帝王统治天下
b.山,作山形,取其能云雨或镇重性格——象征王者能安静四方或为人所仰的。
c.龙,取其应变——象征人君应随机布教而善于变化。
d.华虫,作雉形,亦即华丽的鸟,取其纹彩——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
e.宗彝,即虎錐,虎取其猛,錐取其智——表示有深浅之知,威猛之德。
f.藻,即水草,取其洁净——象征冰清玉洁之意。
g.火,作火之形,取其光明,火炎向上——象征带领百姓附君王之意。
h.粉米,作谷粒形,取其滋养;又若聚米形——象征有济养之德。
i.黼为斧形,刃白身黑,取其——象征能断割之意。
j.黻为两已相背,黑青相次——象征背恶向善和君臣离合之意。
总之,十二种纹样都贯穿着儒家伦理道德的含义。
还有,十二章的颜色,由青、黄、黑白、赤五彩相间使用。
纺织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织物种类增加,如帛、绢、缣、绮、锦、绣和精细的麻制物。
衣料也随着装饰发展的影响变得精致起来,衣着式样到了周代,已文章大备,加之宗教信仰和社会变革等原因,使服装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冕服制度,所谓“礼经三百,威仪三千”。
第二节冕服(冠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 服装 下学 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