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海南大学.docx
- 文档编号:10157791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190
- 大小:107.35KB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海南大学.docx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海南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海南大学.docx(1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海南大学
海洋学院
药学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二0一四年
目录
《药用拉丁语》教学大纲1
《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4
《医药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12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16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20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27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30
《药用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34
《生药学》教学大纲39
《药物化学》教学大纲45
《药物分析》教学大纲49
《药理学》教学大纲56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73
《药剂学》教学大纲79
《药学英语》教学大纲84
《制药工艺学》教学大纲89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93
《生物技术制药》理论教学大纲97
《药事管理学》教学大纲101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教学大纲112
《药用高分子材料》教学大纲116
《药物毒理学》教学大纲119
《药品质量管理和检验》教学大纲126
《药用海洋生物学》教学大纲129
《药学文献检索》教学大纲133
《新药研究与开发》教学大纲136
《波谱分析》教学大纲139
《海洋生物技术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142
《药用拉丁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药用拉丁语
英文名称:
LatinforPharmacy
课程编号:
B21092
课程类别:
专业课
课程要求:
必修课
课程属性:
独立设课
课程总学时:
8学时
总学分:
0.5
应开学期:
第2学期
教材名称:
《药用拉丁语》(孙启时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适用专业:
药学专业
先修课程:
无
编写人:
胡碧煌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拉丁文是一门古老的语言。
目前,拉丁文作为工具性科技用语,广泛应用于在生物和医药学领域。
药用拉丁语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设立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更好地学习药用植(动)物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等课程的需要,另外在国际学术交流、文献检索、科研论文的发表等方面也离不开拉丁语知识。
处方是医师根据病情需要为病人开写的药方,也是药师发药、配药和病人取药的书面凭证,是重要的医疗文件。
一般情况下,标准处方都应采用拉丁语,只有前记和后记用本民族文字书写,其余均要求使用拉丁语。
药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一定比例会从事药房工作,需要学习拉丁文,把处方中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翻译为本民族的语言注明在所发药物的容器或包装物上。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1、掌握拉丁语的字母、字母发音、拼音及读音规则;
2、掌握和熟悉一定的拉丁语的语法知识;
3、熟悉和掌握动、植物学名命名法,生药的命名,中药制剂及其他药物制剂命名;
4、掌握处方基本格式及以及处方中常用的缩写词。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的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语音、语法、药品命名和处方4大部分,但只安排0.5个学分,仅8学时。
讲授一门对学生来说几乎陌生的外语课程,时间短、课程任务重。
第一章语音
1、拉丁语字母的名称、发音、拼写和书写
2、字母的音变规则
3、双元音和双辅音
4、音节、音量和重音
第二章语法
5、拉丁语品词、名词概论
6、名词的第一变格法
7、名词的第二变格法
8、第一种形容词
9、名词的第三变格法
10、第二种形容词
11、名词的第四变格法、名词的第五变格法、不变化名词
第三章命名
12、动物、植物学命名规则、生药的命名
13、药物制剂的命名
第四章处方
14、处方的书写
15、处方中常用的缩写词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拉丁语的字母、字母发音、拼音及读音规则;
2、掌握和熟悉一定的拉丁语的语法知识;
3、熟悉和掌握动、植物学名命名法,生药的命名,中药制剂及其他药物制剂命名;
4、掌握处方基本格式及以及处方中常用的缩写词。
三、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
内容
学时
第一章语音
2
第二章语法
2
第三章命名
2
第四章处方
2
合计
8
四、教学方法
药用拉丁语的教学既要遵循外语教学的规律,又要密切联系医药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1、让学生认识药用拉丁语的重要性药用拉丁语是药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药用拉丁语与专业息息相关,因此,掌握药用拉丁语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2、培养学生学习药用拉丁语的浓厚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要求教师认真备课,把药用拉丁语课程的内容和重点吃透,还要把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
3、采用以幻灯片为主、动画和板书为辅的多种教学手段;
4、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课堂提问和课后开放式复习思考题的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考核方式
期末闭卷考试,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实验考核,平时课堂考核,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30%,考核依据包括出勤、课堂纪律、课堂提问交流等。
六、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一)教材
《药用拉丁语》(孙启时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二)主要参考书目
《医药拉丁语》(李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药用植物学
英文名称:
PharmaceuticalBotany
课程编号:
B21093
课程类别:
专业课
课程要求:
必修课
课程属性:
独立设课
课程总学时:
24学时
总学分:
1.5
应开学期:
第3学期
教材名称:
《药用植物学》(第5版)(郑汉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适用专业:
制药工程与药学等专业
先修课程:
药用拉丁文
编写人:
刘富平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药用植物学是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具有防病和保健作用的一门科学。
与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等相关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
中药种类众多,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植物,所以药用植物学和中药的品种、药材的评价,临床效用以及中药资源开发研究密切相关,因而本学科在药学专业的课程中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专业需要的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研究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中药的规范化种植,中药生物技术,研究中药质量、开发中药资源和培养继承发扬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应用型人材奠定良好基础。
药用植物学基本内容分为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及其内部构造,以及植物分类学两大部分,并注意介绍国内外药用植物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是目前我国进行中药现代化的基础学科。
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和野外实习。
本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堂讲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意启发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充分运用标本、模型、图表、切片、多媒体教学等教具和声象教材以提高教学效果。
要充分注意实验课教学和野外实习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基本要求:
1、掌握药用植物学的含义,性质和特点及其在中药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2、熟悉药用植物学的内容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1、药用植物学的含义、任务,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3、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方式:
课程讲授、自学。
第二章植物的细胞
目的要求:
1、掌握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
2、熟悉可供显微鉴别的主要后含物和细胞壁特化的显微化学反应。
3、了解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和细胞的增殖。
教学内容:
1、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
2、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
3、细胞壁的结构和特化。
4、植物细胞的分裂及染色体、单倍体等与药用植物育种的关系,以及与植物分类的关系。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实验。
第三章植物的组织
目的要求:
1、掌握组织类型、结构特征和分布。
2、熟悉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的结构类型。
3、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含义及其在中药领域上的应用。
教学内容:
1、植物组织的含义和分类:
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特征、类型和功能。
2、维管束及其类型。
3、组织培养的含义和在中药领域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实验。
第四章植物的器官
目的要求:
1、掌握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特征和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类型;根和茎,特别是地下茎和根的区别;地上茎中的缠绕茎和攀援茎,甸甸茎和平卧茎的区别;小块茎和块茎,小鳞茎和鳞茎的区别;根、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确定叶形的原则及常见叶形、叶序。
单叶和复叶的区别;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形态构造特征和类型;
2、熟悉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叶的构造特点;花和花序的类型,花程式;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及各种类型的次生构造。
常见药用植物果实和常见药用植物种子。
3、了解根的异常构造;芽及其类型;棵子植物茎和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特点。
茎的异常构造。
解气孔指数、栅表比和脉岛数含义及其应用。
花图式;花的生殖功能和花的组织构造;果实和种子的组织构造。
教学内容:
1、根的形态和类型(定根、不定根),根系的类型(直根系,须根系)。
2、根的变态(贮藏根,支持根,气生根,攀援根,水生根和寄生根)。
3、根的生理功能。
4、根尖的构造,根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和异常构造。
侧根的形成。
5、茎的形态特征:
节,节问。
顶芽和腋芽。
长枝和短枝。
叶痕,托叶痕,芽鳞痕和皮孔。
6、芽及其类型:
定芽(顶芽、腋芽和副芽)和不定芽。
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被芽和裸芽。
活动芽和休眠芽。
7、茎的类型:
木质茎(乔木,灌木,木质藤木)。
草质茎(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草本;草质藤本)。
直立茎。
缠绕茎。
攀援茎。
甸甸茎。
8、茎的变态:
地上茎变态(叶状茎或叶状枝,刺状茎或枝刺,茎卷须,小块茎,小鳞茎,肉质茎)。
地下茎的变态(根茎或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
9、茎的生理功能。
10、茎尖及其发展。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双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异常构造。
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特点。
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点。
11、叶的组成(叶片,叶柄,托叶)。
12、叶片的形状(叶全形、叶端、叶基、叶缘;叶片的分裂;叶脉;叶片的质地;叶表面附属物;异形叶性)。
13、单叶和复叶(三出,掌状,羽状,单身复叶),叶序(互生,对生,轮生,簇生)。
14、叶的变态(苞片,小苞片,总苞片,鳞叶,刺状叶,卷须叶,捕虫叶)。
15、叶的生理功能。
16、双子叶植物叶片的一般构造,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叶片的构造特点。
17、气孔指数,栅表比,脉岛数。
18、花的组成及形态构造:
花梗,花托;花萼,花冠(离瓣,合瓣),雄蕊(组成,类型),雌蕊(组成,类型,子房位置,胎座,胚珠类型)。
19、花的类型:
完全花与不完全花;重被花,重瓣花,单被花和无被花;两性花,单性花和无性花;辐射对称花和两侧对称花。
20、花程式和花图式;花序的类型:
无限花序,有限花序和混合花序。
21、花的生殖功能:
传粉和受精(花药和胚囊的发育:
花粉粒的产生);花的组织构造(示例)。
22、果实的形成;果实的类型:
真果和假果,单果(肉果--浆果、柑果、核果、瓠果、梨果;干果一裂果和不裂果的各种类型),聚合果和聚花果;果实的组织构造(示例)。
23、种子的形态特征:
重点为种皮上的种脐,种孔,种脊,合点,种阜,假种皮;种子的类型:
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子的组织构造(示例)。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观察校园植物;实验教学。
第五章植物分类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含义、任务和与研究中药的关系。
2、熟悉植物的命名,分类等级和分类检索表的应用。
3、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和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
1、植物分类学的目的和任务。
2、植物命名,植物的分类等级,植物分类方法。
3、植物分类学发展概述。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第六章藻类植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藻类植物主要特征和分门。
2、熟悉常见药用藻类。
3、了解药用藻类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藻类植物概述,分类。
2、常见药用藻类。
3、药用藻类研究的进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多媒体,实物标本。
实验教学。
第七章菌类
目的要求:
1、掌握菌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分门。
2、熟悉常见药用真菌。
3、了解细菌门的概况和药用真菌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细菌门概述。
2、真菌门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3、药用真菌研究进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实物标本。
实验教学。
第八章地衣门
目的要求:
1、掌握地衣植物的构造特征。
2、了解常见药用地衣。
教学内容:
1、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植物体,同型地衣和异型地衣。
2、常见药用地衣。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实物标本。
实验教学。
第九章苔藓植物门
目的要求:
1、掌握苔藓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和分纲。
2、了解常见药用苔类和藓类植物。
教学内容:
1、苔藓植物门是构造最简单的高等植物,苔纲和藓纲的主要区别,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2、常见药用苔类和藓类植物形态。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实物标本。
实验。
第十章蕨类植物门
目的要求:
1、掌握蕨类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2、熟悉常见药用蕨类。
3、了解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和分类。
教学内容:
1、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生活史。
2、蕨类植物的分纲和代表科:
(1)松叶蕨纲:
松叶蕨科。
(2)石松纲:
石松科、卷柏科。
(3)木赋纲:
木贼科。
(4)真蕨纲:
瓶尔小草科,紫箕科,海金沙科,蚌壳蕨科,乌毛蕨科,鳞毛蕨科,水龙骨科,槲蕨科。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物标本。
实验,野外实习。
第十一章裸子植物门
目的要求:
1、掌握裸子植物门的特征及分类。
2、熟悉苏铁科、银杏科、松科、麻黄科等常见科的特征和主要药用植物。
3、了解裸子植物的生活史。
教学内容:
1、裸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2、裸子植物的分类和代表科及其主要药用植物:
(1)苏铁纲:
苏铁科。
(2)银杏纲:
银杏科。
(3)松柏纲:
松科、柏科。
(4)红豆杉纲:
粗榧科、红豆杉科。
(5)买麻藤纲:
麻黄科。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观察校园植物;实验教学。
野外实习
第十二章被子植物门
目的要求:
1、掌握被子植物门的特征及分类;掌握20─24个重点科和15─20个主要属的特征和拉丁名。
2、熟悉50─—80种常见药用植物及其学名。
能熟练运用植物科属检索表鉴定药用植物。
3、了解被子植物主要分类系统(思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
教学内容:
1、被子植物门的特征。
2、被子植物的分类和代表科及其主要药用植物:
(1)双子叶植物纲的特征:
三白草科、桑科、马兜铃科,蓼科(蓼属,大黄属)、苋科、石竹科、毛茛科(乌头属,黄连属,铁线莲属)、芍药科、木兰科(木兰属,五味子属,南五味子属)、罂粟科、十字花科、蔷薇科(绣线菊亚科,蔷薇亚科,梅亚科,梨亚科)、豆科(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蝶形花亚科)、芸香科、远志科、大戟科、卫矛科、葡萄科、锦葵科、堇莱科、五加科(人参属,五加属)、伞形科(当归属,柴胡属)、木犀科、夹竹桃科、萝摩科、唇形科、(鼠尾草属,益母草属)、茄科(曼陀罗属,茄属)、玄参科、茜草科、忍冬科、葫芦科、桔梗科(桔梗属,沙参属,党参属)、菊科(管状花亚科,舌状花亚科);
单子叶植物纲的特征:
天南星科(天南星属,半夏属)、百合科(百合属,黄精属)、石蒜科、薯蓣科、鸢尾科、兰科。
三、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
内容
学时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植物的细胞
2
第三章植物的组织
2
第四章植物的器官
6
第五章植物分类概述
1
第六章藻类植物
1
第七章菌类植物
1
第八章地衣植物门
1
第九章苔藓植物门
1
第十章蕨类植物门
1
第十一章裸子植物门
1
第十二章被子植物门
1
合计
20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采用课堂提问、教学录象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综合利用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加强师互动,避免教师在讲解时唱“独角戏”。
鼓励学生参与,实现师生良性互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科学调控。
在教学手段上,整个课堂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并根据需要使用幻灯、投影、标本和模型等多种教学手段,变抽象教学为形象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并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实地参观的机会,比如观察校园植物和野外实习。
五、考核方式和要求
闭卷考试,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实验考核,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0%,考核依据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及实验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10%,包括课堂提问与考勤等。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一)教材
1、《药用植物学》(郑汉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二)主要参考书目
1、《药用植物学》(杨春澍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河南植物志》(丁宝章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医药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医药数理统计
英文名称:
Medicinemathematicalstatisticmethod
课程编号:
B21018
课程类别:
专业课
课程要求:
必修课
课程属性:
独立设课
课程总学时:
32学时
总学分:
2
应开学期:
第3学期
教材名称: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第5版)(高祖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适用专业:
制药工程与药学等专业
先修课程:
数学、计算机等
编写人:
李军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医药数理统计是应用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医药、生物等相关领域研究对象的数据资料进行搜索、整理、分析和解释,以显示其总体特征和统计规律的应用学科。
医药统计作为利用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医药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和手段,其相关知识、方法和必要的统计软件应用技能训练,已成为每个医药科技工作者必不可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学习和掌握医药数理统计,对于正确有效地利用数据资料进行医药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1、了解统计学的发展史;
2、了解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第二章数据的描述和整理
1、掌握数据的类型及特性,定性和定量数据的整理步骤、显示方法,描述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的常用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的计算。
2、熟悉统计图形和统计表的表示及意义。
3、了解分布形状的常用统计量,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作图、频数分布表与直方图生成、统计量的计算。
第三章随机事件与概率
1、掌握事件等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关系,古典概率及计算,概率的加法公式、乘法公式及计算,条件概率与事件独立性的概念进并进行计算,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并进行计算。
2、熟悉统计概率和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3、了解主观概率。
第四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掌握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及性质,数学期望和方差等常用数字特征定义及其性质,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的性质及概率计算,离散型随机向量和连续型随机向量及其分布,二维随机向量的数字特征,中心极限定理及其应用。
2、熟悉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的概念,均匀分布、超几何分布、指数分布的性质。
3、了解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随机向量及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切比雪夫不等式和大数
4、定律及其意义,用Excel计算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等常用分布的概率。
第五章抽样分布
1、掌握样本均值的分类,X2分布、t分布、F分布定义及其相关定理,查表求X2分布、t分布、F分布的临界值。
2、熟悉总体、样本、统计量等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3、了解用Excel计算X2分布、t分布、F分布的概率和临界值。
第六章参数估计
1、掌握点估计的矩估计法,估计量的无偏性和有效性,正态总体参数(均值和方差)的区间估计,二项分布总体率的区间估计。
2、熟悉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概念和基本思想。
3、了解最大似然估计法,泊松分布参数的区间估计,用Excel进行正态总体参数的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运算。
第七章参数假设检验
1、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u检验与t检验,单个正态总体方差的X2,两个总体方差比较的F检验,配对总体均值的t检验,两正态总体均值的t检验,总体率(大样本)的u检验。
2、熟悉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两类错误,单、双侧检验的正确应用,非正态总体均值(大样本)的u检验。
3、了解用Excel进行正态总体参数假设检验的运算。
第八章非参数假设检验
1、掌握X2拟合优度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列联表的X2独立性检验,两个或多个总体率比较的列联表药X2检验。
2、熟悉秩和检验的基本方法。
3、了解用Excel进行列联表X2检验的运算。
第九章方差分析
1、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步骤,用方差分析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熟悉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要求。
3、了解两两间多重比较的方法,用方差分析表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用Excel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运算。
第十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1、掌握相关系数计算和相关显著性检验方法,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回归显著性检验。
2、熟悉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
3、了解等级相关分析方法,一元拟线性回归方程的方法,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用Excel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运算。
第十一章试验设计
1、掌握正交表的特性和应用,并能正确进行表头设计;对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进行正交分析的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
2、熟悉正交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3、了解试验设计的意义和基本原则,多指标正交设计分析方法,均匀表的特性和应用,均匀设计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法。
三、学时分配
内容
学时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数据的描述和整理
第三章随机事件与概率
第四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五章抽样分布
第六章参数估计
第七章参数假设检验
第八章非参数假设检验
第九章方差分析
第十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第十一章试验设计
合计
32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该课程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对部分章节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学生对作业的自我评价及教师的点评培养学生归纳、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采用实例讲解、图片展示、动画及视频演示、课堂提问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考核方式
期末闭卷考试。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30%。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一)教材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第5版)(高祖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课程 教学大纲 海南 大学