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二6 画人教部编版.docx
- 文档编号:10159280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52.44KB
精品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二6 画人教部编版.docx
《精品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二6 画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二6 画人教部编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二6画人教部编版
第五单元
本单元是第二个识字单元,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5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识字。
在本单元,学生将认识会意字,并将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教材力图通过丰富多样的编排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会到汉字不仅有用,还很有意思。
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教材中的合体字大幅增加,尤其是形近字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识记的难度,应利用更加多样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字音、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与此同时,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成果。
内容
课时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画
2
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
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
1.认识55个生字和10个偏旁;会写23个字和2个笔画。
2.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
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
3.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画》《大小多少》《升国旗》。
4.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爱惜文具的好习惯;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
大小多少
2
这首儿歌共有4个小节。
配合儿歌,有4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
小书包
2
本课由6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
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告诉学生“小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学习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
日月明
2
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
朗朗上口的短句,揭示会意字的特点,利于激发识字热情也易于诵读记忆。
升国旗
2
本课由3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
儿歌形象地描述了少先队员升国旗的场景,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升旗礼仪。
语文
园地五
3
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1.归类认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2.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舌尖音。
4.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5.背诵《悯农》,懂得要爱惜粮食。
6.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
6画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重点
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识记生字,认识偏旁。
难点
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1.识字写字。
把识字写字与朗读古诗结合起来。
可以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
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借助反义词识记“有——无、来——去、远——近”。
四个要求会写的汉字中,3个独体字都要关注关键笔画来指导书写。
2.课文学习。
可以和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进行对比,在比较中了解画中景物的特点,感受古诗的趣味性。
朗读古诗时注意把握好停顿,读出韵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2.会写“水、去”等4个字。
一、欣赏画作,激发兴趣。
1.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山水画作品,学生欣赏。
2.教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
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二、认读课文,探研新知。
(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或教师请教。
练一练:
给音节加声母。
()è()ìn()ēng()ūn()ái()īng
色近声春还惊
2.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的字音。
(读好平舌音“色”,翘舌音“水、声”,前鼻音“远、近”,后鼻音“听、声”。
)
3.做邮递员送信的游戏。
请一个同学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分给同学。
请拿到卡片的同学上台,把卡片上的字读给大家听。
4.交流汇报:
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词的?
归纳如下:
(1)换一换:
天—无听—近爸—色
(2)偏旁归类:
“远、近、还”这三个字的偏旁都是“辶”,这是我们这课要学习的新的偏旁,我们大声说出它的名字——“走之”,它表达的意思多与走路或路有关。
(3)找反义词:
有—无来—去远—近
(4)结合生活组词造句:
色色彩这幅画的色彩非常漂亮。
“色”这个字的偏旁是“”,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偏旁“斜刀头”。
温故而知新。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入手,指导识字并书写,将识字写字落到实处,并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
(二)再读课文,读通诗句。
1.教师:
生字读得这么好,相信大家再读课文时一定能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手拉手,找朋友。
让几位同学上台分成两组,一组拿拼音,一组拿相对应的生字,台下的同学唱儿歌《找朋友》,看谁最先找到好朋友。
4.全班齐读,教师点评。
本环节遵循了汉字认知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结合古诗这个语境,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而且还能在语境中加深对汉字音、形的印象,感受汉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先看图读诗句,再识字。
通过初读古诗,读通句子,认读和积累诗中的词语,学生们扫除了生字障碍。
读通、读顺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主题也有了整体的感知。
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感悟和体会语言的优美。
三、课件演示,指导书空。
1.课件出示“水、去、来、不”4个生字。
学生观察这四个字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点拨:
“水”的第一笔写在竖中线上,横撇是第二笔,其中的撇要与第四笔捺相呼应;“去”的第三笔是长横,要写在横中线上;“来”的第四笔和第五笔分别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些;“不”的笔画较少,撇和点要对称,要写舒展。
(1)指导书写“水”。
看来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现在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它们。
先来看“水”这个字,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它?
(水手、口水、雨水……)它有几笔?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先写中间的竖钩,再写左右的部分。
)
现在让我们把“水”这个字请回“家”吧。
同学们仔细观察,怎样才能在田字格中把这个字写好看呢?
(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而第三笔和第四笔不能写成一笔。
)
来,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
教师边写边说:
竖钩写在竖中线,两点对称分两边。
生书空“水”字。
记住它的笔顺,在书上描红一个,在练习本上练写一个。
课件出示学生写字的图片,并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头正,肩平,身直,足安;注意做到“三个一”:
眼离本子一尺(一臂)、胸离桌子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2)指导书写“去”。
看到你们这么快就学会了“水”这个字,“去”也迫不及待地来了,看看“去”这个字,你们平时在哪儿见过它?
(上去、来去、失去……)它有几笔?
一起来看看“去”的笔顺。
(动画展示“去”的书写笔顺)学生书空。
出示投影,仔细观察,怎样才能在田字格中写好“去”这个字呢?
(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
)教师范写,生在书上描红一个,在练习本上练写一个。
展示学生书写,师生评价。
(3)用同样的方法指导书写“来、不”。
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来”这个字?
(来去、回来、来到……)
①“来”有7笔,师板书,生书空。
②动画展示“来”的笔顺,学生书空。
③出示投影,学生认真观察,把“来”请回“家”,怎样写才好看?
④教师范写,边写边说:
字形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过近。
(提醒学生写“来”时注意竖要长,要直,撇、捺要舒展一些。
)生在书上描红一个,在练习本上练写一个。
⑤“不”书写时要注意:
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点收尾。
2.练习。
填空。
“水”字共()画,第一画是()。
“去”字共()画,第二画是()。
“来”字共()画,第一画是()。
“不”字共()画,第三画是()。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教学,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互考、游戏等活动方式,引领学生掌握多种识记汉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第2课时
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口水来去从不
展示学生书写情况,师生评价。
(写得正确,得一颗星;既正确又规范,再得一颗星。
)同桌两个人交换过来,互相评价,得两颗星的小朋友,你们都是最棒的!
2.小朋友能把生字宝宝写得正确、规范,真不错!
生字宝宝回到了诗中,你们还能读准确吗?
指名读诗歌。
通过复习检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便于巩固重点知识,加深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
诗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景物?
2.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教师听一听?
(指名读)
3.诗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景物?
(山、水、花、鸟)
三、结合生活,回答问题。
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
(模模糊糊,看不清颜色)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
(有哗哗的流水声)
3.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
(凋谢了,看不到了)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就会怎么样?
(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
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
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
下面请大家跟教师一起来看看。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四、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男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
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
(板书:
远看有色。
)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
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
(板书:
近听无声。
)
3.请一位同学说说:
画上画的是什么花?
(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
(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
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
春去还在。
)
4.再请一位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猜猜它会不会飞走。
(板书:
人来不惊。
)
小结:
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
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引出课文题目《画》。
(板书课题。
)
5.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来——去
(1)什么是“来”?
什么是“去”?
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远——近
(2)哪种情况算“远”?
哪种情况算“近”?
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
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学生汇报:
有——无高——矮
多——少早——晚
(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
(5)教师引领学生做游戏:
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在对比中领会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句描写的奇怪现象,原来诗句说的是“画”。
组织表演等活动,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巩固识字。
五、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学生先自读古诗,再全班齐读。
1.教师导言:
同学们朗读得真棒啊!
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
(学生背诵一句,课件出示一句: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1)师生搭档每人背一句。
(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背诵。
(3)男女生互相比赛背诵。
(4)教师点名挑战背诵。
(5)学生互相点名挑战背诵。
六、积累拓展,巩固提高。
1.教师导言:
(充满激情)这首诗可真有趣呀!
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
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古诗吗?
(学生拓展背诗,培养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一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3.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通过开展“古诗诵读会”,引导学生积累古诗,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积累。
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回家请爸爸妈妈猜谜语的活动再现情境,加深印象的同时获得学习古诗的成就感。
反思《画》这篇课文的设计与实践,总的来看非常务实:
务实的思想、务实的设计、务实的过程,使学生真正在情境中学习,体现了语文教与学的理性回归。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课识字写字是重点。
课堂上,以读为主,始终让“读”贯穿学习的始终。
采用不同方式朗读,学生边读诗句边认生字,让学生既在文中识记生字,又注意了生字的应用。
教师在其中少范读、带读,把充分读诗的机会交给学生,而教师在其中借机点拨对重点词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赏画、读诗、识字是轻松的,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在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从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三、语文课程是一个情感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的世界,是一个丰富的生命世界。
从教材,尤其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找到一个连接着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的“知识储存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就能使教学成为一条融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线,就能激活学生对文本的通灵感悟,与文本发生“内在的对话”,这样,文本所蕴含的智慧的光芒、思想的火花就会把学生生命的灵气燃烧起来,由此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作业展现出来的创造力更让我坚信了这一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二6 人教部编版 精品 一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